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正>对活塞环的要求是:与气缸、活塞的修理尺寸一致,具有规定的弹力以保证气缸的密封性,环的漏光度、端隙、侧隙、背隙应符合设计规定。(1)外径尺寸。活塞环有着与气缸、活塞相同加大级别的修理尺寸,以适应发动机修理的需要。发动机气缸磨损不大时,应选配与气缸同一级别的活塞环。(2)弹力。活塞环的弹力是保证气缸密封性的主要条件之一。活塞环的弹力是建立背压的首要条件,也是保证气缸密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国内外在活塞设计方面的一些新的动态以及一些在传统设计手册中较少涉及的问题。对于内燃机设计使用单位及活塞生产厂可作参考。  相似文献   

3.
柴油汽车侧翻初2~3 min内,机油在吸气过程经缸塞、环塞间隙被吸入气缸上腔,排气节流时机油逐渐积多,在某一压缩行程终了之前,气缸上腔的机油容积量大于燃烧室的容积时,活塞上移形成"油垫",造成连杆弯曲等故障。  相似文献   

4.
1.巧拆气缸盖 有的机手在拆卸气缸盖时,拧掉气缸盖螺母后,气缸盖不易取下来,就用螺丝刀硬撬气缸盖与气缸垫的接合处,有时把气缸垫损坏,有时把气缸接合面撬坏。下边介绍一种巧拆气缸盖的方法:拧掉气缸盖螺母后,先用木锤或锤把敲击气缸盖四周,然后再用摇把转动曲轴,借助活塞压缩行程中空气的冲击力,顶住气缸盖,使它与气缸体分离。  相似文献   

5.
正当发动机在正常工作中,气缸内的气体将高达2000℃,高温气体产生巨大的爆发力推动活塞在气缸内做上下往复运动,以带动曲轴旋转使车辆行驶。气缸内高温气体产生的热量有一部分被气缸盖、气缸壁及活塞吸收,使其过热。为了消除气缸内高温气体对机件产生的过热,防止因零件过热对发动机带来的不良影响,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发动机设置有冷却系统。冷却系统是发动机工作温度的调  相似文献   

6.
正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主要机构。其主要功用是将气缸内燃气作用在活塞顶上的压力转换为曲轴的转矩对外输出,并把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在发动机运转时,曲柄连杆机构的零部件承受高温、高压、高速摩擦和各种冲击负荷带来的损伤,导致发动机出现故障。因此,在发动机修理时,要按要求对曲柄连杆机构零部件进行检修,以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曲柄连杆机构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三部分  相似文献   

7.
一、农机零部件上的字码的识别许多农机零部件上印刻了各种字码,有其特定的含义,故在采购时就应当看仔细,维修作业中更须按照相应要求进行。1、活塞铝活塞顶面上一般印刻有0.00、0.25等字码,前者表示标准活塞;后者表示直径比较准的加大0.25毫米的活塞,必须与内径镗相应大0.25毫米的气缸配套用。有的活塞上还印有重量和尺寸组标记。  相似文献   

8.
在发动员机大修时,安装活塞连杆组后,如转动曲轴无过大阻力而活塞偏向缸壁一侧的现象即为偏缸.活塞是否有偏斜可用塞尺测量,方法是分别使活塞顶部处于气缸上、中、下位置用塞尺检查活塞头部四周与气缸的间隙,间隙应一致,偏差最大不应超过0.1mm.活塞在气缸中偏斜会增加发动机内耗、加速有关零件的磨损,而且会降低气缸活塞组的密封性,所以必须找出原因加以排除.  相似文献   

9.
前言精确确定活塞静态上止点,对理论研究、使用维修都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发动机配气相和供油、点火提前角的基准,它们的数值是否精确,因而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性能。例如,上止点位置误差0.2°曲轴转角,气缸平均指示压力的相对误差可达1~2%。而且在诸如示功图热力分析计算等内燃机理论研究方面的定量精度上也至关重要。影响活塞上止点位置精度的因素很多,造成现行测量活塞上止点的方法在精度上难以得  相似文献   

10.
<正>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主要机构。其主要功用是将气缸内燃气作用在活塞顶上的压力转换为曲轴的转矩对外输出,并把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在发动机运转时,曲柄连杆机构的零部件承受高温、高压、高速摩擦和各种冲击负荷带来的损伤,导致发动机出现故障。因此,在发动机修理时,要按要求对曲柄连杆机构零部件进行检修,以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曲柄连杆机构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三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人员对内燃机曲柄连杆机构理论问题的长期研究,使之趋于完善。曲柄连杆机构是活塞式内燃机的主要机构,它使内燃机的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和工作可靠性耐久性,显示其优越性。对其往复惯性力和旋转惯性力的消除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内燃机曲柄连杆机构同时存在着,内燃机燃烧过程气缸压力处于最高区域而曲柄力臂值很小的致命弱点,使内燃机扭矩值不大。为此,本文提出了“平移燃烧”理论及其“某机构”和“贮能连杆”机构的设想,抛砖引玉地力求解决曲柄连杆机构这个致命弱点。机构的设计、试验成功,将是活塞式内燃机的一次革新。  相似文献   

