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安徽省沿淮地区素有渔米之乡之称,包括五河、固镇、怀远、凤阳、寿县、霍邱六县,发展淮河沿线的现代农业,必须立足于保障粮食安全,优先打造安徽沿淮“大粮仓”。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要用机械化装备农业,不断推进规模经营,把粮食生产的耕、种、收、脱机械化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沿淮洼地治理及农业结构调整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沿淮洼地是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最为频繁的地区,也是治理难度很大的地区。本文通过分析沿淮洼地存在问题与治理规划及要求,认为必须针对这个区域常受洪涝灾害的自然特点,积极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建立“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水则养”的农业结构体系,变对抗性生产为适应性生产,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实现沿淮洼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霍邱县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是沿淮重要农业大县,面积3493平方公里,人口162.5万,其中农业人口147万,耕地面积180万亩,是首批国家商品粮基地县,2005-2010年连续6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2011年又被国务院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霍邱县属于一稻一麦的交替种植结构,开展农机深松作业须在水稻收获之后小麦种植之前实施。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沿淮地区农业洪劳灾期特征与避洪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论述安徽省沿淮地区洪涝灾害及农业避洪减灾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沿淮地区农业洪涝灾期特征(沿淮地区平均梅汛期、最长梅汛期和农业洪涝危害期的时间分布特征)及夏季农业洪涝易发的原因(夏季梅汛期多暴雨、沿淮地区地势低洼、作物正处生育关键时期、生态失衡人水争地),并且针对安徽省沿淮地区洪涝灾害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与传统种植模式不同的避洪种植模式(如荞麦大麦种植模式、青玉米大麦种植模式、大白菜大麦种植模式、大蒜苗荞麦种植模式、萝卜洋葱种植模式、大棚秋季西红柿大棚春季西红柿种植模式、大棚芹菜地膜马铃薯等种植模式),以确保8月下旬至次年5月中旬无汛期的安全生产和高效生产。研究结果可为农业洪涝易发区灾期分析拓展思路,也可为农业避洪减灾和高效种植提供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安徽沿淮低洼地防洪减灾对策和措施,提高农产品加工的经济效益,在阐明安徽沿淮农业减灾与农业结构调整关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农产品资源优势(包括粮油、畜禽、水产、棉麻、果蔬、林木、农业生物等),探讨了农产品加工模式(包括粮油、肉类蛋品、果蔬、服装、木制品和工艺品等)。研究结果可为安徽沿淮低洼地区农民或农业企业防洪减灾和农产品加工增值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6.
安徽沿淮地区是我省重要的粳糯稻生产基地。针对当前该地区麦茬稻插口紧张,生产成本高,本文介绍了增产、增收、增效的适宜沿淮粳糯稻工厂化育秧流程以及相配套的水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为安徽沿淮粳糯稻大面积生产提高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休闲渔业的定义与分类,通过分析国内外休闲渔业的经营经验,讨论安徽省沿淮地区休闲渔业的发展模式,旨在形成休闲渔业产业链,带动安徽沿淮其他产业发展,提高安徽沿淮经济的总体效益。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沿淮地区农业洪涝灾期特征分析与避洪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论述安徽省沿淮地区洪涝灾害及农业避洪减灾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沿淮地区农业洪涝灾期特征(沿淮地区平均梅汛期、最长梅汛期和农业洪涝危害期的时间分布特征)及夏季农业洪涝易发的原因(夏季梅汛期多暴雨、沿准地区地势低洼、作物正处生育关键时期、生态失衡人水争地),并且针对安徽省沿淮地区洪涝灾害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与传统种植模式不同的避洪种植模式(如荞麦大麦种植模式、青玉米-大麦种植模式、大白菜-大麦种植模式、大蒜苗-荞麦种植模式、萝卜-洋葱种植模式、大棚秋季西红柿-大棚春季西红柿种植模式、大棚芹菜-地膜马铃薯等种植模式),以确保8月下旬至次年5月中旬无汛期的安全生产和高效生产。研究结果可为农业洪涝易发区灾期分析拓展思路,也可为农业避洪减灾和高效种植提供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9.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促进沿淮现代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安徽省沿淮洼地的经济地位,分析了该地区长期遭受旱涝灾害困扰的情况及原因,指出沿淮农田水利建设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沿淮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潘虹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4):119-119,248
发展无公害大豆生产,利国、利民、利己。蚌埠市怀远县的沿淮湾地和五河县沿淮地区具有非常适宜发展无公害优质高蛋白大豆的土壤、气候条件和生产条件。本文参照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DB34/20-2000)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制定了蚌埠地区大豆生产技术规程。主要技术有选择优良品种、合理安排茬口、精细整地施肥、加强田管和适时收获储藏等。  相似文献   

11.
