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的群体质量特征及其调控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3a的大面积丰产方及小面积攻关的实践,明确了杂交水稻单产在9.8t/hm^2筛闰构成指标,指出了其高产群体的质量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技术,应用于大面积生产,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2.
1993 ̄1996年试验示范推广结果表明,粳稻肥床旱育群体质量栽培增产优势显著。其高产群体特征主要表现为“五高”,即秧苗素质高、成穗率高、总颖花量高、单穗重高、抽穗后光合生产率高。其高产配套技术归纳为“五控”:①控制苗床水分,培育标准旱秧;②控制栽插密度,推行扩行稀植;③控制前期用肥,加大穗肥比重;④控制无效生长,及时排水搁田;⑤控制病虫草害,保障健壮生长。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2019,(4):39-43
以种植面积较大的2个杂交粳稻品种9优418和隆优1715为材料,设置0、120、240、360 kg/hm2 4个施氮水平,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杂交粳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以期明确豫南地区杂交粳稻适宜施氮量。结果表明,杂交粳稻产量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以360 kg/hm2施氮量的产量最高,但其与240 kg/hm2施氮量的产量差异不大。产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是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总颖花数以及干物质积累量也随之提高;同时,提高施氮水平,抽穗—成熟期叶绿素含量衰减率降低,叶绿素含量增加,从而延缓了叶片衰老,提高了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比例。但是,提高施氮水平,结实率、千粒重、粒叶比以及茎鞘物质转运、转化效率明显降低,从而限制了杂交粳稻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杂交粳稻成为诸暨市单季晚稻主栽品种的实际,开展了杂交粳稻强化栽培不同秧龄试验。结果显示,杂交粳稻强化栽培高产移栽秧龄以15~20天为佳,超过25天要明显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5.
6.
两系杂交粳稻云光8号“百亩联片”高产栽培示范效果初报Resultsofhigh-yieldingculturaldemonstrationoftwo-linejoponicahybridriceYunguang8骆驷臻,卢义宣,金永伦,曹家明,张静,...  相似文献   

7.
豫粳6号高产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分蘖力物强、穗多粒多。其高产栽培策略应为:在稳定适宜穗数的前提下,主攻大穗,提高成穗率、结实率和千粒重,发挥个体生长优势,建立高质量的群体。9750kg/hm^2以上水平的产量结构应为:每公顷有效穗数345万左右,每穗总粒数130粒左右,结实率95%左右,千粒重26.5g以上。主要技术措施有:旱育长龄健根多蘖壮秧;扩行缩墩减苗;适时适度搁田;均衡施氮,前后期施氮比例为  相似文献   

8.
甬优1460系浙江省台州市农科院用甬粳2号A与恢复系T1460配组育成的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经过4 a的试验,表现出高产稳产、抗性较强、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等特点,2006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杂交粳稻新组合滇杂35产量与栽插密度及N、P、K施用量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的数学模型。各因素对滇杂35产量影响大小依次为栽插密度施氮量施钾量施磷量。提出了滇杂35获得8.42t/hm2以上产量的栽插密度及N、P、K施用量优化配比方案:即栽插密度24.743万~27.345万穴/hm2,N施用量257.625~306.900kg/hm2,P2O5施用量151.725~178.275kg/hm2,K2O施用量165.525~199.950kg/hm2。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2013,(3):51-52
从提高整田质量、适期精量播栽、搁田控苗、提高成穗率、前氮后移、氮、磷、钾养分平衡施用、合理水浆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中熟晚粳杂交稻花优14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对通过国家水稻区试的杂交粳稻品种进行主要米质指标性状的分析,与同期常规粳稻相比,杂交粳稻综合米质较差。对100个杂交粳稻组合米质现状进行了分析,整精米率指标较差,垩白指标较好、食味指标较好,但综合米质好的组合比例较小。结合育种实践提出了杂交粳稻优质育种策略,以选育米质较好的亲本材料为切入点,可以配制出产量优势强,米质优良的杂交粳稻组合。  相似文献   

