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柱型苹果叶片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常规的石蜡切片法,对苹果品种舞姿(柱型)、短枝富士、普通富士以及舞姿×短枝富士的实生后代的叶片结构进行解剖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柱型苹果在叶片总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上明显有别于其他2种类型,表现为:柱型>短枝型>普通型;柱型苹果的海绵组织厚度与其他2种类型无显著差异。普通型苹果的叶片栅栏组织细胞一般排列成2层,其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厚度比值小于1;而柱型和短枝型的栅栏组织细胞通常排列成3层或4层,其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比值大于1,而且,随着矮化程度的加强,栅栏组织细胞层数和栅/海比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
短枝型红富士苹果是我站优选出的红富士短枝型变异新品种,1989年10月通过了技术鉴定。为了摸清该品种的自花结实能力。找出适宜的授粉品种,于1989年春进行了授粉组合试验。 试材为4年生长健壮的短枝型红富士、烟青、新红星和17年生的金冠4个品种。共设六个组合,即烟青×短枝型红富士;短枝型红富士×烟青;新红星×短枝型红富士;短枝型红富士×短枝型红富士;短枝型红富士×金冠。单株小区,每小区选取 15个花序, 50~ 70朵花,重复三次。铃铛花期套袋,初花期授粉,隔一天再补授一次。于5月17日调查座果率。同时观察4个品种开花物候期。 4个品种开…  相似文献   

3.
柱型苹果引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东省的自然条件下进行了柱型苹果引种试验。结果表明,3个柱型苹果品种生长结果正常,表现出典型的柱型生长习性。柱型苹果与生产上常见品种的花期相遇,可以互为授粉树。利用M_(26)和M_9矮化中间砧可有效地控制树体高度和侧梢的产生,促进成花和结果。不同砧木或中间砧对柱型苹果果实的品质性状有一定的影响。在高度密植(0.6m×1.0m)条件下,1年生和2年生柱型苹果即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在供试的3个品种中,以特拉蒙综合表现较好。杂交试验表明,柱型性状是由单个显性基因(Co基因)控制的,利用现有的柱型苹果品种作为亲本选育新的柱型苹果品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一、引种历程 富士是日本1939年杂交选育的苹果品种,亲本为国光×元帅。1967年春,山东省在国内率先将该品种从日本引进。由于当时对富士苹果的生长结果习性不熟悉,除扩散到与山东毗邻的江苏丰县并有少量栽培种植外,省内其它地方没能发展起来。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当日本富士在国际上的声望一再提高后,我国又在1979年大规模引进了日本的着色系富士,又称“红富士”。山东省的红富士是1980年从河北农业大学转引的,主要品种为长富2、长富6、岩富10、宫崎短枝、青富3、秋富1和秋富10等,共计49个品种。由于不熟悉富士苹果轻剪长缓放等树体特性,…  相似文献   

5.
套袋对荔枝果实光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套袋作为果树栽培技术 ,对改善果实色泽具有显著效果 ,套袋在苹果〔1— 2〕、梨〔3— 4〕、葡萄〔5〕、桃〔6〕、石榴〔7〕等果树上应用较多 ,龙眼 〔8〕、沙田柚〔9〕也开始应用 ,荔枝尚少见报道 ,本试验对比研究了 6种套袋材料对荔枝品种妃子笑的影响 ,以期能提出促进荔枝果实着色、提高荔枝品质的套袋材料及套袋技术。1 材料和方法  试验于 1997— 1998年在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广东省荔枝科普基地进行 ,供试品种为 7~ 8年生的妃子笑 ,砧木为淮枝 ,供试果园为矮化园 ,行株距 3m×2 m,树势中等。套袋处理共 6个 ,即硫酸纸袋、无纺布袋、…  相似文献   

