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评价马铃薯渣发酵处理后应用于肉仔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试验将AA肉仔鸡20只分为2组,每组10只,试验组饲喂含10%发酵马铃薯渣的肉仔鸡配合饲料,对照组饲喂含5%棉粕和5%菜粕的肉仔鸡配合饲料,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肉仔鸡日增重提高3.29%(P0.05),料重比降低5.58%(P0.05),死淘率为0;试验组肉仔鸡肤色较黄,肌肉p H值、肌肉组织弹性、肌肉气味、器官湿重、清烹肉汤鉴定指标等均无异常;2组间血常规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总胆红素、γ-谷氨酰氨转肽酶、谷草转氨酶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尿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安全性方面,2组均未检测出有害微生物、有害寄生虫,虽然检测出有害微量元素,但都在国标规定范围内,远低于标定值,且试验组指标低于对照组。说明发酵马铃薯渣应用于肉仔鸡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2005年12月6日电(齐林梅谭绍华)内蒙古农畜产品的资源优势己转化成了经济和市场优势,目前内蒙古的农畜产品加工体系己形成,乳、肉、绒(皮革、皮毛)、粮油、马铃薯(蔬菜、瓜果)、饲料饲草(特种生物资源和沙产业)成为六大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3.
我乡是种植马铃薯的乡镇之一,每逢清明谷雨期间,是马铃薯长嫩芽叶的季节,耕牛最容易误食马铃薯嫩芽叶引起中毒,因为马铃薯中含有一种有毒的生物碱──马铃薯素(又名龙葵素)所引起。马铃薯素主要含于马铃薯的花、块根幼芽及其茎叶中,块根贮存过久,含量明显增多,特别是保存不当,引起发芽变质或腐烂时,含量更为增高,使用上述发芽腐败的马铃薯饲喂家畜,即可引起中毒,孕畜可引起流产,多年来,就马铃薯嫩芽叶引起的中毒,笔者医治34例、治愈29例、治愈率85%,报道如下。1 临床症状 严重中毒,表现明显神经症状,病初兴奋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不断的进步,各类经济产业都得以不断创新发展,农业市场亦是如此。马铃薯是我国较为常见的经济粮食作物。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马铃薯的高产种植、农作物质量要求在不断的提高。针对马铃薯在高寒地区产量较低、生长周期较长、种植效益不高等问题,仍需要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气候是影响马铃薯生长周期的重要因素。基于此,笔者针对若尔盖的马铃薯种植栽培技术进行探究,以期为若尔盖县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袁听  韦剑锋 《中国饲料》2021,1(6):111-114
本研究旨在评估非常规饲料资源马铃薯粉在育肥猪上的应用,研究其对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将450头体重一致的育肥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两个处理组分别饲喂马铃薯粉添加水平为10%和20%的日粮,试验为期56?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马铃薯粉组29~56?d及1~56?d猪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显著提高3.52%和1.42%(P<0.05),但该组育肥猪在29~56?d和1~56?d的料重比最高(P<0.05)。对照组和10%马铃薯组育肥猪的屠宰率和腰肌相对重量较20%马铃薯粉组分别显著提高4.10%、3.73%和4.71%、3.97%(P<0.05)。但20%马铃薯粉组育肥猪胃肠道相对重量较对照组和10%马铃薯粉组分别显著提高22.14%和16.94%(P<0.05)。对照组和20%马铃薯粉组肌间脂肪显著高于10%马铃薯粉组(P<0.05),20%马铃薯粉组肌肉大理石纹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背膘厚度较马铃薯粉组分别显著提高16.26%和5.86%(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10%~20%马铃薯粉对育肥猪生长和肉质无明显的负面影响,但当马铃薯粉添加水平达到20%时会降低胴体产量和肌肉嫩度。 [关键词]马铃薯粉|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  相似文献   

6.
