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罗源湾夏季鱼卵和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沈长春 《福建水产》2012,34(4):309-315
分析研究了2009年7月福建罗源湾鱼卵、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共鉴定19种鱼类的鱼卵和仔稚鱼,隶属于13科。其中,鱼卵10种、仔稚鱼14种。夏季,罗源湾水平拖网鱼卵和仔稚鱼平均密度分别为1.80 ind/m3和0.54 ind/m3;垂直拖网鱼卵和仔稚鱼平均密度分别为4.11 ind/m3和2.63 ind/m3。鱼卵、仔稚鱼以鳀科数量最多,优势种类为中颌棱鳀(Thrissa mystax)和康氏小公鱼(Stolephoruscommersonli)。与历史资料相比,不但种类数减少,且优势种由多科鱼类并存向鳀科鱼类为主转变。夏季鱼卵、仔稚鱼主要分布在罗源湾中北部海域及湾口附近。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黄海北部近岸海域鱼卵、仔稚鱼资源状况,2009年5月、7月、9月、10月采用水平和垂直拖网对该海域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开展调查。共设站位38个,每站表层水平拖网10 min,拖网速度为2.5~3.0 nmile·h-1;垂直拖网由底到表,拖网速度约0.5 m·s-1。结果表明:2009年4个航次调查共捕获鱼卵178 467粒、仔稚鱼138尾,共计31种。其中鳀(Engraulis japonicus)、鮻(Liza haematocheilus)、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angerii)、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赫氏高眼鲽(Cleisthenes herzensteini)、凤鲚(Coilia mystus)等是主要产卵群体,分别占捕获鱼卵、仔稚鱼总量的96.67%、0.83%、0.69%、0.28%、0.26%、0.24%;主要种类产卵期均为5月,大洋河河口、碧流河河口、英那河河口海域为主要产卵区域。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和掌握象山港海域鱼类组成及数量分布的变化,2015年4~5月,对象山港海域浮性鱼卵和仔稚鱼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鱼卵数量分布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结果表明:象山港海域鱼卵平均丰度为10.02粒/m3,仔稚鱼平均丰度为4.46尾/m3,其中蓝点马鲛仔稚鱼丰度平均值为0.84尾/m3;共鉴定仔稚鱼12种,优势种为大黄鱼、蓝点马鲛鱼、梅童鱼、银鱼、棱鲻、梭鱼等。春季鱼卵数量分布以象山港港口和中部较为集中,仔稚鱼以港中部站位较为集中。  相似文献   

4.
根据2013年4月在厦门南部海域的调查资料,对其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特点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本调查海域春季共出现鱼卵和仔稚鱼21种,其中鱼卵14种,仔稚鱼9种.21个种类隶属于16科.鱼卵、仔稚鱼数量主要以黄姑鱼(Nibea albifora)、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和鰕虎鱼科(Gobiidae sp.)为主;春季水平拖网鱼卵和仔稚鱼平均密度分别为107.7 ind/网和1.0ind/网,垂直拖网鱼卵和仔稚鱼平均密度分别为0.69 ind/m3和0.47 ind/m3;春季鱼卵数量分布以浯屿岛东侧的11站位和小金门岛北侧的9站位较为集中,仔稚鱼以下鸡屿北侧的4站位和大担岛东南侧的12站位较为集中.比较以往的研究成果,随着厦门南部海域的高度开发利用,海域生态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导致鱼卵、仔稚鱼种类数明显减少,主要优势种也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5.
2003年春季东海区浮性鱼卵和仔稚鱼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胡芬 《海洋渔业》2004,26(2):79-85
本文分析研究了2003年春季东海区(27°00′~34°00′N)150m以浅海域浮性鱼卵、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共鉴定49种鱼类的鱼卵、仔稚鱼,其中31种鉴定到种,隶属于26科、29属。优势种类为日本鳀、方氏云鳚、太平洋鲱。带鱼、小黄鱼等经济鱼类鱼卵、仔稚鱼数量少,鲱形目鱼类鱼卵、仔稚鱼数量较多。鱼卵、仔稚鱼分布主要在近海禁渔线附近海域。  相似文献   

6.
