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扭摆式电磁振动排种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扭摆式电磁振动排种器相对于直推式电磁振动式排种器而言,具有排种精度高、排种过程易于控制等优点.稻种在排种盘的输送轨道上由于受重力、惯性力以及摩擦力的共同作用沿螺旋输送轨道上升,并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身方位,使稻种成单行输送,以保证排种的均匀性.为此,通过对稻种在螺旋输送轨道上的力学和运动分析,得到了排种器的结构和运动参数以及单位时间排种量方程,分析了各因素对排种器排种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扭摆式电磁振动排种器设计及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穴盘精密播种是杂交水稻工厂化育秧的关键环节之一,单粒精播杂交水稻在育秧工厂中能够培育出健壮的秧苗.为此,通过分析电磁振动排种器排种原理和排种性能的影响因素,设计了一扭摆式电磁振动排种器,并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扭摆式电磁振动排种器能够很好地解决电磁振动排种器排种均匀性和排种速率之间的矛盾,在不降低排种均匀性的条件下提高排种器的排种速率.扭摆式电磁振动排种器的排种过程易于控制,便于实现排种的闭环控制.  相似文献   

3.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植棉手段之一,对促进棉花早发、提高棉花生产品种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介绍了电磁振动式棉花精密排种器的结构,建立了排种器的振动模型。通过对棉花种子在排种盘上的运动分析,得出了种子沿排种盘螺旋轨道连续向前滑移的条件,从而为电磁振动式棉花精密排种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把电磁振动排种器等价成2自由度振动系统,结合种子在排种盘上的运动,对电磁振动排种器振动系统进行理论解析,给出了系统运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系统各主要振动参数对排种盘与振动筛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参数d1=0.13~0.23,d2=0.2~0.6,μ=1.5时,系统振动稳定,易获得较大的排种速度,种子不易堵塞.  相似文献   

5.
俞亚新  王炎  周俊伟  潘一隆 《农业机械学报》2024,55(6):121-132,158
为实现南瓜种子定向播种,提出先调整南瓜种子运动姿态再进行定向的组合式定向方法,设计了一种南瓜种子组合式定向排种器。该定向装置的关键部件包括限位清种板和导向板两部分。基于南瓜种子几何特性确定了限位清种板的结构参数。建立南瓜种子定向过程的运动学方程,明确了南瓜种子定向过程中姿态变化与导向板结构参数的关系,确定了导向板结构参数。利用CFD-DEM耦合法,验证了南瓜种子组合式排种器定向排种的可行性,确定了排种盘转速取值范围。搭建试验台,以平躺吸附率为试验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排种盘型孔直径。以单粒率为试验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负压和排种盘型孔数取值范围。选取负压、排种盘型孔数、排种盘转速为试验因素,以单粒率、定向成功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二次中心组合试验,得出影响排种器单粒率的主次因素为负压、排种盘型孔数、排种盘转速,影响排种器定向成功率的主次因素为排种盘转速、负压、排种盘型孔数。对优化后参数进行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排种盘型孔数为16、负压为10kPa、排种盘转速为4r/min时,单粒率为94.7%,定向成功率为82.7%,南瓜种子落入穴盘的正负偏转角度为18.5°。  相似文献   

6.
倾斜圆台式精量排种器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平圆盘排种器对种子尺寸要求严格的问题,研制了一种能够实现丸粒化种子精量播种的排种器。该排种器的排种盘为圆台式并与水平面成一夹角,采用柔性清种,减少了种子的破损;在排种盘的两侧开有导种槽,不仅保证了丸粒化种子的顺利充种,而且便于型孔内多余种子的顺利清除。试验表明,该排种器具有充种效果好、种子破损少、重播和漏播指数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气吸振动式精密播种装置的结构复杂、合格率低、伤种严重等问题,结合气吸振动原理及连续输送传动方法研究一种旋转输送气吸振动式精密播种装置,设计种盒装置、称重装置、种盘装置、吸种装置、落种装置等关键部件,通过种盒装置中的电磁开关和网孔板实现种子定量排出和杂质分离,称重装置内设有称重传感器,通过控制单元与种盒装置配合,实现精量均匀加种,种盘装置可做二自由度振动,使得种盘内种群实现"沸腾"运动,便于吸种装置对种子的精密吸附,落种装置可实现精准排种。本播种装置可用于超级稻种子的精密播种,测算工作效率可达到309盘/h以上。  相似文献   

