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正>2008年夏天以高发病率、高病死率为特征的"猪高热病",至今还让养猪户谈病色变,心有余悸。入秋后本地发病猪病情有10~15d略显平静后又出现了一次大的反弹,目前还有部分猪在发病。由于发病原因复杂,本次猪病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统一看法。笔者根据自已临诊经验并结合近几年来猪病流行的新特点,对目前冬季猪病防控提出下例几点建议,供广大养殖户和兽医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如何做好春夏季猪病防控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艳 《畜禽业》2010,(5):27-28
<正>前几年的夏天以高发病率、高病死率为特征的"猪高热病",至今还让养猪户谈病色变,心有余悸。进入秋天略显平静后又会出现一次大的反弹,到最后还有部分猪会发病。由于发病  相似文献   

3.
从2003年至今.连续数年夏季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要暴发一次大规模猪病流行.而且流行势头愈演愈烈。疫病的肆虐给养猪业的打击之大前所未有。2006年夏,农业部专家组对这一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地区猪病流行主要是由高致病力猪蓝耳病所致.同时也有猪瘟、圆环病毒等疫病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2,(7):25
<正>在7月初长沙举行的生猪优质健康养殖关键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陈焕春院士介绍了当前猪群病毒性腹泻的流行趋势:除了引起猪群腹泻的传统的三大病原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和轮状病毒外,最新报道的库布病毒(kobuvirus)、博卡病毒(bocavirus)、诺如病毒(norovirus)在猪群腹泻发病过程中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陈焕春表示,这三种病毒在猪场的检出率非常高。他还表示,目前所流行的腹泻,从发病猪场、病料、粪便当中检出率最高是流行性腹泻病毒、库布病毒(kobuvirus)和博卡病毒  相似文献   

5.
<正>猪痢疾是由猪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特有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以消瘦、腹泻或粘液性出血性下痢为特征。该病发病率高、发病快、死亡率高。附红细胞体病是由血液寄生虫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病,病程大约为10~30d以上,死亡率高。猪痢疾和附红细胞体病单独发病时治疗不难,一旦混合感染后,会给诊断  相似文献   

6.
<正>2006年5月至今,江西、湖南、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河南、山东、山西、河北、辽宁、吉林等省份的部分猪场,生长育成猪、保育猪和部分母猪暴发了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的猪无名高热病。大部分发病猪场患猪发病率在20%~50%甚至以上,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正>关于本病的发病原因一直众说纷纭,梳理有关文献报道,对发病原因的说法有如下几种:1多病原说据有关农业院校与兽医科研院所的检测发现,目前的仔猪腹泻疾病病原有流行性腹泻(PED)、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有的猪群中还检测出杯状病毒、博卡病毒,除这些外,在部分病猪群中还检出圆环病毒2型、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等,同时多数病猪群中都有高致病性大肠杆菌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8.
张榜  黄俊杰  朱安民 《畜禽业》2007,(11):14-15
<正>近年来,猪病复杂频发,尤其2007年全国26个省市发生了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大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损失。如何防控猪病,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是摆在各级动物疫病防控机构面前的的重大课题。从目前防控工作现状看,猪病防控体系还不够完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21,(3)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为格拉泽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在猪的鼻腔等上呼吸道中,它是条件性细菌,发病的原因多种多样,发病后通常伴有体温升高、关节肿胀、呼吸困难等特征,一旦得病,会危害整个圈舍的安全。目前,该病对全球养猪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吴小红 《畜禽业》2008,(1):28-29
<正>2006夏季至今,我国很多地方猪场出现一种"猪无名高热病综合症",其发病特征都有高热症状、皮肤发红和呼吸道症状,是由多种病原共同作用于猪只机体,目前业内人士将此病称之为"猪无名高热病综合症"。主要发生在夏季及初秋气温较高季节,其流行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6,(2)
正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由多种致病性链球菌感染从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目前猪场最流行的是猪败血性链球菌病和猪淋巴结脓肿两种类型,主要特征是急性出血性败血症、化脓性淋巴结炎以及关节炎。其中以败血症的危害最大,在某些特定诱因作用下,发病猪群的死亡率可以达到90%。目前我国很多猪场猪链球菌病仍得不到有效控制,此外猪链球菌还可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4,(9)
<正>仔猪水肿病是断乳后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的特点是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个别猪只还未觉察发病就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临床上治愈率低。笔者长期在基层工作,经多年不断探索和实践,对本病的防治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经防治的猪场,发病很少,发病后症状轻微,治愈率很高,现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一般仔猪断乳后12周内发病,在初发病的仔猪群中多表现为急性,经常出现个别仔猪突然发病,多数在未觉察时已经死亡,并且发病仔猪大  相似文献   

