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霉菌是在储粮过程中常见的微生物,如果在储藏过程中不严格控制,则会对粮食品质及安全造成重大影响。本文通过比较不同储藏条件下霉菌总数的变化情况,探寻其在储藏过程中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
稻谷储藏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大平房仓散装晚籼稻谷进行分点、分层跟踪检测其水分、黄粒米率、脂肪酸值、发芽率等指标,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高大平房仓粮堆表层受环境影响最大,其品质变化最为明显,中上层次之,中下层、底层品质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3.
不同储藏条件下稻谷脂肪酸值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福建省地处亚热带,气温高、湿度大,适宜储粮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粮食品质易劣变。测定脂肪酸值是分析稻谷储藏品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判定稻谷宜存、不宜存或陈化的主要指标。为寻求储藏稻谷的适宜条件,制定我省稻谷储藏控温指标、轮换品质控制指标而开展本试验。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储藏时间的83份商品稻谷的脂肪酸值、发芽率及粮食新、陈实验指标进行分析与测定,研究了各储存品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对判断稻谷新陈度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不同储藏条件下稻谷整精米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不同温度、不同水分条件下,对不同品种的稻谷进行模拟储藏,探讨其对稻谷整精米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温度和水分是影响储藏稻谷整精米率的主要因素.在实际工作中,应采用各类储粮技术尽量控制稻谷在安全水分以内、20℃以下低温储藏.  相似文献   

6.
散装稻谷储藏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不同储存形式,不同储存部位的晚籼稻谷进样抽样检测,结果表明,无论是露天储存,还是仓内储存,粮堆边缘,中部各区域以及粮堆内的不同层次间,其储存品质均存在差异,而且有些部位的差异还十分明显,从抽样检测平均结果来看,储粮品质由好到差依次为:底层中层,上层,表层,稻谷储存品质的总特点是:底部储粮品质好于粮堆东,南,西,北各边缘储粮,其中以粮西部边缘的储粮品质最差,测定结果对今后合理处理陈粮,减少大批陈化粮损失及改善粮食储藏技术,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锤度不同的6个高粱品种,研究了离心和储藏温度对高粱茎秆汁液锤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榨汁后离心与未离心的品种锤度差异不显著.在常温下放置6d后,未离心的品种糖度下降到最低,而离心后的品种在常温下放置到9d糖度下降到最低.在常温,4℃和-20℃的储藏条件下放置30 d后,与最初的糖度相比,每种储藏条件下的品种糖锤度都有一...  相似文献   

8.
通过模拟储藏,研究了不同水分稻谷在25℃储藏过程中的细菌量、霉菌量及微生物种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稻谷的初始水分越高,水分下降幅度越大,细菌量下降幅度越小,而霉菌量上升幅度越大。稻谷的优势霉菌也会因初始水分的不同而有差异,初始水分为10.6%和12.5%的稻谷,黄曲霉为优势菌,而14.5%和16.6%的稻谷,白曲霉为优势菌。为了稻谷的防霉,应严格控制稻谷的初始水分。  相似文献   

9.
不同储藏条件下稻谷脂肪酸值变化和霉变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不同水分、温度下模拟储藏的晚粳稻谷和晚籼稻谷进行定期的脂肪酸值测定和霉变情况观察。结果表明:储藏温度越高,稻谷含水量越大,其脂肪酸值上升速度越快,也越容易发生霉变。相比较而言,含水量分别为14.5%、13.5%晚粳稻谷和晚籼稻谷,在20℃储藏3个月,脂肪酸值变化很小,也未发生霉变。在相同储藏温度下,同一水分晚粳稻谷的脂肪酸值比晚籼稻谷更容易上升,也更容易发生霉变。脂肪酸值与稻谷霉变相关,一般而言,当稻谷脂肪酸值超过25 mgKOH/100g,开始霉变,所以脂肪酸值可作为稻谷是否发生霉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不同品种、不同储藏条件植物油实仓储藏期间过氧化值变化规律研究分析,发现相同条件下,油罐罐容越大,装油比例越高,油脂氧化稳定性越强。油脂过氧化值在第一储藏阶段(入仓后前4个月)上升最快,罐容越大,中后期储藏稳定性越高,当罐容过小(≤3000 t)时,油脂储藏期间过氧化值全程上升都较快,保管难度较大。当装油比例≥90%时,油脂储藏性质比较稳定,过氧化值增长较为缓慢;当装油比例≤60%时,油脂储藏性质较为活跃,过氧化值增长速度显著提高。目前国内储备规模最大的几种油脂氧化稳定性从优到劣依次为:菜籽原油>三级菜籽油>大豆原油。  相似文献   

11.
不同储藏条件下糙米中过氧化氢酶活动度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伟  陈瑞  刘璐 《粮食储藏》2010,39(6):28-33
在不同储藏条件下,对糙米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采用储藏条件为:氧气浓度分别是2%、5%、21%,温度分别为15℃、20℃、30℃,水分分别为13.5%、14.5%、15.5%。以此来进行糙米模拟储藏实验。首先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方法,研究了氧气浓度、储藏温度、糙米水分对糙米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3种不同氧气浓度的气调方式中,2%和5%的氧气浓度可使水分在13.5%~14.5%之间、温度范围为15℃~20℃的糙米在5个月的储藏期内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控制在25%以内,而在21%氧气浓度的自然储藏条件下,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超过了35%。另外通过比较21%氧气含量、水分13.5%不同温度条件下糙米的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变化情况,可以看出高温下(30℃)的糙米其过氧化氢酶活性比15℃和20℃的糙米变化要快。在150d的储藏期内下降了37%。且后者在60d出现一个转折点,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速率开始明显减小。其中高于15.5%的高水分糙米不宜储藏,实验验证了低氧可以延长高水分糙米的储藏期。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综合实验,并使用Design一Expert软件进行多因素分析,可以得出各因素之间具有交互作用,其中温度和氧气浓度和水分的交互作用对糙米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显著。水分和温度越低,糙米品质劣变速度越慢。  相似文献   

