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鲜食枣品种及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食枣品种及丰产栽培技术要点张文越,马玉敏,张继亮(泰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77100)鲜食枣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保健型果品之一,发展鲜食枣生产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此,我们自1991年开始从省内外引进了一批适合生食的枣树品种及...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南方鲜食枣的主栽品种和南方鲜食枣的生长结果特性,并从栽植、施肥、生草栽培与覆盖、整形修剪、保花保果、病虫害防治、保护地栽培等方面阐述了南方鲜食枣的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陕北枣区红枣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清涧县鲜食枣设施栽培和露地品种改良七月鲜鲜食枣为例,通过其生育期、产量、品质、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论述了陕北枣区发展鲜食枣的优势和前景,并在关键技术层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我国鲜食枣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枣树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 ,品种资源丰富。在我国 70 0多个枣品种中 ,鲜食枣品种 2 6 1个 ,占 37.2 9%。鲜食枣品种分布十分广泛 ,在过去 ,多在庭院或枣区零星栽培。鲜食枣风味独特 ,脆甜味美 ,营养极为丰富 ,维生素C含量高达 30 0~ 6 0 0 mg/ 10 0 g(鲜枣 ) ,市场前景看好 ,特别是 ,红枣为我国特有 ,加入 WTO后 ,鲜食枣出口潜力巨大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更好地配合鲜食枣产业的发展 ,作者谈一些个人观点 ,以供参考。1 鲜食枣的发展历程2 0世纪 80年代后期 ,山西省果树所在山西临猗推出了农家品种临猗梨枣 ,又称梨枣。由于该品种适…  相似文献   

5.
西安市是陕西省鲜食枣主产区,以梨枣、秦宝冬枣和阎良脆枣等良种为主的鲜食枣面积已达1200hm2。但由于在栽培管理技术上存在诸多问题,造成管理成本加大,果实品质和产量下降,市场销售不畅,严重影响了群众发展鲜食枣的积极性,甚至出现了砍树毁园现  相似文献   

6.
西安是鲜食枣主产区,以梨枣、秦宝冬枣和阎良脆枣等良种为主的鲜食枣种植面积已达1200hm2。2004年始在高陵、阎良开展了鲜食枣节约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明显效果。整形修剪技术:栽植密度为株行距2×3米,树形主要采用自然开心形。栽植当年从嫁接口上10  相似文献   

7.
枣是一种较为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实行安全、标准、专业化生产,对于促进枣的产业化建设与发展,提高经济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论述了绿色食品鲜食枣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为绿色食品鲜食枣的生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栽培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西安市在鲜食枣引种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初选出了三个适宜在关中及渭北地区大面积发展的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的鲜食枣品种。秦宝牌冬枣:冬枣别名冻枣、苹果枣。原产河北黄骅、山东沾化等地。“秦宝牌”冬枣是西安市林业技术推广站从引进的黄骅冬枣选出的一个冬枣优良品种。经在西安地区引种试验,品质和风味比沾化冬枣更佳。其特点是:果实近圆形,果面平整光洁,似小苹果,  相似文献   

