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阁 《河北林业》2013,(3):33-37
我的朋友圈中有一大帮子搞摄影的人,大家在一起切磋技艺,互帮互学,在提高技艺的同时,也建立了"铁磁"的友情,这份因工作与爱好共同缔结的友情让我们彼此间受益匪浅。这些"铁磁"的朋友中,有一批人常年驻守在河北省最北部的塞外高原之上,那个地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塞罕坝。在这块让中外影人出好作品、眷恋一生的创作沃土上,他们在占尽天时、地利的条件在默默创作着,我习惯统一称他们是"塞罕影人"。  相似文献   

2.
孙阁 《广西林业》2013,(8):45-47
有这么一批人,常年驻守在河北省最北部的塞外高原之上,那个地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塞罕坝"。他们在这块让中外影人出好作品、眷恋一生的创作沃土上,默默创作着。我习惯统称他们为"塞罕影人"。和众多的摄影家相比,他们也许不能称为家,只能称之为摄影人。与饱览名山大川的摄影家和用  相似文献   

3.
作为英石之乡与英石传统非遗技艺的重要所在地英德,让英石非遗技艺更好地传承是本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英德英西中学美术组研究课题组为此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英石艺术作为乡土美术教材的研究》记录了课题组以英石传统技艺培育为教学手段,以英石盆景创作为课程载体,让中学生动手参与设计与创作的过程;课题创作的英石壁型盆景也为英石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样本。  相似文献   

4.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每次从收发室领到一大叠来信,回到家便急急地拆开信封,坐在椅子上一字一句地念起来。来信人有亲戚、朋友、学生,也有远方素不相识的编辑以及读者。他们把快乐、忧愁以及异土他乡的风情和厚爱馈赠于我,让我感受到友情的温馨、实在和厚道,我特别喜欢这心灵的直露。  相似文献   

5.
王绍增先生"营境学"框架下的营境理论,是关于室外人居环境景境营造的创作路线和方法,是继承、发展和创新中国传统造园物我合一的"入境式"设计理论,强调风景园林的创作对象(景)必须符合使用者的需求(人),也必须适应基地现状(境,含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空间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条件,人、景、境这三者是互相关联的。它的核心是满足人的需求,目的是通过"景从境出"创作路线生成的一个个独立的景,这些景组成了景境,人在景境中,与景境交融,最终实现以境启心。  相似文献   

6.
国际花会香港分会(Ⅰ·Ⅰ)的插花专家一行14人,怀着满腔热忱和友情,携精湛的技艺赴穗参加第二届全国插花展览并作示范表演。此行为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代表们带来了宝贵的花艺知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真正体现了国际花会“推广花道”的宗旨和“以花会友”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我记得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经常做一个这样的梦:一幢纯白色的小木屋,左面青山,右面绿水,翠木成荫,在那青青的芳草地上,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小鹿、小白兔、小松鼠、小猴子……还有我和我的白马王子带着我们的爱犬在草地上、在树林中嬉戏游乐,完全生活在没有人间烟火的桃花源中。当然,这一切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只是幼时无法实现的一个梦。可是,长期生活在节奏紧张的环境中的都市现代人,他们天天面对的只有数字化的高科技,硬梆梆、毫无表情的计算机,水泥森林的无限蔓延,车水马龙的都市景色……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甚至爱情都在渐渐的淡化,取而…  相似文献   

8.
广东英德英西中学结合中学美育教学,充分挖掘英石假山盆景的本土化特色与魅力,以"英石碟景"为主要研究方向、创作形式及教学手段,传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英石假山盆景制作技艺"。英西中学美术科英石碟景教研小组的教学过程包括山水审美的常识教学与训练、底图构思和设计、制作实践、交流与点评4个教学步骤。英石假山盆景制作技艺非遗传承的教研活动重在结合美育培养与技术实操两方面。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鸟类分类学和多样性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我认为每种鸟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都在生态系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很难将某种鸟挑选出来,为它戴上"最美的鸟"的桂冠。但是,总有某种鸟或某些鸟,或因色彩艳丽,或因行为独特,让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在我研究观察鸟类的生涯中,看过亚洲、非洲、欧洲、北美4个大陆数千种野鸟,能让我一见就怦然心动、过目不忘、终身铭记的鸟,红腹锦鸡首当其冲。就这  相似文献   

10.
河边看柳     
唐颖中 《中国林业》2012,(10):31-31
初春,我去河边走走,不为什么,只为看柳。看柳,得一份心境。远远地看柳,那柳一如舞娘婀娜的身姿,和风轻吹时,像在风中轻舞舒袖,又好似在呢喃般地恋着河水,依存着只可让人意会的情愫。水恋着柳,柳依着水,水与柳,兴许正是生命相依的缘分,不由得让人想起万物聚合,皆天意使然。人世间的亲情、爱情、友情,即便一起共事的同事、行船同路的众生,  相似文献   

