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297优67系福建省尤溪县管前乡农技站用四川农业大学的D297A与明恢67配组而成。1989年参加华南4省区联合鉴定,比对照汕优63增产一成以上。1989年参加福建省晚稻15个点区试,单产居首位,小区平均亩产447.0公斤,比对照汕优32增产5.01%,比汕优63增产3.85%。该组合全生育期137天,株型紧凑,叶片细长,株高110厘米,穗长25厘米,每穗总粒数130粒,结实率85%左右,千粒重29克。一般亩产可达45~500公斤。该组合分蘖力强。后期熟色好,抗病性较强,制种产量高,1989年管前乡中稻制种单产高达403.87—409.59公斤。是个有发展前途的组合。D297优67在福建省区…  相似文献   

2.
D297优67     
D297优67是福建省尤溪县管前农技站用D297A与明恢67配组育成的,其熟期、特征特性与D优63相似,但抗性、丰产性更好,米质优良,结实率高,后期熟色好,出米率高。1989年参加华南四省区联合鉴定,比对照汕优63增产一成以上。1989年、1990年两年参加福建省晚稻组合区试,单产均比对照汕优63增产,位居第一。1991年尤溪管前绿柳村再生稻头季单产高达850.5公斤、1991年湖南绥宁县示范1.05亩,亩产高达822.8公斤。并在福建省10个地市投入中试。据1989年福建省晚稻15个点区试资料,小区平均亩产447.0公斤(产量幅度391—566.9公斤),比CK1汕优桂32增5.01%,…  相似文献   

3.
D优297优67是福建省尤溪县管前农技服务公司,用D297A与与明恢67配组育成的。其熟期、特性与D汕优63相似,但抗性、羊产性更优,结实率高,后期熟色好,出米率高,米质较优,是个有发展前途的组合。1989年我们引进在绥宁县长卜八一村村民龙常山责任田里种植1、25亩,经实地验收,总产干谷918.34公斤,平均亩产734.67公斤。 1.主要特征特性。D297优67组合属于基本营养型,单、双晚兼用的杂优新组合。在我县海拔370米左右的地区作单季中稻栽培,全生育期为144~149天。株高140.43厘米,植株集散适中,叶片角度较小、挺拔,通风透光性良好,因而生育后期单株…  相似文献   

4.
D奇宝优1号作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奇宝优1号是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和福建省种子总站合作,用D奇宝A与登秀1号配组育成的晚籼杂交稻组合,于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长汀县2006—2007年在全县多点多稻作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组合产量高,双晚,平均产量565.8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7.8%;作中稻和烟后稻,平均产量560-620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8.9%,达显著水平。米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在长汀县中稻、烟后稻区或类似生态区域推广种植均表现产量高、稳产性好,深受广大农户欢迎。现将其作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D优10号     
D优10号是籼粳型D297A不育系与明恢63配组的强优杂交稻。1987年参加跨省区的冈、D型杂交稻协作组中稻联试,5省37个点,平均亩产575.51公斤,比对照汕优63(下同)增产3.86%,居参试组合之首;1988年继续参加协作组中稻联试,35个点,亩平551公斤,比对照增产5.66%,再次夺冠。1988~ 1989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和大区对比生产试验,1989年12月省区试会决定通过,提请品种 审定。在四川成都等10个地、市区试,福建 东部稻区区试,云南省级区试,均表现比对照增产显著,居参试组合一、二位。此外, D优10号还创造了一季中稻后蓄留再生稻的 高产典型。 D优10号不但…  相似文献   

6.
Ⅱ优航2号(Ⅱ-32A×航2号),属中籼三系杂交稻组合,具有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现将Ⅱ优航2号的特征特性及作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产量表现Ⅱ优航2号2004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组区试,平均产量602·33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27%,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续试,平均产量570·54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8·27%,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29·98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7·69%。2006年在尤溪县西城镇音头村连片种植7 hm2,经专家验收,平均干谷产量763·6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02%。2主要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7.
汕优67系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育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其恢复系明恢67是用IR54与明恢63杂交选育而成。19 88年晚季省区试,19个点平均亩产404.6公斤,居8个参试组合首位,比对照1汕优6号增产9.26%,比对照2汕优63增产0.55%。 该组合在福建省作双晚种植全生育期131天,比汕优 6号迟 3天,  相似文献   

