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采用人工饲养和野外采集相结合的方法,对烟台地区几种阔叶树食叶害虫各虫期的天敌种类、数量进行了调查,共收集到各种天敌33种,其中捕食性天敌10种、寄生性天敌23种(包括真菌2种)。舟蛾赤眼蜂、白蛾周氏啮小蜂、白蛾黑棒啮小蜂、寄生蝇类是优势天敌种类,对控制杨扇舟蛾、杨雪毒蛾、美国白蛾等食叶害虫种群数量发挥着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赤眼蜂防治杨扇舟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扇舟蛾是夏秋季危害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北京大兴县部分片林,林网发现杨扇舟蛾危害状。1999年秋季个别地段杨树叶片被杨扇舟蛾吃光,他们及时采取了化学药剂防治措施,对其进行防治,2000年入夏以后,又组织专入进行预测预报。及时测虫情,并对部分片林、林网成功地进行了生物防治──利用赤眼蜂防治杨扇舟蛾。 一、防治原理 赤眼蜂是杨扇舟蛾卵期的天敌,雌蜂将卵产在杨扇舟蛾的卵内,吸取营养孵化成幼虫,幼虫发育成蛹,蛹不断发育成蜂,羽化后破壳而出,雌雄蜂交配后。雌蜂继续产卵寄生于新的杨扇舟峨卵内,使杨扁舟…  相似文献   

3.
不同杨树品种对杨树常见害虫天然抗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饲养实验、杨树新品种汇集圃野外接种试验,观察11种具有速生性及其他优良品性的杨树品种对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毒蛾的天然抗性,并对林间栽植的各种杨树新品种进行病虫害种类、发生危害状况、天敌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根据各种杨树害虫在杨树品种上的发生危害程度,将杨树分为高抗、中抗、易感三种类型,为推广、选择杨树抗性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杨小舟蛾天敌类型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996~1998年,对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Graeser)]的天敌种类及其寄生、捕食量进行了研究。初步查明该虫天敌16种,其中舟蛾赤眼蜂和杨扇舟蜂黑卵蜂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5.
杨小舟蛾自然种群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1996~1998年对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Graeser)]13个世代的调查资料分析,总结出了杨小舟蛾年种群变化规律,以千粒卵为基础进行换算,编制了杨小舟蛾一年发生的5个世代的自然种群生命表,对影响各代杨小舟蛾的死亡因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卵期的寄生性天敌舟蛾赤眼蜂和黑卵蜂是影响杨小舟蛾年种群消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杨二尾舟蛾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巴彦淖尔市暴发性森林害虫杨二尾舟蛾的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种类、主要天敌昆虫种类的生活习性、寄生作用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调查和观察。共采集到寄生性天敌昆虫9科17种,其中优势天敌种类为:寄生卵的舟蛾赤眼蜂,寄生率达10.8%;舟蛾卵跳小蜂,寄生率达56.8%;寄生幼虫的舟蛾绒茧蜂,寄生率达15%;寄生蛹的舟蛾金小蜂,寄生率达7.4%。这些天敌昆虫的共同作用,可以使杨二尾舟蛾的虫口密度下降50%~90%,因而是极有利用价值的天敌种类,应加以很好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应用昆虫生命表技术,评价4种生物杀虫剂对杨扇舟蛾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和Bt乳剂对杨扇舟蛾种群直接毒杀作用较好,但只施用1次不能将1代杨扇舟蛾种群趋势指数(I)降至1.000以下。0.3%印楝素乳油+Bt乳剂、0.3%印楝素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对杨扇舟蛾的联合控制作用显著,I值均小于1.000,同时表明4种生物杀虫剂对天敌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icius)]是白城地区杨树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多年来,间断性地多次局部成灾,影响林木生长,经济损失较大。一九七四、一九七九、一九八○、一九八一年,在镇赉县莫莫格林场、大安县安广林场,该虫断续表现出短周期性发生,每次发生面积均在3,500亩以上。为了掌握杨扇舟蛾自然种群数量变化及其原因,调节种群数量,控制为害,我们从一九八一年开始进行了该虫自然种群数量消长的探讨。杨扇舟蛾自然种群数量消长,主要是研究生殖力、死亡力。生殖力方面,作了蛹重与雌蛾率的关系;每年各世代雌蛾平均产卵量等方面的研究。死亡力方面,研究了种群各世代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近几年杨扇舟蛾在兴化市常此起彼伏的爆发危害,为控制其危害,作者调查杨扇舟蛾发生、危害规律,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我国杨扇舟蛾生物防治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杨扇舟蛾的捕食性天敌与寄生性天敌、病原微生物、性信息素、生物制剂等方面对我国近年来应用生物技术防治杨扇舟蛾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在多年调查监测的基础上,该文总结了杨扇舟蛾虫害在石家庄市的发生规律与危害现状,为减轻杨扇舟蛾的危害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杨扇舟蛾人工饲养进行了观察及野外调查,分析了杨扇舟蛾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以及发生规律,摸清了杨扇舟蛾各代、各虫态的发育周期、越冬代成虫的平均产卵量、平均遗孵卵及平均孵化率等重要数据,为准确做好预测预报,更好地制定科学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踏查与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调查了徐州市林业害虫的寄生性天敌昆虫种类、寄主和分布等情况。结果表明,徐州市共有寄生性天敌4目15科39种,其中,历史记载3目14科35种(此次调查到12种),新增记录4种。调查到的寄生性天敌中,美国白蛾和舟蛾类、天牛类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有8种,分别为松毛虫赤眼蜂、杨扇舟蛾黑卵蜂、白蛾周氏啮小蜂、白蛾黑基啮小蜂、广大腿小蜂、舞毒蛾黑瘤姬蜂、日本追寄蝇和花绒寄甲。该调查首次查明了徐州市林业害虫的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种类、寄主和分布情况等,为优势天敌的筛选和人工繁育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气候因素对杨小舟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杨小舟蛾在青岛地区的生活史和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杨小舟蛾在青岛1年4代,世代重叠。日平均气温的变化对越冬代杨小舟蛾成虫的日羽化量及杨小舟蛾卵、幼虫和蛹的生长发育产生直接影响,日平均气温15℃时杨小舟蛾成虫开始出现,23.6~28.9℃时成虫羽化数量明显增加;成虫羽化的适宜湿度为60%~82%,以78%为最适。潮湿多雨的气候不利于杨小舟蛾幼虫的生长发育,干旱高温天气极易导致其爆发成灾。赤眼蜂、寄生蝇、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是其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对其发生危害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摘要:为控制杨扇舟蛾的爆发危害,保护杨树健康生长,利用重庆中邦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进行了杨树杨扇舟蛾的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在杨扇舟蛾2-3龄低龄期进行施药,对害虫击倒率高,速效性较好,对杨树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6.
<正> 蠋敌(Arma chinensis Fallou)是半翅目蝽科的一种捕食性昆虫。在发生杨扇舟蛾、杨毒蛾、油松毛虫、侧柏毒蛾的林内,经常看到蠋敌的成虫和若虫捕食这些害虫,对害虫发生数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了利用这种天敌昆  相似文献   

