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绵羊许多重要经济性状都受数量性状位点(QTL)控制的。本文综述了QTL定位的群体设计、标记的选择、绵羊遗传连锁图谱及QTL定位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绵羊许多重要经济性状都受数量性状位点(QTL)控制的。本文综述了QTL定位的群体设计、标记的选择、绵羊遗传连锁图谱及QTL定位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绵羊的重要经济性状大多数由主效基因或QTL与微效多基因联合控制 ,因而主效基因或QTL在绵羊育种中就显得特别重要。文章综述了主效基因和QTL的遗传特征 ,检测定位方法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对鸡的染色体上QTL定位工作有了迅猛的发展,成为动物基因定位工作中一个异常活跃的领域。对鸡数量性状的研究也已发展为直接将研究目标指向各个数量性状位点,借助各种遗传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通过一定的统计分析方法,从而将影响数量性状的多个基因剖分开来,将其定位于特定的染色体区域。作者重点介绍了QTL定位的方法及鸡QTL定位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高爱保 《当代畜牧》2005,(11):33-35
绵羊的许多经济性状都是数量性状,本文介绍了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的原理、方法及试验设计,并对绵羊重要的经济性状及发展前景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与数量遗传学的发展,在动植物上进行QTL定位成为现代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定位过程中,一系列的定位方法得到研究与应用,本文就QTL定位的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牛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为牛的育种提供了极其重要的遗传信息,使得科学家在基因组水平进行选择成为可能.从肉牛生长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肉质性状的QTL、繁殖性状的QTL以及抗病性状的QTL4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肉牛的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牛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为牛的育种提供了极其重要的遗传信息,使得科学家在基因组水平进行选择成为可能。从肉牛生长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肉质性状的QTL、繁殖性状的QTL以及抗病性状的QTL4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肉牛的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产奶量、乳脂率、乳脂量、乳蛋白率、乳蛋白量、抗乳房炎及体细胞数、繁殖性能和生产寿命等均为奶牛的主要数量性状,而这些性状与奶牛的经济价值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对奶牛的生产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在奶牛几个主要经济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历程,并阐述了微卫星标记的特点、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定位的理论依据与方法以及近10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定位功能基因和QTL方面的一些主要研究进展情况,同时也指出了分子标记技术在QTL精细定位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牛羊多胎性状的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牛,羊多胎性状研究的最新成果,在绵羊上,研究发现了Booroola绵羊的多胎基因(Fec^B基因)并定位于第6号染色体上,也已发现了一些与Fec^B基因相连锁的分子遗传标记,在牛上,初步研究发现,FSHR基因5'端B型等位基因可能对牛的产犊性能有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杜寒F1、杜寒F2、萨寒F1、陶寒F1以及小尾寒羊共54只(3月龄断奶公羔),按对等原则分组,每组10~12只。研究探讨同一营养水平条件下,全颗粒料饲喂,对不同杂交育肥羔羊产肉力及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杜寒F1平均日增重313g,饲料报酬5.17:1,比小尾寒羊分别提高12.59%和10.71%;比萨寒F1提高14.23%和12.82%;比陶寒F1提高10.99%和l6.34%(P〈0.05);比杜寒F2高出11.79%和3.7%。杜寒F1、杜寒F2、萨寒F1和陶寒F1屠宰率分别比小厄枣羊提高1.8、5.9、1.5和2.5百分点;净肉率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4.6、4.2、3.1和3.1百分点。杜寒F1、杜寒F2和陶寒F1眼肌面积均大于小尾寒羊(P〈0.05);大理石纹萨寒F1〉杜寒F1〉杜寒F2〉陶寒F1〉小尾寒羊。肌肉的剪切值则杜寒F2〈陶寒F1〈杜寒F1〈小尾寒羊〈萨寒F1。饲养1只杜寒F1与杜寒F2肥羔羊,按试验期平均增重25kg计算,比小尾寒羊增收26元和12.75元。  相似文献   

13.
高寒牧区放牧条件下萨福克羊与藏羊杂交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北高寒地区放牧条件下进行了萨福克羊与藏羊的杂交试验。结果表明:萨藏F1的断奶体重高于藏羊(P<0.05),8月龄体重显著高于藏羊(P<0.01);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尻宽和管围显著高于藏羊(P<0.01)。8月龄屠宰测定表明,萨杂F1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分别为27.55kg,12.13kg和9.47kg均显著高于藏羊(P<0.01),屠宰率为44.03%,胴体净肉率为78.07%,眼肌面积为10.75cm2,GR值为13.33mm,骨肉比为1.0∶3.55,均优于藏羊。杂种羊产肉性能和肉用品质显著提高,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近年来发展较快的QTL定位新策略-同源相同(IBD)定位的原理与方法及其在QTL精细定位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分别制作绵羊左、右心房,左、右心室石蜡组织切片,通过HE、改良PTAH染色法研究绵羊心壁的组织结构特征。结果发现绵羊心壁由心内膜、心肌膜和心外膜构成,心内膜中富含浦肯野纤维;心肌膜最厚,心肌纤维较细,呈螺旋状环绕分层排列;心外膜内可见大量脂肪细胞。改良PTAH染色将肌纤维染成紫蓝色,闰盘着色深蓝,纤维结缔组织染成玫瑰红色。研究结果表明,绵羊心肌纤维较细,肌纤维横纹清晰,闰盘较稀疏。H2O2因其氧化和漂白作用,在改良PTAH染色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肉羊新品种培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全新的观点从现代家畜育种的基本理论出发。论述了我国培育肉羊新品种应具备的种质特征。我国专门化肉羊育种的目标,适宜的培育方法.技术原则。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肉羊品种培育的种质资源基础和国内已开展的系统育种工作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17.
在养猪业中,猪肉颜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肉质指标,它影响消费者的感官判断.本文综述了该性状的QTL和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同时也分析了限制猪肉颜色QTL研究中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东营市洼地绵羊和小尾寒羊的育肥对比试验,从增重情况看,洼地绵羊平均每只比小尾寒羊多增重0.96kg,高19%;每千克增重比小尾寒羊节省混合精料1.78kg,除低饲养成本0.92元,从胴体、屠宰率和净肉率来看,洼地绵羊比小尾寒羊每只分别高0.76kg,0.38%和4.73%,差异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9.
用欧拉羊杂交改良乔科羊,生产的欧乔杂交F1代羔羊,18月龄时公、母羊体重增加9.06kg和3.77 kg,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0.92%和9.08%。试验组F1代18月龄公、母羊体重、体高、胸围及公羊体长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1);母羊体长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母羊(P(0.05)。屠宰试验结果表明,欧乔杂交F1代18月龄公、母羊屠宰前活重比同龄的乔科羊对照组后代分别高8.94 kg和6.00 kg,胴体重比同龄的乔科羊对照组后代分别高4.88 kg和3.27 kg,差异极显著;屠宰率比同龄的乔科羊对照组后代分别高1.43%和1.10%,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在精粗比为3∶7的滩羊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益生酵母(0,0.1%,0.3%,0.5%和0.7%)进行了体外批次培养,并应用单项组合效应值(SFAEI)和多项组合效应指数(MFAEI)对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氨氮(NH3-N)浓度、菌体蛋白(BCP)浓度、pH、产气量和总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进行评定。单项组合效应值评定结果表明:NDF含量以添加量为0.1%组高于其他添加组,NH3-N浓度以0.3%组较高,BCP浓度以0.1%和0.3%组较高,pH以0.3%和0.5%组较高,产气量和总VFA浓度均以0.3%和0.7%组较高。多项指标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在精粗比为3∶7的日粮条件下,益生酵母在滩羊日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