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植物医学的新概念——生物屏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抗御环境胁迫的屏障有物理屏障、化学屏障和生物屏障等.长期以来,研究植物抗性机制、挖掘利用植物自身的抗性潜力、保障植物健康的途径主要偏重于物理屏障和化学屏障.本文提出了生物屏障这一植物医学的新概念,系统介绍了生物屏障的作用,分析了影响生物屏障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展示了利用生物屏障控制植物病害的关键技术和成效,为植物健康维护和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物理和化学药剂防治等调控措施已不能满足农业植物病害防控需求,迫切需要寻求新的技术和措施。近年来,纳米技术在植物病害防控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研究进展,为纳米技术成为现代化农业高效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工具奠定了基础。为深入了解纳米技术在植物病害防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及其实践应用,主要从2个层面综述了纳米技术在植物病害防控中的应用,包括无机纳米材料和金属纳米材料对植物病原菌的抗菌性研究,利用纳米农药和纳米载体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纳米技术在病害防控中的不足之处,同时展望了纳米技术在未来农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和重要地位,为利用新兴纳米技术高效、绿色防治植物病害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应用指导。  相似文献   

3.
植物病害生防因子的作用机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植物病害生防因子是解决化学农药3R问题、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概述了拮抗微生物、抗生素、植物诱导子等生防因子控制植物病害的作用机制和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生防因子应用存在的问题,并对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在农业上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国内外最新的研究应用情况,筒述了壳聚糖在农业上作为种子处理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病害诱抗剂、降解性地膜、肥料和土壤改良剂、果蔬保鲜剂等的应用情况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臭氧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臭氧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综述.包括臭氧用于营养液杀菌、土壤熏蒸和温室作物病害防治的效果,臭氧对植物生长、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及臭氧用于植物病害防治的争议.  相似文献   

6.
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控制有害生物是生物防治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使用的生防菌株大多来源于培养基筛选。然而由于受到技术的限制,现在能够利用培养法获得的微生物种类不足自然环境中的1%。宏基因组学技术(metagenomic technology)是完全不依赖于人工分离培养直接获得环境中理论上所有微生物基因组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发掘这些尚不能被纯培养的微生物资源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综述了宏基因组学的概念、研究策略及其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开发和使用新型植物病害微生物生防菌剂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芽孢杆菌类生物杀菌剂的研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概述了芽孢杆菌防治植物病害的机理,包括营养和空间位点竞争、分泌抗菌物质、溶菌作用、诱导植物抗病性。简述了国内外芽孢杆菌类生物杀菌剂的研发现状,分析了生防芽孢杆菌在农业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展望生防芽孢杆菌类杀菌剂由于能够有效控制植物病害,同时具有对人畜安全、环境相容性好、植物病原菌不易产生抗性、生产成本相对比较低廉等优点,必将在现代农业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性农业系统对植物病害影响的研究回顾KennethE·Conway可持续性农业系统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降低粮食生产的投入,通过对植物病害的统一治理而非单一的依赖杀菌剂是达到该目的的一条途径。植物病理学家将病害想象成是由寄主、病原体及环境构成的“病理...  相似文献   

9.
植物病害的定义刍议、利弊分析及综合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病害是一个植物病理学的基本专业术语,是理解和判断植物是否发病的依据。因此,对植物病害的准确定义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正确认知和诊断植物病害。植物病害的发生是一自然现象,其既有“弊”的一面,同时也有“利”的一面,对其利弊的分析和认知,有利于指导病害的综合控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邱德文 《植物保护》2010,36(4):15-18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微生物和微生物代谢产物对农作物病害进行有效防治的技术与方法,本文介绍了我国在生物农药资源筛选评价体系、基因工程、发酵代谢工程等方面取得的可喜进展和研制出的多种高效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药物;提出未来5~10年,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学科领域主要工作是集成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明确不同生防因子控制植物病害的分子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建立有关领域共享技术的合作研究平台,提高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水平;指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是保障食品和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对国家可持续农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植物根结线虫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结线虫是世界农业生产中危害最大的植物病原之一,目前仍缺乏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深入揭示寄生线虫与植物之间互作的分子机制,利用生物技术进行抗性育种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抗线虫策略。在根结线虫基因组学研究方面,目前已经构建了北方根结线虫AFLP遗传连锁图谱,南方根结线虫和北方根结线虫基因组测序也已完成;基因组的注释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较全面地描述了根结线虫的遗传组成;以差异表达分析和比较基因组学为主的方法鉴定了大量的重要基因;以RNA干扰、植物转化和蛋白互作为主的根结线虫基因功能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就根结线虫基因组学研究予以综述,并进一步探讨其研究方向和可持续抗线虫新策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物多样性有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控制农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和流行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多样性包括形态的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及互作的多样性,互作物质的多样性和互作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互作结果的多样性。充分利用品种之间,作物之间、作物与非作物之间的正向作用和负向作用来促进植物生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是有效控制农林有害生物的重要措施。本文介绍该领域近年来的物种多样性研究的主要进展,同时提出以后研究的建议和方向,即应用宏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后基因组学及植物生理生化等综合技术,系统分析农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直接和间接互作机制的基础,根据不同的防控对象及环境条件确定多样性的结构和模式,通过大数据进行管控,才能实现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Cive.  EL 张朝华 《植物检疫》1993,7(2):130-137
1 引言危害农作物的大多数病原物的远距离传播主要是通过感染或污染有病原物的植物材料进行的,要严格执行检疫法,控制植物材料的调运和引进,进而预防或限制植物病原物的扩散和传播。植物检疫法的效能如同其他植物病害的控制策略一样,依赖于对植物病害的快速、准确检测或诊  相似文献   

