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市牛改工作经过20多年的历程,由二元级进杂交改良发展到三元肉牛杂交生产,黄牛冻配点219个,形成了市、县(区)、乡(镇)三级服务推广网络和较为完善的牛改繁育体系。目前,年黄牛冻配改良达到5万头,牛的良种率达到90%以上,黄牛改良工作为全市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资料显示,位于西部的甘肃从1997年开始探索市场经济下黄牛改良的运行机制,至1998年全省14个地(州、市)61个县(市)进行了冻配改良工作[1];陕西省定鸡市陈仓区依靠多年的黄牛改良体系及体制优势,从2004年起开始黄牛品种改良体制创新探讨[2];青海省大通县从2001年3月起,利用英国南德温牛冻精改良青海黄牛,南杂F1得到了明显地改善[3];2002年青海省互助县引进蓝白花牛细管冻精646支,授配166头,受胎134头,分娩时难产1头,难产率为0.75%[4].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牛冻精改良工作比较效益优势明显,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显著,当前各级政府和畜牧部门非常重视发展牛改工作。基层牛冻精改良站(点)直接承担面向农户的冻精改良技术推广任务,改良站(点)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的改善,直接关系到实现冻精改良受配率、受胎率、产犊率及犊牛的经济效益等关键技术经济指标的最大化。关注新时期基层牛冻精改良站(点)建设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毕节地区1978年首次引进牛冷冻精液开展牛的人工冻配改良工作以来,在各级政府重视支持和全区畜牧部门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冻配改良工作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2000年至今一直在黔南州都匀市南片区从事牛的冻配改良人工授精工作,已累计输配能繁母牛2079头,受胎1388头,产杂交牛犊1079头。总结这几年的实际工作经验,笔者认为提高牛人工冻配受胎率,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麟游县从1980年开始,引进秦川牛对当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采取冻配与秦川牛本交相结合的方法,持之以恒,从未间断。2000年开始,引进利木赞、西门塔尔、黑白花奶牛的冻精及细管,对改良牛进行配套杂交试验。为了掌握该县黄牛肉改效果,2009年在县科委的大力支持下,该站立项对利木赞改良效果进行测定,现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2000年,三都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对畜牧产业的结构调整,将牛冻配工作列为助民增收致富的重点工作来抓,在省、州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得以顺利启动。为突破冻配受胎率低的难题,笔者从2000年开始就蹲点在乡(镇)开展冻配工作,累计冻配牛600多头,受胎率从2000年的38%提高到现在的86%。回顾这十多年来的牛冻配实践工作,现将取  相似文献   

8.
波尔山羊是世界著名大型肉羊品种,具有体格大、生长快、繁殖率高、饲料报酬高、肉质好、屠宰率高、适应性好、抗病力强的优点。为了改变本地山 羊生产性能差的状况,市自1998年7月份以来先后从亳州、徐州、安徽省家畜改良站引进波尔山羊冻精数千粒,在11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开展山羊冻配工 作,至今共冻配母羊1200余只,情期受胎率达50%以上,已生杂交羔羊300余只。杂交羔羊初生重2.1~5[k25]kg,平均3.1[k25]kg。而当地土种白山羊初生重 1.08~2.05[k25]kg,平均初生重1.59[k25]kg,杂交羊较本地羔羊初生重提高94.8%,并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用波尔山羊改良本地羊已在农村中起着一定 影响作用,不少农户自愿将发情母羊牵到冻配点冻配。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解决云南省寻甸县鸡街镇耻格村黄牛体格较小、生长发育速度缓慢、产肉率低等问题,提高肉牛的生产效率,本试验采用西门塔尔牛细管冻精技术对该村黄牛进行改良,通过对后代犊牛的体重、体长与胸围等指标的测定,分析西门塔尔牛细管冻精改良技术对耻格村黄牛后代犊牛的改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牛的平均体重、体高、体斜长等指标均较耻格村纯种黄牛有了明显提高,且杂交牛的耐受力与抗病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每头12月龄的杂交牛可增收1926元,进一步提高了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可进一步扩大推广西门塔尔牛细管冻精改良技术的牛种改良范围,从而为养殖户带来更大的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利木赞肉牛改良晋南牛效果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加速黄牛改良工作的进程,促进养牛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商业化产方向,区区种牛站于1994年引进法国利木赞种公牛4头,冻精3万粒,在全区20个冷配站点对晋南牛进行了大面积的冷配杂交改良,到目前已改良黄牛7.85万头,杂1代牛在体型外貌,生长速度,肉用性能方面比晋南牛均有较大的提高,为摸清利木赞肉牛改良晋南牛的效果,我们运城地区种牛站生产组于1998年1月至1999年6月分4次对在农户一般饲管条件下利杂1代和晋南牛(各20头)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测定,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速黄牛改良工作的进程,促进养牛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品种优良化方向发展,我场繁育站于2000年引进黑龙江省家畜繁育指导站西门塔尔冻精,对我场可繁母牛进行了大面积的冻配杂交改良.西杂1代在体型、外貌、生长速度、肉用性能等都比本地牛均有较大的提高.为了摸清西门塔尔牛改良本地牛的效果,我们在2002年~2005年分4次对一般饲养条件下西杂1代和本地牛(各20头)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测定,现将测定情况报告如下: 1外貌特征 西杂1代牛体型、外貌比本地牛有较显著的变化,杂交1代显示了父本特征,表现出体躯较长、身体结构匀称,背腰宽而平直,尤其是后躯发育良好,四肢粗壮,肌肉丰满,克服了本地牛两头夹、斜尻、背部窄小、附肉力差、毛色差等缺点.  相似文献   