6.
苹果斑点落叶病是苹果的重要病害之一。通过多年调查看出 :富士系苹果叶片的斑点落叶病染病率为2 .51 %~ 7.2 0 % ;国光为 1 1 .33% ;金冠为 1 5.4 6 % ;元帅系为 37.4 1 %。气候条件 (温、湿度 )对发病率影响较大 ,1 999年果树生长后期因高温、多湿 ,富士系苹果叶片的染病率高达 31 .3%~ 55.5% ,元帅系高达 6 5.4 %~ 92 .3%。 2 0 0 0年 5月中旬 ,我们选用美国罗门哈斯公司生产的大生M -4 5和烟台生物化学工程研究所生产的扑菌灵 ,进行了防治试验。试验在牟平区北头果园进行 ,品种为 1 987年定植的四代红星。株行距 3m× 4m。土质为…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引进了新红星系短枝型和富士系苹果品种,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果品质量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新红星系品种不耐贮运,富士系品种(不含早富士)收获期偏晚,且不耐寒。为此,金州区政府从1984年12月开始,曾先后三次赴日专题考察,并引进了‘北斗’新品种。北斗是日本青森县苹果试验场杂交育成的三倍体品种,亲本是富士×陆奥。果实个大,单果重可达300g以上,圆形或椭圆形,果形指数0.82(富士为0.77);成熟期比富士早10—15天;底色黄绿,阳面红晕,可达全红,条纹不如富士明显,果肉黄白色,致密,汁较多,有特殊芳香,酸甜适中,风味优于富士。 北斗苹果引…  相似文献   

8.
华冠(富士×金冠)、华帅(富士×新红星)是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的优良中晚熟苹果品种。1995年甘肃省林业厅列项,由庆阳地区果业局引入试验果园,高接在2年生秦冠树上,1997年开始挂果。现将其表现性状和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主要表现性状 1.1 生长习性 (1)华冠。高接后嫁接面愈合良好,幼树生长旺盛,主枝生长健壮,枝条生长量大,成形快,高接后3年树冠已经恢复。萌芽率和成枝力中等,枝条稀疏,树姿开张,长、  相似文献   

9.
苹果育种的周期很长,从杂交实生种播种到开花需5-8年时间,入选优系进行比较,区域试验又要若干年,因此,育成一个乎合理想的新品种需要十几年,甚致几十年的时间。为此, 1983年以来,结合杂交育种工作,进行了缩短苹果育种年限方法的初步探讨,今将结果小结如下。 试材与方法 一、促进实生苗提早开花以 1983年的杂交实生苗为基础,于1985年以五个组合(富士×秋红、富士×新红星、国光×新红星、富士×乔纳金、乔纳金×新红星)1年生实生苗顶梢高接在7年生金冠幼旺树上,共1607个高接枝。1986年6月中旬,对高接树上富士×秋红、富士×新红星、乔纳金×…  相似文献   

10.
日本青森县苹果试验场2月1 3日在青森县平贺町召开了2 0 0 3年度试验成果、信息发布会。试验场育种部的赤田研究员在该会发布下列信息:1 )通过确认基因得知,现青森县内栽培的“北斗”不是富士×陆奥,而多半为富士×印度。2 )关于与富士芽变系“弘前富士”、“红将军”果实特性相似,但亲本来历不明的“昂林”、“凉香”,通过基因确认可知:此为富士芽变系的可能性大。因此,应当将此4个品种归在早熟富士之列。赤田研究员认为:随着基因技术的普及,不仅是苹果,梨、桃、水稻等也会发现品种亲本来历与记载有出入的问题。为育出象北斗那样风味上佳的…  相似文献   

11.
苹果花芽孕育调控的最佳时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节苹果品种大小年 ,提高苹果品质 ,历来是苹果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在过去研究苹果品种花芽形态分化和生理分化〔1~ 3〕的基础上 ,探明调控苹果花芽孕育的关键时期 ,为在苹果生产上有效地实施调控花芽分化提供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 1 997~ 1 999年在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棋梧园林场进行。试材为生长正常 1 2年生红富士、首红、金冠和红玉苹果品种大年树和小年树 ,各品种分别标记同时停止生长的短枝 ,标记的短枝或枝条具有 7~ 8片叶以上。按标记到芽数的多少 ,把每个品种的树分为 3组 ,作为 3次重复。枝条停长的标志以顶端…  相似文献   

