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粮情测控系统作为重要的仓储监管系统,可以为粮库通风控温等储粮控制系统提供粮情数据支持。随着粮库仓储管理向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智能通风、低温储粮等智能化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各智能化子系统的应用对粮情测控系统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适应高效粮情测控板通过阈值滤波、动态上拉和动态下拉实现不同负载情况下可靠读取粮情数据。对自适应高效粮情测控板设计与实现进行阐述,以期为其在智能化粮库建设中更广阔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多年来,在中储粮总公司、成都分公司和当地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中央储备粮绵阳直属库始终将巩固"两个确保",做好"三个服务"和"三个维护"工作作为中央储备粮承储企业的立库之本,发展之基;坚持以科技储粮为仓储管理工作的核心竞争力,以仓储科技信息化、智能化为方向,以积极推广应用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氮气气调储粮、控温储粮、智能化粮库建设等绿色储粮技术为突破口,将科技储粮工作扎实有效推进,提升了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视频监控系统在仓储管理及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并就如何将视频监控系统与智能化粮库建设有机结合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重点阐述了系统在仓储日常管理、出入库作业、智能气调和通风、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钟朱彬 《粮食储藏》2008,37(2):39-42
粮情测控技术是科学保粮的关键技术之一,同时,"粮情测控系统"是四项储粮新技术的基础,是"机械通风"、"谷物冷却"、"环流熏蒸"储粮技术运行状态的观察者和运行结果的真实反应者."粮情检测与分析"的准确、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其它三项储粮技术运行和应用效果.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四项储粮新技术之一的粮情测控系统相继进入粮库管理中,并向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我库于2004年使用OPI2000数字式粮情测控系统,并且在OPI2000报表数据格式缺乏和单一的情况下,将它集成到自行开发的仓储信息管理系统中,实现了粮情数据的自动检测、自动分析、预警、信息化和一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粮食产量的逐年增加,对于粮库的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逐渐向大型化、信息智能化发展。本文以中央储备粮沧州直属库有限公司为例,详细介绍了信息智能化在粮库中的应用,并对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推进信息智能化在储粮管理中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粮库的粮情测控系统从最先的功能单一、线缆布线方式逐步向无线测控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物联网和云平台技术的日趋成熟,基于物联网和云平台技术的超低功耗多功能无线粮情测控系统具备了实用性,进一步拓展了粮情测控系统的功能。对提升粮库的规范化、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基于物联网和云平台技术的超低功耗多功能无线粮情测控系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通过智能化控制储粮机械通风降温与常规储粮机械通风降温的对比试验,证明储粮机械通风智能化控制系统能快速检测粮堆内外温度、湿度等通风参数变化,准确判断通风条件,捕捉最佳储粮机械通风降温时机,避免低效通风、无效通风和有害通风。在亚热带地区使用该系统进行储粮通风降温可降低电耗71.5%,同时又能降低因常规通风而造成的储粮水分损耗,还能大大减轻保管员劳动强度,改善粮库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8.
利用储粮安全监测仪在安徽合肥地区开展实仓应用研究,通过粮堆温度、湿度及CO2浓度数据的监测,智能判定粮堆中有害生物的发生类型及危害等级,与人工检测结果对比显示,仪器的危害类型判定准确率达100%,等级判定准确率达80%,为粮库未来智能化日常管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氮气气调储粮和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是国际上最先进的气调储粮技术,本文通过对两项技术的原理、对储粮品质的影响、使用成本等方面的对比,分析两项技术在储粮应用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仓房气密性是保证氮气储粮的关键,实现控温是工作基础,实现安全储粮是工作任务,实现杀虫与防霉是工作目标,通过智能化工艺实际运用,采用比对与分析,对于工艺的不足之处给予客观评价,总体认为智能化系统是我国气调储粮充氮智能控制领域的先进技术,达到了该领域国际领先水平,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GIS支持下的区域中低产耕地评价与改良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1):168-168
