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发病情况铁力市某镇一养兔场,饲养哈白、比利时、加里弗尼亚等肉种兔160只,存栏幼兔、青年兔1800多只,已接种兔瘟/巴氏杆菌病二联苗(据了解疫苗已过期)。2007年9月20日从外地购入8只种公兔进场时未进行检疫和隔离观察,即放入兔群中饲养。到9月29日,有5只断奶幼兔和4只青年兔死亡。 相似文献
2.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兔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以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淤血及出血性变化为主要特征,是危害养兔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兔传染病。2005年 相似文献
3.
王兆铨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0,40(1):45-45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种家兔均易感。2月龄以上的青年兔和成年兔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高达95%以上),断奶幼兔有一定的抵抗力,哺乳期仔兔基本不发病。病毒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多种途径传播,潜伏期48—72h。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某养兔场共饲养长毛兔200多只,2007年9月16日有7只80日龄仔兔突然发病,养殖户立即给病兔灌服庆大霉素,但效果不佳,第2天上午死亡2只,并且发病数目陆续增多。 相似文献
5.
<正>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以长毛兔最易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种家兔均易感。2月龄以上的青年兔和成年兔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高达95%以上),断奶幼兔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6.
7.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无明显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多变的春秋季节以及多雨闷热潮湿的季节多发,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该病菌是条件性致病菌,即30%~70%的健康家兔鼻腔黏膜和扁桃体内带有病菌,平时不发病,当条件恶化或家兔的抵抗力下降时发病。2009年5月,笔者在临床遇到一起长毛兔病毒性出血症引发巴氏杆菌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2007年1月份,河北省遵化市某养兔场发生兔肝球虫病并发巴氏杆菌病病例,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某饲养场养獭兔260只,1月初陆续出现精神沉郁、呼吸困 相似文献
9.
兔瘟又称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以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淤血及出血性变化为主要特征,是危害养兔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兔传染病。2006年8月,肇东市某养兔场发生了一起肉兔兔瘟与兔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病例。现就其诊治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兔病毒性出血症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以长毛兔最易感染,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2月龄以上的青年兔和成年兔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达95%以上),断奶幼兔对该病毒有一定抵抗力,哺乳期仔兔基本不发病。病毒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多种途径引起感染,其潜伏期48~72h。 相似文献
11.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以长毛兔最易感染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秋季多发,3月龄以上的青年兔和成年兔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高达95%以上),断奶幼兔有一定的抵抗力,哺乳期仔兔基本不发病。病毒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多种途径传染,潜伏期48—72h。 相似文献
12.
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联干粉灭活疫苗的研制报告刘毅英,同育英,张青龙,董爱娥,曹益,刘彦川(青海省兽医生物药品制造厂,西宁810006)本文叙述了兔病毒性出血症、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联干粉灭活疫苗(以下简称兔二联干粉苗)的毒(菌)种、制造... 相似文献
13.
用兔出血症毒(RHDV)和巴氏杆菌研制成蜂胶佐剂灭活苗,用1.0mL免疫试验兔,免疫后第5天,对RHDV保护率达100%;免疫后第7天对巴氏杆菌的保护率为72.5%,通过HI法监测兔病毒性出血症抗体水平,结果表明:蜂胶苗产生抗体时间较早,第7天后HI效价25.0,第20天效价显著上升达29.25以上,第30天达到最高峰,可达211.0,60~120 d均可维持在27.0~25.5水平,到第180天时抗体水平面略有下降为25.25,蜂胶苗分别在免疫后4个月、6个月用兔出血症强毒攻击均产生100%保护,在6个月用2个MLD的兔巴氏杆菌攻击保护率可达70%以上,二联苗4~8℃条件下保存期暂定为1年,25℃条件下暂定为半年。 相似文献
14.
15.
2012年4月,唐山市丰润区银城铺乡某肉兔养殖场发生了一起兔瘟与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病例,现将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兔瘟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是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死亡率80%~95%,主要特征是呼吸系统出血、 相似文献
16.
17.
2014年5月,漳州市芗城区某兔场从外地引进的种兔发生以体温升高、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明显、粪便中混有肠黏液和血样排泄物,部分患兔死亡的疾病。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兔球虫病与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2012年4月下旬经治一起疑似兔病毒性出血症与兔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的病例,取病兔肝脏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取典型菌落涂片染色进行显微镜下形态观察、细菌生理生化鉴定、小白鼠致病性试验;并取病死兔的肝脾制成混悬液进行人O型红细胞凝集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等方法等进行病原检测,结果表明:该病料分离菌培养特征、涂片镜检及生化试验结果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特征基本吻合,试验组小鼠于20h发生死亡;悬液能够凝集人O型红细胞,兔回归试验出现兔病毒性出血症症状及兔致死结果;说明该病例为兔病毒性出血症和兔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经过兔病毒性出血症疫苗的紧急免疫及高敏药物的治疗,疫情最终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19.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危害养兔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俗称“兔瘟”,但和李氏杆菌混合感染的病例极为罕见。临沂市某个体养兔场发生了一起兔病毒性出血症与兔李氏杆菌混合感染病例。现就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1病的发生与诊断治疗与我部有业务联系的某兔场于1997年11月引进育成兔78只。兔引进后饲养5天在无任何症状下突然死亡一只,第6天又死亡2只,至第7天死亡17只达高峰,以后数天陆续死亡12只。先后剖检新死兔12只,见气管粘膜有小点状出血,气管充满泡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