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紫椴种皮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98%浓硫酸、10%氢氧化钠和70℃水浴分别处理紫椴的种子,再将处理后的种子进行吸胀和发芽试验的结果表明:紫椴种子吸水后,前期体积和质量均呈整体上升趋势,而浸泡6h以后,均出现下降的情况,说明紫椴种皮对种子的吸水过程基本没有阻碍作用;发芽率测定试验中,紫椴种子均未出现萌发现象,说明试验所用的处理方法不能达到促进紫椴种子萌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4.
该文研究了不同6-BA浓度、不同催芽方法以及播种后使用不同覆盖物对紫藤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组试验处理组间均存在差异显著,其中不同6-BA浓度处理以200mg/L处理的发芽率最高;层积催芽基质以粗砂处理发芽率最高;覆盖物处理以木屑覆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蓝莓种子萌发率,探究了蓝莓种子催芽方法。以蓝莓种子为材料,采用室温、低温和变温等3种不同温度层积处理,进行发芽试验,比较了蓝莓种子发芽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条件下蓝莓种子在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各项指标上差异显著(P<0.01),变温层积处理的各项萌发指标达到最优,萌发时滞11 d、萌发历期30 d、发芽率57%、发芽势48.75%、发芽指数3.49。变温层积处理能使蓝莓种子萌发时期提前,能显著增加种子的萌发率、发芽势,可以显著提高蓝莓种子的发芽指数,采取变温层积催芽方法对蓝莓种子催芽,可有效解除蓝莓种子休眠,提高种子萌发效率。 相似文献
6.
紫椴是我国北方优良的阔叶树种之一。目前在育苗、造林技术方面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里介绍紫椴种子冷、热处理二则,供研究紫椴育苗造林技术的同志参考,并希望大家能及时总结和交流这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8.
9.
林木种子层积催芽技术大部份落叶林木的种子,如水曲柳、君迁子、银杏、白腊、山楂等,采收后常处于休眠状态,必须经过一段时间低温湿润的层积处理才能发芽。一、层积时间:根据播种期和种子需层积的天数而定。一般以层积50~100天为宜,山楂为200~300天。二... 相似文献
10.
紫椴(Tilia amurensis Rupr.)落叶乔木,是东北地区优良用材林树种之一,木材用途广,经济价值高。但由于育苗技术难度大,产苗量低,育苗成本高,得不到发展,1983年开始对紫椴育苗种子催芽技术进行了研究。紫椴种皮坚硬、致密,种仁的含油率较高,不易吸水,休眠期长,播种前必须经催芽处理,否则难以发芽,甚至当年不发芽。紫椴种子催芽方法很多,如混雪埋藏、混沙低温埋藏、快速催芽法等。三年来我们进行了变温催芽试验取得了比上述各催芽法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配制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白枪杆种子,人工气候箱培养40天,并对发芽八指标和芽长、根长、根粗等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对白枪杆种子发芽影响显著。200mg/L的赤霉素溶液能显著提高白枪杆种子的发芽率等指标。(2)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对白枪杆种子的芽长和根长影响不显著,但对根粗的影响极为显著(sig.=0.007<0.01)。经多重比较,200mg/L的赤霉素溶液能显著提高根粗,且优于其他处理。(3)通过对芽长、根长和根粗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根长与芽长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sig.=0.000<0.01),根长与根粗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sig.=0.019<0.05)。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未经理处的油桐种子(Aleurites fordii Hemsl seed)有35—40%发芽迟缓或不能发芽。经300ppm赤霉素处理的种子,发芽率达99%。未处理种子发芽时胚乳和子叶的脂肪含量只下降49.56%和73.03%,可溶性糖含量只增加3.2倍和3.3倍;胚乳干重由1.59克下降到0.92克,每棵幼苗由0.04克上升到0.64克。经GA_3处理的种子发芽时,胚乳和子叶的脂肪含量分别下降90.98%和93.24%,可溶性糖含量增加6.5倍和4.4倍,胚乳干重由1.66克下降到0.29克,每棵幼苗干重由0.04克上升到1.32克。差异非常明显。主要原因是由于GA_3刺激了异柠檬酸裂解酶的活性。例如,经处理种子胚乳和子叶的异柠檬酸裂解酶活性,分别为对照种子的3.2倍和1.7倍。 相似文献
18.
《河北林果研究》2017,(Z1)
为探究打破种子休眠、提高萌发率的最适方法,以狭叶薰衣草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GA_3、不同浓度NaCl溶液及不同温度对狭叶薰衣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浓度为500mg/L GA_3浸种24h,能快速促进狭叶薰衣草种子萌发,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其值分别为82.22%、61.11%、4.94,且发芽效果最好;盐胁迫处理下,随着NaCl溶液浓度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mg/L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40.00%、30.00%、1.36;种子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为30℃,发芽率达23.33%。 相似文献
19.
20.
《河北林果研究》2017,(Z1)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的处理对野火球种子萌发的影响,测定了不同赤霉素浓度对野火球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度、胚芽长度以及出苗率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对野火球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从总体上看野火球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度、胚芽长度及出苗率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赤霉素浓度达到300mg/L时野火球种子的各项平均指标达到最高,与对照相比,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度、胚芽长度及出苗率分别提高了45.9%、73.3%、90.9%、110.8%、300.0%和53.8%;但当赤霉素溶液浓度高于500mg/L时,野火球种子的各项指标则低于对照,说明赤霉素溶液处理对野火球种子有一个最适浓度,超过此浓度,野火球种子的发芽会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