8.
U型腔道式水稻精量穴播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常规水稻轻简化精量穴直播种植,通过简化排种装置,设计了一种U型腔道式水稻精量穴播排种器。基于稻种的物理机械特性与穴直播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充种口与投种口分开但相通的腔道式排种盘,构建了稻种充种、投种过程的力学模型,确定了排种盘的主要结构参数。以常规稻品种“黄华占”为试验稻种,借助高速摄像仪和JPS-12型排种器性能检测试验台,分别进行了型孔数、型孔长度、型孔宽度、型孔倾角和投种角对排种器精量排种性能和成穴播种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高速摄像试验表明:当排种盘的型孔数为20、型孔长度为10.6mm、型孔宽度为7.6mm、型孔倾角为0°时,排种器精量排种性能较优,此时漏播率为0.40%,合格率为94.00%,重播率为5.60%,种子破损率为0.13%。排种器性能台架试验表明:投种角对穴径平均值和穴径合格率影响极显著,对穴距变异系数影响显著,适宜的投种角为28°~33°,此时穴径平均值不高于27.14mm,穴径合格率不低于96.67%,穴距平均值在理论穴距140mm左右,穴距变异系数不大于7.80%。田间试验表明:排种器的播种合格率为90.28%,漏播率为0.83%,重播率为8.89%,穴径平均值为46.71mm,穴径合格率为71.67%,穴距平均值为137.21mm,穴距变异系数为12.64%,满足常规稻大田精量穴直播的种植要求。  相似文献   

9.
排种器不排种,主要原因是传动齿轮没有啮合,或者排种轴头排种齿轮方孔磨损,应调整、维修或更换。个别排种器不工作,原因是个别排种盒内种子棚架或排种器口被杂物堵塞,应换用清洁的种子;排  相似文献   

10.
目前,半夏种植没有专门的播种机,主要还是依靠人工进行,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为提高半夏机械化种植水平,设计了一种舀勺式半夏排种器。阐述了排种器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根据半夏种径不同等级设计了3种对应的种勺结构及排布形式;采用更换输送带方式设计的行距株距调整装置,可根据半夏种径等级方便地调整行距株距;采用圆柱滚子盘形凸轮机构振动式和加装隔板措施设计的清种装置能可靠保证种勺内只有1颗半夏种子;利用导种筒与机架用螺栓连接的方式设计的间隙调整装置,能方便地调整导种筒与种勺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地避免重播、漏播等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该半夏播种机排种器满足半夏播种要求,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而且对不同半夏种径等级都具有适用性,可以大大减轻劳动强度、节约时间。  相似文献   

11.
[6]气力式排种器分几种?有哪些共同的优缺点? 答:气力式排种器可分为气吸式、气压式和气吹式三种。其工作原理都是利用流动气流的压力差将种子吸在排种盘(筒)上的小孔中。当排种盘(筒)转到气压差被消除的部位时,种子就经输种管落入种沟,完成播种过程。 气吸式排种器,也称负压式排种器。主要工作部件是一个带有吸孔的竖直排种盘,盘的一面是真空室,与风机吸风口相连,风机工  相似文献   

12.
嫁接用大粒种子定向播种机构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园艺中嫁接机进行嫁接时对苗木的要求较高,需要人工调整苗木子叶方向,导致嫁接效率低下、劳动生产成本较高。为此,设计了一种可以定向种子长轴方向使长出子叶排列方向一致的定向播种机构,并对振动种盘机构、取送种机构、种子定向机构及整体框架进行了设计,使用欧姆龙的CPM1A型PLC控制机构的运动。试验结果表明:其工作性能优良,可以大幅度提高播种效率。  相似文献   

13.
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多用途精量播种机,与目前使用的条播机相比一般节种50%.气吸式精量播种机主要由机架总成、地轮总成、四杆机构、排种器总成、排肥器总成、种子开沟器总成、化肥开沟器总成、覆土器总成、镇压轮总成、中间传动器总成及风机总成和风机传动器总成等部件组成,能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其行距、株距、播深、排肥量、覆土量、镇压力等可在较大范围内调整,而且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在气吸排种器上更换不同排种盘,可精播玉米,甜菜、蓖麻、黄豆、高梁等多种农作物.  相似文献   

