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筛选适宜贵州省草菇菌种的最适培养料,以传统棉籽壳为对照,稻草、甘蔗渣、麦粒、玉米芯为供试培养料培养草菇菌种,并比较其对草菇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料培养草菇菌种的菌丝生长差异较大,以棉籽壳(对照)培养的菌丝平均长速最快,其次为稻草、甘蔗渣、麦粒,玉米芯最慢.以稻草为培养料培养的菌种接种栽培料获得的产...  相似文献   

2.
刘雪琼  张军 《食用菌》2011,33(1):18-19
草菇味美鲜嫩、营养丰富,颇受大家喜爱,是上海浦东新区常年栽培的主要食用菌种类之一。目前上海地区50%以上的草菇菌种由浦东新区菌种生产单位供应,但由于草菇菌种在生产保存中容易退化,每年8-9月份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菌种质量问题,菇农遭受减产甚至绝收,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3.
用液态氮冷冻技术保藏草菇菌种,目前在国外已有应用,但在国内研究不多。草菇对低温的忍耐度较差,菌丝在5℃下即易死亡。我们将草菇菌种经-195.8℃冷冻120天解冻复苏,仍然保持菌种  相似文献   

4.
在草菇生产过程中,当菌丝结蕾并长成幼菇时常会出现萎缩死亡的现象,严重影响草菇的质量、产量和菇农的经济效益。草菇子实体萎缩的原因及补救措施如下:1.菌种问题。选用不健壮、菌丝出现自溶、老化或菌龄长的菌种播种后,长出的子实体极易萎缩,一般无法补救。只有在购置草菇菌种时注意选择菌丝浓密洁白、无杂菌、菌龄在3天以内的健壮菌种。2.管理问题。温差大易造成幼菇萎缩。草菇子实体生长阶段最适温度是28~32℃,此期间若温度突然下降料温低于30℃,引起原生质倒流造成幼菇萎  相似文献   

5.
<正>在南方地区大多利用稻草栽培草菇,有个别地区仍用古老的踩水法栽培草菇,这种方法产量一般在10%转化率以下,从而挫伤了农民栽培草菇的积极性。为此笔者根据南方特点,介绍一种简单易学的室外稻草栽培草菇技术,希望对草菇栽培户有一定的指导和帮助。1菌种与材料1.1备种想要高产除加强管理外,优良草菇菌种也至关重要。适宜南方稻草栽培品种有V6(灰白色)、单生草菇、V23(灰黑色)等。有条件的最好在首次栽培出菇后采用八成  相似文献   

6.
草菇工厂化液体菌种制作与出菇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草菇工厂化生产中液体菌种的制作和出菇进行研究。通过摇床发酵进行草菇液体菌种配方的选择以及菌丝发酵终点的确定实验,并探索不同播种方法及不同发酵天数对出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葡萄糖20.2 g、蛋白胨2.0 g、酵母膏2.0 g、硫酸镁0.5 g、磷酸二氢钾1.0 g、磷酸氢二钾1.0 g,蒸馏水1 000 mL,pH8.3为液体培养基配方,发酵6 d后,直接将液体菌种洒在栽培料面并混匀的方法,出菇效果最佳。本研究首次系统探索草菇从母种到工厂化栽培出菇的最优配方、流程及方法,为草菇液体菌种的制作和工厂化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1939年栽培食用菌的国家只有十来个,到1978年发展到80多个。东南亚各国的草菇栽培是由华侨引入,Baker,J.A.(1934年)述及马来西亚已有华侨栽培草菇,并指明是华侨引入的菌种,泰国人Jalaricharana(1950年)证明泰国草菇栽培的技术和菌种,都由华侨引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草菇栽培发展很快,不仅遍及东南亚各国,甚至传入非洲和大洋洲,近年欧美各国也有所发展,南、北美洲也曾派出技术人员来中国学习草菇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一)历史考证据张树庭考证(1978),在十八世纪以前,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证实了草菇人工栽培在200多年前由广东省南华寺僧人所创。1934年Baker 氏述及马来亚已有华人栽培草菇,并指出菌种是由中国引入。1936年菲律宾Bememrito 及Espino 两人到广州考察草菇的栽培情况;1950年泰国Jalaricharana 氏亦证明在泰国栽培的草菇菌种及技术是由华侨所传进。而国外亦将草菇  相似文献   

9.
通常保存草菇菌种在常温下,每隔1~3个月转管培养,这样多次转管容易引起退化和杂菌感染,既费时又麻烦,菌种质量更得不到保证,来年还须经过复壮才能扩管使用。这里介绍一种省时实用的草菇菌种保藏法:  相似文献   

10.
低温保藏草菇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育岳  汪麟 《食用菌》1989,(5):16-16
草菇是一种喜温性真菌。菌丝体在2~4℃冰箱内存放,一般经1~2天就会失去生活力。长期来,草菇菌种一般都是用琼脂斜面于15℃左右下保藏,由于试管内培养基容易脱水干缩,引起菌种衰老和死亡,所以每隔1~2月就得重新转管培养,随着转管次数的增多,会引起遗传性状的变化,影响菌种固有特性的保持。用液氮超低温保藏草菇菌种,虽然可以克服上述弊端,但所需设备投资大,成本高,  相似文献   