9.
山地酸枣资源丰富,通过嫁接鲜食枣良种、加强地下土壤肥水管理、修剪、花期管理、病虫防治等技术措施,实现了鲜食枣良种的丰产优质,为山地酸枣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不同品种枣果在成熟发育过程中的质地变化动态,从而为鲜食或制干枣果的适宜成熟度与最佳采收期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分别选取骏枣、灰枣、马牙枣白熟期至完熟期6个果熟时期的果实样品,采用质地剖面分析(TPA)法,对其质构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成熟期枣果质构指标中有若干指标的变化较大,且枣品种不会影响其变化趋势;不同成果期、不同品种枣果质地指标间的相关性基本一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综合质地得分最高的是脆熟全红期枣果,完熟期枣果的得分最低;脆熟半红期马牙枣的质地最佳,最适合鲜食,完熟期灰枣的质地最佳,最适于制干及加工食用。综合分析认为,枣果实在成熟发育过程中其质地变化显著,鲜食枣果最佳采收期为脆熟半红期,制干枣果适宜于完熟期前采收。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生防菌对烟草抗病性的影响,2012年,以对黑胫病抗性不同的高抗品种(云烟87)、中抗品种( K326)和感病品种(红花大金元)等3种烟草品种70天苗龄的实生苗为实验材料,在烟苗茎秆接种黑胫病原后施用该生防菌,于不同接种时期(0天、15天、30天、45天、60天、75天)测定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1)高抗品种、中抗品种和感病品种的PAL、 PPO及POD活性水平皆明显高于各自的对照,且前期增加速度表现为高抗品种>中抗品种>感病品种,后期PPO活性减小情况也符合以上规律。(2)高抗品种、中抗品种和感病品种的MDA的含量增加速度明显低于各自的对照,前期MDA含量增加的速度和后期降低的速度均是感病品种>中抗品种>高抗品种。可见,施用该生防菌可通过调节抗性酶活性和MDA含量提高烟株对烟草黑胫病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2.
植物品种保护、品种审定与品种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忠萍 《热带农业科技》2010,33(1):48-49,54
植物品种保护与品种审定、品种认定虽然在某些方面有共同点,但之间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同,且不可替代。本文从几个方面来进行比较,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雄性不育板栗雄花序败育与几种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雄性不育广泛存在于开花植物有性繁殖过程中.据Kaul(1988)报道,已经在43科、162个属、320个种的617个品种或种间杂种中发现雄性不育.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也存在雄性不育现象.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括了福建省马尾松良种资源的优势,并就建立马尾松母树林良种基地、马尾松造纸材良种选育等方面对福建省马尾松良种繁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同一地块北五味子原种和变种为试验材料,进行成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在7个指标中,变种和原种成分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变种种子的主要有效成分乙醇乙脂的含量为49.60%,较原种(40.18%)高出9.42个百分点,乙素含量为23.48%,较原种(32.9%)低9.44个百分点,丙素含量为22.28%,略低于原种(23....  相似文献   

16.
以不同板栗产区的3个主要中国板栗品种群的25个品种为试材,研究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中主要脂肪酸的组成比例并分析在不同品种群之间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其中前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在30%~50%和60%~70%2个区域,后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在30%~40%和50%~70%2个区域,并与品种密切相关;南方品种群板栗普遍具有较低的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比值,但品种群之间差异不显著。2)板栗淀粉结合脂中的脂肪酸主要以C16和C182种脂肪酸为主,前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在15%~30%之间,并以饱和态的C16:0为主,后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在30%~70%之间,并以不饱和态的C18:1,C18:2脂肪酸为主。3)南方品种群板栗淀粉结合脂中具有较高的C16:0,C18:0,C18:1脂肪酸和较低的C16:1,C18:2,C18:3脂肪酸,但品种群间差异不显著;南方品种群普遍具有较高的C16脂肪酸水平和较低的C18脂肪酸水平。4)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中的脂肪酸组成及比例与品种密切相关,在品种群之间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7.
油茶无性系果实成熟期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从光合生理方面了解油茶新品种的产量性状,以油茶无性系高产品种、中产品种和普通品种为试材,采用LI-6400P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在果实成熟期对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等日变化参数及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测定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宽大的单峰型,不存在光合午休现象,3个品种类型的净光合速率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3个品种类型上、下部叶片的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均为单峰型,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曲线均为"U"型;3个品种类型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在11.574~14.04μmol.m-2s-1之间,光饱和点在369~500μmol.m-2s-1之间,光补偿点在19~23μmol.m-2s-1之间;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高产品种叶片Pn的主导因子为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和参比室的CO2浓度是影响中产品种的主导因子,普通品种主要受胞间CO2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盆栽桃树果实贮存水运转动态的数学模拟发现,果实的贮存水汇入蒸腾流的最大量只占全天茎流总量的1.4%左右。白天,贮存水从果实汇入蒸腾流;晚上,由树干流入果实。晴天贮存水的变化明显大于阴天,其变化规律与水势的变化相一致,而水势的变化又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的变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全红杨’来源于杨树品种‘中红杨’的芽变,经多年研究培育而成。从春季芽萌动到6月下旬整株叶片及新发嫩枝深紫红色,7—9月叶片为紫红色,10月后叶片为鲜红色。当年生苗干7月底前为深紫红色,叶柄、叶脉为鲜红色。适宜种植范围广。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在忻州地区酸枣接大枣良种选择的概况,研究重点是品种的丰产性、抗寒性、抗旱性及果实品质,并且选择出一批适宜当地发展的优良品种,为今后红枣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