2007年春季和夏季,利用浅水Ⅰ型浮游生物水平和垂直拖网对黄河口海域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进行了调查.春季和夏季分别设置19个(6个断面)相同的调查站位.每站表层水平拖网10min,拖网速度为2.0nmile/h;垂直拖网由底到表,拖网速度约0.5m/s.调查结果表明:春季和夏季共采集鱼卵7661粒、仔稚鱼70尾,共18种,能鉴定到种的有17种,隶属于5目12科16属,其中1种虾虎鱼类的稚鱼仅能鉴别到科的水平.优势种为斑鲦(Konosirus punctatus)、油鲟(Sphyraena pinguis)、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春季的水平和垂直拖网分别采集6932粒鱼卵、6尾仔稚鱼和11粒鱼卵、0尾仔稚鱼.鱼卵、仔稚鱼的出现频率分别为84.21%、10.53%和15.79%、0%,平均密度分别为364.84粒/网、0.32尾,网和0.34粒/m3、0尾/m3;夏季水平和垂直拖网分别采集658粒鱼卵、57尾仔稚鱼和60粒鱼卵、7尾仔稚鱼,鱼卵、仔稚鱼的出现频率分别为84.21%、63.16%和31..58%、15.79%,平均密度分别为34.63粒/网、3尾,网和1.85粒/m3、0.22尾/m3.结果表明,黄河口海域鱼卵、仔稚鱼种类季节更替明显分成春夏季-夏季2种生态类型,种类更替率高达83.33%;河口南部海域鱼卵和仔稚鱼的群落结构相对较稳定,优势种突出,优势度较大,物种多样性水平与种间分布均匀度高于北部海域.上述规律符合该海域的水文地理学特征和硬骨鱼类的繁殖生物学规律.此外,本研究分别对春季和夏季鱼卵、仔稚鱼的数量分布以及斑鲦、油(鱼予)、短吻红舌鳎等优势种类的鱼卵数量分布绘制了密度等值分布图.与1982-1983、1984-1985、1992-1993年同期调查结果比较发现,2007年春季和夏季黄河口海域鱼卵、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分析认为,在渔业捕捞压力和环境条件变化的双重扰动下,黄河口生态系统中鱼类资源的种群交替和群落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导致资源补充群体也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7.
吴煌荣 《福建水产》2016,(6):493-500
2012年10月和2014年5月在诏安湾海域进行了鱼卵、仔稚鱼的调查,对诏安湾秋季和春季的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数量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调查海域共鉴定的鱼卵7种、仔稚鱼7种,隶属于10科10属;秋季共采集到鱼卵31个和仔稚鱼47尾,密集区出现在湾口的西屿北侧海域,春季共采集到鱼卵662个和仔稚鱼69尾,密集区主要分布在诏安湾中部偏北海域和湾口西屿西侧海域。秋季主要优势种为隆头鱼科鱼类、美肩鳃鳚,春季主要优势种为黄姑鱼、红鳍笛鲷和美肩鳃鳚。与东山湾相比,春季诏安湾鱼卵密度明显较大、仔稚鱼资源密度略低;秋季两个海湾的鱼卵、仔稚鱼数量均处于低水平;两个海湾的产卵时期主要在春季。  相似文献   

8.
福建东山湾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及其丰度时空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2008年5月(春季)和8月(夏季)在东山湾(23°43 ′41″~23°52 ′05″N,117°28 ′27″~117°34′05″E)开展鱼卵、仔稚鱼的凋查资料,分析和讨论东山湾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丰度的时空分布状况.结果表明:本调查海区已分析鉴定的鱼卵仔稚鱼24种,其中16种鉴定到种,4种鉴定到属,4种鉴定到科,还有2种未能鉴定;春、夏两季东山湾鱼类生殖活动频繁,海区出现大量的鱼卵、仔稚鱼;鱼卵、仔稚鱼数量以脂眼鲱(Etrumeus teres)、金色小沙丁鱼(Sardinella aurita)、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少鳞鱚(Sillago japonica)和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等经济鱼类为多;春季鱼卵密集区主要分布于东山湾中西部近岸水域,夏季鱼卵密集区分布在东山湾口塔屿附近水域;与福建其他海湾相比较,东山湾是洄游性经济鱼类重要的卵场所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当前东海生态系统中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的现状及其变化与物理环境因素的关系,根据2006年11月—2008年6月5个航次的鱼卵、仔稚鱼和物理环境调查资料,对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与产卵场物理环境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季节、不同年份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的变化及其与物理环境的关系。结果显示,5个航次采集到74 813粒鱼卵、16 826尾仔稚鱼,共有135个种类。其中,鉴定到种的有109种,隶属于15目67科99属,还有17个种类仅能鉴定到属、6个种类仅能鉴定到科和3个种类仅能鉴定到目。2006年—2007年秋季、冬季和春季鱼卵、仔稚鱼的种类和数量随着季节变化逐渐增多;2008年春季的种类和数量较2007年春季明显偏少;2008年初夏种类的数量与2008年春季基本相近,但鱼卵的数量明显增多,仔稚鱼的数量基本相近。42种优势种类、重要种类和主要种类构成当前东海生态系统中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的主要成分。东海表层水温和盐度分布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秋、冬季表层水温锋面强度最强,春季次之,初夏最弱;锋面的位置秋季离岸最近,冬季次之,春季和初夏离岸最远,冬季偏南,初夏季节北移。表层盐度锋面主要分布在近岸区域,与岸线大致平行,其强度冬季最强,春、秋季次之,初夏季节最弱。秋、冬季节陆架深水海域的水温较沿岸海域高,鱼类生殖群体在陆架深水高温区产卵;春季和初夏季节沿岸海域明显升温,鱼类生殖群体由深水区向近岸海域进行生殖洄游,产卵场分布由陆架中部向近岸海域扩展,并在近岸海域形成了中心产卵场。鱼卵和仔稚鱼的分布与温、盐锋面和种类的温、盐属性的关系密切,主要分布在温度锋面暖水一侧,并有各自最适宜的温度和盐度范围。水温、盐度与种类的繁殖生物学特性是导致鱼卵和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适宜的温度和盐度范围、锋区的辐聚和卷夹作用以及种类的生物学属性是影响鱼卵和仔稚鱼数量分布以及密集分布区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沈长春 《海洋渔业》2011,33(4):361-367
根据2008年春季(5月5日、5月17日)和秋季(11月14日、11月30日)分别在三沙湾进行4次鱼卵、仔稚鱼调查资料及历史相关资料,对三沙湾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丰度分布的变化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调查海区出现的鱼卵、仔稚鱼有35种(包括2种未定种类),比1990年和2007年分别增加了9种和12种;其中鱼卵数量...  相似文献   

11.
