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南瓜经济性状遗传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55个中国南瓜自交系及其23个F1代4个重要经济性状进行调查,分析了各性状的变异程度、性状间的相关及杂种一代的优势表现.结果表明,各性状在不同材料间差异明显,平均变异系数达35.88,反映了中国南瓜遗传资源相当丰富.单果质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5574);而可溶固形物含量与单果质量及产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872和-0.3142;果形指数与单果质量、可溶固形物含量、产量相关性则无显著相关性.南瓜产量和单果质量的正向杂种优势明显,杂交育种潜力较大;而果形指数负向超优势明显,F1趋向扁盘状.  相似文献   

2.
供试材料为无性繁殖第2代的4个甘蔗组培亚无性系群体.仙游79-83组培亚无性系的性状平均表现为茎变细,茎数/丛增加,株高减少,锤度与供体的无显著差异.新台糖10号组培亚无性系的茎变细,茎数/丛无明显变化,株高增加,锤度比对照有所下降.同一供体在MS和N_6培养基培养出来的亚无性系,4个性状变异的平均表现趋剪一致,但变异幅度有所不同.培养基对不同供体及其不同性状变异的影响有一定差异.同工酶分析表明,不同供体及同一供体在不同培养基下培养出来的亚无性系,其POD和Est的变异均有差异.仙游79-83亚无性系的POD变异率较Est的变异率高,但不同培养基培养出来的亚无性系之间差异明显.新台糖10号的亚无性系则表现为POD的变异率比Est的低,而培养基之间的差异不明显.就供体而言,仙游79-83亚无性系POD的变异率高于新台糖lO号亚无性系的变异率,而Est则因培养基而异.供试亚无性系农艺性状的变异与同工酶的变异有一定的联系,并表明组培对甘蔗无性系变异的影响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3.
柑桔果实主要性状的遗传倾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个柑桔杂交组合F1代768个株系的果实主要性状进行了3~5年的测定和统计分析,研究和探讨了柑桔果实性状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果实大小、果形、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糖、酸和Vc含量均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呈连续性变异。F1代果实大小主要为趋小变异,果形主要呈趋中变异,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具有很强的超高亲优势,糖含量主要为超高亲或趋中变异,酸含量主要为趋酸变异。Vc含量遗传分布则较为分散,但其超高亲和超低亲后代频率均较高。由于酸含量的增高,F1代果实固/酸比值呈趋低变异。  相似文献   

4.
对6个苦荞品种采用3种不同剂量(300、400、500Gy)的Co^60-γ干种子辐射,并进行田间种植观察,试验结果表明,辐射剂量不论大小对苦荞农艺性状好坏将有直接影响,而苦荞通过辐射后其变异性状多,变异率高,且不稳定。  相似文献   

5.
湖南野生大豆分布现状及性状鉴定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湖南省41个县市区野生大豆生长、分布情况的调查及其性状的观察鉴定,发现湖南省野生大豆分布广,种群数量多,种质资源丰富.而在所调查的地区中以衡阳地区野生大豆生长最为普遍,变异类型多,分布面积最大.  相似文献   

6.
香蕉离体试管芽诱变育种的研究Ⅱ.性状变异的观察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研究I.试管芽的^60Coγ射线辐照试验中获得的试管瓶苗,在苗圃培育、 大田栽培期间进行性状变异发生情况观察调查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对性状变异发生情况有显著的影响,在苗圃培育长出新叶时即可观察到植株性状的变异,其变异率与辐照剂量处理水平(0-80Gy)呈明显正相关直线回归关系,相关系数r=0.986(r0.01=0.648)。在苗圃培育和大田栽培期间,可观察到植株的叶片、假茎、果穗等器官均可发生变异,其良好性状变异的植株多发生于10-40Gy处理中,但数量极少。  相似文献   

7.
以东北和华北地区5个种源的小叶杨为材料,分别对17个表型及生理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小叶杨各性状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均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平均表型分化系数(VST)为47.11%,种源内变异大于种源间变异;小叶杨群体各性状变异呈梯度变化规律,高海拔的种源表现为苗高、叶大,而低海拔的种源表现则相反;利用种源间欧氏距离进行UPGMA聚类,结果显示,5个小叶杨种源可以划分为3类。研究结果将为天然小叶杨遗传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甘蔗DNA导入玉米自交系性状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甘蔗DNA导入普通玉米自交系,获得了变异植株,从中选出优良变异株,经3代自交观察,在D3代各农艺性状趋于稳定.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和D3代植株的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生化分析,从中选出优良株系20-5000①和20-500②,其叶绿素、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均比对照提高,可为今后玉米杂交育种提供中间材料.  相似文献   

