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索棉花新品种苏棉 18号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的最佳配合 ,为大面积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2 0 0 1年进行了苏棉 18号密度与肥料试验研究。1 材料与方法试验采用裂区设计 ,将密度和肥料两因子各设 3个水平 ,以密度为主区 ,即每公顷 3 6万株 (A1)、 4 2万株 (A2 )、 4 8万株 (A3) ,以肥料 (纯氮 )为副区 ,即每公顷施纯氮 2 2 5kg (B1)、 30 0kg (B2 )、 375kg (B3)。其中 ,基肥占 30 % ,花铃肥占 6 0 % ,盖顶肥占 10 %。随机区组排列 ,设 3次重复 ,共 2 7个小区 ,小区面积2 7m2 。试验于 2 0 0 1年 4月 4日播种 ,5月 17日移栽…  相似文献   

2.
选择了移栽密度、追肥纯氮用量及其在各处理用量下,纯氮在分蘖肥和保花肥上的分配比例等3个试验因子,采用单形格子设计,布置田间参数试验,建立了3个供试因子对产量的回归数学模型,经对模型的解析,并结合生产实际认为,甬优6号的移栽密度为0.95万丛/667m2左右,追肥纯氮用量10.5 kg/667m2左右,其中移栽后10d以65%左右的用量作分蘖肥,在主茎倒2叶露尖时,以35%左右的用量作保花肥施用为宜.  相似文献   

3.
中浙优1号作单季晚稻种植的移栽密度与施氮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伟明  徐坚 《杂交水稻》2006,21(5):50-51
以中浙优1号为材料,选择移栽密度、追肥纯氮用量及其在分蘖肥和保花肥上的分配比例等3个试验因子,采用单形格子设计,布置田间参数试验,建立了3个供试因子对产量的回归数学模型。经对模型的解析,并结合生产实际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中浙优1号的适宜移栽密度为18万~21万丛/hm2,追肥纯氮用量127.5~135.0 kg/hm2;其中60%~65%于移栽后10 d作分蘖肥施入,剩余35%~40%于主茎倒2叶露尖时作保花肥施用。  相似文献   

4.
施氮量与栽插密度对丰两优1号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和栽插密度对丰两优1号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增加,胶稠度变短,直链淀粉含量降低;随着栽插密度的减小,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先增加后降低。丰两优1号优质栽培适宜施氮量为180 kg/hm2,栽插密度为19.07万穴/hm2。  相似文献   

5.
玉米杂交种正红2号群体结构与密肥优化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两因素五水平裂区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玉米新杂交种正红2号的产量及其群体结构的影响,建立了优化栽培模型。结果表明,正红2号产量在7500kg/hm2以上的高产栽培技术方案为:种植密度为58542.2~75474.3株/hm2,施氮量为188.50~336.50kg/hm2。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啤酒大麦新品种苏啤4号的产量形成及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其有效穗数、千粒重与产量影响较大;在一定种植密度下,氮肥是影响有效成穗、粒重和产量的关键。啤酒大麦新品种苏啤4号在盐城地区,施氮量229.3 kg/hm2和种植密度227.4万/hm2左右的栽培条件下能获得理论上的最高产量。不同环境条件下,应合理控制氮肥和种植密度,以达到节本高产。  相似文献   

7.
移栽密度和施氮量对宁粳3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宁粳3号为材料,设置移栽密度和施氮量试验,分析不同移栽密度和施氮量对宁粳3号单产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移栽密度和施氮量对单产有显著影响;330 kg/hm2施氮水平单产最高,300 kg/hm2施氮水平其次,360 kg/hm2的再次,270 kg/hm2的最低;移栽密度以基本苗45×104/hm2的单产最高,其次为22.5×104/hm2的。(2)增加移栽密度和氮肥用量能显著提高单位面积穗数和高峰苗数;施氮量和移栽密度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千粒重和成穗率的提高。(3)总颖花量的增加是提高超级稻产量的决定性因素;在足穗的基础上,培育大穗是提高总颖花量的主要技术手段;在适宜总颖花量的基础上提高千粒重和每穗颖花数是获得高产的保证。(4)本试验条件下,宁粳3号最适宜基本苗移栽密度是45×104/hm2,施氮量是330 kg/hm2。  相似文献   

8.
以晋稻8号为材料,在基肥施用量相同的情况下,设置不同的栽插密度和施氮量对晋稻8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时,栽插密度加大,成穗率、穗长、结实率、千粒重及碾米品质的各项指标都呈明显下降,产量在栽插密度为16 660丛/667 m2时最高,说明足够的有效穗是保证晋稻8号具有较高产量的前提;在栽插密度相同时,增加施氮量,可有效提高晋稻8号的产量,有效穗、成穗率、穗长、总粒、碾米品质等也明显提高,但结实率下降。晋稻8号在施氮量为14 kg/667 m2、栽插密度为16 666丛/667 m2时产量最高,田间生长情况及稻米品质也较好。  相似文献   