桑园套种马铃薯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利用桑园冬季休产期进行桑园套种马铃薯与大田单种马铃薯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桑园套种马铃薯平均每667m^2投入240元,是对照单种马铃薯投入567元的42.3%,桑园套种马铃薯出苗率达到对照水平,薯苗生长比对照稍差,在受到强霜冻影响下每667m^2产薯量为327kg,产量是单种721kg的45.3%。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水稻轮作是有效防治马铃薯病虫害的方法之一。近几年来,毕节地区旱地马铃薯晚疫病、青枯病、花叶病、癌肿病、地老虎、蚜虫等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为适应无公害优质蔬菜生产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提高稻田利用率和早熟蔬菜生产、供应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我区农技部门组织实施了马铃薯水稻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2000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性发展,饲用马铃薯块、马铃薯茎叶、马铃薯渣将大幅度增加。马铃薯饲用资源总体表现高水分、高纤维、低蛋白、β-胡萝卜素等功能性因子与龙葵素等有毒物质共存的特点。为了降低龙葵素的毒性,熟制、烘干、青贮或发酵后饲用是马铃薯饲用资源的主要处理方式。薯渣、茎叶、秸秆、辅料不同组合进行青贮、混贮、裹包青贮、发酵,可有效改善物料的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且操作简便,适于规模化推广。马铃薯饲用资源固体发酵饲料可在猪、家禽、肉兔、肉羊和牛的饲养中替代部分能量饲料或蛋白饲料,且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农户种养循环自给模式、产地茎叶综合利用模式、马铃薯渣生产发酵饲料模式,不仅变废为宝,而且减少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环保、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苜蓿是我国最重要的豆科牧草,它以富含优质植物蛋白而享有“饲料皇后”的美称。近年来,随着我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牧草种植技术的推广,原州区紫花苜蓿种植面积连年扩大,苜蓿产业已逐步成为我区畜牧业,特别是奶牛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州区作为固原市农业大县,把主攻草畜、马铃薯作为支柱产业培育壮大。确立了以草养畜,种草养地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为我区草畜产业的长足发展搭建平台。然而,对苜蓿草的种植和保管储存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要重视解决苜蓿草的霉变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0.
探究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贮藏期休眠的调控效果及其生理作用机制,对保障马铃薯安全贮藏和研究马铃薯休眠机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马铃薯中长休眠期品种“川芋117”和短休眠期品种“费乌瑞它”为供试材料,赤霉素(gibberellin A3, GA3)、氯苯胺灵(chlorpropham, CIPC)和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为供试试剂,研究不同作用类型生长调节剂处理对不同马铃薯品种贮藏期块茎萌发动态及不同部位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A3促进马铃薯的萌发主要表现在缩短块茎的萌发期上,“川芋117”和“费乌瑞它”较对照(control, CK)分别缩短10.42%和26.92%。而ABA和CIPC抑制马铃薯的萌发表现在延长其萌发期上,在“川芋117”上分别较CK延长10.42%和106.25%,在“费乌瑞它”上ABA处理延长23.08%,CIPC处理块茎未发芽。且ABA处理能显著降低休眠幅度,“川芋117”和“费乌瑞它”休眠幅度分别降低17.95%和29.41%,块茎萌发较整齐。马铃薯块茎在贮藏期芽周和薯肉部位的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峰值出现的时间与其开始大量发芽的时期基本一致,表明PPO和POD活性的升高是块茎解除休眠开始萌芽的生理基础之一。GA3、ABA和CIPC处理显著影响块茎芽周和薯肉PPO和POD活性,其中GA3主要提高块茎芽周部位的PPO和POD活性,CIPC和ABA有降低未发芽块茎芽周和薯肉PPO活性的趋势,但ABA处理在块茎休眠解除过程中氧化酶活性上升,特别是“川芋117”,这可能是GA3打破休眠促进萌发、CIPC和ABA延长休眠的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张伦 《山东饲料》2015,(2):20+32
马铃薯晚疫病是由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是马铃薯病害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凡种植马铃薯的地区都有发生。本文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危害症状、侵染规律、发病条件、重发原因、防治措施等进行分析,希望对马铃薯的种植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是一种粮食和蔬菜兼用的高产作物。鲜薯中的淀粉、粗蛋白、维生素和氨基酸含量丰富 ,是优质的饲料作物之一。研究证明 ,马铃薯饲喂家畜的效果优于稻谷。本文主要就马铃薯的营养特点及预防马铃薯中毒的措施作一综述。1 我国的马铃薯生产概况马铃薯俗称土豆、洋芋 ,它具有抗逆性强、生育期短、高产、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等优点 ,喜好冷凉气候 ,不耐高温 ,怕霜冻。我国是马铃薯生产大国 ,据 1999年的统计资料报道 ,马铃薯种植面积达 4 2 1.6万hm2 ,年产量 6 0 0 0万t左右。一般认为鲜薯单产量为 15~ 4 5t/hm2 ,高产区可达 6 0~ 70t/hm2…  相似文献   

13.