12.
缸套是柴油机的重要零件,它的技术状况直接影响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分析了6200Z柴油机的缸套出现异常损坏的原因,并通过分析活塞的运动规律,作用力的变化以及加工质量,依据内燃机理论,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合适的配合间隙和工作水温。  相似文献   

13.
内燃机使用寿命主要取决于缸套、活塞、曲轴轴承等主要磨损的磨损程度。在找出这些部件的损坏主要因素,并这些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后,根据系统动力学原理采用软件STELLA-Ⅱ对系统进行模拟仿真,为预测内燃机的剩余寿命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拖拉机线控液压转向路感特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拖拉机转向路感特性的基础上,采用转向油缸活塞杆受力和车速两个参数变量作为转向路感的信息来源,根据线控液压转向系统对转向路感特性的要求,选择了较为理想的曲线型转向路感特性曲线方案;分析了转向路感、转向油缸活塞杆受力及其与车速的关系;并采用试验测试方法,对全液压转向式拖拉机在泥土软地面条件下进行转向测试,得出了在所给定的不同车速下所对应的油缸活塞杆受力的最大值,并据此拟合出车速感应曲线,得出曲线型转向路感特性曲线图。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曲线型转向路感特性能很好地协调转向轻便性和路感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成型筒的耐磨性,对液压活塞冲压式成型机的成型筒进行优化,设计了内壁粘贴一定厚度氧化铝陶瓷的成型筒,则内壁粘贴陶瓷是否被破坏成为影响成型筒可靠性的关键因素。通过ANSYS workbench仿真分析后得到成型筒原采用材料45号钢和内壁粘贴氧化铝陶瓷的不同变形量是导致失效的主因,提取成型筒锥度、成型筒小端内直径,成型筒高度、成型筒内陶瓷厚度和成型筒45号钢厚度为5个主要因素。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双因素分析至最后将5个因素排列组合为27组设计点进行分析,综合分析得出,在成型同锥角角度为7°、成型筒小端内直径为45.0 mm、成型筒长为150.0 mm、成型筒内壁陶瓷厚度4.0 mm、成型筒内的45号钢厚度14.0 mm时成型筒的应变最小。  相似文献   

16.
液压缸由直径不同的缸体和活塞杆构成,工程上可视为承受轴向压缩的阶梯细长压杆,须进行稳定性校核.把液压缸的每段结构视作一个受压单元,受压单元中的弯矩和剪力都分别表示二维状态向量的单元矩阵,通过各单元传递矩阵相乘,获得受压状态活塞杆两端的状态向量关系,根据液压缸两端约束条件,推导液压缸稳定性普遍方程.结合MATLAB参数优化技术,获取体积约束条件下液压缸的最优尺寸,通过和Ritz法计算结果、模型实验实测值比对,表明该计算结果更接近准确值.  相似文献   

17.
Producer gas engines could 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centralized production of mechanical energy in rural areas of less-developed countries. With this technology mechanical energy is produced from solid fuels by us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 comparison with other renewable energy options, on the common basis of energy efficiency and economics, shows that producer gas engines may have significant advantages and deserve serious attention.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扫气压力对缸内直喷船用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排放特性的影响规律,在通过试验数据对模型验证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容积法进行燃烧过程方程组的离散,同时采用半隐式法进行多变量耦合数值求解,分别就船用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不同扫气压力对发动机缸内压力、缸内温度、缸内湍流和排放产物的影响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扫气压力的提高可导致缸内最大爆压增大,缸内最高温度与缸内湍流动能峰值降低;同时NO和CH~4排放量均随扫气压力的提高呈下降趋势;扫气压力每提高0.25 bar,缸内最大爆压平均升高5%,而缸内最高温度平均降低2.5%,缸内湍流动能峰值平均降低6.9%,NO排放量减少7.8%,CH~4排放量减少10.9%,扫气压力对CH~4排放的影响比对NO排放的影响更明显。研究表明,船用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应在发动机热负荷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采用高的扫气压力,以降低未燃CH~4和NO的排放,从而提升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配制的发动机润滑油添加剂—FPS减摩剂。台架试验证实,发动机润滑油添加减摩剂后,可节省燃油4.9~6.1%,机械效率提高4.5~9.2%,抗咬死运行时间增长11倍。根据试验测定参数,认为FPS减摩剂能在动配合表面形成一层低摩擦系数的可靠边界润滑膜,从而降低配合表面运动时的摩擦损失,提高气缸活塞环的密封性,使燃料燃烧条件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