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形态识别 1.干母体长约62毫米,宽约1.07毫米,全体暗绿色,触角5节,约为体长的一半。 2.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5-1.9毫米,宽0.65-0.86毫米,身体有黄、青、深绿、暗绿等色。触角约为体长的1/2或稍长于1/2。第5节鞭部约等于基部长的4倍,感觉圈生于第5、6节,复眼暗红色。腹管黑色或青色,长0.20-0.27毫米,呈圆筒形,基部略宽。  相似文献   

2.
一、形态特征 成虫 中国曲胫步甲(以下简称步甲)是一种大型步甲,全体略呈琵琶形,故有琵琶虫之称。长约25~36毫米,宽约9~13毫米,以翅的后半部处最宽。全体棕黑色至黑色,前胸背面略带紫兰光泽。头略呈梨形,密布小刻点。触角约为体长的2/5,共11节,基部1~4节黑色光亮,5~11节棕黑色有褐色绒毛。上颚长大锋利,常伸出在前方。前胸背板横阔,前宽后窄,适于前、中足活动。鞘翅黑褐色,密布细小刻点,点内常为铜色,光彩烁烁;  相似文献   

3.
<正>一、盲蝽的形态特征及在茶园发生危害特点(一)形态特征1.成虫。成虫呈长椭圆形,体长约5毫米,宽约2.2毫米,绿色。头部三角形,黄绿色,复眼黑色突出,触角4节,淡褐色,第二节最长。前胸背板绿色,有许多小黑点。前翅膜质暗灰色,半透明。小盾片三角形微突,黄绿色。后足腿节末端具褐色环斑。2.若虫。若虫5龄,特征与成虫相  相似文献   

4.
<正>绿盲蝽形态特征一、成虫成虫呈长椭圆形,体长约5.0毫米,宽约2.2毫米,绿色。头部三角形,黄绿色,复眼黑色突出,触角4节,淡褐色,第二节最长。前胸背板绿色,有许多小黑点。前翅膜质暗灰色,半透明。小盾片三角形微突,黄绿色。后足腿节末端具褐色环斑。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垦区枣瘿蚊发生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瘿蚊又名枣芽蛆,属双翅目瘿蚊科,也称卷叶蛆、枣叶蛆、枣蛆、枣芽蛆等。 一、形态特征 1.成虫成虫虫体似蚊,橙红或灰褐色。雌虫体长1.4~2.0毫米,头、胸灰黄色,胸背隆起,黑褐色。复眼黑色,触角灰黑色。雌虫腹部大,共8节;雄虫略小,体长1.0~1.3毫米,灰黄色,触角发达,长过体半,腹部细长。  相似文献   

6.
一、害虫种类 (一)眼菌蚊又叫尖眼菌蚊,俗称小黑蚊子、小苍蝇、白蛆(对幼虫).属双翅目,蚊类昆虫.成虫体长2~3毫米,褐色或灰褐色,体表具毛,有一对膜质前翅和一对转化为平衡棒的后翅,腹眼发达,顶部尖,在头顶延伸并左右相接,形成眼桥,触角丝状,16节,雌虫腹末尖细,雄虫腹末有一对铗状抱握器.幼虫白色透明或乳白色,初孵化的幼虫长0.75毫米,宽0.1毫米,后期5.5毫米、宽0.5毫米,共12节,无足,头黑色,骨质化,咀嚼式口器发达.  相似文献   

7.
正一、识别及为害症状幼虫(图1)成熟时体长约5毫米,略呈"C"字形,头棕黄色,体乳白色,多横皱,3对胸足。幼虫在土中生长、越冬。蛹(图2)长约4毫米,乳白色,复眼棕红色,翅芽向两侧伸出,腹部末端有一对长而稍弯曲的巨刺,在土层中生存。成虫(图3)体长3~4毫米,宽1.5~2毫米,棕黄色,头颈短,触角第一节膨大,第二节短粗,前胸背板宽度大于长度,后翅浅褐色膜质。  相似文献   

8.
襄樊地区近几年的平菇栽培受虫害影响损失呈上升态势,据不完全统计平均受害率达30%~40%,其中平菇厉眼菌蚊被广泛认为是国内菌蚊的优势种代表。1.平菇厉眼菌蚊形态特征(1)成虫体形微小,雄虫体长3毫米左右,通体黑色,头部小,复眼很大,有毛;触角16节,长约0.7毫米;翅淡烟色,长2~2.  相似文献   

