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2月是荔枝花芽分化的重要时期,也是荔枝花分化容易出问题的时期。除三月红外,荔枝老熟的结果母枝一般要在12月稳定地接受低温和干旱条件的刺激,才能彻底地进行花芽分化。如果这时期抽出冬梢,就会影响花芽分化,难以成花。而12月上中旬是高温向低温过渡时期,这个时期常会反复出现高温,易造成荔枝反复抽冬梢,不利于花芽分化。因此,要密切注意结果母枝和天气的变化,采取措施预防抽冬梢确保荔枝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2.
海南受冬季环流控制,10月至12月,天气总体状况为日长变短,湿度、气温降低,但是岛内各地仍经常出现高温多湿天气,对荔枝花芽生理分化和形态分化极为不利。期间若不加强管理,极易出现营养生长过旺、花芽分化进程难以顺利完成的情况。在10月中、下旬至12月中旬的物候期,对结果的荔枝树采用物理或化学控梢技术处理,控制根系活动,抑制冬梢抽生,强制营养生长处于稳定的休眠状态,促其转化为生殖生长状态,完成花芽分化,然后再实施催花措施促进成花,是海南荔枝稳产、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3.
海南属热带季风气候区,与广东、广西等荔枝主产区相比,冬春季气温高,一般年份,荔枝比广东、广西早熟15~20天。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海南受冬季环流控制,10月至12月,天气总体状况为日长变短,湿度、气温降低,但是岛内各地仍经常出现高温多湿天气,对荔枝花芽生理分化和形态分化极为不利。期间若不加强管理,极易出现营养生长过旺、花芽分化进程难以顺利完成的情况。在10月中、下旬至12月中旬的物候期,对结果的荔枝树采用物理或化学控梢技术处理,控制根系活动,抑制冬梢抽生,强制营养生长处于稳定的休眠状态,促其转化为生殖生长状态,完成花芽分化,然后再实施催花措施促进成花,是海南荔枝稳产、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4.
赤霉素(GA3)处理茎尖分生组织处于成花诱导前后的草莓植株,较全面地报告了由此引起的草莓植株发育状况、成花情况、花芽分化进程以及分化状态等内容,并且对不同时期处理所引起的成花逆转、成花抑制以及成花延迟等现象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激素调控草莓花芽分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荔枝(Litchi chinensisSonn.)是原产我国的一种亚热带常绿果树,因成花不稳定影响产量的现象几乎在所有荔枝主栽品种均出现过,因此荔枝花芽分化与花性分化的机理研究一直是科研工作者和种植者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综述了环境因子、植物激素及树体状况对荔枝花芽分化的影响及近年来花芽分化分子机制方面的一些最新研究结果,同时对荔枝花性别分化的形态学、生理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荔枝花芽分化与花性别分化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思路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 去冬今春,广西出现持续干旱、低温天气,给荔枝、龙眼提供了良好的花芽分化和抽穗成花外部条件。全区荔枝、龙眼成花出现历年来少有的大好形势,如不出大的意外,丰收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7.
<正> 秋梢是荔枝的主要结果母枝,但不是所有的秋梢都是优良的结果母枝。不同时期抽生的秋梢,其成花坐果是有所差异的。其中,在9月底10月初所抽生的晚秋梢,成花坐果最好,是荔枝的优良结果母枝。因为晚秋梢充分转绿成熟后,就进入寒冷的冬季进行花芽分化,不会再抽生冬梢,成花率高。这种晚秋梢抽花穗迟,花穗短束,雌花多,在“谷雨”前后开花,避过“清明”前后的低温阴雨天气,  相似文献   