17.
为控制杨扇舟蛾的爆发危害,保护杨树健康生长,利用重庆中邦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进行了杨树杨扇舟蛾的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在杨扇舟蛾2~3龄低龄期进行施药,对害虫击倒率高,速效性较好,对杨树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8.
杨扇舟蛾天敌种类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icius)天敌28种,其中优势天敌为:杨扇舟蛾黑卵蜂Telenomus(Acholcus)closterae Wu et Chen、舟蛾赤眼蜂Trichogramma closterae Pang et Chen、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 (Thumbery)、异色瓢虫Harmonia aryridis(Palls)、黑蚂蚁Polyrhachis dives Smith,毛虫追寄蝇Exorista amoena Mesnil、伞裙追奇蝇E.civilis Rohdani、绒茧蜂Apanteles sp.、杆菌Bacillus sp.、灰喜鹊Cyanopica cyana等。  相似文献   

19.
杨扇舟蛾在济宁危害现状及综合防控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扇舟蛾是影响杨树生长的重要害虫,具有危害性大,毁灭性强的特点。近年来济宁市全面推广造林营林新技术,健全杨扇舟蛾监测预报网络和完善防治措施,综合应用机械、生物、物理、药物防控技术,逐步建立起杨扇舟蛾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和组织体系,实施综合防控,有效遏制了杨扇舟蛾的发生危害,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经初步调查,豫南地区杨树食叶害虫共有4目15科28种,种类较多,发生危害程度不尽相同,以杨小舟蛾、杨扇舟蛾、美国白蛾、杨黄卷叶螟等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不同种类的害虫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以控制害虫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