9.
蓟马类为害綠肥的蓟马,目前我区已发现五种:豆蓟马[Taeniothrips distalis karny],体形最大,雌体长1.6—1.76毫米,全体黑色,触角八节,黑色,前翅暗褐色,单眼间鬃一对位于三个单眼连线的内綠。絲蓟马[Taeniothrips sjosdati(Trybon)],体形比豆蓟马略小,色亦较淡,触角第三节色淡,单眼间鬃位于单眼连线上,前翅淡灰色,中央有暗褐色带。黄胸蓟马[Thrips sp.],体小,长约1.2毫米,头和腹黑色,胸部黄褐色。黑腹蓟马[Frankliniella sp.],雌  相似文献   

10.
成虫长卵圆形,体长3.5~4.0毫米。头、胸红褐色,触角灰褐色。鞘翅基半部黑色,上有2个淡黄色斑,斑前方缺刻较小,鞘翅端半部黄色。胸部腹面黑色,腹部腹面黄褐色,体毛灰白色。幼虫体长6~9毫米,黄白色,前胸背板骨化色深,腹面末端有铲形骨化板。  相似文献   

11.
雌成虫 体呈卵圆形,扁平。体长30~35毫米,宽约20毫米左右。胸腹部背板微隆起,紫黑色稍有光泽,腹面深棕色有光泽。头部较小,隐于前胸腹面。触角丝状。复眼发达,呈肾形环绕于触角基部,单眼2枚,位于复眼之间上方。腹末有尾须1对。  相似文献   

12.
麦潜叶蝇在我县于1966年曾一度发生较多,以后几年较少,1976年开始回升,1977年和1978年全县大暴发,为害十分猖獗.而且邻近的海门、如东、南通、如皋等县,也相继发生,蔓延为害.一、形态和习性我县发生的麦潜叶蝇,以小麦黑潜蝇为主,约占90%,小麦潜叶蝇约占10%.小麦黑潜蝇成虫体长2.5毫米左右,黑色有光泽.卵乳黄色,透明,卵圆形,长0.5毫米,宽0.2毫米.幼虫为小蛆,乳黄白色,体长3—4毫米.蛹深褐色,长2.2—2.8毫米.小麦潜叶蝇成虫体长2.4毫米左右,暗灰色.卵乳白色,透明,卵圆形,长0.7毫米,宽0.3毫米.幼虫为小蛆,乳黄白色,体长3—4毫米.蛹桔褐色,长2.7—3.5毫米.  相似文献   

13.
采自云南省各地的云南长瓢虫Macronaemia yunnanensis为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云南省林业厅昆虫标本室。云南长瓢虫Macronaemia yunnanensis,新种长3.5~4.5毫米,宽2.5~3.0毫米。头部大部分黑色,额区中部为黄白色;复眼黑色,外围具浅色环;触角、口器黄褐色。前胸背板黄色,具有起自后缘,向前分叉并在1/2处向外伸展的近双“+”形黑  相似文献   

14.
葱斑潜蝇也叫葱叶蝇、串也干、韭菜潜叶蝇,属双翅目潜蝇科,主要为害葱、韭菜、洋葱等蔬菜。   为害特点 葱斑潜蝇以幼虫在叶组织内取食叶肉,蛀食后呈曲线状或乱麻状隧道。为害严重时仅留叶下表皮,影响植株生长,降低产量和品质。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 2毫米,头和触角黄色,头顶两侧有黑纹,复眼红黑色;单眼三角区黑色,胸部黑色有绿晕,上披淡灰色粉;肩、翅基部和胸背两侧淡黄色。卵长约 0 3毫米,长椭圆形,乳白色。幼虫体长 4毫米,宽 0 5毫米,淡黄色,细长,尾端背面有后气门突一对,体壁半透明,绿色,内脏从外面隐约可见。蛹体长 2 8毫米,褐色,圆筒形稍扁,后端略粗。   生活习性 在华北、西北地区,葱斑潜蝇每年发生 4~ 5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翌年 4月中下旬羽化。成虫活泼,以上午 8~ 11时、下午 3~ 5时最活跃,飞行于葱株间或栖息于叶筒顶端,在适宜的条件下交尾产卵。卵孵化后,幼虫潜入叶组织内蛀食叶肉呈隧道,并在其中自由前进后退;同时还可在叶筒内外迁移为害。隧道白色,盘旋曲折如树枝状,有时若干隧道合并一团如乱丝。一般在 7~ 8月间进入盛发期,为害严重,直到 9~ 10月份还继续为害。叶筒被害率高达 80%...  相似文献   