9.
施氮量、密度和播种期对苏啤4号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播种期、施氮量以及密度对啤酒大麦新品种苏啤4号的产量形成及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10月24日和10月30日两期播种为适期播种,其产量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协调。(2)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与产量之间的偏相关分析表明,每个产量构成因素各自与产量都成密切正相关,其中穗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3)啤酒大麦新品种苏啤4号在盐城地区的播种期为10月24-30日,在施氮量为纯氮210 kg/hm2、基本苗为240万/hm2左右的栽培条件下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0.
移栽密度和施肥量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湘南浓香型烟区,以K326为对象,研究了在不同密度和施氮量水平下烟株的长势和产质量.结果表明,低施氮量时,密度不同对烟株生长和产质量影响较小,施氮量增加时密度影响开始显现,尤其施纯氮180kg/hm^2时表现明显;施纯氮135kg/hm^2 时烟株落黄情况好,但产值并不高,上等烟比例也较低;施纯氮157.5kg/hm^2,行株距1.2m×0.4m和1.1m×0.5m时产量和产值较高,其中行株距1.1m×0.5m时上等烟比例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设置移栽密度和施氮量试验,分析在不同移栽密度和施氮量条件对宁粳3号单位面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330 kg/hm2施氮水平单位面积产量最高,300 kg/hm2施氮水平其次;移栽密度以45×104/hm2基本苗单位面积产量最高,其次为22.5×104/hm2基本苗;总颖花量的增加是提高宁粳3号产量的决定性因素;宁粳3号最适宜移栽密度是45×104/hm2,施氮量是330 kg/hm2。  相似文献   

12.
施氮对宁杂1号油菜各枝序角果性状的调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不同施N量处理,研究了N素营养对油菜各枝序角果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油菜各枝序的角果数以主序和中上部分枝较多,并随施N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过多地施用N肥会造成结角层角果过多而严重影响其它产量因素。(2)每角粒数以主序和中上部分枝较多,下部分枝较少。各枝序的千粒重和单位角果皮面积生产力(PPA)以主序最高,上部分枝较高,下部分枝较低。(3)适量施N可使上部8个分枝的每角粒数、千粒重和PPA都维持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挖掘湘早籼46号高产潜力,进一步提高产量,采用裂区设计方法.研究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湘早籼46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施氮量及栽插密度对湘早籼46号的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以施氮量为240kg/hm2且栽培密度为40×104/hm2的处理产量最高。(2)不同施氮量及栽插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也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对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影响最大,每穗总粒数次之,结实率相对较小,千粒重最为稳定.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海花一号产量的影响,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播种期、不同播种密度对海花一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纯氮14 kg/667 m2为宜,基本苗18万~22万/667 m2为宜;播种期在10月28日至11月5日为佳。  相似文献   

15.
为配合啤酒大麦新品种扬农啤9号的示范推广,本文以扬农啤9号为材料,设计了4个密度和3个施氮量的栽培试验,于2011至2012年在江苏省方强农场农科所进行,大麦生育过程中定点调查越冬苗、返青苗、高峰苗、穗数等茎蘖动态,成熟后调查产量要素及产量,分析密度和施氮量对扬农啤9号茎蘖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期播种的前提下,施氮15.0kg/667m2,基蘖肥:拔节孕穗肥比为6:4,16万/667m2基本苗,扬农啤9号的有效穗55万/667m2左右,每穗实粒22粒左右,千粒重40g左右,产量可达420kg/667m2。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在不同施氮量(0~225 kg/hm2)处理下各生育时期的碳、氮积累特性及其关系。结果表明,随植株的生长,生物量和碳积累量不断增加,但氮积累主要集中在幼穗分化期以前;在0~225 kg/hm2范围内,随施氮量增加,水稻生长中后期(拔节期—成熟期)植株的生物量及碳、氮积累量均呈增加趋势,而碳氮比呈下降趋势,多项指标与施氮量的相关性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植株碳、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植株对碳、氮的吸收表现为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以优质粳稻水晶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其产量的影响,寻求最佳配合。结果表明:水晶3号在中等肥力田块,采用施氮量为240kg/hm2,栽插密度22.5万穴/hm2的处理组合,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对华安 3号密度和施氮量的主效和互作效应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密度、施氮量和密度×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综合分析显示 :密度 18.0万穴 /hm2 、大田纯氮 187.5kg/hm2是最理想的处理 ,结合宽行窄株栽植法 ,可以实现高产高效栽培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2016,(4):47-53
在湖南长沙以超级稻Y两优1号为材料,研究了机插秧条件下栽插密度和施氮量对产量表现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随机插密度增加而增加,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降,机插密度和施氮量均通过增加有效穗数来增加产量;产量最高的处理组合为N1D1(施氮量170 kg/hm~2,密度36.4万穴/hm~2,产量9.57 t/hm~2),其次为N1D2(施氮量170 kg/hm~2,密度为28.6万穴/hm~2,产量9.45 t/hm~2)和N2D1(施氮量240 kg/hm~2,密度为36.4万穴/hm~2,产量9.38 t/hm~2)。降低施氮量或增加机插密度能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在施氮量为170 kg/hm~2、机插密度为28.6万~36.4万穴/hm2条件下,既可以获得高产,又可以提高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粮饲兼用玉米雅玉8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勇  杨文钰 《玉米科学》2006,14(2):119-123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粮饲兼用玉米品种雅玉8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雅玉8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9.75万株/hm2,最佳施氮量为337.5kg/hm2,鲜物质产量达71032.10kg/hm2,干物质产量达22820.10kg/hm2,果穗干物质产量达11547.64kg/hm2。通过对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与生物产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的回归模型预测可知,当种植密度为10.68万株/hm2、施氮量为273.48kg/hm2时能获得最高的鲜物质理论产量70798.72kg/hm2;当种植密度为11.13万株/hm2、施氮量为280.52kg/hm2时能获得最高的干物质理论产量22936.30kg/hm2。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雅玉8号生物产量及果穗产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