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外对荞麦的营养成分和工艺探索越来越关注,荞麦中富含蛋白质、黄酮类化合物和酚类物质,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综述了荞麦主要功能性成分和加工制品,以期为荞麦酒和荞麦醋等荞麦加工制品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加工方式对传统荞麦制品芦丁含量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分析不同加工方式对传统荞麦制品营养成分含量及功能特性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蒸、煮、烙、油炸和发酵等加工方式所得传统荞麦制品中的芦丁、槲皮素含量,对其制品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荞麦面粉加水调制成面团时,芦丁结构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槲皮素;传统荞麦制品中,槲皮素含量远高于芦丁含量;不同加工方式对芦丁和槲皮素含量的影响不同,发酵对荞麦中芦丁、槲皮素的影响最大(苦荞面粉中的芦丁含量为6869.1 mg/kg,槲皮素未捡出;而苦荞醋中的芦丁含量为19.8 mg/kg,槲皮素含量为29.2 mg/kg),油炸次之,煮制对芦丁、槲皮素的影响最小;不同加工方式所得苦荞制品的甲醇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其中发酵制品的抗氧化能力最强,而油炸制品最弱。此结果提示人们在加工荞麦制品时,应尽量避免采用加热温度较高的烙制和油炸,可多采用煮制加工,以减少对荞麦制品品质的影响,同时应重视苦荞醋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3.
关于荞麦生物类黄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荞麦作为药粮兼用的杂粮作物,其有效成份是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以及药用成份生物类黄酮,通过对当前国内外不同荞麦品种生物类黄酮的研究现状,以及提取和加工工艺的分析.对今后荞麦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我国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燕麦与荞麦是我国古老的特色作物,目前正在经历由产区区域消费向社会扩大消费的产业发展过程。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针对我国燕麦荞麦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响应燕麦荞麦大众、高端、特用三类市场消费需求导向,组织燕麦荞麦产品加工技术、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控等全产业链研究,推动了燕麦荞麦产、学、研跨越式发展,为燕麦荞麦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中国荞麦深加工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国荞麦资源和加工利用现状进行分析表明 ,我国荞麦生产前景令人担忧 ,荞麦深加工仍处于空白。针对这一现象 ,就如何进行荞麦深加工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工艺  相似文献   

6.
《新农业》2017,(21)
加工技术是影响杂粮烘焙制品加工工艺的一个关键点。对常见杂粮烘焙制品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相应且系统的介绍,也对目前的杂粮烘焙制品的市场前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简述了馒头、面包、饼干等杂粮烘制品的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工艺的优化,为今后杂粮烘焙制品的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荞麦的营养特性及开发利用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荞麦中所含营养物质高于其它谷类粮食,同时具有营养和保健双重功效,发挥荞麦资源优势,利用现代化加工工艺和先进的检测方法,开发系列荞麦营养方便食品来改善人们的食物结构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凉山州荞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荞麦品种选择、栽培方式、田间管理、收获4个方面进行探讨,寻找适合凉山州荞麦高产栽培的方法,以提高荞麦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养麦属蓼科双子叶植物,作为食品具有营养价值高,清凉消炎,帮助消化,延缓衰老的作用,尤其是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的人群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本草纲目》将其收录为谷物中药的一种。养麦可加工成荞麦片、荞麦粥、荞麦挂面、荞麦面包、荞麦蒸饺等食品供人们享用。荞麦还是蜜源植物,荞麦壳作枕头填充物有助于睡眠,荞麦秆可抑制杂草生长。在欧盟、俄罗斯、日本等国家荞麦制品受到很多人的青睐,被誉为21世纪最重要的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淡水鱼加工特性的基础上,开发出鱼糜制品和熏烤制品两类鱼产品,并对其工艺过程、加工条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1.
荞麦粉工艺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荞麦粉工艺特性结果表明 ,荞麦粉对面团流变学特性有影响。添加荞麦粉会使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缩短 ,弱化度增大 ,评价值降低 ,拉伸性能下降。荞麦粉用量不超过 2 0 %时 ,混粉面包仍表现出良好的食用性能和商品价值。荞麦芯粉的加工性能优于荞麦全粉  相似文献   