15.
鹰嘴豆     
鹰嘴豆又称鸡豌豆、脑豆子,是野豌豆的一个栽培品种,因其籽粒形状酷似脱毛后的鹰头或鸡头而得名. 生物学特性:鹰嘴豆的根是主根系,主根上生有4条纵排一次侧根.其根量很大,根瘤着生在主根上;主茎长一般为30~70厘米,大多为半直立、半披散型;叶片由两片托叶和一片羽状复叶组成,复叶互生,长5~10厘米,由叶柄和11~18片小叶组成;花是典型的蝶形花,单花序,腋生,花色有白、粉红、浅绿、蓝、紫色等;一般每株结30~150个荚,荚呈偏菱形或球形,长14~35毫米,宽度8~20毫米.每荚含1~2粒种子,最多3粒.其籽粒状如鹰头或鸡头,在脐的附近有喙状突起.粒色有黄白、浅褐、红褐、绿色和黑色,种子长4~12毫米,宽4~8毫米.千粒重10~75克.  相似文献   

16.
<正>1.形态识别。栗大蚜成虫是蚜虫中体型较大的一种。有翅胎生雌蚜体长约4毫米,全身黑色,腹部颜色稍浅,翅展13毫米,翅及翅脉均为黑色。无翅胎生雌蚜体长约5毫米,头胸部小,腹部肥大。卵椭圆形,长约1.5毫米,初产时为暗褐色,以后变为黑色。若虫形似成虫,身体较小。2.生活史及习性。栗大蚜一年发生多代,以卵在枝干树皮裂缝处越冬(阴面较多),常数百粒至上千  相似文献   

17.
一、虫害的防治 1、葱蓟马 属缨翅目蓟马科,又名棉蓟马、葱蓟马。 形态特征:①成虫:体长l~1.3毫米,黄白色至深褐色,复眼红色,触角7节。翅细长透明,淡黄色;翅脉黑色,周缘有许多细长毛。②卵:长约0.2毫米,初产时肾形,后期逐渐变为孵形。③若虫:体形似成虫  相似文献   

18.
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6毫米,加上翅长为2.9~3.3毫米。身体淡黄色,头顶上有两个明显的圆形斑点。复眼黑色,雌虫颜色淡,雄虫颜色深。若虫体长0.5毫米,体呈白色,复眼红色,2~3龄时体呈菱形,体长约2毫米。卵为乳白色,长约0.6毫米。  相似文献   

19.
<正> 菜豆象又叫大豆象,是我国新确定的检疫对象,是一种世界性的害虫,其寄生种类很多,为害严重时可造成储藏食用豆类35%的重量损失。1 主要特征 成虫体长2~4毫米,长椭圆形,淡褐色或暗褐色,有黄色的小毛和灰白色小毛组成的斑点,触角12节,1~4节和末节红褐色,其余呈现褐色。前翅有10个斑点,组成3条纵带。腹部末端露出在鞘翅外,后足长有3刺。卵长0.6~0.7毫米,乳白色,椭圆形,表面光滑,无特殊的刻纹。幼虫体长0.8~3.5毫米,乳白色,头淡褐色,体弯曲成弓形,被有长的刚毛。蛹长3~5毫米。椭圆形,淡黄色,疏生柔毛,蛹期8~20天。2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1~4代,以幼虫或成虫在仓库内越冬。翌年春播时随被害种子带到田间或成虫羽化  相似文献   

20.
<正>1.形态识别。栗大蚜成虫是蚜虫中体型较大的一种。有翅胎生雌蚜体长约4毫米,全身黑色,腹部颜色稍浅,翅展13毫米,翅及翅脉均为黑色。无翅胎生雌蚜体长约5毫米,头胸部小,腹部肥大。卵椭圆形,长约1.5毫米,初产时为暗褐色,以后变为黑色。若虫形似成虫,身体较小。2.生活史及习性。栗大蚜一年发生多代,以卵在枝干树皮裂缝处越冬(阴面较多),常数百粒至上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