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于会泽县干热河谷地区自然环境恶劣,造林难度大,要想提高造林成活率,树种选择和造林技术是关键,在造林树种选择方面要结合当地光热条件,选择出具有经济性又有防护性的适宜造林树种,通过造林试验筛选出适宜干热河谷地区造林的肉苦棟、泡椿、合欢、余甘子、膏桐,山毛豆、攀枝花、铁刀木等树种,在造林技术方面采用一系列的科技措施,提高造林成活率,搞好施工设计,做到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相结合,通过对热区山、水、田、路、村的生物工程综合治理,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复合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为此,提出了建议:把会泽县干热河谷地区25°以上的坡耕地纳入国家退耕还林项目,荒山造林纳入长江防护林体系三期工程项目;发展当地经济时,进行果、粮、树混作,既可改善生态环境,又能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
干热河谷造林技术及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干热河谷的自然条件和成因.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面临的自然和社会的挑战.探讨了相应的针对自然因素的造林技术措施和针对社区群众有效的工作、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湿河谷地带。其气候特点是:冬春季节干旱无雨、空气干燥,夏季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在冬春季节植物停止生长、进行休眠阶段,是林业上植树造林的季节,而夏季虽然雨量较多,但是气温也很高,同时是植物的生长旺盛的季节,苗木移植容易死亡,不利于造林;由于这种小气候的原因,造成造林成活率低,造林不见林,一直以来是干热河谷造林难的最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干热河谷地区土地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干热河谷立地环境的动态分析,在总结近20年干热地区开发利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干热河谷地区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技术路线和多层次开发利用方向。并简要阐述了近年来干热地区开发利用研究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5.
凉山州干热河谷地区森林火灾严重,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且扑救困难大。通过实地调查、文献查阅、定性分析等方法对该地区森林火灾成因进行分析探讨,认为该区域的森林火灾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针对森林火灾的成因,提出了该地区的森林火灾要通过宣传教育措施、管理措施、制度措施、工程措施等多举措防控。  相似文献   

6.
干热河谷植被恢复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自然环境特点和退化现状进行分析,以退耕地为研究对象,选定金沙江干热河谷为试验研究区域,筛选出10余种适应于干热生境和退化耕地植被恢复的乔、灌、藤、草植物.并根据不同立地条件营建了多种由这些筛选物种组合的林草、果草、藤草等生态经济型复层植物群落,取得了良好的水土保持和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石栗[Aleurites moluccana(Linn)willd(A.triloba Forst)]原产马来西亚檀香山群岛。在云南宾川海拔1400米干热河谷地区栽培已有14年了。它是大戟科一种常绿木本油料树、庭院观赏树,也是抗大气污染的良好树种。生长十分迅速,14年间在宾川繁殖了三代。但未被人们广泛认识、重视和推广。一、经济价值种子含油率高结实量大:干燥带壳种子含油率40%以上,可作工业用油和食用油。一棵成年石栗(7年生以后)平均年结实量1500~2000个,可取种子3000~4000粒,种子千粒重9150  相似文献   

8.
易门县干热河谷地区塔拉引种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玉溪市林业局于1994年在易门县干热河谷地区的占马田基地进行了塔拉的引种试验。经过6年的观测表明,引种的塔拉长势良好,能正常开花结实,5年生单株产荚果高达8kg,平均每公顷产5217kg。荚果的单宁含量平均为55.2%,最高59.08%,高于原产地且质量更优,引种已获成功,可在相似地区引种推广。文中介绍了塔拉的栽培和经营管理技术以及在易门干热河谷地区的开花、结实特性。  相似文献   

9.
渡口地区干热河谷荒山造林试验初见成效。渡口市是毛主席关心的重点建设地区。这里由于气候干热,水份缺乏,荒山而积在八十万亩左右,每年雨季水土流失严重,对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这个地区的自然情况是:一、气温高,年平均温度为20.4℃,绝对最高温度为40.4℃,地表绝对最高温度达76.2℃。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适合昭通干热河谷地区的青花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育苗综合技术,介绍了种子采收与处理、圃地选择与整理、苗木培育、苗期管理、苗木出圃等技术,以期为培育优质青花椒苗木提供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1.
金沙江及其支流海拔1500m以下的干热河谷地带,营建长防林工程时,根据特殊的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在营林技术措施上,应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采用合理的整地方式,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方法和推行农用林业制度。  相似文献   