12.
高大平房仓稻谷储藏品质变化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高温高湿的重庆地区,新收获的稻谷在高大平房仓中储藏39个月,对其品质变化情况进行布点扦样检测,从结果分析来看,仓内各处稻谷的劣变速度不一致.粮面下0.5 m以内和靠近仓墙的稻谷劣变速度较快,粮面下0.5 m以内的劣变速度又快于靠近墙部分的稻谷.  相似文献   

13.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气调储藏条件下,茶籽油皂化值、酸值、碘值、过氧化值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结果表明,储藏时间越长,茶籽含水量越高,储藏温度越高,茶籽油的碘值越低,皂化值、酸值、过氧化值升高越快。同时在充98%N2或充40%CO2的情况下,控制茶籽含水量和储藏温度,有利于长期保持茶籽良好的品质。此试验茶籽最佳储藏条件为充98%N2,茶籽含水量7.5%,储藏温度18℃。  相似文献   

14.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气调储藏条件下,茶籽油皂化值、酸值、碘值、过氧化值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结果表明,储藏时间越长,茶籽含水量越高,储藏温度越高,茶籽油的碘值越低,皂化值、酸值、过氧化值升高越快。同时在充98%N2或充40%CO2的情况下,控制茶籽含水量和储藏温度,有利于长期保持茶籽良好的品质。此试验茶籽最佳储藏条件为充98%N2,茶籽含水量7.5%,储藏温度18℃。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挥发性物质与小麦粉储藏品质指标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小麦粉品质变化机理,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了不同储藏条件下小麦粉中的挥发性物质,同时测定其生化指标,分析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及其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储藏条件的小麦粉挥发性物质种类基本相同,只是在量上存在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显示,小麦粉挥发物中的己醛、2-壬烯醛、2-辛醛、癸二烯醛、1-己醇、2-乙基-1-己醇,、苯甲醇、丙酮、十二烷、十四烷含量与脂肪酸值、丙二醛和回生值呈较高相关性,可作为小麦粉储存品质变化的评判指标,同时小麦粉中挥发物来源主要由脂类的氧化和水解产生。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谷外糙米对稻谷品质的影响,研究了稻谷、净稻谷、谷外糙米在储藏过程中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谷外糙米的水分含量变化显著,稻谷水分含量总体下降。谷外糙米的脂肪酸值较大幅度增加,9月达到峰值,导致总体的稻谷脂肪酸值略为上升。出库时谷外糙米的裂纹率明显高于正常糙米,影响稻谷整精米率。  相似文献   

17.
不同储藏条件下糙米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供试3种糙米(粳米、杂籼米和纯籼米)分别放在低温、常温、高温和真空条件下储藏,定期测定其浸出液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糙米的浸出液电导率呈增加趋势,低温储藏的增加最小,真空储藏的次之,常温储藏的增加较大,高温储藏的增加最大;低温、常温和真空储藏条件下丙二醛含量随着储藏时间延长而增加,高温条件下先增加后减小.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水分的大米在不同温度下储藏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室人工模拟条件下控制大米的储藏温度和水分,对储藏大米进行了为期13个月的试验研究。在研究期间对影响大米质量的感官指标、脂肪酸值等数据进行定期检测,通过研究我们认为高水分大米经高温条件下储藏,当脂肪酸值达25mgKOH/100g时是大米安全储藏的界限;较低水分的大米常温或准低温下储藏,其安全期限以感官指标来判定。确定了不同含水量的大米在不同温度下的安全储藏期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华北储粮生态区的特点和影响储粮安全的生态因素,采用准低温储粮技术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措施,分另q在北京市房山粮贸总公司等4个储粮单位的9栋仓房,开展稻谷储藏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仓房隔热改造、仓顶喷涂反光隔热漆、冬季自然通风降温和夏季机械制冷降温等多种措施优化组合,可以将储藏稻谷的最高温度控制在26℃以下,储藏三年稻谷的平均脂肪酸值小于20.7mgKOH/100g,稻谷品质良好。对照仓稻谷最高粮温约为30℃,储藏稻谷两年后平均脂肪酸值小于23.4mgKOH/100g,接近不宜存,被安排出库。因此,这种优化组合技术适合北京地区的稻谷安全度夏储藏,在保护粮库工作人员健康,保护环境,增强粮油食品安全和推动绿色储粮科技的发展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对入库储藏在不同仓型内的同种、同年限及同产地的小麦,进行了持续三年的定期跟踪扦样检测,研究其储藏品质变化规律并对比其变化趋势。试验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容重、硬度指数、杂质、色泽、气味等品质指标并未有明显变化,而不完善粒、面筋吸水量、品尝评分值,均有下降趋势,且平房仓劣变趋势明显大于高大平房仓,试验结果有利于指导今后在高温高湿地区气候条件下小麦的长期安全储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