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效降解棉粕中游离棉酚菌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从保藏的10株不同微生物菌种中筛选出2株能有效降解棉粕中游离棉酚的菌株Y-4和B-2。通过在实验室灭菌条件下的固态发酵试验,确定了各个菌株的脱酚率,其中菌株Y-4和B-2脱酚率较高分别为41.4%和35%。为了实现工业化大生产,进行了不灭菌条件下的固态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各个菌均对棉粕中的游离棉酚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其中Y-4和B-2的脱酚率最高分别可达47.5%和38.2%。  相似文献   

2.
棉籽饼粕中富含蛋白质(28%~40%),但因其中含有一定毒性的游离棉酚,致使棉籽饼粕蛋白的利用受到限制。酵母菌株JM—3对棉籽饼粕中棉酚的脱毒率达85%左右;发酵技术简便易操作;菌种生长势旺盛,是一株理想的高效降解棉籽饼粕中棉酚的酵母菌株,为棉籽饼粕在养殖业领域开拓了广泛的应用前景。1.发酵流程首先将获得的试管菌JM—3(菌种编号)在无菌条件下接入种子培养基(麦芽汁糖度10Bx,琼脂2.0%,pHS.2,0.14Mpa灭菌20min)于25℃~30℃条件下振荡培养48h,将种子菌种按1:200(…  相似文献   

3.
棉粕富含丰富的蛋白质.但因其含有抗营养因子游离棉酚而使其使用量受到极大的限制。本研究采用HPLC法检测高压灭菌及烘干对棉粕中游离棉酚含量的影响。将棉粕按料水比1:1.2混匀.121℃高压灭菌30min.然后45℃烘干24h.检测其游离棉酚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棉粕原料中游离棉酚检测含量为1300.31μg/g;经高温灭菌后,其含量为77.29μg/g,降解率达94%;对灭菌样品进行烘干后。游离棉酚含量达到极低,未检测到峰.其降解率大于98%,但高温后生成何物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棉籽粕中因含有棉酚等有毒物质,制约了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微生物发酵法是目前普遍认为的成本低、效果好、较安全的脱毒方法。本实验利用实验室常用菌株芽孢菌、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棉籽粕,研究其对棉籽粕中游离棉酚降解率的影响,并对发酵前后棉籽粕的营养指标如活菌数、酸溶蛋白、中性蛋白酶活性、pH和游离棉酚含量等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降解棉籽粕中游离棉酚效果的菌株排序为芽孢杆菌优于酵母菌优于乳酸菌,其中芽孢杆菌BLCC1-0039组发酵棉籽粕24 h时,游离棉酚降解率达到93.89%(P0.05),酵母菌BLCC4-0327组发酵棉籽粕发酵24 h时,游离棉酚降解率达到72.72%(P0.05),本研究的5株乳酸菌几乎都没有降解游离棉酚的能力。芽孢杆菌各菌株发酵棉籽粕均可以提高酸溶蛋白含量和中性蛋白酶活性,发酵24 h时,芽孢杆菌BLCC1-0039组的酸溶蛋白含量较空白对照组高出54.80%(P0.05),中性蛋白酶活性达到4111.40U/g(P0.05);发酵24 h时,酵母菌BLCC4-0327组的酸溶蛋白含量较空白对照组高出23.20%(P0.05);乳酸菌发酵可有效改善发酵风味,发酵24 h时,乳酸菌BLCC2-0092组发酵料的p H降至5.47(P0.05)。这说明,优良的微生物菌种是影响棉籽粕脱毒效果和饲料营养品质的首要条件,这为下一步棉籽粕的有效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棉籽粕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蛋白饲料,棉籽粕的有效脱毒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本实验建立了快速准确地测定棉籽粕游离棉酚的HPLC方法,并采用不同的脱毒方式对棉籽粕中的游离棉酚进行降解,筛选最优脱毒方法。结果显示:(1)HPLC法测定棉籽粕中棉酚含量,棉酚色谱峰出峰稳定性良好、分离效果好、峰型理想、灵敏度高,可以高效地检测棉酚含量;(2)不同处理方法对棉籽粕脱毒效果不同,棉酚脱毒率大小排序为:微生物法硫酸亚铁法尿素法高温高压法。最优的方法为微生物法,酵母菌发酵48 h后的发酵棉籽粕棉酚降解率高达93.86%;化学法(硫酸亚铁法和尿素法)脱毒率在53.64%~78.18%,物理法(高温高压)脱毒率最低为41.00%。  相似文献   