8.
名称类型简介 D702优多系1号优质高产抗病杂交稻 (中迟熟) 中迟熟基本营养型杂交稻,中晚稻兼用.作中稻全生育期139天,作双晚全生育期127天.一般亩产550~650 kg.稻米外观和加工品质优于汕优63,口感好,有五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四项指标达优质米二级标准.抗稻瘟病.适宜汕优63、特优和D297优系列组合种植的地方栽培. D702优527 优质高产抗病杂交稻 (中迟熟) 全生育期比汕优63长2天.三明市杂优双晚区试,平均每667 m2产量483.33 kg,米质和外观优,口感好,有7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4项指标达优质米二级标准.拟作为汕优63、特优和D297优系列组合接班组合. D优68 优质高产抗病杂交稻 (中迟熟) 作单晚全生育期142天,作双晚全生育期127天.米质优,口感好,精米率72.3%,整精米率56.8%.适宜作中稻和单季晚稻和闽南双晚栽培. D优527 优质高产杂交稻 (中迟熟) 全生育期142天,适宜作中稻和单季晚稻及闽南双晚栽培.集优质、高产、抗病于一体、综合性状突出.一般亩产600~650 kg. Ⅱ优6号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 (中迟熟) 中晚稻兼用,生育期比汕优63长2~3天,优质、高产、抗病.穗大粒多,千粒重大,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后期转色好.1999年在尤溪西城镇麻洋村和洋中镇后楼村作再生稻栽培示范,头季稻和后季稻两季单产分别达1112 kg、1016.6 kg. D宝优6号亚种间超级稻 (中迟熟) 全生育期与汕优63相当,中晚稻兼用,作单季稻栽培,增产尤为显著.一般亩产550~650 kg.米质好,中抗稻瘟病. D奇宝优1号亚种间杂交稻 (中迟熟) 全生育期要比汕优63短4~5天,故适宜作烟后作和望天田栽培.1998年参加三明市双晚杂优组合区试,平均亩产478.2 kg. 以上品种种子价格面议. 联系电话:(0598)6483073,6483444,13806967730 联系地址:福建省尤溪县管前新街168号,邮编 365116.  相似文献   

9.
D297优67     
杂交稻D297优67是一个中晚稻兼用的组合。1992年10月,经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水稻专业组评审通过,并通过省级科技成果技术鉴定。1产量表现1988~1989两年推荐参加三明市、尤溪县杂交晚稻新组合预试,比对照汕优63显著增产、抗病。1989~1990年参加福建省晚杂组合区试,连续两年单产均居首位,表现出比对照增产。1990年在16个试点9个参加组合区试中,比对照1汕优桂32增产4.8%,比对照2汕优63增产4.49%。1990~1991两年参加三明市单晚杂优组合区试,平均单产分别为61…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新品种两优688在建瓯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优688系南平市农科所用不育系SE21S与南恢688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晚稻新品种,于2009年2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闽审稻2009007).2006年省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产量497.88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6%,达极显著水平,居第1位.2007年省区试续试,平均产量470.12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9.65%,达极显著水平,居第1位.2008年引进福建省新品种中试基地的建瓯市小松湖头村生产示范种植,种植面积0.133 hm.,平均实割产量为573.10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5%,表现产量高、综合抗性好.现将其在建瓯市的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天优3301是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天丰A×闽恢3301配组育成的晚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高,2a福建省晚稻区试平均产量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89%,居第1位,是福建省晚稻区试历年来比对照增产幅度最大的组合;米质优,评为福建省第三届优质稻品种;抗性一般,  相似文献   

12.
辐优63是怀化地区农科所用辐南A与明恢63测配选育而成的产量高、米质好、抗稻瘟病力强的三系系籼组合,经区试鉴定和多年多点生产试验表现好,一般亩产550~700公斤,高的达780公斤。特别在山区种植比汕优63增产明显,抗性、米质均优于威优6号和汕优63,是丘陵山区作中稻、湘中、南双季稻区作晚稻较理想的接班组合。1989年通过怀化地区品种审定,“八·五”期间列为重点推广新组合。1产量表现 1986年参加地区区试,平均亩产565公斤,居参试12个组合首位,比对照威优6号增产3.7%。1987年参加省中籼区试鉴定。平均亩产554.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减产2.3%,…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闽侯县1989年开始示范培植再生稻,至2006年累计培植成功再生稻1·42万hm2,总产3·1万t,推广培植再生稻已成为闽侯县中稻区增产粮食重要措施之一。由于闽侯县再生稻当家品种汕优63已种植多年,其丰产性,抗性退化,头季稻米质变劣,因此迫切需要筛选出优质、高产、再生力强、抗性强的品种(组合)替代汕优63。针对这一课题,闽侯县近几年陆续引进两优2186、特优航1号、D优6号等组合进行示范试种再生稻,其中以D优6号田间表现最佳。2006年在荆溪镇、关西村用D优6号组合示范种植再生稻6·67 hm2,经实割验收头季稻平均产量603·7 kg/667m2,再生…  相似文献   