8.
荔枝花芽分化期间光合特性与碳氮物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花芽分化分为诱导、发端和分化3个阶段。试验以早中熟品种‘妃子笑’和中熟品种‘桂味’为试材,对荔枝花芽分化不同物候阶段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指数(SPAD)、荧光参数和碳氮物质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妃子笑’的成花进程早于‘桂味’品种,但2个品种在整个花芽分化期间的相关生理指标均呈相似变化趋势,Pn和SPAD在诱导期和抽穗期水平较低,"白点"期和花蕾期有所增加,而荧光参数恰好相反;荔枝成花期间,其可溶性总糖含量在"白点"期阶段水平最低,而淀粉和总氮含量呈相反趋势,在"白点"期达到最高值。可见,不同荔枝品种的光合特性与碳氮物质变化受其花芽分化的阶段性影响更大,而"白点"期是荔枝碳氮物质变化较为关键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荔枝花芽分化对其源叶光合及同化产物合成的影响,以妃子笑荔枝为材料,比较分析同一生境下成花枝条与未成花枝条叶片的光合参数和碳氮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荔枝成花枝条叶片的净光合速率(2.39μmol/m~2·s)极显著地高于未成花枝条的(1.60μmol/m~2·s);同时,成花枝条的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均高于未成花枝条。荔枝花芽分化阶段,成花枝条叶片中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和C/N比值明显高于未成花枝条,而总氮含量则是未成花枝条明显高于成花枝条。妃子笑荔枝花芽分化期间,其成花枝条潜在的光合能力要高于无花枝条;而源叶同化产物合成能力增加,则有助于为花芽发育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以保证荔枝成花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荔枝花序由圆锥花序(复总状花序)和二岐聚伞花序共同组成,圆锥花序构建花序骨架,二岐聚伞花序着生小花,可称为"圆锥基聚伞花序"。荔枝成花要经历两个重要的转折点,一是末次秋梢顶端从生理分化状态转入形态分化,二是发育中的花序从圆锥花序分化状态转入聚伞花序的分化,据此认为荔枝成花过程分3个步骤完成:(1)花序原基的诱导和孕育;(2)圆锥花序抽生及花序骨架构建;(3)聚伞花序分化及花器官建成。讨论了树体营养状况、温度、降雨、日照等重要内外因子对荔枝成花过程的影响和制约,指出大年过量挂果耗竭树体内养分是影响次年成花的主要内因,而冬春寒潮如何入侵是制约荔枝成花的最重要环境因素,认为岭南荔枝的成花过程需要冬春有寒潮适时适度入侵,而冬春寒潮的不适当侵袭是导致荔枝"不规则结实"的重要外部原因。强调荔枝成花需要充足的体内养分及适当的天气条件,而调整荔枝树体的生理状态是不良环境条件下荔枝促花保果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自然生长条件下芍药花芽感应低温的始期,以大田地栽的不同花型、不同花期4个品种芍药为研究对象,连续2 a观察其在北京地区冬季土壤自然封冻始期花芽所处的发育状态,对比其在山东菏泽地区1 a的分化状态,探讨不同品种可接受低温时花芽分化状态的规律性,为芍药生产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冬季土壤自然封冻始期芍药花芽发育状态与翌年花期相关,花芽分化程度越高,花期越早;与花型间无明显联系;芍药花芽处于雌蕊原基分化期时可感应低温,花期较晚的品种花芽处于雄蕊原基分化期时亦可感应低温。  相似文献   

12.
研究喷施自制"促花剂"对妃子笑荔枝内源激素的影响.试验表明,叶面喷施"促花剂",能有效地控制妃子笑荔枝抽冬梢,促进花芽分化,诱导成花;其抽花穗枝数、侧穗数、成花率分别比对照高53.73%、56.16%、55.30%,花穗长度比对照长12.96%,抽冬梢枝数比对照少76.40%;喷施"促花剂"能提高荔枝树体内源ABA和ZR含量,降低GA3和IAA含量.  相似文献   

