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客家传统村落景观是客家人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所营造的居住、生产、生活环境的综合体,具有鲜明的特征。近年来客家传统村落在旅游开发的推动下村落景观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以龙南县关西村为例,从原真性保护、继承性修复、合理性优化、文化性添色、破坏性拼接五个部分评述旅游开发对原有客家村落景观的保护、运用及破坏的情况,并为同类型的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
杨秀翠  刘燕 《绿色科技》2014,(4):293-295
指出了“负责任旅游”是人们对“大众旅游”的弊端深入认识的研究结果,它要求旅游的所有参与者要考虑自身行为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经济、文化的影响,采取负面影响最小化的旅游方式,使当地居民和环境获得最大收益。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旅游开发初级阶段,面,临着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问题,在分析大山包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用“负责任旅游”理念对大山包旅游开发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原来那种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心理诉求。深度旅游与观光旅游相比,注重的是旅游的内容,意在调动游客的参与和体验的积极性。对处于旅游开发初级阶段的大山包旅游,如何深度开发,打造成为“精品”,是昭通旅游发展的关键。在分析大山包旅游开发现状、深度旅游开发的必要性的基础上,从经营养生旅游商品体验店、增设体验型旅游活动特色农家乐、完善观鸟设施、实现游客与鸟类近距离接触等方面对大山包深度旅游开发给予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赵辉  陈娟  薛高洁  汪琦  宴瑾 《绿色科技》2024,(1):18-23+30
基于AVC[吸引力(attraction)、生命力(vitality)和承载力(capacity)]理论,对传统村落景观资源及景观的发展进行了探究,并揭示了传统村落景观存在的问题,力求提出改善传统村落进行景观的方案。选取临沂智圣诸葛故里——沂南县竹泉村为案例,进行了传统村落景观综合评价研究。以AVC理论为指导,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AVC综合评价体系,包括吸引力、生命力、承载力3个方面的11个因素层和37个指标层,13位相关领域专家对指标两两比较打分评价,运用yaahp软件确定各层级权重值,结果表明:竹泉村承载力(0.4233)权重值最高,具备旅游发展的优势和条件,最大游客容量(0.0121)成为其发展旅游的最大影响因素。生命力(0.2728)和吸引力(0.3039)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当前得出的权重数据,提出了竹泉村景观保护与更新策略:(1)修复村落历史风貌,建设村落生态景观;(2)保护文化景观,加大文化遗产宣传力度;(3)完善村落基础设施;(4)引入外来企业,带动村民参与;以期为村落景观今后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于曙明 《贵州林业科技》2007,35(2):23-25,33
旅游开发是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一些保护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缺乏生态思想和景观保护意识,造成了景观资源的退化和对保护对象的破坏。在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与管理中,导入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进行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并加强景观生态管理,能够促进自然保护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达到自然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粹,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本研究选取漓江流域5个代表性的传统村落,结合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调研访谈,进而分析漓江流域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和保护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村落保护和旅游发展对策,以期为漓江流域传统村落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传统村落被大规模拆迁改造,村庄布局、传统建筑、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也随之消失。为了让更多有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得到保护和发展,文中以临沂市竹泉村为例,在"记得住乡愁"情感下,从几百年形成的民居、泉水、竹子、民俗等村落景观要素分析,研究传统村落景观的独特魅力,探索传统村落景观保护、改造和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8.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研究背景,结合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从传统村落景观和乡村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讨论了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紧密关系,指出了需要寻找两者之间的融合,才有利于实现村落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城子三寨村的实地调研、分析,结合当地景观和产业的优势,提出了传统村落景观与乡村产业融合的基本策略:(1)农业与景观融合优化生态保护的产业结构;(2)旅游业与景观融合丰富空间完善村落格局;(3)文化业与景观融合打造韵味传承历史文脉。突出产业特色,建设传统村落的旅游设施,将文化创意延展到公共设施景观中。以挖掘传统村落生产与生活特色,打造村民富,村寨美的美丽画卷。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大山包生态旅游的发展是昭通市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山包游客及车辆现状进行了调查,结合现有的旅游现状,分析了游客对大山包旅游的影响,为昭通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在经济全球化、旅游热潮等方面的复杂背景下,民族村寨的传统民居成为当下热门研究话题.