应用臭氧降解农药百菌清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农药残留超标是目前影响我国果蔬质量和食品安全性的一大问题。笔者以农药百菌清为研究对象 ,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臭氧 ,采用不同作用时间 ,进行了百菌清降解试验。试验中发现 ,臭氧初始质量浓度为1.4 mg.L-1时 ,在 0~ 15 min内百菌清残留率快速下降 ,至 15 min时已降至原有量的 4 0 ,之后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百菌清的降解程度并无明显增加 ;当臭氧初始质量浓度为 7.0 mg.L-1时 ,5 min后百菌清降解率几乎为 10 0 ;臭氧与百菌清混合后适当的振荡 ,有利于百菌清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 ,臭氧有完全降解百菌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咖啡因灌胃对BALB/c小鼠尾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咖啡因显著地延长了小鼠的体内和体外凝血时间,但对APTT、PT、TT值,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PT活性和PT国际标准化比率均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刘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392-2393
以杜梨嫁接新梨7号作对照对引进的25个梨品种是否具有矮化性作了预选研究,从枝皮率、电阻值、气孔密度和节间长4项指标来看:矮化梨的矮化性较可靠,琥珀、茯梨具有矮化性的可靠性是75%,其他品种是否具有矮化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15.
为探讨"碧护"在香蕉生产上的应用效果,通过碧护0.136%赤·吲乙·芸可湿性粉剂在福建省漳州市香蕉主栽品种天宝高蕉的喷施试验,表明"碧护"能显著提高香蕉的抗叶斑病力和抗寒力,消除或减轻田间肥害或药害,促进香蕉平衡生长发育,还可明显提高香蕉果实的外观质量和商品性能,而对蕉株及其生长发育均无任何不良影响。"碧护"在香蕉生产上的使用是安全的,可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应用,Internet已经成为包含各种信息形式,如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的巨大信息资源库。然而由于Web图像从主题、格式,到功能和来源都多种多样,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分类。本研究首先从Web页面上图像的功能角度对图像进行初步分类,将其分为链接类、装饰类、广告类和内容类。初步分类可提高Web图像处理的效率和性能,并为它基于Web的应用与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油菜素内酯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发芽期浸种试验和幼苗期喷施试验 ,研究了油菜素内酯 (BR)不同处理对黄瓜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 0 1mg/kg浓度浸种的效果最为显著。相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对不同品种影响也有差异。 0 0 1mg/kg浓度喷施的效果最为显著 ,可促进幼苗的营养生长 ,提高幼苗的株高、茎粗和干物质积累量 ,叶面积和壮苗指标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8.
异麦芽低聚糖提高断奶仔猪生产性能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 ( 35± 2 )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 4 0头 ,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 0 1 %、0 2 %、0 4 %和0 8%异麦芽低聚糖浆 (含异麦芽低聚糖 77 0 7% ) ,进行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异麦芽低聚糖能够提高仔猪免疫及消化吸收功能 ,增加采食量 ,降低腹泻指数 ,促进生长 ,降低料重比。异麦芽低聚糖浆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 0 4 %。  相似文献   

19.
王艺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5000-5001
归纳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水动力对藻类生长影响的相关研究报道,针对水动力对藻类的作用机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泰乐菌素对菲在蒙脱石上吸附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期施用养殖粪肥的农田土壤中,抗生素药物往往与其他有机污染物共存,使各自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生态效应变得更为复杂。采用批量振荡吸附平衡法,研究了在泰乐菌素存在的条件下蒙脱石对菲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蒙脱石对泰乐菌素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容量可以达到250mg·g-1,泰乐菌素能进入蒙脱石层间,使蒙脱石的层间距由1.17nm增大到1.28nm;泰乐菌素存在的条件下,蒙脱石对菲的吸附能力显著增强,当泰乐菌素的初始浓度从0增加到100mg·L-1时,菲在蒙脱石上的吸附容量系数lgKf值从-4.047增加到0.591,lgKf值与矿物上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这可能是由于已吸附的泰乐菌素可发挥类似"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促进蒙脱石对菲的吸附。菲在蒙脱石上的吸附容量和吸附的非线性程度随泰乐菌素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由此推测,泰乐菌素与菲之间的疏水性作用是菲在矿物上吸附的主要作用方式。在评估抗生素药物和疏水性有机物复合污染的环境风险时,需要考虑到共存污染物的协同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