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探讨对松辽黑猪不同屠宰体重的胴体性能进行分析比较;对肌肉内水分、脂肪含量进行测定并了解变化情况;对不同体重的内脏器官在不同时期的重量变化进行了解。选择同一饲养环境、管理条件下的54头松辽黑猪且公母各半。结果表明:20 kg时屠宰率、胴体长、胴体高、胸围、6~7肋骨皮厚、眼肌面积、头重、蹄重、尾重均小于40 kg、60 kg时,其中与40 kg、60 kg时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20 kg与40 kg的屠宰率、40 kg的6~7肋骨皮厚与60 kg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各组6~7肋骨膘厚、平均膘厚、瘦肉率、脂肪率、皮率、骨骼率等指标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随着松辽黑猪体重的增加,体内的花油重、内脏总重、大肠小肠的重量、长度均呈增加趋势,80~130 kg松辽黑猪的肌内脂肪含量相近。本试验综述了不同的屠宰体重下对松辽黑猪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在生产实践中提供参考数据和科学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选择体重97~112 kg体重阶段的莱芜猪14头屠宰(公猪去势,母猪不去势),研究不同屠宰体重试验猪的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结果表明,屠宰体重除对胴体重影响极显著外,对其它指标影响不显著。其中,眼肌面积、瘦肉率、肉色、大理石纹、剪切力、肌内脂肪、干物质、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比例、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都以97~105 kg阶段较高;棕榈油酸和油酸含量都以106~112 kg阶段较高,但不同屠宰体重阶段间差异都不显著。综合分析,在97~112 kg体重阶段,莱芜猪适宜的屠宰体重为97~105 kg体重阶段。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四川省大约克、长白和杜洛克种猪体重达到100 kg左右时的结测体重与初生至结测体重期间平均日增重的关系,本文分别建立线性模型和二次函数模型来研究性能测定结束阶段的外种猪体重在90~120 kg之间日增重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90~120 kg阶段,日增重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日增重的拐点出现在120 kg以后,体重和日增重的最优模型在不同品种、不同性别间存在显著差异。此模型的建立为比较体重在90~120 kg范围内的不同品种、不同性别外种猪的日增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不同体重对哺乳仔猪消化道发育及断奶后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体重对杜长大哺乳仔猪消化道发育及断奶后生产性能的影响,旨在获得杜长大哺乳仔猪的适宜断奶体重,为哺乳仔猪的早期断奶探索新的途径.试验设计5.5~6.5 kg、6.6~7.6 kg和7.7~8.7 kg 3组不同体重处理,采用屠宰试验和饲养试验研究上述3组体重杜长大哺乳仔猪间的消化道发育差异及断奶后营养物质采食量、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生产性能差异.结果表明,3组体重的杜长大哺乳仔猪间的消化道重量、酸度、酶活、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6.6~7.6 kg组哺乳仔猪的胃蛋白酶活性最高、小肠重量最大、回肠绒毛最长;3组体重的哺乳仔猪同时断奶后其营养物质采食量、营养物质消化率及生产性能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6.6~7.6 kg组哺乳仔猪断奶后的营养物质采食量、干物质消化率、粗蛋白质消化率、粗脂肪消化率和生产性能均高于其他2组.综合不同体重哺乳仔猪消化道发育及断奶仔猪生产性能数据表明,杜长大哺乳仔猪的适宜断奶体重为6.6~7.6 kg.  相似文献   

5.