以第一批"中国景观村落"的代表--广西金竹壮寨为案例,对其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改造进行多个侧面研究,并提出实施建议,拟解决其在旅游保护与开发中的矛盾,亦以期对其他类似民族村寨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改造工作起到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为众多的乡村发展提供了契机。那柯里作为历史上茶马古道的一个重要驿站,村落的发展与茶马道路有着密切联系。随着时代变迁,那柯里村落仍然具有优美的自然风景、浓郁的乡土文化、古朴的茶马文化、丰富的地域民族文化、多元的产业文化等发展优势,但在村落发展建设中仍存在村落旅游资源单一、景观资源利用不足、服务设施未完善等问题。针对那柯里村落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深度挖掘乡村景观资源、完善乡村旅游环境、统一乡村风貌、注重乡村产业发展、注重乡村内涵提升等发展对策,以期为相似村落发展及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 ,保护区内旅游景观资源十分丰富。分析了旅游景观资源的组成及其特点 ,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及生态旅游对森林资源的影响 ,同时对本区在生态旅游开发中旅游、自然保护、扶贫与环境教育功能的发挥情况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许秀娟 《绿色科技》2023,(21):22-27
以传统村落连州市丰阳村为研究对象,从村落遗存最具识别性的建筑、水系、布局入手,分析了景观基因中蕴含的主导、传承、归因、依附、尺度、意象等遗传信息,并探索了遗传信息的储存方式与表达路径。结果表明:丰阳村的景观基因遗传信息依附于背山面水的村落朝向、条块状的整体布局形态、雕梁画栋的祠堂、精巧绝伦的古庙、半月形的水塘等,共同造就了丰阳的整体意象表达。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了丰阳村景观基因“信息元-信息点-信息廊道-信息网络”的旅游规划,以信息点串联形成商贾街巷文化体验廊道、明清古民居建筑文化体验廊道、生态自然景观体验廊道、宗族文化体验廊道,以廊道交错构成网络,以期为丰阳村、岭南传统村落乃至全国传统村落旅游开发背景下实现传统文化永续传承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大理旅游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环洱海旅游的开发,但是当前洱海的旅游发展却因交通问题停止不前,旅游发展与道路用地规划问题也日渐凸显。根据当前洱海景观环线所产生的问题,通过文献查阅法、实地访谈法等方式提出了兼顾环洱海旅游发展和洱海周边村落发展的洱海环线道路模式,以建设有大理洱海特色的旅游发展模式,从而提高大理洱海旅游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乡村景观评价因子分析是指导乡村规划设计与建设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个传统村落样本的问卷调查,筛选出影响传统村落景观的变量;运用IBM SPSS 24. 0采用统计学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法进行量化分析,得到影响传统村落景观空间的4个公共因子,即村落风貌因子、精神文化因子、生产性景观因子、交通及公共空间因子,其中村落风貌因子对山地传统村落景观空间质量影响尤为重要。该研究期望为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开发、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乡村景观具备更加丰富的历史信息,且文化景观也更加明显。在城镇化加剧的今天乡村景观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同时承载文化与空间的文化景观是传统村落景观中的要素之一,结合国内外乡村景观的历史实例进行分析。从乡村景观的起源、发展、现状、梳理乡村景观的发展脉络,结合自然环境与景观机制展现乡村景观的积淀和演化过程,继而探讨经济快速发展下和快速城镇化背景之下的乡村景观旅游的保护与更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俞高双 《绿色科技》2012,(11):235-238
分析了乡村旅游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乡村旅游的含义和分类。从乡村旅游景观的范畴层面属性和元素特质要素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当前景观建设的不足之处。结合鹿田村的旅游资源现状,提出了区域、村落、村貌和院落景观的建设策划方案与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苏年 《绿色科技》2019,(7):253-256
指出了平安壮族在与自然长期的相处中,发挥了惊人的智慧创造出独特的生态文化。然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过于强调表面景观的开发及利益的驱使,忽视了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保护,从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在保护自然与传承壮族生态文化的前提下,探索了新平安壮寨全域旅游新思维、管理模式、营销渠道及服务体系,提出了壮族生态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策略,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活态保护思想内涵,系统分析翁里怒族传统村落物质景观、精神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和价值。以活态保护为基础,提出以村落空间格局、干栏式木楞房民居建筑群为主的物质景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保护对象的整体性保护规划,通过提升人居环境质量,赋予传统村落时代活力;基于价值判断,协调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我国无居民海岛的旅游开发处于探索阶段,尚缺乏开发模式的有效样本和实际应用问题研究。珠海三角岛是全国首个采用“公益+旅游”保护与开发模式的无居民海岛。整岛的保护与开发规划采用了生态修复、营造多元景观和推动旅游产业升级的策略,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通过摸清生态本底、管理维护水资源、构建生态循环系统,重塑全岛生态安全格局;立足自身特点,打造景点、游线、景观界面多元化的景观;基于点轴发展模式,打造特色文化主题,串联周边景区,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未来,我国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建设应在坚持规划引导、发挥资源优势、完善政策立法、强化政策支持等方面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