借助GIS和数学模型集成技术,评价荔城区中低产耕地及其障碍因素,结果表明全区中、低产耕地面积分别为2293.39公顷和1594.97公顷, 分别占保护区耕地总面积的25.49%和17.72%; 中产耕地主要分布于北高和新度镇,而低产耕地则主要分布于北高镇; 中产耕地主要限制因素为旱限制、缺钙限制、瘠瘦限制、缺钾限制、缺磷限制和酸限制,分别占中产耕地总面积的88.76%、18.26%、15.48%、8.18%、7.91%和6.53%,低产耕地主要限制因素为旱限制、缺钙限制、瘠瘦限制、障碍层限制、渍涝限制、盐碱限制和酸限制,分别占低产耕地总面积的96.98%、58.31%、54.89%、18.90%、18.47%、18.47%和16.28%。在中低产耕地及其障碍因素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中低产耕地的改良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总结多年来的储粮工作经验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适合于中温高湿储粮区特有的实用储粮工艺流程,在四项新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以节能减排和增效降耗为主的低温储粮技术,降低熏蒸剂使用次数和使用量的熏蒸增效技术,降低能耗适时通风的智能通风技术,数字式精确测控的粮精检测技术为主体的,固定的"二同心圆"储粮工艺优化创新运行模式;同时在四项新技术的基础上将保水通风、环流熏蒸和控制粮温优化集成,形成以保持粮食品质、降低劳动量为主的新型储粮模式。该模式自应用以来,在确保了粮食储藏安全的同时,每年可节能28%(约32900 kW.h),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740 kg,减少了磷化氢排放133.3 kg,同时降低了人力消耗,实现了节能、减排和增效的目的,经济、社会以及环境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中外稻米安全卫生标准的比较与稻米的清洁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雷 《粮食储藏》2004,33(2):41-43
稻米的安全卫生品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从中外稻米安全卫生标准的比较,表明我国稻米安全卫生标准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实行稻米清洁生产是提高稻米安全卫生品质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A mechanical model of coats is proposed to approach general theory and method in analysing it,and damping properies,stresses in coats and stresses between coats and body in a cylindrical shell with outer coats are given too.  相似文献   

15.
高温高湿储藏条件下小麦若干品质性状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汪海峰  许德存  Xu Dechun 《粮食储藏》2006,35(5):36-42,45
对37℃高温、RH=80%高湿储藏条件下硬质、软质小麦的水分、脂肪酸值、降落值、粘度、湿面筋含量、发芽率和芽重等物理品质性状及过氧化氢酶活动度、过氧化物酶活动度和α-淀粉酶活性等几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高温高湿条件下,小麦短期储藏后的各种理化品质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酶活动度、降落值、脂肪酸值等变化较显著,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小麦的早期陈化和劣变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通过我库ZH128型粮情测控系统近7年的应用,证明了该系统在粮食储藏工作中具有先进性和可维护性。为实现粮情自动检测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7.
根据北京市农业发展战略和农业科技发展现状提出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为建立起适应农业生产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要求,并能充分体现首都特点的现代化的农业科技体系提出五大研究项目、十大课题.争取到本世纪未,京郊农业科学技术能达到70年代未和80年代初国外先进水平,部分技术领域,如生物技术、电子计算机在农业上的应用等现代化手段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8.
冷却干燥通风过程中粮仓内热湿耦合传递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的理论,建立了一种冷却干燥通风过程中粮仓内热湿耦合传递的数学模型。借助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冷却干燥通风过程中粮仓内温度和水分的变化进行了模拟研究,得到了冷却干燥通风过程中粮堆内部热量传递和水分迁移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9.
敌敌畏与食用香精对书虱的诱杀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库进行了敌敌畏对书虱的诱杀试验。分别对1、13、20号仓采用不同的施药方式:1号仓采用80%敌敌畏乳油与食用香精约按6:1比例和双飞粉混合施药,13号仓采用敌敌畏诱杀与磷化氢环流熏蒸相结合,20号仓为对照仓,其施药方式与13号仓的磷化铝施药方式相同。密闭21天后开仓取药,结果表明:敌敌畏对书虱的诱杀效果极为显著。但杀虫不彻底,而敌敌畏诱杀与磷化氢熏蒸相结合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0.
The model for forecas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s(STDZ) and the High Technology Industry Developrhedt Zones (HTIDZ) is created with the help, of the forecasting theory and technology in system engineering, A scheme for handling the dynamic variables in the model is proposed. The development targets of the Chongqing Shapingb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in the coming six years are forecasted .by using the model. The model can be used widely to forecast the development of STDZ and HTIDZ and other similar social and economical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