6.
棉粕经高温高压处理后,利用产阮假丝酵母对棉粕进行固体发酵脱毒,通过对生物量的测定,获得最适发酵脱毒条件,然后进行发酵降解棉酚实验,通过测定发酵终点和起始点棉酚的含量,获得产朊假丝酵母对棉酚的降解率。结果显示最适发酵条件为:发酵底物含水量为37%,发酵时间48h,发酵温度30℃,接种量为5%。对发酵前和发酵48h后的样品按照国家标准测定方法进行棉酚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棉粕在发酵前后,棉酚去除率在85.7%左右。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棉酚? 棉酚是棉花植物化学御防昆虫而生成的一种多酚化合物。棉花植物根、茎和种籽中均含有棉酚。棉酚含在棉籽色素腺内。棉酚含量随棉花品种和环境条件而变化。在平均气温较高和降水较多地区生长的棉籽中,棉酚含量低。  相似文献   

8.
棉酚是存在于棉籽粕中对动物有害的一种物质,因此若将棉籽粕作为动物饲料蛋白源,其利用率会大幅降低(不足30%)。通过生物降解的方法去除有害物质,成为提高棉籽粕利用率的有效手段。首先研究以醋酸棉酚为唯一碳源,分别从河南省新乡市周边不同的棉田和棉花榨油厂等土壤地取样,初筛48株对棉酚具有降解能力的菌株,通过复筛得到6株降解棉酚能力较强的菌株,然后对其进行菌株形态学观察及18S r DNA分子鉴定,结果发现:6株菌分别是黑曲霉、黄曲霉、产紫青霉、土曲霉、青霉及酿酒酵母;利用间苯三酚法对6株菌的棉酚降解能力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土曲霉的降解能力明显优于其他菌株,其纯棉酚降解率达33.6%。最终以土曲霉为发酵菌株,棉粕为发酵底物,进行固态发酵;结果在料水比1.0∶0.6(g/m L),接种量6%,蛋白胨3%,麦芽糖10%,30℃恒温培养72 h的条件下,土曲霉菌株脱毒效率最好可达88.3%。该菌株的获得和鉴定,能为其在饲料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棉籽粕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蛋白质饲料,棉籽粕的有效脱毒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本试验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测定棉籽粕游离棉酚的HPLC方法,并采用不同的脱毒方式对棉籽粕中的游离棉酚进行降解,筛选最优脱毒方法。结果显示:(1)HPLC法测定棉籽粕中棉酚含量,棉酚色谱峰出峰稳定性良好、分离效果好、峰型理想、灵敏度高,可以高效的检测棉酚含量;(2)不同处理方法对棉籽粕脱毒效果不同,棉酚脱毒率大小排序为:微生物法>硫酸亚铁法>尿素法>高温高压法。最优的方法为微生物法,酵母菌发酵48 h后的发酵棉籽粕棉酚降解率高达93.86%;化学法(硫酸亚铁法和尿素法)脱毒率为53.64%~78.18%,物理法(高温高压)脱毒率最低,为41.00%。  相似文献   

