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天,人普遍出现周身无力、昏昏欲睡的现象,即我们常说的"春困".这是因为春天一来,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向体表,供给大脑的血流量相对减少;加之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提高,人体新陈代谢增快、耗氧量加大,大脑的供氧量不足,于是产生春困.此外,春天白昼时间增加,人们的睡眠时间相对缩短,也使人容易疲乏.  相似文献   

2.
牲畜"春困病",又称"疲劳症".牲畜中常发生.特别是去年暖冬的影响,牲畜更容易得(因新陈代谢旺,体内激素增强)."春困病"一般发生在春、夏之交.像这种病,牲畜管不好,容易患,容易得,得上真影响健康,影响使役.  相似文献   

3.
<正>春天来了,大地解冻,万物复苏,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也有一些人会感到困乏没劲,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此谓"春困"。春困虽非疾病,却是亚健康的表现。"春困"是这样产生的"春困"并不是病态,它是人体生理机能随着自然界气候变化而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因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有一定的规律,如果外界气候发生变化,人体也就会出现相应的  相似文献   

4.
“春困”足人体在春天时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除了平时要注意休息外,多吃些防止疲倦的食物是防止春困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5.
乡村生活     
《新农业》2006,(3)
告别“春困”有妙法要解春困,除调整好作息时间,早点休息外,还有妙方。一是慢跑,有助于细胞得到额外的氧,促使大脑清醒。二是科学膳食,春天身体非常需要水果和蔬菜,因此不妨吃几天生的萝卜、辣椒、大葱、水果等,能帮助克服倦意。三是食用蒲公英,蒲公英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和蒲  相似文献   

6.
《农村实用技术》2010,(6):62-62
1、出汗缺钾引起“夏打盹”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 “夏打盹”在医学上也称之为“夏季倦怠症”,是由于夏季炎热.温度过高,使人体大量排汗,而钾元素随汗液大量排出,又得不到及时补充,导致人们倦怠疲劳、精神不振。  相似文献   

7.
<正>进入春季,随着气温的升高,人的身体毛孔、汗腺、血管开始舒张,新陈代谢逐渐旺盛,耗氧量不断加大,这样一来,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因而在春天,人们常会感到精神不振、困倦思睡,这就是所谓的"春困"。春困是因为季节交换给人带来生理变化的一种正常反应,可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来缓解。  相似文献   

8.
<正>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人们却经常感到困倦、疲乏、昏昏欲睡,这就是所谓的"春困"。只要人们正确认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就会克服春困带来的烦恼,轻松愉快地度过这个季节。第一,早睡早起春季有了良好的休息睡眠,体能才能得到调整和补充,进一步促使机能承受能力的增加,减少白天的困倦。睡懒觉不仅不能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反而会引起人的惰性,越睡越困,越睡越懒。还有  相似文献   

9.
正人在冬季的活动量很小,因此在春天应该加强锻炼,使身体更健康。正值春季,也正是身体觉得疲乏无力的时候,总说自己被春困缠上,那就是冬天没有保养好肾脏,提醒大家春季养生一定要切记以下五个不宜,做到健康养生。1.香蕉和梨不宜多吃中医认为,春夏养阳,所以春天应该多吃一些辛味的食物。比如,民间讲  相似文献   

10.
黄川 《云南农业》2007,(3):43-43
进入春季,白天越来越长,夜晚越来越短,很多人都有睡不醒的感觉,其实,这是因为到了春天白天变长人体消耗精力过多造成的“春困”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一句话科技     
春天来临,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人容易感到疲乏,即所谓的“春困”。但如注意调节饮食,同样也能保持充沛精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魏好 《油气储运》2006,(3):60-60
“春因秋乏夏打盹”.阳光普照的日子,人特别容易犯困,尤其是午饭后,往往无精打采。其实春困并不是睡眠缺乏,而是与人们所吃的高脂、高糖食物有关。  相似文献   

13.
子君 《新农村》2011,(5):41
春天是万象更新的季节。我国传统中医认为,春季阴气尚重,阳气尚弱,人体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因此,在春季注意饮食搭配,会有利于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饮食宜清淡很多人一到春天易犯"春困",  相似文献   

14.
《河北农业》2008,(3):39-40
春困是自然气候、气温回升而产生的一种暂时生理现象。原来,人们在寒冷的冬季和初春时,受低温的影响,皮肤汗腺收缩,以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发,保持体温恒定。进入春季,气温升高,皮肤毛孔舒展,供血量增多。而供给大脑的氧相应减少,大脑工作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5.
边纪 《新农村》2015,(3):41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在经历了冬季饮食的超量,生活起居的劳顿与不规律之后,春季该如何养生呢?起居规律春天到来时,肌肤舒展,末梢血液供应增多,身体各器官负荷加大,中枢神经系统易发生一种镇静、催眠作用,肢体会感觉困倦,即所谓的"春困"。这时千万不可贪图睡懒觉,因为这不利于阳气升发。在起居上应早睡早起,经常到公园、郊外、山林中去散  相似文献   

16.
浅谈小儿秋冬季的保健张仁红入秋,天气逐渐变凉,小儿患感冒,发烧,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日渐增多,秋冬时节,怎样做好小儿冬秋季保健,减少疾病的发生,是每个年轻家长们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常言道:"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天气渐凉之后,孩子在早晨"...  相似文献   

17.
<正>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夏季出汗多,容易丢失钾元素,导致低血钾现象,人会感觉到疲倦、四肢无力、食欲缺乏、腹胀不适,而这个时候应多吃一些含钾丰富的食物。新鲜蔬菜中,菌类(如口蘑、鲜蘑等)、豆角、小萝卜、菜花、黄花菜、苦瓜、南瓜、丝瓜、油菜、菠菜、苋菜、芹菜等钾含量比较高。毛豆中含有丰富的钾,夏季  相似文献   

18.
正春天容易犯困是因为春天湿气逐渐加重,易耗气伤津,这很容易让人感觉困倦。但一些人常将中风的一些前期症状误以为是犯春困,没有重视,从而影响了早期治疗。据临床资料统计,70%以上中风者在发病前5~10天会频繁打呵欠,尤其是老人。这是因为血管随着年龄增长会  相似文献   

19.
正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其实,春困是自然气候改变而产生的一种暂时生理现象。进入春季,随着气温升高,皮肤毛孔舒展,供血量增多,供给大脑的氧相应减少,就会出现困倦。此外,在冬季由于阳光及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缺乏足够的维生素D,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力,所以当春天来临  相似文献   

20.
正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也变得活泼精神起来,春季是一个美好的季节,也是养生的好时节。想养生,就必须知道一些养生常识。那春季养生小常识具体有哪些呢?春季宜养神。专家介绍,冬去春来,大自然阳气开始生发,人体也一样进入阳气生发之时,容易阳亢阴虚而伤心神;此外,肝血养心神,春季肝阳偏旺,也容易导致心神失养。这些,正是我们出现春困、烦躁、情绪波动等情况的原因。春季宜养脾胃。肝属木,脾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