12.
寒地杂交粳稻问题初探及解决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水稻迅猛发展,品种改良功不可没,但是常规品种在产量和抗逆性已经出现瓶颈。本研究通过对寒地水稻的战略地位分析,提出了发展寒地杂交粳稻的必要性,并根据国内外和北方杂交粳稻的研究进展,探讨寒地杂交粳稻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杂交粳稻的米质及优质达标率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根据NY/T 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分析了中国近8 a(1998—2005)育成的267份杂交粳稻的米质及其达标率。结果表明,杂交粳稻的米质整体较优,各项米质指标的平均值,除垩白米率接近优质3级外,其它全部达到或超过优质3级标准。优质达标率在75%以上的米质指标有糙米率、精米率、透明度、糊化温度、胶稠度、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整精米率等8项,其中前6项的优质达标率在90%以上。全部10项米质指标均达到优质的组合数占测定总组合数的45.4%。在地域上,北方稻区杂交粳稻的垩白粒率、垩白度的平均值低于南方稻区杂交粳稻。与常规粳稻比较,杂交粳稻各项米质指标的平均值除垩白米率高7个百分点外,其它9项米质指标基本相同。改良垩白性状仍然是杂交粳稻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利用黑龙江省10个三系杂交粳稻不育系与10个恢复系配制100个杂交组合,分析了亲本对杂交组合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整精米率、胶稠度、蛋白质含量性状的母本变异系数大于总体变异系数,杂交组合的性状表现主要受母本影响;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性状的父本变异系数大于总体变异系数,杂交组合的垩白粒率性状表现受父本和环境的共同影响。分析得出,整精米率、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主要受母本影响,垩白度主要受环境影响,而直链淀粉含量同时受双亲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杂交中粳新组合80优121的选育和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孙明  许传万 《杂交水稻》1997,12(3):11-12
80优121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用本所选育的光身恢复系HP121与不育系80-4A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抗倒伏等特点。1996年5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粳型杂交稻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以宁67A等4个粳型不育系与K1722等9个粳型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禾谷类作物胚乳品质性状的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对粳型杂交稻稻米外观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稻米的糙米长、糙米长宽比、糙米长厚比主要受母体加性效应控制,而透明度以母体加性效应和种子直接加性效应为主;垩白率、垩白度主要受种子直接加性和母体加性效应所控制,以种子直接加性效应为主。多数性状的种子直接遗传率、细胞质遗传率和母体遗传率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糙米长、糙米长宽比、糙米长厚比、透明度以母体遗传率为主,垩白率、垩白度以种子直接遗传率为主。另外,根据性状的遗传效应预测值对各亲本的育种利用价值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中国杂交粳稻发展的必要性及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我国杂交粳稻的发展现状,从未来粮食增产,实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升我国稻米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分析了杂交粳稻发展的必要性;从提高杂交粳稻优势水平,改良品质,提高制种产量和种子纯度等方面分析了杂交粳稻发展的趋势,阐明了杂交粳稻将会对我国粮食增产所产生的作用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全面分析了当前杂交粳稻种子生产面临的新问题,主要包括制种亲本特性存在缺陷、大面积连片生产基地难找、劳动力短缺、技术创新难度大、产量低、成本高、风险大、效益低等问题,提出了培育优良异交特性的亲本、应用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加强高产优质杂粳制种配套技术研究、加大优质品种后补助的力度和建设好标准化制种基地等5条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以北方杂交粳稻骨干亲本及其组合为材料,采用程氏指数法和微卫星分子标记法,对亲本籼粳成分与杂种产量和稻米品质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杂交粳稻骨干亲本的程氏指数为13.5~19.3,偏籼系数为0.12~0.38,采用程氏指数和分子标记法对亲本进行籼粳分类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父本程氏指数与产量杂种优势和杂种性状的相关性强于母本,而对于偏籼系数则相反。亲本程氏指数差异与产量杂种优势和杂种性状的相关性强于分子标记差异。亲本籼粳成分及其差异与多数杂种性状和产量杂种优势呈明显的二次曲线关系,存在临界极值;亲本籼粳成分及其差异与杂种产量性状和稻米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相反。因此,要获得产量杂种优势和杂种表现最佳、高产与优质相结合,父母本籼粳成分应适度搭配。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隔年种已成为目前水稻生产上的一个突出问题。1992年南充地区有隔年种206.6万kg,占用种量的60%。隔年种往年有,今后还会遇到,因为种子用量是个相对定数,而生产量受气候、技术、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是个变数,往往供大于求。针对这一特点,近两年我们在用种量的确定、种子预措、浸种催芽、育秧、栽插、施肥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试验研究,探索出一套以浸种催芽为关键技术环节的隔年种高产栽培模式。1992年我县种植隔年种面积13.7万亩,平均亩产 566.3kg,比大面积单产531.4kg增加34.9kg,增产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