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毕胭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135-21138
概述了公路绿化设计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以桂阳公路景观规划为例,探析了公路规划设计的思路,将该案例的设计思路归纳为:重点构造7个有特色的节点空间,通过植物的合理搭配,突出表现由季相变化而产生的不同景观效果。提出了公路绿化突出景观特色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即整体采取大尺度的形式,重点打造局部核心空间;运用植物色彩及形态构筑景观良好、生态效益显著的多层次景观空间;通过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特色景观提升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公路建设、公路运营对环境的影响,阐述了公路绿化对公路环境改善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公路绿化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合理的公路绿化,既能稳固路基、保护路面,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又能美化路容,增加公路建筑艺术效果,给行路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还能提高交通安全性和舒适性,有利于消除旅行疲劳。因此,公路绿化在公路交通运营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吉林省公路绿化的环境特征,总结出公路绿化树种的选择标准,选择适合吉林省公路绿化的大乔木35种、小乔木10种、灌木12种、藤本3种,为吉林省盐碱地、干旱、水湿等特殊环境提供适宜的绿化树种,最后为吉林省公路绿化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浅谈公路绿化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绿化的目地在于保护和改善环境、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通过分析研究公路对环境的影响,论述了公路绿化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双辽市的地域特征及多年的生产实践,简单论述了在双辽市境内栽植的紫穗槐在公路绿化中的应用与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近十几年来中国的公路建设迅猛发展,公路绿化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公路绿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原先只有在园林绿化中才能见到的绿化手法被应用到公路绿化中来,形成了很多非常有特色的道路景观。但其中也有不少失败的例子,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注意公路绿化与园林绿化的区别,没有注意公路绿化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郭永兵  朱桂才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3):61-62,164
江汉平原日益发展的公路建设对该区域的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越来越严重,笔者认为公路绿化作为公路建设的组成部分,其功能不再仅仅是公路养护以及道路景观的作用,还应当具有对这种破坏进行生态恢复的功能.本文结合江汉平原湿地的生态特征,就该区域的公路绿化在湿地保护中的作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公路绿化是实现国土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公路建设中遇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树木移植后的成活率不高是公路绿化的一个很大难题.本文介绍了公路绿化中需要把握好的树木移植的成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张清旅游公路绿化工程和景观协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公路的绿化设计既要考虑司机和乘客的视觉特性、行为特性,满足公路交通的行车要求,又要考虑与沿线的环境相协调,与沿线的旅游景点相衬托,才能设计舒适、安全、优美的旅游线路,以张清高等级旅游公路为例,在阐述旅游公路的绿化工程和当地生态环境协调、道路线形协调的技术措施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道路绿化工程和沿线景区景观协调,建设新的旅游景点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公路沿线一重山低立地级造林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尤溪县境地内公路沿线一重山低立地级不同造林模式的林木生长、经济与生态效益等进行调查和定量评价,经AHP综合决策分析表明:在低立地级土壤条件下,不同造林模式综合效益的高低顺序为:杉木×马尾松混交林>马尾松纯林>封山育林>杉木纯林.可为今后低立地级山地的人工造林和造林成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根据塘沽滨海地区高速公路两侧绿化带重盐碱地的环境和立地条件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盐碱土治理措施,通过小区试验示范对比,找出最佳绿化带造林方案并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大力提倡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开展植树造林工作,目的就是改善生态环境,但受到 技术、规划等方面制约,影响营林生产的工作进度。在这种背景下,本文研究营林生产过程中,造林规 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应用与分析,为营林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林业营造林技术在不同的迹地需要采取不同的营造林技术,但是对于营造林技术影响最为关键的部分还是在于营造林的设计方面,设计的技术可以说是关系到整个营造林项目能够实现应有的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利用湖北省主要造林树种杉木、南方型黑杨、湿地松和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位置信息及气候、地形和土壤等42个环境因子数据,采用最大熵模型和ArcGIS软件开展4个树种生态栽培区划研究,探讨4个树种人工林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4个树种的MaxEnt模型预测AUC值为0.855~0.951,通过环境变量的筛选,模型预测精度提高0.23%~3.59%。生物气候因子和地形因子在4个树种适生区预测模型构建过程中累计贡献率达到85%以上,是影响树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其中海拔在湿地松、日本落叶松和南方型黑杨中的贡献率均排在首位,达到31.48%~47.80%。4个树种的生态区可分为最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3个等级,分别绘制了各树种的适生地理分布图,并从整体上明确了这4个主要造林树种人工林的分布格局,即鄂西北、鄂西南和鄂东南地区适宜发展杉木人工林,鄂中江汉平原地区主要为南方型黑杨,鄂北和鄂东丘陵岗地主要为湿地松,鄂西亚高山区适宜发展日本落叶松人工林。  相似文献   

16.
干旱半干旱地区公路绿化时,幼树成活期间的水分供应很难满足,因而造成植树成活率低,见效慢。采用地膜、保水剂、生根粉几种抗旱措施,对馒头柳的土壤含水量、生长情况、叶绿素含量及成活率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这些措施均有一定的抗旱作用,其中保水剂效果最佳,其次为地膜,最后是生根粉。因此可以认为在干旱地区公路绿化,土壤含水量较低时,抗旱措施能保持幼树的稳定生长,提高公路绿化率。从经济角度考虑,树盘覆盖地膜成本低,是干旱地区公路绿化的最佳供水途径。  相似文献   

17.
造林工作是林业各项工作的基础,是新时期林业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该文首先对当前我国造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剖析,系统的论述了由于现行造林管理体制、产权制度、管理手段和关键技术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致使我国造林工作总体进程和造林成效受到了很大影响.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了新时期造林工作应采取的对策建议,诸如积极探索造林工作的新机制,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调整木材税费政策,为造林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等.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主要造林树种含碳率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湿烧法对河南省10个主要造林树种不同器官的含碳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各组分含碳率为35.5%~47.6%,泡桐枝的含碳率最低,为35.5%,毛白杨根的含碳率最高,为47.6%;将10个树种的含碳率进行聚类分析,含碳率较高的树种是国槐、旱柳、椿树、楝树、法桐,可以作为河南省碳汇造林的优势树种。  相似文献   

19.
从吉林省白城市干旱的气候特点出发,阐述影响白城市造林成活的几项因子及应采取的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对区域气候、土壤、植被、地形、地貌等环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陕蒙沙漠高速公路生态景观设计方案.设计注重树种选择,模式配置符合当地的自然特点,公路景观更能体现地域特色,兼顾风沙防治和绿化效果,实现公路绿化和区域环境间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