《养猪》2020,(4)
研究分析了50头屠宰体重在81.5~103 kg阶段的烟台黑猪的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及其相关程度和随屠宰体重的变化规律,为确定烟台黑猪适宜的上市屠宰体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81.5~103 kg体重阶段,随屠宰体重增大,胴体重显著升高,98.1~103 kg体重阶段分别比81.5~94 kg和94.7~98 kg体重阶段提高9.09%(P0.01)和3.26%(P0.05),94.7~98 kg比81.5~94 kg体重阶段提高5.64%(P0.01);胴体斜长98.1~103 kg体重阶段分别比81.5~94 kg和94.7~98 kg体重阶段提高2.49%(P0.05)和1.27%(P0.05);皮率94.7~98 kg体重阶段比81.5~94 kg体重阶段提高15.01%(P0.05);肉色98.1~103 kg和94.7~98 kg体重阶段分别比81.5~94 kg体重阶段提高10.50%(P0.05)、10.20%(P0.05);pH4594.7~98 kg和98.1~103 kg体重阶段分别比81.5~94 kg体重阶段提高3.22%(P0.05)、2.74%(P0.05);失水率81.5~94 kg和98.1~103 kg体重阶段分别比94.7~98 kg体重阶段降低62.79%(P0.05)、59.85%(P0.05);其它指标变化不显著。胴体肉质性状间相关程度有强有弱,相关系数有正有负。相同性状间有较强的正相关,相反性状间有较强的负相关。如平均背膘厚与脂肪率极显著正相关,与瘦肉率极显著负相关;瘦肉率与胴体斜长、眼肌面积、后腿比例极显著正相关,与屠宰率、脂肪率、pH24、干物质呈极显著负相关等。在81.5~103 kg阶段,胴体重和pH45与体重之间呈极显著的回归关系,胴体斜长、平均背膘厚、皮率、肉色与体重之间呈显著的回归关系,其它指标与体重间的线性相关不显著。综合分析,烟台黑猪的适宜屠宰体重为98.1~103 kg阶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研究初生重、性别和屠宰体重对扬翔华系杜洛克所产后代杜长大三元杂商品猪胴体性和肉品质性状的影响,为降低商品猪饲养成本和改善猪肉品质提供指导意见。试验选取体况相近且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商品猪共317头,按照其初生重(BW)分为低初生重组(BW1.22 kg)、中初生重组(1.23 kgBW1.43 kg)和高初生重组(BW1.44 kg)。公猪均在7日龄时去势,饲养条件相同并分析其胴体性能的差异,且在3个体重阶段(90~110 kg、110~130 kg和130~150 kg)屠宰进行肉质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在胴体性能方面,眼肌面积和背膘厚在不同初生重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阉公猪的背膘厚(BF)显著高于母猪,提高了17.97%(P0.01);此外,眼肌面积和背膘厚随屠宰体重的增加而增加,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肉质性状方面,与母猪相比,公猪的大理石纹、肌内脂肪含量均分别极显著提高了4.34%、15.82%(P0.01);而大理石纹和肌内脂肪含量均随屠宰体重的增加而下降,其中低屠宰体重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高屠宰体重(P0.05),提高了18.5%,但与中屠宰体重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初生重对猪胴体性状及肉质品质影响较小,阉公猪胴体性能良好,肉品质更优;猪肉品质在不同屠宰体重间稍有差异,为提高其风味、肉质感观等,建议扬翔1号猪配套系商品猪屠宰体重在110~130 kg范围最佳。  相似文献   

7.
《养猪》2019,(5)
研究分析了屠宰体重对杜鲁烟猪胴体肉品质的影响及胴体性能、肉质性状、背最长肌氨基酸脂肪酸含量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屠宰体重对杜鲁烟猪的胴体重、骨骼率和蛋白质影响极显著(P0.01);对胴体直长、胴体斜长、大理石纹和a影响显著(P0.05)。其中,胴体重随屠宰体重的增大极显著升高,104~110 kg体重阶段最高为81.23 kg,分别比92~96 kg和98~102 kg体重阶段提高13.23%(P0.01)和7.19%(P0.01),98~102 kg比92~96 kg体重阶段提高5.63%(P0.01);骨骼率以92~96 kg体重阶段最高,比104~110 kg体重阶段提高14.73%(P0.01);蛋白质含量以92~96 kg体重阶段最高,分别比98~102 kg和104~110 kg体重阶段提高5.01%(P0.01)、5.37%(P0.01)。胴体直长和胴体斜长都以104~110 kg体重阶段最高,比92~96 kg阶段分别提高4.14%(P0.05)、4.13%(P0.05);大理石纹、a都以104~110 kg体重阶段最高,分别比92~96 kg和98~102 kg体重阶段提高29.09%(P0.05)、11.64%(P0.05)、7.13%(P0.05)、7.65%(P0.05)。相关关系分析显示,胴体肉质指标与氨基酸脂肪酸间呈显著的相关关系的较少,肌肉中干物质、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间相关程度较强,与4种脂肪酸相关程度弱,肌内脂肪与4种脂肪酸的相关程度强,氨基酸与氨基酸间大部分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大部分氨基酸与油酸间相关关系显著,与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间相关程度弱;棕榈酸与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相关关系显著,油酸与亚油酸相关极显著,其他相关程度较弱。  相似文献   

8.