14.
外来病害、杂草科研所是美国农业部科研局领导下的,专门从事国内尚未发生的植物病害以及引进国外植物病原防治恶性杂草的研究单位。该研究所有22位博士以及其他助理人员,每年研究经费约200万美元。1 主要任务该所的研究任务主要分为三方面,即植物病害、杂草控制和植物生理,其中以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抗病机制、生物防治等方面有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植物病毒防治剂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物病毒病在植物病害中所占比例仅次于真菌,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威胁。由于病毒对植物的绝对寄生性,目前开发出的植物病毒防治剂的防效一般都低于60%。研究植物病毒防治剂的作用机制,有利于发现防治剂的作用靶标,从而促进高效防治剂的开发。病毒对植物产生危害的过...  相似文献   

16.
代谢组学-植物病理学研究有力的生物分析工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谢组学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共同构成系统生物学。代谢组学作为连接基因、蛋白与表型的重要桥梁,正逐步被应用于植物病理学研究的各领域。本文系统综述了代谢组学在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学、病害诊断、病原与寄主互作、植物抗病性、植物非侵染性病害和杀菌剂作用机制等领域应用的最新进展。将为采用代谢组学手段深入揭示生物或非生物因素作用下植物病害的发生规律、植物自身的防御机制以及外源药物的防病机理提供有益借鉴。代谢组学将通过解析生物标志物或代谢途径为生物表型相关蛋白功能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1914年2月24日至3月4日,万国农会在罗马召开国际植物病害大会。会议讨论通过了《国际植物病害公约》,以防止植物病害的传人及蔓延。中国代表徐球参加会议,并在公约文本上签字。1922年蔡邦华在《中华农学会报》上发表《改良农业当设植物检查所之管见》,论述建立国  相似文献   

18.
紫外辐射对植物病害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外(UV)辐射作用于"病菌一植物"病害系统影响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UV辐射对植物病原菌孢子的萌发、芽管伸长、菌丝生长等光生物学效应,不同种属的菌种对UV辐射存在不同的响应机制;二是寄主植物从形态、生理生化等方面对UV作出响应,导致植物的抗病性发生变化.研究证实,中、短波UV辐射可抑制病菌孢子萌发,减少病害的发病率;长波UV辐射对病菌孢子的萌发有诱导作用,可提高病害发病率.根据UV辐射水平、病菌侵染程度及植物抗性品种等因素的影响,UV辐射对不同植物病害系统也存在不同的作用机制.该文作者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辐射对植物病害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紫外(UV)辐射作用于"病菌一植物"病害系统影响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UV辐射对植物病原菌孢子的萌发、芽管伸长、菌丝生长等光生物学效应,不同种属的菌种对UV辐射存在不同的响应机制;二是寄主植物从形态、生理生化等方面对UV作出响应,导致植物的抗病性发生变化.研究证实,中、短波UV辐射可抑制病菌孢子萌发,减少病害的发病率;长波UV辐射对病菌孢子的萌发有诱导作用,可提高病害发病率.根据UV辐射水平、病菌侵染程度及植物抗性品种等因素的影响,UV辐射对不同植物病害系统也存在不同的作用机制.该文作者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辐射对植物病害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与微生态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概述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生态学意义的基础上,从植物微生态学的角度阐述了植物根围菌及内生菌作为生防菌的依据和意义。特别是内生菌是植物体内的正常菌群,对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