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影响下,福建省持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从农业转移人口个人来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决策可以视为一种投资行为,其考虑迁移城市至市民化与否的经济动因是进行成本收益因素分析,包括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及收入收益、教育收益、医疗收益、文化收益。作为公共政府应该制定措施,降低市民化总成本,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要以强制性制度创新,构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需要多元主体多层面的推动,其中,从地方政府服务型职能角度来研究是一条重要的途径。结合河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的实际情况,以服务型政府为视角,经过分析发现,河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的现状主要有:各级政府采取措施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法律法规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城乡二元体制阻碍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通过对河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可以发现,河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将主要呈现以下几个趋势:河南省域内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河南省域内的农业转移人口将进一步增多、深入改革二元体制,促进河南省的农业转移人口实现有序市民化。  相似文献   

3.
加速革命老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是深化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或农民市民化的过程,也是纵深推进区域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过程,更是积极推进贫困地区城乡统筹和城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因此分析革命老区市民化转移对我国贫困地区的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必须从经济、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来细致剖析我国贫困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约因素,实现老区市民化转移人口的职业身份、职业能力和劳动权益保障,这才能真正推动老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国务院2016年8月5日印发《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建立健全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政策体系做出部署。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抓手。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决策部署,按照"创新机制、扩大覆盖,精准施策、促进均衡,强化激  相似文献   

5.
基于行为与预期视角,构建了农业转移人口进程定居意愿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河南省3市1 280个农业转业人口的问卷调查,采用二元Logisitic模型实证研究了反映农业转业人口主观意愿的相关因素对其进城定居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城市务工时间和幸福感对其进城定居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收入水平、劳动合同、社保、职业等因素影响不显著。提出了提升心理预期;发挥市场机制对农村资源要素的配置;从制度层面把控关键要素(人、业、钱、房等)推行市民化;发展农业转移人口的选择能力;打造公平的竞争平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发展较为缓慢,在市民化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成本,面临着成本困境。降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破解市民化成本困境是应该重视的问题。通过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市民化面临着过高的住房成本以及社会保障费用成本承担不足、成本分担机制不健全等困境。提出了要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以城乡统筹方式分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做到政府、企业、农民共同分担,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3):223-226
农村城市化是未来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皖北地区作为安徽省的农业主产区,拥有众多农业人口和耕地,这里的城市化问题就成了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然而因为经济条件、地理位置、群众意愿等各类因素的影响,皖北农村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基于对皖北地区农民市民化意愿的实地调查结果,并结合目前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阐释各类基本因素对皖北地区农民市民化意愿的影响,通过对各因素进行交叉分析,深入剖析皖北地区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阻碍,提出了推动皖北地区农民市民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潘启龙  刘合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856-11860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一个深刻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该研究首先回顾了农业人I:7转移的有关理论,阐明了问题的来源;其次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人口落户城镇的影响因素;再次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经济和非经济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推动力。要让更多的农民实现市民化转变,能够与“四化”同步发展,能够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达到城市化是农民市民化的舞台和载体,农民市民化是城市化的结果和目的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发展。现阶段农民市民化还存在很多现实的、制度性的、深层次的困境和障碍,阻碍着农民市民化步伐。笔者分析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变革的困境,提出了相应地解决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朱进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496-9499
分析了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下农民工社会保障在整体上存在的问题,如社会保障项目少、社会保障水平低、社会保险关系难以转移、地区差异显著等。指出这对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带来了很多不良后果:弱化了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降低了市民化能力,抑制了市民化进程。因此必须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以缩小农民工和城镇职工社会保障的差异,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当前,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归纳起来,包括户籍制度、劳动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住房制度、医疗制度、养老制度等等。只有从根本上破除当前仍存在于城市中的上述二元制度,才有可能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消除制度性障碍。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市民化是提升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抓手。李克强总理在2021 年政府工作报 告中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中西部地区农业人口基数巨大,传统的向大、中型城市转移的异地市民化路径无法进一步提升中西部地区的 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水平,进而影响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本文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 化的本质内涵,概述推进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原地市民化的现实驱动力、面临的困境,从“观念转变”、“产业支 撑”、“制度创新”、“强镇扩权”四个方面探索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原地市民化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解决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是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对湖北省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经济生活、心理认同2方面的市民化水平不高,居住条件、社会关系及政治参与3方面的市民化水平则更低。建议制定政府保障房政策、积极拓展社会资本和改善城市政治生态,以提高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4.
诸暨市是一个处于城镇化发展中的典型样本。改革开放以来,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一直是国家关心的问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利于三大产业的和谐发展,提高诸暨的城镇化水平,避免浪费劳动力资源,符合社会大环境的发展趋势。以诸暨市农业转移人口作为研究对象,从个人、家庭、经济和心理四大因素出发,运用描述性统计等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从总体的情况上看,对诸暨市农业人口市民化意愿影响较为显著的是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满意度、收入水平、城镇生活满意度和身份认同感。  相似文献   

15.
正国务院2016年8月印发了《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通知》财政部负责人做了相关解读。扩大覆盖:基本公共服务"随人走",将持居住证人口纳入保障范围"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也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财政部负责人表示,《通知》提出的10条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统筹城乡发展,深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解决农业转移人口贫困问题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明确提出,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也就是促进农民工全面发展,解决农民工贫困的过程。要解决农民工贫困问题过程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说是最重要、最具先导性的投资。解决农民工能力贫困问题,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依靠职业技能提升,走出低技术陷阱,有效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CATI调查数据为样本,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有序Probit模型回归分析,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模型,为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2):208-209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之中,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是以人为核心城镇化建设的战略切入点和关键点,也是推进西部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在深入了解西部欠发达地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将发展的目标与手段匹配,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遵循发展规律,才能有序推进该区域人口的市民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文从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面临的共性问题出发,提出应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构建完善的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分担机制,加强其公共服务基本保障来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9.
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实现城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高质量市民化进程缓慢的根本原因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虚高。现阶段,有较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方面的研究成果,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回顾和整理国内学者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研究的相关成果,围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构成、分担成本精确化计算及量化方法阐述、成本分担机制构建等方面进行论述。通过对现有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不断地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的深入研究,从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顶级阶段”,它要求在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建设来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并最终消解城乡二元结构。农民市民化,指的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借助于工业化的推动,让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大部分农民,离开土地和农业生产活动,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其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社会过程。解决农民市民化的问题需要多头并进,除了继续推进农民工、城郊农民向城市转移外,还必须根据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要求加大居村农民市民化的力度。居村农民市民化理当成为我国农民市民化的重头戏,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目前面临诸多因素的制约,要克服农民市民化中的种种制约,必须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城镇建设和发展、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层面、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建设及政府的管理和服务上求得全面突破,这样方能让更多的农民变为市民,加快实现农民市民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