14.
<正>(1)防易损件早期报废。小型播种机的易损件大多分布在排种器上,材料一般为尼龙、铸铁、压铸铝及钢件等。排种器为播种机的心脏部分,主要损坏形式是磨损(磨粒磨损)。因此,防止其过早报废,应注意种子的清洁程度,种子的清洁程度越高,排种器越不易因磨粒磨损而早期报废。所以,种子在加入到种箱之前,应保证无砂粒、无杂物、无较大的尘土。(2)防机架、排肥箱等耐用件变形。机架损坏的现象是机架变形,产生原因多是人为在机器上码放过多的种子袋  相似文献   

15.
《江苏农机化》2004,(4):14-14
1.Seed hopper种子筒2.knoekout pawl推种指3.hopper bott。m种子筒底板4.opener Shank开沟器体5.hilling valve穴播阀6.runnerCtype)opener滑刀式开沟器7.feed Shaft排种器轴8.seeding vlate排种盘<美>玉米播种机的开沟器和排种装置  相似文献   

16.
<正>一、整体排种器不排种。主要原因有:种子箱可能缺种子,传动机构不工作,驱动轮滑移。可相应采取如下措施:加满种子,检修、调整传动机构,排除驱动轮滑移因素。二、单体排种器不排种。主要原因有:排种轮卡箍、键销松脱转动,输种管或下种口堵塞。可相应采取如下措施:重新紧固好排种轮,清除输种或下种口堵塞物。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种绳捻制质量,使种子在种绳上的分布均匀性和密度等指标上符合水稻直播的农业技术要求,对偏心振动式排种器的振动电机转速、弹簧刚度、振子偏心距和种子箱内的种子量等参数对排种速度及其变异系数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振动电机转速越高,排种速度越高;弹簧刚度越小,排种速度越高;振子偏心距越大,排种速度越高。在振动电机转速为3800r/min和4410r/min条件下,种子箱内的种子量越多,排种速度越低;而在振动电机转速为3160r/min条件下,排种速度曲线在种子箱内种子量为0.3kg左右有一个极大值。通过试验与分析确定系统的主要参数:弹簧刚度1400N/m;振子偏心距6.0mm;在使用过程中,排种速度的调整,可以通过在3000~4500r/min范围内调整直流电机转速的方法进行实现。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小麦种子人工计数麻烦、枯燥且容易出错的问题,设计一种以小麦种子为主要计数对象的电子自动计数系统,自动计数装置主要由振动送料底盘、弹簧片、料斗、电磁振动控制器、螺旋送料轨道、出口控制装置等构成。料斗内放入的种子,由于受到这种螺旋振动的作用,沿螺旋送料轨道排列上升,直到送到出料口,通过出口控制装置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并拉开间距。自动计数装置利用光电检测装置自动计数下落种子的数量,控制系统具有语音提示的功能,出口控制装置可以调节出口大小以适应不同的种子,具有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微小体积种子的穴盘育苗精量播种工作要求,提高精量播种机的普遍适应能力,基于PLC控制系统和传感器信号采集,采用压电弹簧和气吸盘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自动穴盘精量播种机。利用压电弹簧对排种器振动系统和驱动系统进行了改进,基于逆压电效应,将微小位移放大后驱动排种器盘进行振动,使种子达到了理想的排种运动状态,大大提高了吸种效率和播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PLC控制系统通过自适应调整可以使误差降低到接近于0,且响应迅速,响应精度较高,播种机的空穴率、多粒率和破碎率均不高于5%,而吸附率和播种合格率都在95%以上,满足穴盘育苗精量播种的农艺要求,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20.
振动供种型孔轮式非圆种子精密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满足非圆种子低播量精密播种的种植要求,基于型孔轮式排种器提出了一种振动定向供种机构,分析了种子振动定向排序的机理,建立了种子在定向供种机构上的运动模型和充填型孔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完成了关键结构的参数设计。以V型槽安装倾角、振动方向角、振动频率、电压值(振幅)及排种轮转速为试验因素进行了二次回归旋转正交组合试验,并应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和响应曲面分析,得到了因素与合格率间回归模型和因素对指标影响关系,确定了影响合格率的因素重要性次序为振动频率、振幅、振动方向角、安装倾角和排种轮转速。基于回归模型进行了参数优化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当安装倾角4.02°、振动方向角31.29°、振动频率35.9 Hz、振幅4.03 V、转速5.55 r/min时,合格率为97.64%,漏充率为2.36%,试验中未出现多于3粒/穴的情况。采用二次回归旋转正交组合设计建立回归模型,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论一致,满足了低播量精密播种的农艺要求,表明了振动供种组合型孔轮式排种器实现非圆种子精密排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