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鱼卵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2005年5月,在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采用水平和垂直拖网两种方式进行了鱼卵调查,从南至北共设8个断面,范围为121°17′~121°55′E、32°00′~32°28′N。结果显示,第3~6断面(121°25′~121°36′E、32°08′~32°20′N)为鱼卵的密集区,密度最高的站位分别为2004年的7断面1站位(121°25′E、32°24′N)和2005年的5断面3站位(121°27′E、32°16′N)。主要的种类组成有多鳞鱚、鳀、斑鰶、远东拟沙丁鱼等。2004、2005年第一优势种均为多鳞鱚,2004年的第二、三位优势种分别为鳀和远东拟沙丁鱼,而2005年的第二位优势种则为斑鰶。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沿岸春秋季头足类群落结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峰  瞿俊跃  方舟  张洪亮  周永东  梁君 《水产学报》2020,44(8):1317-1328
根据2014—2016年在春秋季(4月、5月、11月)浙江沿岸进行拖网调查,选取其中的头足类渔获,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春秋季浙江沿岸在近年的种类组成和优势种,以及优势种的时空分布变化,并利用生态学方法对头足类群落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3年调查共鉴定头足类22种,隶属于3目7科10属,优势种主要为多钩钩腕乌贼、火枪乌贼、杜氏枪乌贼、剑尖枪乌贼、双喙耳乌贼、长蛸。浙江沿岸头足类群落分布呈现出时空差异,在春季(4—5月)北部站点以长蛸为主,其渔获率明显高于春季以剑尖枪乌贼为主的南部站点,秋季主要为多钩钩腕乌贼和火枪乌贼为主,2016年的渔获率明显低于前两年;聚类分析将不同年月和地区站点划分为两大群组,不同群落结构间存在显著差异,长蛸对群落区分度贡献最大,同时对群落空间结构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种群的洄游可能是影响浙江沿岸头足类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象山港春、夏季仔稚鱼种类组成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象山港仔稚鱼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在象山港港湾内设置14个站,于2015年4月3日~6月10日期间按周采样,共调查10个航次(Ⅰ~Ⅹ),用方形网(网口为1 m×2 m,网目1.0 mm)采集仔稚鱼,同时采集温度、盐度和浮游动物等数据。调查期间采集仔稚鱼180 254 ind共45种,隶属25科39属,主要优势种为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矛尾鰕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鮻(Chelon haematocheilus)、斑尾刺鰕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普氏缰鰕虎鱼(Amoya pflaumi)、拟矛尾鰕虎鱼(Parachaeturichthys polynema)、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舌鰕虎鱼(Glossogobius giuris)等。仔稚鱼密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第Ⅲ航次密度最高(平均密度为587.9 ind·100 m-3),第Ⅷ航次最低(8.2 ind·100m-3)。前弯曲期仔鱼最多,占63.6%,弯曲期仔鱼占26.4%。基于层级聚类(Bray-Curtis相似性指数,Ward法聚类)分析表明,可将10航次仔稚鱼分为4个类型,各类型间存在明显差异:类型1(Ⅰ和Ⅱ航次)主要为矛尾鰕虎鱼和斑尾刺鰕虎鱼,类型2(Ⅲ~Ⅵ航次)为斑鰶、鮻、矛尾鰕虎鱼和黑棘鲷,类型3(Ⅶ和Ⅷ航次)为斑鰶、日本鳀(Engraulis japonicus)、拟矛尾鰕虎鱼,类型4(Ⅸ和Ⅹ航次)为普氏缰鰕虎鱼、拟矛尾鰕虎鱼、美肩鳃鳚(Omobranchus elegans)。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仔稚鱼分布与温度极显著相关(P0.01),与浮游动物密度呈显著相关(P0.05),与盐度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15年5―7月在海州湾及邻近海域存在空间异质性的南北两个典型断面进行的鱼卵、仔稚鱼水平拖网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海域春、夏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的空间变化。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获得鱼卵33587粒,仔稚鱼713尾。出现鱼卵25种(未定种1种),隶属于14科25属,仔稚鱼13种(未定种1种),隶属于13科13属。鱼卵优势种主要是鳀(Engraulis japonicus)、多鳞鱚(Sillago sihama)、(魚銜)属(Callionymus spp.)、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江口小公鱼(Stolephorus commersonni)和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仔稚鱼优势种主要是(魚銜)属和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鱼类浮游生物种类组成年代际变化明显,目前以生命周期短、个体小、资源更新节律快的小型鱼种为主;研究表明,鱼类浮游生物的优势种在不同月份和断面之间存在一定变化,5、6月南北两断面优势种组成不同,7月开始出现共同优势种。从鱼类浮游生物的空间分布来看,近岸海域的丰度较高,5、6月鱼类浮游生物的平均丰度均为北面断面1高于南面断面2,7月反之。鱼类浮游生物群落在两个典型断面随月份呈现出不同特征,水深、温度和盐等海洋环境因子综合影响着春、夏季海州湾及邻近海域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15.