研究测定了83~106 kg体重阶段34头日照大白猪的胴体性能,以分析日照大白猪胴体性状随屠宰体重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程度,为确定适宜上市屠宰体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83~106 kg体重阶段,随体重增大,胴体重极显著升高,胴体直长和大理石纹在100.5~106 kg体重阶段分别极显著、显著高于83.5~89 kg体重阶段,其它指标变化不显著。胴体性状间相关程度有强有弱,相关系数有正有负。相同性状间有较强的正相关,相反性状间有较强的负相关。屠前体重与胴体重、胴体直长都极显著正相关;胴体重与屠宰率、胴体直长极显著正相关,与眼肌面积显著正相关;屠宰率与眼肌面积显著正相关;平均背膘厚与皮脂率、肉色极显著正相关,与瘦肉率极显著负相关;瘦肉率与皮脂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皮脂率与肉色显著正相关。在83~106 kg阶段,胴体重和胴体直长分别与体重之间呈极显著的回归关系,大理石纹与体重之间呈显著的回归关系,其它指标与体重间的线性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针对83.5~106 kg体重阶段的16头沂蒙黑猪的屠宰数据,研究分析了不同屠宰体重试验猪的背最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胴体性能和肉质性状与氨基酸、脂肪酸相关关系及随着屠宰体重的变化氨基酸、脂肪酸的回归趋势。结果表明:在83.5~106 kg体重阶段,屠宰体重对沂蒙黑猪背最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影响不显著。相关性分析显示,胴体肉质指标与氨基酸和脂肪酸间、氨基酸与氨基酸间、氨基酸与脂肪酸间、脂肪酸与脂肪酸间的相关程度有强有弱,相关系数有正有负。胴体肉质指标中的屠宰体重、胴体重、胴体直长、屠宰率、后腿比例、眼肌面积、瘦肉率、皮率、骨骼率、滴水损失、a、剪切力、干物质、蛋白质、肌内脂肪与氨基酸和脂肪酸中的1~5个指标有显著相关性,其他相关性不显著;蛋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脯氨酸、氨基酸总量、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二十碳三烯酸、花生四烯酸与背最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中的1~6个指标有显著相关性,其他指标间相关性不显著。回归分析表明,甘氨酸与体重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蛋氨酸与体重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他指标随屠宰体重的变化回归关系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将108只268日龄漯河麻种鸡按羽毛颜色深浅分为3组,每组36只,在38~41周龄期间对3种羽色种鸡的产蛋率、种蛋合格率、周平均体重,39和40周龄内的日均蛋重等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了解漯河麻鸡中不同羽色(浅麻羽鸡、中麻羽鸡和深麻羽鸡)与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漯河麻鸡中不同羽色间生产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选择体重35kg左右的杂交猪34头,采用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研究了育肥结束体重和屠宰体重对试验猪的肥育性能及胴体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育肥结束体重在85~110 kg阶段对试验猪的生长肥育性能没有显著的影响;屠宰体重除对屠宰率形成显著差异外,对试验猪的其它胴体性能及肉品质影响不明显;采用综合选择指数对试验猪肥育性能及胴体肉品质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显示,体重在95~100kg阶段结束育肥并屠宰的试验猪生长性能及胴体肉品质的综合选择指数最大.因此,在该试验日粮水平下社莱商品猪的适宜育肥结束及屠宰体重为95~100kga.  相似文献   

12.
选第 2~ 1 0世代后备SⅣ系长白猪 2 384头测定生长发育性能。用非求导REML法分析了 1 2个性状的遗传参数 ,其中平均日增重等 4个生产性状的遗传力较高 ,在 0 46~ 0 59之间。体长等 6个体尺性状遗传力属中等 ,在 0 1 9~ 0 37之间。 6月龄体重与平均日增重、胸宽、校正膘厚的遗传相关分别为 0 99,0 55,0 0 3。达 90kg体重日龄与二月龄个体重的遗传相关为 - 0 77。体高与饲料转化率之间的遗传相关为 0 95。  相似文献   

13.