11.
悠悠科尔沁     
晓宇 《中国林业产业》2005,(4):47-47,53
山之美,在于它的高峻挺拔;草原之美,在于它如省略号般的绵延无尽……当我再次驱车行驶在邪绵亘无边的内蒙古高原上时,一种重逢的冲动和渴望催促着本已疯狂的车轮。那片曾经让我敬畏的天空、让我撼然的草地,那份让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自然之伟大"、"人之渺小"的境界,那片蓝、那片绿、那片波光粼粼耀人双目的湖面和那低空盘旋、触手可及的苍鹰……一桩桩一件  相似文献   

12.
搜集、整理了盆景技艺等相关资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分析了盆景艺术的创作原则及艺术表现特点,探讨了盆景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艺术手法,使盆景这"无声的诗,立体的画"给人以更为丰富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3.
岭南盆景艺术创作有自己的技艺要求和规律。其创作过程一般包括选材、构思(构图)、剪裁、造型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和过程又有特定的要求和规则。只有掌握好这些要求和规则,才能创作出一盆成功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伍荔霞 《广西林业》2010,(11):38-39
<正>元宝山有没有野人?这个惑人的问题至今没有确切答案。据说有不止一个人,外来进山考察或当地进山砍柴,失踪数月后回来沉默少语,让谜底依旧深深封存。2010年金秋重阳节,我与同伴拾元宝山崎岖的山道而上,带路的护林员讲述了从他爷爷那流传下来的故事,说村里一人曾被"野人"抓进了山,晚上还被抓住手腕防止逃跑。后来村人用一竹筒套在自己的手腕上让"野人"握着,在月黑风高之时,他从竹筒中小心抽出手腕,才逃回了村……  相似文献   

15.
<正>每次在自然中奔走穿行,高大森林中的鸟啼,温润雨林中的虫鸣,高原雪山的风声,江河湖海的浪涛,这些都是我用来索引自然的关键符号,几经周折到一个目的地,最先让我置身其中的正是大自然里种种美妙的声音。只是在我心里一直有个未解之谜,那是从小学过的诗句中让人浮想联翩的猿声——"两岸猿声啼不住",那种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的体验,我曾以为只是诗人的遐想。  相似文献   

16.
曹庆 《陕西林业》2008,(4):46-47
从中国申奥的那时起,我们的脑海中就闪动着一幅幅精彩绝伦的场面,赛场上下的较量与交谈,运动员们将友谊融于竞技搏击中间。在那个大舞台上,在一展技艺的高下中,充分地展示着运动员的健康体魄、敏捷的思维和应变才华。同时,随着奥运进程,创造着许多关于友情、拼搏、永不言败的故事,成为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话题之一,也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又一耀眼光斑。  相似文献   

17.
以"蓄枝截干"为主要核心技艺的岭南盆景作为中国盆景艺术的一朵奇葩,一直是岭南文化艺术的典型代表。随着时代的变迁,岭南盆景在技艺传承、系统研究和实践推广等方面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华南农业大学岭南民艺平台立足于这些现状,从岭南盆景人与物之间的动态关联过程出发,基于风景园林学科范畴,以口述史的研究视角对岭南盆景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九月的隆化,天高云淡、凉风习习,让人心旷神怡。这个季节,也是秋季造林的黄金期。在茅荆坝国有林场,54岁的贾万东来到造林现场,望着眼前新栽植的一株株油松,满是期待。"从总体看,我们10个国有林场中,没有立场立处的支柱性产业。让林场尽快摆脱困境,是我的责任,让林场职工都过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工作追求。"作为隆化县国有林场管理处的"一把手",贾万东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眼前的这一片片新绿,给了他信心,更让他明白:作为新时代的务林人,就要用担当诠释初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在园林中造假山始于秦汉,秦汉时期的假山从"筑土为山"到"构石为山"。由于魏晋南北朝山水诗和山水画对园林创作的影响,唐宋时园林中建造假山之风大盛,出现了专门堆筑假山的能工巧匠、宋徽宗于政和七年(1117年),建艮岳于汴京(今开封),并命朱力以"花石岗"的名义将江南的奇花异石运往汴京。自此民间宅园赏石造山,蔚成风气。造假山的手艺人被称为"山匠"、"花园子"。明清两代又在宋代的基础上把假山技艺引向"一卷代山,一勺代水"的阶段。明代计成的《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清代李渔的《闲情偶寄》中均有关于假山的论述。现存的假山名园有苏州的"环秀山庄'、上海的"豫园",扬州的"个园",北京北海的"静心斋"和中南海的"静谷"等。  相似文献   

20.
撕下日历的最后一页,却翻不过2013年的美好回忆和点滴收获。翻开日历新的一页。满是对2014年的憧憬和期待。也许,现在的你正在奔忙,为了老人孩子的礼物;也许你还在工地上加班,为了在节前多挣些钱而满面灰尘:也许你还在寒风中守着自己的摊位,兜售着新年的喜庆;也许你还在四处奔波,为成功卖出一件产品而兴奋……世界上最公平的就是日子,在一年内,没有谁的日子会比谁的多,大家都拥有365个日日夜夜,但365个日日夜夜给每一个人带来的却是不同的收获和感受。有梦想,就启程吧!在关爱中让友情更深,在牵挂中让亲情更暖,在耕耘中让心底更静,在简单中让生活更美。愿新春的阳光照耀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