浙江南部外海头足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2006年5月、8月、11月和2007年2月浙江南部外海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用渔获率作为资源分布的数量指标,对浙江南部外海头足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季节变化趋势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浙江南部外海调查海域头足类种类有36种,其中:群体数量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常见种有杜氏枪乌贼、剑尖枪乌贼、中国枪乌贼、长蛸、针乌贼、真蛸、神户乌贼、珠乌贼、罗氏乌贼、短蛸、椭乌贼、太平洋褶柔鱼、多钩钩腕乌贼等13种。调查海域以夏季头足类资源密度较高,数量分布主要集中在100~200 m水深的外侧海域;秋季和冬季尽管头足类资源数量在下降,但其数量的地理分布与夏季相近;而春季分布较密集的区域则在80~200 m水深海域。年间不同水深海域的头足类资源密度是80~100 m水深海域低于100~200 m水深海域。与近海渔场相比,浙江南部外海调查海域头足类种类多而且资源较丰富,其渔获量仅次于鱼类,是浙江南部外海底拖网的主要捕捞对象,特别是枪乌贼科的种类是今后可供底拖网作业开发利用的主要渔业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16.
浙江北部沿海富营养化的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章守宇 《水产学报》2001,25(1):74-78
运用模糊集合论中的权距离要领结合隶属度的模糊评价方法,以化学耗氧量,总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生物学参叶绿素a为指标,对浙江北部沿海的富营养化状况进行了评价,评价过程中的重 权向量通过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并对评价指标重要性比较矩阵进行了不同的调整和对比分析,评价结果以隶属法和累加法两种方式给出,结果表明,浙江北沿海约76.6%的调查海域处于中营养和中富营养状态之间,低于和高于此状态扮别占16.6%和6.7%,评价指标重要度的不同排列会对最终评价结果产生影响,累加法的评价结果比隶属法更接的接近实际,富营养化程序高低与赤潮发生的相准相性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Larval and early juvenile fishes were sampled from the eastern Bering Sea (EBS) shelf from 2001 to 2005, and in 2007. Data from these collections were used to examine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in species assemblage structure and abundance. The years 2001–2005 were unusual because the EBS water temperature was ‘warm’ compared with the long‐term mean temperature. In contrast, 2007 was a ‘cold’ year. The abundance of the five most numerous taxa at 12 stations common to all years sampled (1996–2005, 2007)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years. Larval and early juvenile stage Theragra chalcogramma (walleye pollock), a commercially important gadid, were by far the most abundant fish in all years. Bottom depth alone best explained assemblage structure in most years, but in others, bottom depth and water column temperature combined and percent sea‐ice coverage were most important. Abundance of T. chalcogramma larvae increases with water column temperature until 5°C and then becomes level. Higher abundances of Gadus macrocephalus (Pacific cod) larvae occur in years with the greatest percent sea‐ice cover as indicated by GAM analysis. Larvae of Lepidopsetta polyxystra (northern rock sole) increase in abundance with increasing maximum wind speed, but decrease at a later date during the last winter storm. The data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 oceanographic conditions, specifically water temperature and sea‐ice coverage, affect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 of larval abundances. In general, ichthyoplankton species assemblages can be important early indicator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the Bering Sea and potentially other subarctic seas as we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