12.
美国瑞士褐牛对新疆褐牛导入杂交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新疆褐牛主要分布于北疆地区,尤以塔城、伊犁地区数量最多、品质最好。新疆褐牛是以我区本地黄牛为母本,引用纯种褐牛(瑞士、阿拉塔乌牛为主,并有少量科斯特罗姆牛)为父本,经过长期杂交改良选育而成的乳肉兼用型牛,具有抗严寒、耐粗饲,适应性强的特点,由于形成历史较短及各县市育种深度不同,我区新疆褐牛体型结构尚不一致。但自1998年始,随着我区引进优良瑞士褐牛精液,冻精人工授精工作的广泛开展,饲养管理条件的逐步完善,我区新疆褐牛体型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在重点乡场严  相似文献   

13.
我区水牛和黄牛的杂交改良工作 ,经过多年踏步之后 ,近几年的配种母牛数有了很大的进展。推广的地方也扩展到了 76个县 (市 )。计 2 0 0 1年配母牛 8万头 ,2 0 0 2年配 2 0 .1万头 ,今年计划配 50万头。但配种的效果如何 ,出生了多少杂种牛 ,以及其他相关情况 ,却缺乏报道。一般认为 ,配种受胎率是不高的。因此工作的质量和效益问题 ,就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了。因为受胎率低 ,产仔就少。因而母牛空怀造成的损失就大 ,就挫伤了农民对牛品改的积极性。农民不积极 ,反过来又增加了杂交工作的难度。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不可等闲视之笔者经过学习先…  相似文献   

14.
南德温肉牛是甘肃省平凉市引进的世界高档肉牛品种之一,通过连续三年的细管冻精授配杂交效果观察,南德温牛作为父本杂交改良西杂牛,可以作为肉牛三元杂交的优选父本在本市黄牛改良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丹麦红牛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高及产肉性能好而闻名于世。该牛毛色紫红或红色,胸部宽深,背腰平直,后躯宽广,乳房发育良好,耐粗饲,适应性强,是著名的改良牛品种。 郏县红牛是我国八大良种黄牛品种之一,主产于河南省平顶山市的郏县、宝丰和鲁山3县,分布于毗邻的10余个县(市)、区,现存栏约28万余头,占全市牛存栏量的38%。具有被毛紫红,体质结实,结构匀称,抗病力强,繁殖率、挽力大,耐粗饲等特点,但肉用性能欠佳。在保持郏县红牛优良特性的前提下,为了增大郏县红牛体格,提高载肉量和商品率,遵照以本品种选育为主,适当导入外血(1/2~1/4)杂交改良的选育方向,制定了导入丹麦红牛冻精颗粒改良郏县红牛的实施方案,使郏县红牛由役肉兼用型向肉役兼用型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晋南牛杂交改良效果的调查报告谭年年(山西省平陆县畜牧局044300)李振京(山西省运城地区畜牧局044000)晋南牛是我国5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分布于山西省晋南各县(市),存栏约80余万头。山西省科委下达了1992至1994年度研究课题“提高晋南牛肉...  相似文献   

17.
西门塔尔牛改良干旱地区黄牛效果孙国君,吐尔洪(新疆塔里木农垦大学牧医系843300)新疆南部喀什、和田两地区从1979年开始,引进黑白花牛、夏洛来牛、西门塔尔牛等品种的冻精颗粒进行杂交改良本地黄牛。目前在当地农牧区,由于西门塔尔杂种牛适应当地饲养条件...  相似文献   

18.
牛品种改良是促进养牛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牛冷冻精液授精配种(冻配)改良工作又是牛品种改良的主要手段。近几年,湖北省的牛冻配改良工作呈不断下滑趋势,如何有效遏制下滑势头,与时俱进,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牛冻配改良新模式,振兴我省牛品种改良(品改)事业,促进畜牧业的大发展,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04~2006年,天水市实施了《应用三元杂交技术改良黄牛示范与推广》项目。3年来共改配黄牛63103头,获杂交牛37862头,繁活三元杂交牛犊10357头,新增产值2420.3元,示范村冻配面达  相似文献   

20.
黄牛冻配改良是一项科技含量高、带动性强、涉及面广、影响力大、效益显著的重要实用技术,也是实现黄牛提质增效、加速牛产业发展的关键措施。本文分析了张掖市甘州区黄牛冻配改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