猪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质粒对猪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选用 30头杜洛克×太湖和汉普夏×太湖二元杂仔猪 ,平均 4 4日龄断奶 ,体重 (10 .30± 1.80 )kg ,研究了经腿部肌肉注射 0 ,0 .2 5 ,0 .5 ,1.0和 2 .0mg猪生长激素释放因子 (pGRF)基因质粒对猪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和血液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pGRF基因质粒对猪不同生长阶段生产性能的影响不同 ,10~ 4 0kg阶段促生长效果好于 4 0~ 10 0kg阶段 ,且促生长效果与剂量有关。相对于促生长效果 ,在猪整个生长阶段pGRF基因质粒对饲料利用率的改善效果更明显。 10 0kg体重屠宰 ,2mg组对胴体品质改善最明显 ,但对肉质无影响 ;血液中GH、IGF I、GRF及血糖浓度和血清尿素氮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二因子多水平有重复的试验设计,选取16只3月龄断奶并已去势的苏尼特羊公羔,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试验前各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于试验羊活重达10.79±0.49、20.73±0.70、28.54±0.57、(38.19±2.85)kg时屠宰,采集背最长肌(LD)和股二头肌(BF)样品后测定肌内脂肪(IMF)含量、肌肉组织LPL和HSL活性,并分析不同体重阶段酶活的变化及其与肌内脂肪沉积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随着体重的增加,IMF含量逐渐增加,并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部位肌肉间的IMF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不同肌肉组织LPL和HSL活性均随体重增加逐渐降低,不同发育阶段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LPL11kg时酶活显著高于后三个体重阶段(P<0.01),但LD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29kg体重时酶活降到最低,极显著低于前两个体重阶段(P<0.01),38kg时又开始升高,但与29kg时差异不显著(P>0.05)。LD中HSL酶活最低值出现于21kg体重阶段,而BF在29kg时HSL酶活性最低,二者都极显著低于11kg时的酶活(P<0.01)。不同肌肉部位间LPL活性在11kg时BF显著低于LD(P<0.05),29kg时极显著高于LD(P<0.01),其它两个阶段差异不显著(P>0.05)。11~29kg不同肌肉部位HSL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38kg体重时BF中HSL活性极显著高于LD(P<0.01)。③BF和LD中LPL酶活在11~38kg期间与IMF含量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2(P=0.003)、-0.864(P<0.001)。BF中HSL与IMF含量无显著的相关性(P>0.05);LD中HSL与IMF含量呈负相关(-0.850,P<0.0001)。结论:LPL和HSL是IMF沉积的重要参与者,对IMF的沉积有显著的影响。HSL活性的发育性变化趋势与肌内脂肪沉积基本一致。11~38kg体重阶段肥羔LD和BF中肌内脂肪合成与分解代谢达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5.
研究通过对96头杜洛克公猪不同阶段料重比的相关性研究,找出与体重30~110 kg全程料重比相关性最高的体重阶段。当种猪测定的起始体重为40 kg时,与全程的料重比的相关性最高,当种猪测定的起始体重为50 kg或60 kg时,与全程的料重比呈极显著相关。将种猪始测体重提高到40~60 kg,能有效评估种猪的料重比性能,并提高种猪性能测定系统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莱芜猪胴体品质肉质特性及其随体重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测定了25头莱芜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分析了莱芜猪胴体、肌肉品质随体重(35、40、50、60、70、80、90kg)的变化规律,为确定不同生长阶段的适宜营养水平和上市屠宰体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莱芜猪自35~90kg瘦肉率在42.43%~55.29%之间,肌肉pH值稳定在6.19~6.52之间,肉色指标优良,大理石纹评分在2.50~4.38之间,肌内脂肪含量在4.51%~19.92%之间;当70kg体重屠宰时,肌肉失水率较低为13.47%,肉色、大理石纹评分较高分别为3.5、3.38,肌内脂肪含量较高为11.54%.胴体和肉质性状间相关程度有强有弱,相关系数有正有负.相同性状间有较强的正相关,相反性状间有较强的负相关.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认为,莱芜猪以体重70kg作为上市屠宰体重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围绕体型评分性状,探讨其与生产性状的遗传联系,并浅析其在生产中如何有效利用。通过比较分析了不同体型评分下,生产性状表型的差异;同时分别利用单/多性状线性模型和阈模型对大白猪体型评分性状进行了遗传参数估计,并计算了体型评分性状与部分主要生产性状之间的表型和遗传相关以及排名的秩相关。结果表明:随着体型评分的升高,达100 kg体重日龄与100 kg体重背膘厚均逐渐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头胎产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单性状和多性状线性模型体型评分遗传力分别为0.03和0.04,阈模型遗传力为0.21;此外,体型评分与头胎产仔性能呈强的正遗传相关,而与非头胎产仔性能呈弱相关,与生长性状呈强的负遗传相关;最后,秩相关结果显示,单一通过性状EBV排名来选种不可靠,但排名靠前个体体型评分均值在8.0左右,提示应综合体型评分和育种值排名来选种。  相似文献   

18.
