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性文化中普罗米修斯被解读为唯生产力和人类中心主义的象征,“绿色普罗米修斯”的提出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误读马克思的修正。“美丽乡村”要求把生态放在突出位置,但现代农业技术的非理性应用造成了农村生态治理的困境,其根源在于农业实践方式的“绿色”理念匮乏和环境美德缺失。生态治理需要“定力”,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可以从根本上缓解发展与生态的矛盾对立。基于安徽农业大省的省情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实需要,发展绿色农业对于反思人与农业的关系、实现农业生态化具有切实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理论基础和历史必然性2个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介绍了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需要把握的原则,并提出了乡村振兴实现路径,以期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1):295-296
通过对泰州市本地五所高校的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抽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生态文明教育路径进行了探索,为"美丽中国"视野下,推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安徽美好乡村建设在此背景下展开,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既取得了宝贵经验,也存在一定问题与不足。分析安徽美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从不同层面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措施.明确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对开局"十四五"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在理论结合实际的基础上,本文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部署。四川省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大力推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坚决打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生态宜居乡村建设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笔者通过深入调研所在地区"竹乡美丽庭院"实践案例,发现当前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存在如下突出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缺乏持续资金保障;建设生态宜居乡村规划不够完善;部分群众的观念落后、参与性不高;从事乡村振兴的专业性人才缺乏等,进而深入剖析其原因,并就如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作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生态思想、借鉴了西方环境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西方哲学智慧所对接的能切实解决当前生态问题理论探索的结晶。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具有理论指导的优势,也有十分厚实的实践基础。经过多年的摸索,我国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已具备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保障,孕育了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态素养,凝练了一定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充分的理论储备和坚实的发展积淀的基础上,从整体上规划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发展方式、价值取向和经济建构,谋划了切实有效且契合时代的崭新战略布局。并以最坚定的决心、最严格的制度、最有力的举措,推动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向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们在习总书记的带领下,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绩。同时,国家治理以及社会协同治理也越来越多地被大家所重视,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协调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更好地处理不断发展的经济形势和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因此,本文着重探讨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可以促使经济发展和治理生态环境齐头并进,同时对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价值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英语课外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这对知识的巩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当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英语课程改革的形势下,课外作业的传统单一价值取向日益受到质疑。英语课外作业的价值取向面临着由知识本位向发展本位、由偏重认知领域向关注非认知领域、由单一向多元、由终结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农村与城市的建设也都开始陆续进行,人们对于民居的发 展与进步也满怀着期望。但是,与之发展相矛盾的民居环境“脏乱差”问题也开始出现。为了解 决民居环境与民居发展的矛盾,美丽乡村建设下的民居生态规划设计便开始了,人们开始重视 生态规划设计,全面的促进民居的发展。本文对在“美丽乡村”理念下的民居生态规划设计进行 了探索研究,通过合理有效的民居生态规划来维持民居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将"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提出。在对"美丽中国"、生态文明以及生态文明教育等概念系统阐述的基础上,从"美丽中国"蕴含中华伦理的生态思想,生态文明教育是构建"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标三个方面,研究"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教育两者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全国各地羊肉价格普遍走高,给羊肉消费市场和肉羊产业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为了准确掌握羊肉价格形成机制,解释当前价格合理性与否,该研究基于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所获取的数据,从肉羊产业链相关环节的成本收益分析出发,运用商品价值理论对羊肉价格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肉羊产业链相关环节中的利润率都较低,羊肉的价格主要受各环节的成本变化影响,市场上现行的羊肉价格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13.
朱松节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167-12168
分析了苏州市古村落概况及其保护与开发的现状,结合“美丽中国”视角,将“美丽中国”的理论要求与苏州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实践结合起来,就苏州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问题进行了具体思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农村扶贫开发成本日益增高、返贫人数增加、扶贫效率下降的现状,分析传统的以提供基本生活资料为主的基本生活保障救济模式存在的弊端,以生态移民扶贫开发模式为例,结合资产建设理论与已有扶贫经验,探索新型农村扶贫模式,以期完善符合农村社会发展的、具有可持续性和有效性的扶贫政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经济飞速发展遗留下来的环境问题。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必须牢牢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生态宜居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条件。试以“公地悲剧”博弈理论模型揭示农村环境治理失灵的内在机理,揭示农村环境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政府、企业和村民各自为政、相互博弈的现实困境。因此,只有政府发挥好“元治理”角色,转变发展理念,加大监管力度;企业调整产业结构,重拾社会责任;村民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履行义务,才能促进治理现代化,达到善治目的,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6.
皖北乡村规划建设是在城乡统筹的理念指引之下,以乡村选址为基础、以基础设施完善为重点的建设工作。本文将简要介绍美丽中国的提出背景、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并论述基于美丽中国理念下的皖北乡村景观规划的乡村布点规划及建设规划要点。基于美丽中国理念下的皖北乡村景观规划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对于皖北地区的乡村经济建设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特色金融制度的一项重大实践创新,“村社内置金融”已在全国开启燎原之势。通过建构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与“村社内置金融”的理论逻辑,展开“村社内置金融”的历史逻辑与经验探索,总结了郝堂村模式、张远村模式和树林召模式3种村社振兴模式。对当下探索中国内循环金融体系的合理道路提供有益启迪。  相似文献   

18.
聂勇 《河南农业》2016,(16):50-51
正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乡村在物质方面获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传统的乡村文化、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乡村的发展较快,但是城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有些区域还在不断拉大。如何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把乡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富裕,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一、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美丽乡村建设是安徽省在"美丽中国"这一伟大构想的思想下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理念,把广大乡  相似文献   

19.
杨卫军 《河南农业》2013,(2):44-46,6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重要理论贡献.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思想,既是实践发展的过程,又是理论探索的过程;既是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关系.回顾和梳理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对于我们更好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取得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总和,其引领旅游业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位于三峡库区腹地的重庆市秀山县既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自然、人文资源基础,也有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来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在分析秀山县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生态旅游的经营构想,以实现其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