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溶血性曼氏杆菌常存在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上呼吸道中,正常情况下不易导致动物发病,为条件性致病菌,但在应激因素影响下,如气候变化、长途运输或者存在病毒、支原体、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导致免疫力降低时,可引起牛地方流行性肺炎、奶牛急性胸膜肺炎、犊牛多发性血管炎、山羊肺炎、绵羊乳房炎和羔羊急性败血症等多种疾病,且其引发乳房炎的能力可能强于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2.
肉牛支原体肺炎是由于感染牛支原体而发生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发生坏死性肺炎,病牛临床上表现出体温升高、间歇性咳嗽、气喘以及关节炎等。该病的发生不呈明显的季节性,但在气候多变的冬春季节更易发生。通常是小于3月龄的犊牛易发,病死率高;而成年牛通常呈隐性感染,只有轻微症状或者不表现出症状。随着近年来肉牛异地育肥模式逐渐扩大,导致牛群中传染性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应加以防控。  相似文献   

3.
一例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治及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支原体性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山羊或绵羊等易感动物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后以咳嗽、高热、肺炎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播能力强,危害巨大,病死率极高。当前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危害现代养羊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2017年l0—12月份,刚察县某养殖场的羊出现了突然死亡,并伴以肺炎、发热、  相似文献   

4.
某奶牛场新生犊牛流行肺炎和关节炎,而且母牛乳腺炎发生率高、流产率高。为确定病因,选择1头妊娠6月的流产死胎、1头妊娠8月的早产弱胎及3头出生后2周左右的患病犊牛,进行了病理学观察、病原学分离鉴定和饲养管理分析,同时采集了10份乳腺炎奶样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3头新生犊牛患牛支原体肺炎/关节炎,其中混合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A型1头、溶血曼氏杆菌1头;流产和早产胎儿未检测到支原体感染;牛乳中未检测到牛支原体,可能与长期使用抗生素有关;检测到的致病菌个体差异很大,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表明是一种随机性的继发感染。综合流行病学资料和检测结果,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新生犊牛牛支原体感染发生在出生后,牛支原体肺炎/关节炎的传染源应是患牛支原体乳腺炎母牛的乳汁。因此,目前情况下,新生犊牛出生后与母牛隔离、饲喂巴氏消毒初乳和常乳将是预防牛支原体肺炎的唯一办法。  相似文献   

5.
<正>(一)流行特点1.潜伏期。牛支原体自然感染的潜伏期较难确定。国外有报道,在健康犊牛群中引入感染牛24h后,就有犊牛从鼻腔中排出牛支原体,但大部分牛在接触感染牛7d后经鼻腔排出牛支原体。有的牛在接触感染牛2周后发病。感染牛支原体的牛可以携带病原体数月甚至数年而成为一个传染源。牛之间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其次是通过近距离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哺乳或生殖道传播。2.感染日龄。两月龄内的犊牛容易感染支原体肺炎,特别是一周龄的犊牛最易感染,而且病情急剧,  相似文献   

6.
肉牛支原体肺炎是由于感染牛支原体而发生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坏死性肺炎,犊牛患病后的症状较为严重。病牛主要症状是发热、食欲减退、咳嗽、流鼻涕、体型消瘦等,部分还会出现腹泻或者继发性关节炎。近年来,随着肉牛异地育肥模式的逐渐扩大,导致牛群容易出现发病,且死亡率也较高,严重损害养牛业的经济效益,并阻碍养牛业健康发展。现概述肉牛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以及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某肉牛场新进育肥牛群发生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的传染性疾病,为确诊病因,对表现明显临床症状的病牛进行迫杀,无菌采集肺脏、肝脏、血液和心肌进行病原分离,共分离到4株菌,分别编号为CQ1、CQ2、CQ3、CQ4.经16S rRNA序列比对,CQ1与牛支原体同源性达99.9%,CQ2与羊创伤球菌同源性达99.8%,CQ3、CQ4分别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同源性达99%.通过培养特性、菌落形态观察、牛支原体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确定CQ1为牛支原体;药物敏感性试验和动物试验表明,该分离株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四环素、壮观霉素敏感,不致死小白鼠.按牛支原体肺炎临床用药后,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该场爆发的是以牛支原体感染为主的牛支原体肺炎.  相似文献   