13.
"高热病"是养猪业这几年最热门的话题,近年来每年从5月份开始从南到北几乎都要流行一遍,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搞得养猪的人心惶惶、谈"高"色变。而目前,无论是病名、诊断、病原,我国兽医界专家认识不一,观点各异,至今为止仍没有一个有效的控制方案。也许,高热病其实是各种对猪不利因素逐步积累到一定极限的爆发,它在提醒广大养猪人不能单单关心养猪的经济效益,还要求养猪户改变养猪的观念,从猪自身的抗应激能力出发,在如今气候多变极端天气增多的大背景下要给猪更多的福利,否则,猪高热病就是养猪人年年相随而挥之不去的噩梦。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6,(6)
正猪喘气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接触性传染病,以咳嗽、喘气为主要症状。一年四季各种品种、性别、年龄的猪均可发生。如果遇到天气变冷和环境恶劣时,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已消失的病猪,还会因此又表现出临床症状。该病对规模化养猪场危害极大,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1猪喘气病的发病特点1.1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秋冬季发病率较高目前猪喘气病的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在秋冬季节发病率较高,由于秋  相似文献   

15.
<正>猪的高热病是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以病猪持续高温,食欲废绝,皮肤发红为主要特征的复合性传染病。主要有猪附红细胞体病,猪弓形体病,猪链球菌病,蓝耳病,PCV-2,猪胸膜肺炎等引起,多为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该病自去年6月份以来,发病状况及发病原  相似文献   

16.
猪疥癣病是由猪疥螨寄生在猪的皮内而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的慢性皮肤寄生虫病,以皮炎和奇痒为特征,任何年龄猪均可感染。我站存栏的种公猪发生猪疥癣病后,不但影响种公猪的正常使用,还波及初生仔猪,损失较大。现将防治情况总结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我站猪场栏存的承担人工授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每逢夏季高温阶段,苏、豫、皖、鲁等地个体养猪户及散养户猪场均要发生一种高热(有的体温可达41.5℃),贫血.皮肤发绀为主要特征的猪病。老百姓称之为“猪高温病”.死亡率为40%~70%左右。就其病因,笔者认为:该病的主要病因是猪瘟病毒.其次为蓝耳病:伪狂犬、链球菌等病的协同感染。个体养猪业主投入养猪成本通常较大,突受猪病风险.其经济损失实为惨重。笔者现就该病发病病因及如何防控作一分析,以供养猪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5,(5)
<正>目前,各地猪病疫情也开始趋于复杂。农业部新闻办公室5月6日发布,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发生一起A型口蹄疫疫情。而随着夏季来临,高温高湿天气,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弓形体病、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猪链球菌病、猪丹毒病、附红细胞体病等病发生风险加大。目前要搞好  相似文献   

19.
猪流感是流感病毒感染后引起猪发病。其感染特征具有传播快,发病时间短,疾病的发病率高等。导致猪的大批量感染发病,虽然发病后的死亡率比较低,但是容易影响猪的生长发育,造成僵猪。不仅影响了猪场的良好发展趋势。猪的料肉比下降,还严重损害了猪场的经济效益。通过对猪流感的临床特征和诊断以及防治方面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可以为猪场在猪流感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毛忠德  魏岩 《畜禽业》2009,(7):82-83
<正>猪水肿病又名猪浮肿病,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常发生于断奶后的仔猪,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发病率为30%左右,但死亡为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