11.
草菇是我国食用菌主要栽培品种之一,属于典型的高温真菌,低温将诱导草菇细胞内的蛋白质降解,导致草菇菌丝自溶、死亡。蛋白酶在草菇低温自溶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草菇子实体经破碎、(NH_4)_2SO_4分步沉淀、Sephadex G-150凝胶过滤,获得草菇蛋白酶样品,为草菇的低温自溶与蛋白酶之间关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云南核桃不同套种模式根际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省昌宁县5种不同套种模式的十年生核桃为试材,按照丛枝菌根形态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了不同套种模式下核桃根系中AMF侵染情况和根际AMF群落组成和多样性,以期为核桃种植园中AMF自然潜力的充分发挥以及菌根技术的应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结果表明:5种套种模式的核桃园中,核桃均与AMF形成了典型的丛枝菌根共生体,根系中AMF的总侵染率在64.63%~91.81%;从5种处理的核桃根际土中共分离到6属15种AMF,其中近明球囊霉是共有的优势种;5种处理AMF的孢子密度介于86~1 442个·(50g)-1土。统计分析表明,5种不同处理核桃根系中AMF总侵染率和根际土壤中AMF孢子密度差异显著,其中套种茶树的种植园中AMF总侵染率和孢子密度最高,显著高于其它4种处理,而套种豌豆的种植园中AMF总侵染率和孢子密度最低。不同套种及相应的耕作方式对AMF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影响较大,该研究得出在土壤翻耕扰动较少的种植园,核桃根系中有较高的AMF定殖率,根际土壤中的孢子密度也较大。套种茶树较有利于核桃园AMF繁殖以及AMF数量和多样性的保持,是核桃林下一种较理想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3.
草菇蛋白酶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草菇是我国食用菌主要栽培品种之一,属于典型高温真菌。低温将诱导草菇细胞内的蛋白质降解;造成草菇菌丝自溶、死亡。蛋白酶在草菇低温自溶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在分离、纯化草菇蛋白酶的基础上,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酶的分子量为23KD,并测定了蛋白酶不同温度下的活性变化曲线,为草菇低温自溶与蛋白酶之间关系 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橡胶林地剑麻渣栽培草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欣  吉思 《中国食用菌》2002,21(4):21-22
本文报道橡胶林地剑麻渣栽培草菇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 :剑麻渣的营养较丰富。从四种草菇菌株中 ,筛选出V9的生物学效率最高 ,为 17 7%。本文还探讨了橡胶林地剑麻渣栽培草菇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草菇厚垣孢子在不同的C/N比的培养基中产生的数量。结果表明 ,不同的C/N比对草菇厚垣孢子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其最佳的C/N比为 30~ 4 0。草菇品种间产生厚垣孢子的数量的差异并不显著。另外 ,本试验首次定量分析了厚垣孢子的产量数 ,对常规性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6.
杀虫杀螨剂对草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修正的琼脂玻皿法研究了四种杀虫杀螨剂对草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草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程度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敌敌畏对草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最大,其平均抑制率为-65.55%;中西溴氟菊酯影响最小,平均抑制率为-11.40%,且在25.00×10~(-6)和20.00×10~(-6)的低浓度下对草菇菌丝的生长还有促进作用,促进率分别为 11.25%和 17.75%;灭螨灵和氯氰菊酯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29.20%和-29.60%.药剂的浓度与草菇菌丝的生长率成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即草菇菌丝的生长率随药剂处理浓度的增大而降低.本研究结果还表明,药剂对草菇菌丝生长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生长率上,还表现在草菇菌丝密度、分枝次数、厚垣孢子数量及菌丝色泽上.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与草菇子实体发育相关的转录因子,以不同发育时期的草菇子实体为试材,利用数字基因表达谱对不同发育时期的基因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获得8个差异表达的Homeobox转录因子,其中5个在草菇原基期阶段上调表达,3个在伸长期阶段下调表达。这些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可能参与草菇子实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建成。  相似文献   

18.
外源DNA片段导入草菇原生质体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平菇DNA为供体,草菇原生质体为受体,用PEG,CaCl_2作诱导剂,将平菇DNA导入草菇原生质体,选育出V_(157-1)菌株,该菌株在菇型、温型、酶活力及生物转化率上与亲本V_(157)有显著差异。本研究为食用菌育种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选育出更多适于寒区生产的草菇菌株,从6个草菇生产省引进了25株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菌株,利用表观形态与ISSR分子标记相结合技术对不同来源的草菇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c PDA培养基,在30℃恒温培养条件下,依据草菇的表观形态将25个供试草菇菌株划分成4个组群。利用I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相似水平在0.90时可将25个供试草菇菌株细分为8个组群。18号菌株在2种鉴别方法上的归类有差异,有待于栽培农艺性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0.
抚育间伐是森林经营的重要措施之一,合理的间伐可以优化林分结构,改善林下环境,提高森林生产力和稳定性。本研究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和樟子松人工林为对象,对比分析间伐和未间伐林分(自然保护区)中林木生长、物种多样性和天然更新的差异。结果表明,间伐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胸径年均增长0.72 cm,比未间伐区提高53.2%;间伐区樟子松人工林胸径年均增长0.59 cm,比未间伐区提高25.5%。间伐区内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较未间伐区分别高出159.2%、185.3%、185.9%和108.4%。间伐区幼苗幼树的更新种类和数量明显高于未间伐区,其中,樟子松人工林间伐区幼苗幼树的更新种类和数量均高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可见,对自然保护区内未经营过的人工林进行适当抚育间伐对提高森林生产力、维持生物多样性和促进森林正向演替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