8.
<正>1流行特点羊支原体性肺炎又称为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包括山羊丝状支原体和绵羊肺炎支原体2种。其中,绵羊肺炎支原体既可感染绵羊又可感染山羊。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早春枯草季节多发,阴雨连绵,寒冷潮湿成为发病诱因。本病接触传染性极强,羊群一旦有一头发病,就会传染其他羊,每天3~5只陆续发病,急性病例可在发病后2~3d内出现死亡,慢性病例或急性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调查新疆喀什某规模化奶牛场的犊牛死亡原因,并确定病原体.无菌采集3份因肺炎死亡的犊牛肺脏病料样品.采用牛支原体专用液体培养基和1.0%牛支原体琼脂固体筛选培养基从3份病死犊牛肺脏病料中分离得到2株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M.bovis),分别命名为M.bovis-NJ-1和M.bovis-NJ-2.通过菌落形态学观察、特异性PCR和oppF测序比对对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2个分离株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呈现典型的"煎蛋状",且Dienes染色特点符合牛支原体菌落着色特征,中心呈深蓝色;PCR能扩增出牛支原体特异的448 bp目的片段;2个分离株的oppF基因序列与牛支原体国际标准株PG45的同源性分别为96.7%和95.3%.结果表明,引起犊牛发病死亡的病原是牛支原体,本研究为犊牛支原体肺炎的快速诊断和防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概述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是由牛支原体引起的以坏死性肺炎为主要特征的牛呼吸道传染病。牛支原体除导致牛肺炎、乳腺炎外,还可导致关节炎、角膜结膜炎、耳炎、生殖道炎症、流产与不孕等多种疾病,牛  相似文献   

11.
童秋廷 《中国畜牧业》2023,(24):125-126
<正>肺炎支原体于1963年首次从苏格兰患病绵羊的肺中分离出来,在患病绵羊和山羊,以及看起来健康个体的呼吸道中经常发现该病原体。由于受感染动物的生长速度和生产力降低,肺炎支原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有多种名称,包括羊非典型肺炎、羊非进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慢性支气管肺炎、慢性非进行性肺炎和增殖性渗出性肺炎等。  相似文献   

12.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为羊支原体性肺炎,俗称烂肺病,是由丝状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在羊群中流行会严重影响到羊健康生长,如果防治不及时,还会导致羊出现严重死亡,因此,做好该种疾病诊断与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规模化养羊技术的推广和羊肉市场价格的攀升,养羊的经济效益较高,农户养羊的热情高涨。"牧繁农育"的饲养现象使商品羊流通量大大增加,再加上盲目频繁引种、引进病羊、应激、饲养环境改变等诸多因素导致羊支原体性肺炎时有发生。羊支原体性肺炎又称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所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肺脏和胸膜发生浆液性或纤维素性炎症,呈急性或慢性经过,病死率很高。该病的发生降低了羊的  相似文献   

14.
[背景]牛支原体是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重要病因之一,可以引起牛的多种呼吸道疾病,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接种疫苗是预防牛支原体感染的最有效的手段。[目的]通过人工感染牛体试验,了解牛支原体NM2012株的致病性,为后续疫苗研究提供生产用菌种。[方法]将牛支原体NM2012株第6代、第12代、第20代菌株分别经人工气管注射感染2周龄犊牛,攻毒后连续观察27 d,记录攻毒后犊牛的临床症状,在感染后第14天,从各攻毒组分别选取3头犊牛、空白对照组选取2头犊牛进行扑杀,第27天将剩余实验犊牛处死,观察肉眼病理变化和组织学病理变化。[结果]3个代次的NM2012菌株均对犊牛具有致病性,可引起比较典型的牛支原体肺炎症状和病理变化。[结论]NM2012株6-20代仍然具有对牛的致病性,可以作为今后疫苗研究的潜在菌种。  相似文献   

