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使农业的增长由依靠土地、资本、劳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以促进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主,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质的飞跃。农业增  相似文献   

2.
北京农业科技进步及其对生产要素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评价农业科技进步现状及其对农业生产要素的促进作用,对指导现代农业建设和科技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索罗残差方法,定量研究北京市农业科技进步及其与农业生产各要素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北 京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处于一个较高水平,且科技进步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的作用在逐渐加强,北京现代农业建设已走上了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中国农业经济增长模式与其他国家的异同,研判未来农业经济增长潜力,本研究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从生产要素视角出发测度本世纪以来不同生产要素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并就不同农业经济增长模式进行国际比较。结果表明:1)2000—2019年,资本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83.6%,是农业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能;全要素生产率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2%,近年来贡献水平有所上升;土地、化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8%和4.4%。2)国际比较发现,多数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以全要素生产率为农业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的发展阶段,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增长仍是以资本驱动为主。3)通过不同发展阶段比较发现,随着一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将逐步由投资驱动转换为全要素生产率驱动,而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仍表现出较强的资本依赖性,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将成为决定中长期农业经济增长速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采用Tornqvist-Theil指数方法,测算了1978—2015年中国稻谷、小麦、玉米3种主要粮食作物的各投入要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及其对粮食产出的贡献率,分析了1978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要素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1978—2015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全要素生产率以及除劳动力投入外的投入要素,虽然存在明显的阶段性波动,但总体上呈增长趋势;机械、化肥、土地及其他中间投入要素增长也促进了粮食的增产,但粮食作物产量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制度、政策、价格对粮食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起到关键促进作用。未来中国粮食安全供给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带动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确保耕地面积、提高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依靠科技进步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供给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国外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及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指依靠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规模的扩大来增加农业产业的增长方式(粗放型)以及通过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广泛应用科学技术,依靠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来增加农业产业的增长方式(集约型)。全文介绍了国外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及其演进,并阐述了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6.
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测度大多采用增长速度方程的方法,本研究认为这种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有其不合理的方面,综合要素生产率应定义为总产出与总投入之比。如果总产出由生产函数测定,则总要素生产率水平表示为产出因变量与各种投入自变量构成的关系式之比。至此,基于生产函数,应用指数体系原理构造总产出指数体系为总产出指数等于综合要素生产率指数与投入要素指数连乘积,据此计算各生产要素对总产出的贡献。本研究利用该方法对新疆近期生产要素对农业增长贡献进行了测算,结果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在经济增长核算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框架内,从经济增长的源泉--要素投入增加和生产率提高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现行农业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探讨了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理论内涵。提出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具体实现途径,即传统生产要素的节约使用,环境的友好性,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提升,人力资本投资和制度创新因素所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相似文献   

8.
基于固定弹性和变动弹性,分别以年度数据、五年平均数据作报告期和基期,采用多种方法,测算了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显示,"十一五"农业科技进步率达到22%,实现了农业科技进步率超出农业物质投入贡献率的跨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的较高水平;山东省农业开始步入集约型增长模式,在农业保持较高增长率的基础上,物质费用增长率则低于总产值增长率。但山东省农业集约型增长模式面临着物质费用占比过高的突出问题。因此,通过科技进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即提高农业投入产出比,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六安农业科技进步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及其特点,结果指出:六安的农业科技进步主要表现为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且两者的提高是物质投入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固定弹性和变动弹性,分别以年度数据、五年平均数据作报告期和基期,采用多种方法,测算了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率达到22%,实现了农业科技进步率超出农业物质投入贡献率的跨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的较高水平;山东省农业开始步入集约型增长模式,在农业保持较高增长率的基础上,物质费用增长率则低于总产值增长率。但山东省农业集约型增长模式面临着物质费用占比过高的突出问题,因此,通过科技进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即提高农业投入产出比,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其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但自80年代末以来,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深层矛盾和问题也相继暴露,这些矛盾和问题集中表现在农民收入增长滞缓。只有促进农民增收才能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农技推广工作必须围绕这一目标,通过充分发挥和挖掘当地的资源优势,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科教为手段,以服务为宗旨,把农业从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从由依靠土地、资本、劳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主增长,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全部生产要素的提高,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质的飞跃和农民稳定增收。  相似文献   

12.
基于农业生产函数模型,采用岭回归方法,以黑龙江省垦区和普通农区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了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投入对不同类型农区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黑龙江垦区投入要素弹性系数均高于普通农区,科技进步速度快于普通农区,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的生产方式优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2)劳动、资本、土地等投入要素对垦区及普通农区农业产出影响均有显著作用,垦区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普通农区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3)科技进步对垦区与普通农区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5.3%、42.5%,是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垦区应发挥其科技、管理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与周边普通农区的合作,因地制宜培育和形成合理的场县(市)合作模式;普通农区应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优化农业要素投入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乡村振兴的客观需要,对于保障食物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意义重大。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科学测度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客观依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L生产率指数,对2010—2019年北京市及各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研究发现,近年北京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增长趋势,但不同年份和区域的增减幅度不同,且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未能实现同步增长。基于此,提出了优化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提高农民绿色发展意识、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完善农业创新推广体系等提升北京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淮北地区农业科技进步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量分析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简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是评价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反映农业科技水平和潜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地区间和国际间比较的一个重要指标。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有关研究表明,一些发达国家在70年代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就...  相似文献   

15.
再论“三农”问题的解决——与温铁军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温铁军先生关于"三农"问题的3个观点提出看法。认为:温先生的观点对问题的解决不具备积极作用。提出依靠政府补贴和工业反哺农业是打破"三农"问题坚冰和中国经济得以全面、持续和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农业经济的增长来源于生产要素的投入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依靠技术创新提高农业效益是可行的;依靠农业产业化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却是农业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与资源环境的共同约束下,依靠要素投入推动农业增长不可持续,因此,不断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增长尤其重要。[方法]采用乘积完备(multiplicatively complete)的Hicks-Moorsteen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彻底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混合效率变化,农业结构调整通过改变混合效率,进而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结果]从时间维度上看,仅1992-1997年混合效率变化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贡献了0.5个百分点,即该时期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从地区维度上看,仅东部地区混合效率变化为东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贡献了0.4个百分点,即东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推动了东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来自技术进步,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效应在时空上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农业结构应根据市场需求、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进行调整,才能提高混合效率,进而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相似文献   

17.
科技进步对黑龙江省农业产值增长贡献率的测算和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索洛的增长速度测算模型对黑龙江省10年来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从计算结果看,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含量较全国整体状况偏低,说明在农业中对科学技术的利用不够充分,致使在很高的生产要素投入下,总产值增长缓慢甚至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通过构建三阶段DEA-Malmquist模型,对2007~2012年间全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进行测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基本是增长的且与农业经济增长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农业技术进步是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最主要推动力;外部环境因素的存在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确实会产生影响。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后,有更多的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构建三阶段DEA-Malmquist模型,对20072012年间全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进行测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基本是增长的且与农业经济增长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农业技术进步是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最主要推动力;外部环境因素的存在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确实会产生影响。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后,有更多的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在于科技进步的程度。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科技含量的高低。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的竞争,而且更重要的是由增加投入型增长方式的竞争转向科技进步型增长的竞争,通过科技进步的力量,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 1 科学技术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