研究分析了46头屠宰体重在80~107 kg阶段的大蒲莲猪的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及其相关程度和随屠宰体重的变化规律,为确定大蒲莲猪适宜的上市屠宰体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80~107 kg体重阶段,随屠宰体重增大,胴体重极显著升高,100.5~107 kg体重阶段分别比80~90 kg、90.5~100 kg体重阶段升高17.74%(P<0.01)、5.73%(P<0.01),90.5~100 kg体重阶段比80~90 kg阶段升高11.35%(P<0.01);胴体直长100.5~107 kg和90.5~100 kg体重阶段分别比80~90 kg体重阶段升高6.52%(P<0.01)、3.77%(P<0.05);眼肌面积100.5~107 kg体重阶段分别比90.5~100 kg、80~90 kg体重阶段升高24.35%(P<0.01)、25.36%(P<0.01);瘦肉率100.5~107 kg体重阶段比90.5~100 kg体重阶段升高10.71%(P<0.05);皮脂率100.5~107 kg体重阶段比90.5~100 kg体重阶段降低10.47%(P<0.05);表示肉黄度的b值90.5~100 kg体重阶段比80~90 kg体重阶段降低27.20%(P<0.05);其它指标变化不显著。胴体肉质性状间相关程度有强有弱,相关系数有正有负。相同性状间有较强的正相关,相反性状间有较强的负相关。如3点平均背膘厚与皮脂率极显著正相关,与瘦肉率极显著负相关;瘦肉率与眼肌面积、后腿比例、肌纤维直径极显著正相关,与皮脂率、干物质、肌内脂肪呈极显著负相关等。在80~107 kg阶段,胴体重、胴体直长与体重之间呈极显著的回归关系,胴体斜长、眼肌面积、大理石纹与体重之间呈显著的回归关系,其它指标与体重间的线性相关不显著。综合分析,大蒲莲猪的适宜屠宰体重为100.5~107 kg阶段。  相似文献   

19.
不同开填体重朗德鹅产肝性能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开填体重的朗德鹅产肝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4.2 kg体重组的平均肝重最大,为827.50 g,极显著高于3.8 kg、3.0 kg体重组(P<0.01);4.7 kg体重组的肝重明显低于4.2 kg体重组,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20);相关分析发现开填体重与肝重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通过建立回归曲线得出国内朗德鹅12周龄的最佳开填体重为4.5 kg。对肥肝重与腹脂重、皮脂厚等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肝重与腹脂重呈正相关且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脂肪组织的脂肪沉积与肝脏的脂肪沉积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养猪》2019,(5)
研究分析了46头屠宰体重在80~107 kg阶段的大蒲莲猪的背最长肌氨基酸、脂肪酸、肌内脂肪、蛋白质含量及其相关程度和随屠宰体重的变化规律,为确定大蒲莲猪适宜的上市屠宰体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80~107 kg体重阶段,背最长肌丙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含量都以100.5~107 kg体重阶段最高,分别比90.5~100 kg体重阶段提高13.76%(P0.05)、17.35%(P 0.05)、29.73%(P0.05);胱氨酸100.5~107 kg体重阶段比80~90 kg体重阶段提高50%(P0.05);脯氨酸80~90 kg体重阶段比90.5~100 kg体重阶段极显著提高61.54%(P0.01);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含量90.5~100 kg体重阶段分别比80~90 kg体重阶段提高35.98%(P0.01)、31.65%(P0.05)、46.84%(P0.01)。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间的相关程度有强有弱,相关系数有正有负。17种氨基酸间相关性较强,4种脂肪酸间相关性极强(硬脂酸与亚油酸间除外),17种氨基酸与棕榈酸、油酸、亚油酸3种脂肪酸间相关性也较强,但与硬脂酸相关性弱,除脯氨酸与硬脂酸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外,其它16种氨基酸与硬脂酸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回归分析表明,大蒲莲猪在80~107 kg体重阶段,背最长肌17种氨基酸和4种脂肪酸含量与体重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不显著,复相关系数(R2)在0.000~0.101之间。综合分析,大蒲莲猪的适宜屠宰体重为100.5~107 kg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