10.
以超声萃取对棉籽饼进行预处理,结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棉籽饼中棉酚含量.通过正交试验,探讨影响棉酚提取率因素的范围和最佳组合,以SinoChrom ODS-BP为色谱柱,甲醇-1%磷酸水溶液(83:17)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检测波长为238 nm,流速为0.9 mL/min测定棉籽饼中棉酚含量.结果表明:棉籽饼中棉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2,提取时间50 min,超声功率90W.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棉籽饼中棉酚的平均提取率为0.086 58mg/g;测定棉籽饼中游离棉酚含量,棉酚线性范围为0.044~0.352μg,相关系数R=0.999 5.样品回收率为97.3%~99.47%.说明方法快速、灵敏且准确,适用于棉籽饼中游离棉酚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
研究以醋酸棉酚为唯一碳源,从棉花秸秆中初筛分离得到6株棉酚分解菌A1、A2、A4、B1、B2和B9并对它们进行耐棉酚能力测定(复筛),进一步筛选出耐棉酚能力较高的菌株B1和B9,并用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对它们进行分子鉴定。同时,菌株B1和B9与饲用高效乳酸菌和纤维素分解菌在2%的蔗糖溶液中混合培养,并对单独菌和混合菌生长特性进行研究,探讨这3类菌株间有无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初筛共分离得到6株菌株,其中具有耐棉酚能力较高的棉酚分解菌2株,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结果显示,这2类菌株命名分别为Bacillus mojavensis(漠海威芽孢杆菌)和Bacillus vallismortis(死谷芽孢杆菌);混合培养试验得知,混合培养达到稳定期的时间比单独培养明显缩短,这就表明这3类菌株间无抑制作用,彼此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12.
多酶活性饲料蛋白粉,是广州白云新技术产业基地生物工程研究所经三年的努力,研制开发的具有高度生理活性的全价优质高蛋白饲料。以棉菜籽饼为基础,配以其他辅料,经过几种互不拮抗的酵母菌和光合菌混合固态发酵,24小时内脱去游离棉酚90%以上(游离棉酚≤0.01%),产品粗蛋白提高5.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影响棉籽相关产品中游离棉酚检测的因素,本实验通过苯胺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脱酚棉籽蛋白游离棉酚含量的差异;利用苯胺法检测添加棉酚类似物、油脂氧化、黄酮类物质和糖类对游离棉酚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效液相法检测脱酚棉籽蛋白的游离棉酚比苯胺法的结果显著偏低(乙醇萃取偏低85%,丙酮萃取偏低89%,P <0.05);棉酚氧化后,高效液相法比苯胺法结果偏低30.15%(P <0.05);油脂氧化会使游离棉酚检测结果增加6.35倍。由此可见,苯胺法比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游离棉酚结果偏高,棉酚类似物、油脂氧化、黄酮类和还原糖类物质都能影响苯胺法检测游离棉酚。  相似文献   

14.
饲料中游离棉酚快速测定适宜条件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间苯三酚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棉籽粕中游离棉酚含量,比较分析棉酚不同提取方法和不同样品称量的测定结果及回收率。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滤取,间苯三酚比色法测定游离棉酚,操作简便、条件要求低、回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棉酚分游离棉酚和结合棉酚,前者有毒,后者对动物没有毒害.生产中一般采取热作用过程,使部分游离的棉酚变成结合棉酚.但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有部分棉酚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于饼粕和棉油中,摄食游离棉酚过量或摄食时间过长,即会导致棉酚中毒.2007年11月份,我市城关镇某貉场从外地购进一批游离棉酚超标的棉籽饼,造成貉棉酚中毒.  相似文献   

16.
<正>1棉酚棉酚存在于棉籽饼粕中,可分为游离棉酚和结合棉酚。大部分游离棉酚可与蛋白质、氨基酸结合成结合棉酚,对畜禽体无毒害作用。棉籽饼粕中游离棉酚含量虽小,仅有0.04%~0.06%,但毒性却很强,容易在畜禽体内蓄积产生毒害作用。1.1棉酚的危害棉酚在体内容易蓄积,造成  相似文献   

17.
4 棉酚的代谢与奶牛的健康 4.1 棉酚进食量与血浆棉酚质量浓度的关系 由于棉籽中的棉酚有游离和结合棉酚2种形式,以游离棉酚为主,在消化道中易于吸收.棉籽被加工后会使游离棉酚呈结合形式,降低其吸收率.血浆的棉酚质量浓度能反应棉酚的吸收,研究表明(Mena等,2001和2004):血浆棉酚质量浓度与游离棉酚进食量的相关要大于与总棉酚进食量的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游离棉酚进食量与血浆棉酚的相关为r2=0.75,而与总棉酚进食量的相关为r2=0.67,与结合棉酚的相关为r2=0.18.  相似文献   

18.
棉粕中的有毒成分有游离棉酚、棉酚紫和棉绿素3种色素,其毒性以棉绿素最强,游离棉酚次之。但游离棉酚的含量远比另外2种色素高,因此棉粕的毒性主要取决于游离棉酚的含量,棉粕中棉酚的含量通常为0.15%~0.18%。现就棉酚的毒性、危害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应用GB13086-91法准确测定棉粕和含有棉粕的饲料产品中游离棉酚的含量.实验表明,正确掌控测定过程中试剂的处理、称样、显色等几个关键环节,尤其注意空白试验的蒸馏和试液的加热方法,有助于提高游离棉酚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正>棉粕中含有游离棉酚等有毒物质,使其利用受到很大限制。一般热作用过程中,能使部分游离的棉酚与蛋白质、氨基酸等结合变成结合棉酚。结合棉酚对动物没有毒害,但仍有部分棉酚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于饼粕和棉油之中,游离棉酚是有毒的,对于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