13.
为探寻夜冷短日对草莓花芽分化、物侯期以及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红颜’草莓为试材,设置5个夜冷短日处理,处理时长依次为20 d、15 d、10 d、5 d、0 d(CK),进行花芽分化镜检,记录不同时期花序显蕾以及顶果成熟株数,调查阶段产量。结果表明:进行夜冷短日20 d的处理,其植株最为一致的进入花芽分化肥厚后期,10月17日,65%的植株第一花序显蕾,较CK提前7d, 12月18日,形成第一个产量高峰,较其他处理顶果成熟高峰提前30 d;然而,夜冷短日处理对第二序顶果成熟期、顶果重、以及第一、二序果产量的影响不显著。综上所述,西安地区‘红颜’草莓在定植前进行20d低温夜冷处理可有效促进第一花序花芽分化,提前第一果序采收期。  相似文献   

14.
新梢内源激素变化对设施葡萄花芽孕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研究花芽分化进程中葡萄新梢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明确激素对设施促早栽培葡萄花芽孕育的影响,为解决设施葡萄促早栽培中“隔年结果”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年生贝达嫁接的‘京蜜’(V.vinifera cv. Jingmi,耐弱光品种,在日光温室促早栽培条件下不需采取任何措施即可连年丰产)与‘夏黑’(V. vinifera-V. labrusca cv. Summer Black,非耐弱光品种,在日光温室促早栽培条件下需采取更新修剪措施方能连年丰产)为试材,进行设施促早栽培(‘京蜜’和‘夏黑’)和露地栽培(‘夏黑’)处理。采集基部第1节粗度大于0.5 cm的葡萄新梢,选取其上2-3节冬芽主芽作为研究对象,借助石蜡切片法绘制取样时期-分化比率花芽分化进程图,观察其花芽分化进程;同时借助酶联免疫法测定新梢基部2-3节枝段赤霉素(GAs)、细胞分裂素(ZRs)、脱落酸(ABA)和生长素(IAA)等内源激素含量和比值的变化。【结果】新梢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成花极差的设施促早栽培‘夏黑’不同,成花良好的设施促早栽培‘京蜜’和露地栽培‘夏黑’自雏梢生长点的未分化期(新梢展5-7叶)至雏梢生长点的顶分期(初花期)新梢内源ZRs含量一直呈稳定上升趋势;自雏梢生长点的半球/平顶分化盛期(花穗分离期)至始原始体分化盛期(坐果期)新梢内源ABA含量迅速增加;自雏梢生长点的未分化期(新梢展5-7叶)至始原始体分化盛期(果实膨大初期)新梢内源GAs的含量呈降-升-降的变化趋势;在整个花芽分化进程中新梢内源IAA的含量较高。新梢内源激素含量比值变化:与成花极差的设施促早栽培‘夏黑’不同,成花良好的设施促早栽培‘京蜜’和露地栽培‘夏黑’于花穗分离期(雏梢生长点半球/平顶期至顶分期)和果实膨大期(始原始体至花序主轴及各小穗原基形成期的分化盛期)新梢内源ZRs/GAs的比值显著增加;自花穗分离期(雏梢生长点半球/平顶期至顶分期)新梢内源ZRs/IAA的比值略微上升随后(半球/平顶期到花序二级轴分化盛期)保持平稳,且维持在较低水平;果实膨大后期(始原始体出现盛期至花序二级轴开始形成)新梢内源的ABA/GAs比值显著增加;果实膨大期(始原始体至花序主轴及各小穗原基形成期的分化盛期)之后新梢内源的ABA/IAA比值保持稳定,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果实膨大期(始原始体形成)之前是花芽分化调控的关键时期。果实膨大期之前新梢内源GAs含量缺乏变化、初花期前ZRs含量和花穗分离期至坐果期ABA含量迅速下降、花芽分化进程中新梢内源IAA含量低可能是设施葡萄不能形成良好花芽的重要原因。激素间通过特定时期的平衡互作调控设施葡萄的花芽分化。花穗分离期之后新梢保持较低且稳定的内源ZRs/IAA比值利于成花,花穗分离期和果实膨大期新梢内源ZRs/GAs比值的显著上升、果实膨大期之后较高的ABA/GAs比值和较低且稳定的ABA/IAA比值促进了始原始体及花序主轴发育和二级轴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氮磷钾配比对大花蕙兰花芽分化及开花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该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N、P、K不同用量配比对大花蕙兰花芽分化和开花品质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K肥对大花蕙兰花芽分化影响最大,不同水平之间对花芽数的影响达到显著差异;N肥次之;P肥最小. 3要素对开花品质有不同影响, N肥对假鳞茎大小、花芽的发育及开花品质影响最大,其中对每枝小花数、花序长度的影响差异分别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不同开花性状之间,P肥对小花数影响较大;而K肥对花径的影响作用较大. 最佳的N、P、K组合为N3P2K3,即N∶P2O5∶K2O=24∶1∶26.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凤梨开花的生理机制以及为凤梨花期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以凤梨‘丹尼斯’为试材,研究乙炔催花对其花芽分化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炔催花7天后诱导‘丹尼斯’进入花芽分化状态,其花芽分化进程可分为花芽未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花萼花瓣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在整个花芽分化过程中,植株生长点及叶片中生长素(IAA)、脱落酸(ABA)含量未见明显改变,而玉米素核苷(ZRs)在花序原基分化期和花原基分化期呈现出2次显著增加,赤霉素(GAs)含量在花序原基分化期和器官分化早期显著下降,从而引起ABA/GAs、ZRs/GAs、ZRs/IAA比值在花序原基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和器官分化早期显著增加。表明,高水平的ZRs含量、ABA/GAs、ZRs/GAs、ZRs/IAA比值以及低水平的GAs含量有利于凤梨‘丹尼斯’花芽分化的完成。  相似文献   