12.
华池县山旱地荞麦低产原因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荞麦在华池县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主要的秋杂粮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6 670 hm2左右,尤其在干旱年份面积更大.荞麦不仅营养丰富,其制品具有良好的适口性和较好的药用价值,是群众喜爱的食品,而且也是外贸出口的传统农产品,因此荞麦在华池县发展迅速,已成为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作物,但长期以来,由于品种混杂退化、投入不足和管理粗放等问题,产量一直低而不稳,一般仅为750kg/hm2左右.笔者在分析了华池县山旱地荞麦低产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华池县山旱地荞麦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宁蒗县自然环境条件和荞麦生产实际,结合近年来在农业生产一线荞麦高产高效栽培试验示范经验,不断总结宁蒗县荞麦高产高效栽培主要技术。为全县优质荞麦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1荞麦概述荞麦,又名花荞、荞子、乌麦、甜荞,为蓼科植物荞麦的种子,药食两用。中医认为,本品性味干、凉,归脾、胃、大肠经,有健脾除湿,消积下气之功,适用于湿热泄痢,女子白带,肠胃积滞,腹痛胀满等。营养研究表明,荞麦含蛋白质、  相似文献   

14.
杨浩 《农技服务》2023,(5):33-36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多样化的追求,荞麦制品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随着荞麦种植面积逐渐增大,荞麦生产种植问题逐渐突出。荞麦自身的特点使其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荞麦的抗倒伏性较差,倒伏现象严重影响荞麦米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阻遏农作物全程机械化进程的开展。为荞麦的抗倒伏研究提供参考,对荞麦的株型、茎秆结构、根系结构与矿质元素、茎秆的化学组成及与抗倒伏性相关的QTLs等易倒伏性因素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陕西主要荞麦品种的淀粉理化特性,为荞麦淀粉的深加工利用及荞麦食品的加工提供依据。【方法】以陕西主要推广荞麦品种榆荞1号、榆荞2号、日本秋播荞麦以及甘肃红花荞麦为材料,以玉米和马铃薯淀粉为对照,采用水提法分离荞麦淀粉,研究荞麦淀粉的颗粒结构、组成、糊化特性以及凝胶质构特性。【结果】荞麦淀粉颗粒为多角形或球形,粒径1.4~14.5μm,大小较为一致,偏光十字较明显,微晶结构为A型;4个荞麦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为258.2~326.7g/kg,溶解度较低,介于马铃薯和玉米淀粉之间;荞麦淀粉的峰值黏度、起始恒温糊化阻力、起始降温糊化阻力、降温结束糊化阻力和50℃恒温结束糊化阻力均高于玉米淀粉,淀粉糊具有较强的热黏度稳定性、冷黏度稳定性和凝胶形成能力,抗酸、碱和耐剪切能力较强;荞麦淀粉糊的透明度较低,冻融稳定性较强,淀粉凝胶硬度、回弹性和粘聚性均较高,凝胶质构特性优良。【结论】荞麦淀粉的颗粒形态、微晶结构及淀粉构成与谷物淀粉相近,凝胶质构特性兼顾薯类淀粉和豆类淀粉的优点,是食品工业增稠剂、粘结剂和淀粉凝胶制品等的理想原料。  相似文献   

16.
浅谈荞麦的生产现况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邱明  赵小平 《甘肃农业》2005,(10):81-81
论文从荞麦的分布、生产状况、当前荞麦生产的特点,我国荞麦的栽培区划等方面,论述了荞麦的生产状况;从恢复和发展荞麦的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拓宽荞麦市场等方面,论述了荞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利用当地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和作物品种资源,对作物的品种、栽培模式进行调整,形成了油菜=花生——荞麦、小麦(或油菜)——大豆(或毛豆)=荞麦、小麦=玉米——荞麦等一年三熟荞麦抢茬栽培的种植模式。总结该模式的主要技术要点,并对该模式在规模、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发展潜力进行分析,以为沿江高沙土地区荞麦抢茬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利用当地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和作物品种资源,对作物的品种、栽培模式进行调整,形成了油菜=花生——荞麦、小麦(或油菜)——大豆(或毛豆)=荞麦、小麦=玉米——荞麦等一年三熟荞麦抢茬栽培的种植模式。总结该模式的主要技术要点,并对该模式在规模、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发展潜力进行分析,以为沿江高沙土地区荞麦抢茬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业产业布局的优化和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加工出口型胡萝卜日本新黑田五寸的市场需求愈来愈大。本文就该品种在淮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无公害栽培提出了技术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0.
荞麦方便面的制作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荞麦不含面筋蛋白,用荞麦粉部分代替小麦粉成方便面难度较大。通过大量实验,研制出一种天然复合粘结剂,解决了加工中的断条问题,使产品中荞麦粉含量可以达到60%。介绍了荞麦方便面的制作工艺和影响产品品质的工艺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