14.
D70 2优多系 1号是四川农大水稻所用优质、高异交率的迟熟早籼不育系D70 2A与多系 1号配组杂交育成 ,2 0 0 0年 7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2 0 0 1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 1 998~ 1 999年参加福建省中稻杂优组区试 ,2 0 0l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 0 0 2年该组合在莆田种植表现农艺性状好、丰产性好、适应性好、抗逆力强、米质优。1 产量表现该组合 2 0 0 2年在涵江区晚稻试种 0 2hm2 ,单产 9 1 8t/hm2 ,比对照特优 63增产 1 2 0t/hm2 ;在莆田县试种 0 2hm2 ,单产 9 2 6t/hm2 ,比对照汕优63增产 1 2 1 % ;在仙游县试种 0 2hm2 ,单产8 9…  相似文献   

15.
杂交稻新组合T优5570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优 5 5 70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和福建省种子总站用T5 5A与明恢 70联合配组而成的籼型杂交稻新组合。 2 0 0 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分蘖力中等 ,株叶形态好 ,穗大粒多 ,茎秆粗壮 ,耐肥抗倒 ,熟期转色好 ,增产潜力大 ,是有望取代特优组合的新品种。1 产量表现该组合 1 999年参加省晚籼中熟A组试验 ,666 7m2 平均产量 40 9 42kg ,比对照汕优 63增产5 40 % ,达极显著水平 ;2 0 0 0年续试 ,666 7m2平均产量 447 0 8kg ,比对照汕优 63增产 6 2 1 % ,达极显著水平。闽侯县自 2 0 0 0年开始引进试验示范 ,均表…  相似文献   

16.
D优15系南平市农科所、南平市种子管理站、邵武市种子管理站用不育系D62A与南平市农科所选育的恢复系大粒香-15杂交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稻新组合,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松溪县于2004年开始引进试验、示范,表现群体整齐,产量高,丰产、稳产性较好,熟期转色好,适应性广等特点,是松溪县水稻新品种推广潜力较大的组合。1特征特性1.1产量表现2004年在松溪县大布村作单季稻种植,平均产量558.3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9.89%;2005年晚季在松溪县花桥村作烟后稻种植8 hm2,平均产量518.7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9.10%。同…  相似文献   

17.
辐优63是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和协作单位,用辐74A与明恢63辐射后代选系63—1选配而成的中熟型组合。它具有高产、再生力强,田间抗性好、繁殖制种产量高等特点。1992年4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一、产量表现 1988~1989年在成都、新津、眉山、广汉进行产量比较和多点试种,平均亩产572.6公斤,比汕优63平均亩产553.7公斤,增产3.4%,日产量3.98公斤,比汕优63日产3.69公斤增产7.8%。1990~1991年参加四川省区域中熟组试验,平均亩产574.9公斤,居参的首试组合位,分别比对照D优64、矮优S增产19.7%和7.84%,最高亩产达706.8公斤。 二、主要特…  相似文献   

18.
两优2163是福建省稻麦研究所以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SE21S与明恢63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1998年、1999年通过省区域试验,2000年3月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米质优,生育期理想,产量有保证,在市场对米质要求越来越高的当今,它是一个较理想的晚杂组合。1 产量表现1998年参加省晚籼两系组区试,平均产量49396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050%;1999年续试,平均产量37985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减产027%。两年产量与汕优63均无显著差异。1998年在长乐市鹤上镇试种示范,实割测产,平均5373kg/667m2,比汕优63增产407kg…  相似文献   

19.
D奇宝优 5 2 7是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和福建省种子总站于 1 997年用D奇宝A与蜀恢5 2 7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 ,在三明市试验示范表现产量高 ,农艺性状优良 ,适应性较广 ,后期转色好 ,米质优。1 产量表现2 0 0 1、2 0 0 2年参加三明市晚稻区试 ,平均667m2 产 481 8kg和 476 4kg ,比对照汕优 63分别增产 1 2 39%和 1 4 0 0 % ,差异均极显著 ;日产量2a均为 3 5 9kg,比增 1 0 46%和 1 1 84%。 2a平均667m2 单产和日产量均居第一位。2 0 0 2年破格进入生产试验 ,在宁化县城郊乡高堑村双晚试种 0 1 6hm2 ,平均 667m2 产 480 8kg…  相似文献   

20.
《中国稻米》2001,(2):13
D702优多系1号是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以从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引进的D702A不育系为父本 ,多系1号为母本配组选育的优质高产、再生力强的杂交稻新组合。2001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二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及作中稻、单晚、烟后、连晚、再生稻多种稻作示范栽培 ,该组合表现出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米质优、产量高的特点。该组合1998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组区试 ,6个试点平均单产502.72kg/667m2 ,比对照汕优63增产9.21 % ,达极显著 ,6个试点增产 ,居12个参试组合第3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