15.
正羊支原体肺炎是广泛流行于山羊、绵羊中的疾病,严重危害羊的生长、生产性能。该病是由革兰氏阴性菌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绵羊肺炎支原体、山羊支原体山羊亚种等支原体引发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急性纤维素性肺炎和胸膜炎为主。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体温高、咳嗽、呼吸急促困难,若是怀孕母羊感染该病,将导致母羊流产。羊肺炎流行于我国多个省份,特别是对羔羊的影响最大,病羊死亡率可达35%~50%,严重危害一些种羊生产基地,从而成为一种限制羊养  相似文献   

16.
正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牛肺疫,是由支原体所致牛的一种特殊的传染性肺炎,以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为主要特征。1病原该病的病原体为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是属于支原体科、支原体属的微生物,呈球菌样、丝状、螺旋体与颗粒状。细胞的基本形状以球菌样为主,革兰氏染色阴性。支原体对外界环境因素抵抗力不强,暴露在空气中,特别在日光直射下几小时即失去毒力。干燥、高温都可使其迅速死亡,但是在病肺组织冻结状态下能够保持毒力1年以上,培养物冻干可保存毒力数  相似文献   

17.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常见的接触性传染病,是由于感染丝状霉形体而导致。牛感染病原后,主要是侵害肺脏和胸膜,并造成浆液纤维素性肺炎和纤维素性肺炎等病理变化。病牛主要临床症状是体温明显升高、呼吸困难、皮下发生水肿等,严重时还会导致病牛严重窒息而发生死亡,严重影响养牛业的经济效益。现对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致病机理、临床症状以及防控措施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8.
旨在研究羊感染肺炎支原体后胸部CT影像学特征。将20只山羊分为2组,对照组5只、试验组15只,试验组通过气管注射感染5 mL绵羊肺炎支原体(1×107 CCU·mL-1)人工诱发山羊支原体肺炎,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感染后观察两组羊的临床症状,在感染后第0、7、14、21、28天对两组羊胸部进行CT扫查,分析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学特征。感染后第29天剖杀羊,观察肺部病理解剖变化。取病变组织制备石蜡切片,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试验组山羊感染肺炎支原体后表现出呼吸道感染症状,体温升高,咳嗽,流浆液性或脓性鼻液。胸部CT影像主要表现为片状磨玻璃密度影,网格状阴影,多见双侧肺叶病变,好发于右前叶,以间质性肺炎伴发支气管肺炎为主,其中,重症羊多见空气支气管征,个别羊见胸膜增厚影。对照组临床症状和胸部CT影像在感染前后未见明显差异和异常。综上表明,CT影像诊断技术有利于羊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并有助于疾病转归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畜牧与兽医》2015,(6):169-170
<正>2014年9月,贵州省桐梓县某养牛场发生刚引进犊牛的相继死亡现象,该牛场本次从山东某牛场共引进犊牛31头,引进后的第一个月内发生6头牛的相继死亡,主要症状表现为精神沉郁,卧地不愿站立;食欲下降,咳嗽;部分牛只继发关节炎,表现跛行、关节脓肿等;发病初期体温升高至41℃,后期体温略偏高。确诊为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感染。现将诊断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羊支原体性肺炎又称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主要感染山羊的疾病,绵羊感染该病罕见报道.2001年1月,靖江市一养羊户从浙江省某地调进湖羊106只(其中母羊101只,多为怀孕绵羊),入场后第5天发现一只公羊流浆液性鼻涕,咳嗽,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经常反复.进场约20天发现65%的羊只体温升高,部分羊呼吸困难,并有5只发生流产,1只母羊死亡.根据临诊症状,剖检变化及血清学等诊断为羊支原体性肺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