张兵战 《中国饲料》2021,1(24):111-114
文章旨在评估马铃薯渣对肉牛生长、屠宰及瘤胃指标的影响。试验将72头育肥期平均重量为(393.13±6.26)kg的肉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头,每6头牛作为1个重复,分别饲喂马铃薯渣添加水平为0%、15%和30%的日粮16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5%马铃薯渣组肉牛的日增重显著提高11.25%(P<0.05),而30%马铃薯渣组肉牛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8.19%(P<0.05)。15%马铃薯渣组与对照组和30%马铃薯渣组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由于15%和30%马铃薯渣组饲料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6.19%和12.75%(P<0.05),使这两组的增重饲料成本较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19.77%和24.84%(P<0.05)。15%马铃薯渣组肉牛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30%马铃薯渣组肉牛肌肉嫩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肌肉滴水损失显著高于15%和30%马铃薯渣组(P<0.05),15%马铃薯渣组肌肉蒸煮损失显著高于对照组和30%马铃薯渣组(P<0.05)。15%和30%马铃薯渣组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30%马铃薯渣组瘤胃乙酸浓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虽然添加水平达到30%时降低了肉牛采食量,但综合饲料效率和增重成本,在育肥期肉牛全混合日粮中添加15%~30%马铃薯渣具有经济可行性。 [关键词]马铃薯副产物|肉牛|营养价值|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选取优良菌种对马薯渣进行生物发酵,在日粮中添加3种真菌发酵马铃薯渣饲料替代部分日粮饲喂肉鸡,探讨其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菌种分别为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啤酒酵母(Sacharomyces cerevisiae)、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由本实验室保存.试验用马铃薯渣由大兴安岭淀粉厂提供.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克山县马铃薯的现状和开发利用价值,阐述了国内外对马铃薯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及营养价值,指出了充分利用马铃薯资源生产专用淀粉及其深度开发的前景,可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吕佩玉 《饲料工业》1991,12(10):16-17
<正> 在马铃薯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对加工者来说是如何处理的问题,而对牲畜来说却是一种饲料来源。在加工过程中大约能分离出35%的马铃薯废弃物,出售做牛饲料。在美国爱达荷州每年大约可加工50亿磅马铃薯,马铃薯废弃物常常在125000吨(以干基计)以上。马铃薯和马铃薯废弃物具有高能而低蛋白之特点。马铃薯废弃物的成分依据加工机械、废弃物种类、在澄清槽时间长短、废水流入沉淀槽的沉淀物数量及所含薯皮的数量等因素变化很大。用马铃薯废弃物喂牛必须管理得当,并要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1发病情况2012年3月下旬,吉林省双辽市养猪户王某,同栏饲养育肥猪15头,其个体重量为75~80千克。王某储存了6个月的马铃薯因天气回暖,屋内温度升高而生芽,皮、肉微微绿变。随储放的时间延续,马铃薯生出的芽接连生长,薯块中的水分散失很多,大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马铃薯开发利用现状,发展适用加工品种,扩大生产加工食品、加工生物制品,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中含有一种有毒的生物碱-马铃薯素,又名龙葵素。正常、成熟的马铃薯中龙葵素的含量甚微.不致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20.
生猪马铃薯中毒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中毒主要发生于猪,是由于马铃薯中含有一种有毒的生物碱-马铃薯素(龙葵素)所引起。马铃薯贮存过久、保存不当引起发芽、变质或腐烂时,该毒素含量显著增高。当生猪食用后,极易中毒,引起严重的出血性胃肠炎。生猪马铃薯中毒屡见不鲜。现就诊治情况作一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