17.
 全面系统地了解贵州麻疯树Jatropha curcas开花生物学习性,以期为进一步的调控麻疯树雌雄花比例,提高麻疯树产量提供依据。对罗甸县麻疯树开花习性及花分布情况进行了连续的观察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麻疯树花芽为多次分化型,1 a中多次抽枝,枝顶多次分化出花芽。麻疯树在罗甸一般从5月初开始出现花序,到9月,陆续有植株开花,1 a中一般出现2次开花高峰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呈现交替生长动态;麻疯树新梢萌动是进入花芽生理分化期的重要标志;二歧聚伞花序生于当年生新枝枝顶,花序数量、花下叶片数量、每个花序上小花数量以及每花序上雌花数量在树体的东西南北4个方位及上中下位置的分布均没有显著差异;花序从露出到花序上小花全部开放约需40 ~ 50 d。单花花期一般为2 ~ 5 d。每个花序上平均有小花134个,雌花平均4个,雌雄比平均1 ∶ 33;雌花在花序上的分布与花序分枝的位置极显著相关,69%的雌花分布于花序各级分枝的第1次二歧分叉处及顶花位置,其中花序第1分枝的第1次二歧分叉处(1-1)和顶花位置(D)占48%。在花序不同位置,随着雌花数量的增加,坐果数随之增加,而坐果率降低。图3表3参15  相似文献   

18.
板栗早实性与开花生物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板栗具有超乎寻常的早实性 ,在一般的管理条件下 2年生实生苗与嫁接苗一样就能开花结果 .板栗早实性除与遗传特性有关外 ,还与板栗花芽分化、花序形成特性和开花习性等开花生物学特性有关 .板栗在芽内只进行雄花序原基的分化 ,而雌花簇和所有花器官分化形成都是芽外完成的 .开花物候期、雌 (两性花序 )雄花序比和雄花序长度等受品种类型、环境条件和树体营养水平的影响 .在宜良试验点早大栗开花最早 ,雄花序最长 ,雌 (两性花序 )雄花序比最大 ( 1∶3.1 ) ;9家种则反之 ,开花晚 ,雄花序短 ,雌 (两性花序 )雄花序比小 ( 1∶ 6.5 ) .在各类花序上的雄花以结果枝上单性雄花序最先开 ,其次是雄花枝上雄花序 ,最后是两性花序上的雄花  相似文献   

19.
鸭儿芹花芽分化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不同播种期鸭儿芹花芽分化的动态过程,将鸭儿芹花芽分化分为三个时期:花轴分化期、花序分化期和花器官分化期,并对各期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