9.
三七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七种植区抽取的10个群体的33个表型性状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同一地区的不同性状间存在差异,而且同一性状在不同地区的差别也很大。地区间,马关种植区平均变异系数较小(c.v.=0.2794),相对较稳定,而砚山种植区变异则较大;性状间,根部性状及生物量性状变异相对较大而且不稳定,最为明显的是地下茎干重,c.v.=0.526。以上分析说明,三七居群间和居群内多型性明显,表型上存在大量丰富变异。  相似文献   

10.
利用空间环境对农作物种子的影响,对农作物生物学性状变异率大,出现了有益变异,第二代变异性状稳定,可以通过亲本配置杂交组合,获得具有明显优势的杂交后代,是一种有效的育种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海藻生物有机液肥对不同蔬菜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效果。[方法]以不同稀释浓度的海藻生物有机液肥,对黄瓜、番茄、辣椒3种蔬菜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和盆栽试验,观察海藻生物有机液肥对蔬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效果。[结果]与对照相比,施用600倍稀释的海藻生物有机液肥的黄瓜、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施用400倍稀释的海藻生物有机液肥的辣椒种子的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以不同稀释倍数的海藻生物有机液肥浸种处理的辣椒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无显著差异。200、400倍稀释的海藻生物有机液肥对黄瓜、番茄、辣椒幼苗生长的根长、株高、株鲜重、株干重、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均有显著提高。600倍稀释的海藻生物有机液肥处理黄瓜种子后,幼苗与对照相比,根长、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存在显著差异,但株高、株鲜重、株干重无显著差异。600倍稀释的海藻生物有机液肥对辣椒、番茄浸种后,与对照相比,幼苗根长、叶绿素含量、株高、株鲜重、株干重存在显著差异,但叶面积无显著差异。[结论]海藻生物有机液肥应用蔬菜种子浸种;对提高发芽率和细苗壮苗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小黑麦与小偃麦三属间杂交的实验,其结果表明,正反交共39个组合,平均结实率为17.07%。正交种子发育正常,反交种子胚乳发育不完全或胚完全退化。八倍体小黑麦杂交组合的 F_1,F_2杂种生活力和育性均好于六倍体组合,八倍体杂交组合的 F_1 PMC 染色体基本构型为21Ⅱ+14Ⅰ;六倍体组合为14Ⅱ+2Ⅲ。F_2植株的染色体数变异广泛,减数分裂的染色体构型极其丰富,并出现了一些育性较高,饱满度较好的单株,其它农艺性状变异也很广泛。实验表明小黑麦与小偃麦三属间的杂交对小黑麦的改良和小麦育种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两个小麦品种(系)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处理,对SP2代农艺性状变异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均发生了变异,但株系内变异多数为不显著。两个品种(系)的诱变率和性状的变异方向存在差异,豫农201的诱变率高于大粒1号;大粒1号变异株系的性状指标多数为增加,豫农201变异株系的性状指标多数为减少。性状间的诱变率具有差异,株高和粒重的诱变率明显高于其它性状。  相似文献   

14.
QTL Analysis of Major Agronomic Traits in Soybea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oybean is a main crop, and most agronomic traits of soybean are quantitative; therefore, there is vely important studying and applying value to locating these traits. A F2:10 RIL population containing 154 lines, derived from the cross between Charleston as female and Dongnong 594 as male parent, were used in this experiment. A genetic linkage map was constructed with 164 SSR primers, which were screened with the two parents and amplified on the 154 lines. 12 agronomic traits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parents were investigated, and QTLs of all the trait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software 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V2.0. The agronomic traits included quality traits: protein content, oil content, and content of protein and oil; yield traits: pods per plant, seed weight per plant, and 100 seeds weight; and other agronomic traits: plant height, days to maturity, branches, nod number in main stem, average leaf length, and average leaf widt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68 QTLs in total were found for the 12 agronomic traits. The number of QTLs per trait varied from 3 for the average leaf width to 11 for 100 seeds weight and plant height, and was 5.8 on average. Good accordance was seen in many QTLs betwee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nd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other similar studies; therefore, these QTLs may be valuable for molecular marker assistant selection in soybean. In this study, 68 major QTLs of 12 important traits of soybean were analyzed.  相似文献   