12.
易门县干热河谷地区塔拉引种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玉溪市林业局于1994年在易门县干热河谷地区的占马田基地进行了塔拉的引种试验。经过6年的观测表明,引种的塔拉长势良好,能正常开花结实,5年生单株产荚果高达8kg,平均每公顷产5217kg。荚果的单宁含量平均为55.2%,最高59.08%,高于原产地且质量更优,引种已获成功,可在相似地区引种推广。文中介绍了塔拉的栽培和经营管理技术以及在晚门干热河谷地区的开花、结实特性。  相似文献   

13.
浅谈元江干热河谷地区的人工造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江河谷地段以及周围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由于受大气环流下沉以及局部环流焚风效应的影响而形成了特球的干热气候。由于历史上的乱砍滥伐、山林火灾以及过渡放牧等原因,使森林消失,山地地力严重退化。炎热干燥的气候、干旱和风沙等自然灾害已成了元江干热河谷地区严重的生态和社会问题。建国以来,元江县曾在这些地方进行了大量的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工作。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坝区的四旁绿化已取得较好的效果,但荒山的绿化仍旧十分困难。为了探索干热河各地区人工造林的技术,寻求恢复山地植被的有效方法,认真总结本区近三十年来绿化造林的经验教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元谋低海拔地段是我省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类型区,在这里培育林木幼苗,尤其是在极为炎热,干燥的春夏季育苗,苗圃遮萌,是育苗技术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我们结合育苗工作,进行了一定的试验,现报告如下。一、试验材料及方法: 苗床为低床南北向,计两畦,每畦宽1.1米,长19米.以牛粪营养怀及部份塑料袋作容器,挨个排列干苗床内(问隙不填土),树种为余甘子、合欢、茜  相似文献   

15.
干热河谷地区马鹿花造林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1999~2001年在泸水、建水、南涧等县澜沧江、南盘江、怒江流域等海拔1 500m以下的干热河谷地区进行马鹿花不同造林方法、不同混交比例、不同造林模式试验研究,结果为直播造林株行距为1m×1.5m时的最佳播种量为4~6粒·塘-1;最佳造林时间为6月份;土壤厚度≥20cm有利于马鹿花生长.  相似文献   

16.
南盘江干热河谷地区马尾松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隆林县低海拔地区自然条件分析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造林技术总结,提出良种、容器苗、适度保护原生植被、块状铲草抚育以保持适度侧方避荫、混交等干热河谷地区马尾松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7.
木棉(又名攀枝花、斑枝花、英雄树)属木棉科、木棉属,分布在亚洲的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澳大利亚北部。我国主要产区有广东、广西、海南岛、云南、四川、贵州、福建。台湾有人工栽培。我省以金沙江、南盘江、元江、澜沧江、怒江、把边江、阿墨江等中下游沿岸河谷一带为分布中心。攀枝花是热带、南亚热带气候象征性的指示树种。特别喜光,不耐庇荫、严寒。以年平均温度18°—24℃,冬季无霜或少霜,海拔1.500米以下,土层深  相似文献   

18.
武定县干热河谷地区包括东坡乡等7个乡镇1365.9km^2,由于立地条件差,气候干热,因此造林成活率低。自1999年以来,随着中德合作造林、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其造林成活率达91.9%,保存率89%。文章总结了历年造林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认为采取良种壮苗、树种选择、集水保墒、适时造林、加强抚育等措施,干热河谷地区的造林会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云南干热河谷地区清香木分布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业资源管理》2013,(3):156-160
对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在干热河谷地区的资源分布和类型进行了初步踏查和统计。结果表明:清香木在云南省主要分布在干热河谷和石灰岩地区,集中分布于滇中、滇东和滇东南等地海拔1 200~2 000m的山坡、峡谷的疏林或灌丛中。在干热河谷地区常见以伴生种为主,偶见以优势种出现,常见疏序黄荆、滇榄仁群落、仙巴掌、霸王鞭群落等10个群落类型中。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