15.
高梁空间诱变效应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6年,利用我国发射的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搭载高梁恢复系唐恢28干种子,回收后田间种植,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表现进行调查.在SP1代发现植株矮化、穗粒重显著增加等少数性状变异.SP2代群体发生广谱分离.所观察的8个主要性状除抗病性无明显分离,壳色变异极小外,其它性状变异显著,并从中获得了穗长比对照最大穗还长4cm,穗粒重比对照最大穗重还重58.5g的特大穗变异株系,为育成高产品系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选用60Co-γ射线辐射柱花草种子,种植后经过连续2年的单株选择,统计M2代23个株系的株高、重量、物候期、病害级数,并进行方差分析,并在M2代中选取6个株系和2个对照品种进行SRAP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M2代共有10个株系的单株干重大于Nchp1 (CK1),与CK1差异显著.有12个品系的花期早于CK1,21个品系的株高大于CK1,13个株系的病害级数小于CK1;M2代部分品系的SRAP分析和统计结果表明,39对引物扩增出528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13条带,多态性条带平均比率为91.67%,PIC平均值为0.861.这些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的变异范围为0.485~0.670,平均GS为0.589.通过UPGMA分子系统聚类法,以GS=0.5700为基线,热研2号与Nchp1及以Nchp1为亲本辐照筛选的6个后代株系分列在两个不同的大类群,其中热研2号为第Ⅰ大类群,而Nchp1和其6个后代株系在第Ⅱ大类群.第Ⅱ大类群中的7个品系中以GS=0.6250为基线分为3个小类:Nchpzh004与Nchpzh01101在第1小类,Nchpzh021、Nchpzh01102与nchp1在第2小类,Nchpzh08与Nchpzh401在第3小类.这些结果表明,无论M2农艺性状分析和分子水平检测代都揭示了辐照后变异的多样性,辐照M2代柱花草品系(品种)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同时也说明SRAP标记在柱花草基因组遗传多态性方面有较显著的检出效率.  相似文献   

17.
红楠主要表型和苗期性状地理种源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系统揭示红楠主要表型与苗期性状地理种源变异规律,对红楠天然分布区9个种源的果实、叶片和种子的8个主要表型性状,以及苗高、地径2个苗期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楠叶片、果实、种子表型性状在种源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纬度、年均温、年均无霜期和海拔是影响红楠表型性状的主要因子,其中果实大小、种子质量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在迟菜心种子发育过程中,用特效植物营养素(SPNE)喷施植株,比较处理和对照的种子在下一代生长的生物产量、商品产量、种子产量及种子后代幼苗的差异。结果表明:SPNE处理的种子能产生表观遗传增产效果;两代都用SPNE处理的种子后代幼苗比用SPNE处理一代的种子后代幼苗效果好,用SPNE处理一代的种子后代幼苗超过两代未用SPNE处理的对照幼菌,即SPNE产生的表观遗传效应随处理代数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9.
应用加速氩离子辐射水稻干种子,分析了M_2数量性状(抽穗日数、有效穗数、株高、穗长、穗着粒数、穗实粒数等)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各性状的遗传力随吸收剂量的不同而有差异,各性状都在60~120Gy剂量范围内表现较高的遗传力。各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也因处理剂量的不同而有变化,以吸收剂量60~120Gy范围能诱发奋性状较大的遗传变异。M_2各性状的相对遗传进度因吸收剂量的不同差异较大,但各性状都有一个适宜剂量范围。在各自的适宜剂量范围内,各性状能获得较大的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20.
大豆多个数量性状的典型性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豆高油组合、高蛋白组合及常规组合材料的2个品质性状、9个农艺性状进行典型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品质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脂肪含量,农艺性状中起主要作用的依次是主茎节数、单株粒重、全株荚数、底荚高度、全株粒数;生殖生长期和生育期对脂肪含量的影响最小。脂肪含量与单株粒重、全株荚数、底荚高度的选择有相互促进作用,可同时进行选择和改良;脂肪含量与主茎节数、全株粒数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