12.
1976和1977年进行了苹果杂交育种,共有7个杂交组合(醇露×新红星、醇露×富士、富士×新红星、红星×赤阳、金冠×红星、印度×赤阳、印度×金冠),1980年定植。从杂种后代果实色泽的变化可以看出以下倾向:苹果果实色泽由果实底色和青苷色共同作用,色泽的表现受其亲本的色泽程度及质量的影响;果实底色受多基因遗传控制,黄色与绿色底色的遗传因子作用是相互独立的,苹果红色是主基因遗传控制,是带有数量性状遗传特点的质量性状遗传,红色对黄色或绿色表现为显性;红色品种基因型大多是杂合的,而无红色品种基因型大多是隐性同质或同质程度较高;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个苹果杂交组合的587侏后代本性状的遗传倾向的研究看出,在河南郑州地区,苹果杂种的童期一般为5年,6年生苹果杂种实生苗一般开花株率为25%,7年生可达50%以上;童期的长短主要受亲本的制约;干周15cm为杂种植株童期即将结束或已结束的标志。苹果杂种初次开花结果的部位主要为短果枝,约占60%,大多数杂种具有腋花芽结果习性。苹果杂种的果实一般均小于亲中值,平均较亲中值小38.5%。色泽的遗传表现为红对黄为显性,但在红×红的后代中有相当比例的绿黄果。果实的风味遗传相当复杂,但无论甜×酸或甜×甜,后代中果实风味酸甜的所占比重最大,并且甜×甜的后代中可出现甜的类型。富士和金冠是培育优质新品种的最好亲本;新红星的红色遗传传递力似乎较强。  相似文献   

14.
SSR标记鉴定无融合生殖苹果砧木杂种实生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早期鉴定无融合生殖苹果砧木杂种实生苗,对青砧二号×M9组合的79株F1代杂种实生苗单株进行了SSR标记分析。结果表明,18株F1代杂种实生苗为母本与父本的有性杂种,其余单株均为母本的无融合生殖后代,3对SSR引物扩增出9种带型,其鉴定结果一致,且和杂种实生苗的田间表现完全一致;利用SSR鉴定体系对平邑甜茶×LUO6、平邑甜茶×ZH2、青砧二号×宁8、青砧二号×海红杂交组合F1代中有性杂种的鉴定结果也与田间表现一致。已建立的SSR体系可快速、准确、高效地鉴定早期无融合生殖苹果砧木F1代有性杂种,有性杂种检出率达100%。  相似文献   

15.
1984~1987年我们进行了富士苹果施用复合肥试验。试验园土壤为草甸河淤土。试材为15年生富士苹果,株行距3×6米。复合肥系瓦房店化工厂产品,分腐殖酸复合球肥(工艺加工)和散肥(手工拌合)两种,含HA、N、P_2O_5、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苹果果皮的类胡萝卜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苹果果皮多种类胡萝卜素。以丙酮与石油醚提取色素 ,用NovapakC18(4 .6mm×15 0mm)色谱柱 ,乙腈∶甲醇∶二氯甲烷 (70∶2 0∶10 )流动相 ,在 45 0nm下检测类胡萝卜素。结果表明 ,玉米黄质、叶黄素、番茄红素与 β 胡萝卜素的回收率分别是94.2 7%~ 99.82 %、84.5 6 %~ 89.41%、87.5 3~ 93.5 4%与 88.0 8%~93 .2 4%。其中富士果仅检测到玉米黄质 (5 .9× 10 -3 μg/mm2 )与 β 胡萝卜素 (5 .4× 10 -3 μg/mm2 ) ;蛇果 (红星 )只有玉米黄质 (9.1× 10 -3 μg/mm2 )。  相似文献   

17.
利用c DNA-AFLP 技术研究苹果柱型与非柱型c DNA的差异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苹果(Malus×domestica Borkh. ) 柱型品种舞姿、非柱型品种富士及其杂交F1群体中柱型、非柱型单株为研究试材, 应用cDNA-AFLP ( cDNA-amp 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技术, 研究柱型与非柱型苹果cDNA的差异表达, 探讨了苹果柱型基因Co表达的分子机制。通过64对引物组合的cDNA-AFLP分析获得了1 630条在柱型与非柱型苹果中差异表达的片段。经过BSA ( 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分析和反向Northern杂交鉴定, 获得了11个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 并进行了克隆、测序和序列同源性检索分析。有5个片段在GenBank数据库中发现同源序列, 其余的6个功能未知。核酸和氨基酸比对分析中同源性最高的是片段A7和A16。A7的核苷酸序列同源于红叶石楠Photinia fraseri 26S核糖体RNA (97% ) 、蛋白同源于玉米的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91% ) , A16的核苷酸(85% ) 及蛋白(93% ) 同源于直果草属Triphysaria versicolor的α-expansin 2基因。对A7、A16两个候选基因片段再进行正向Northern杂交验证,在富士中表达最强, 在非柱型后代、柱型后代及舞姿中表达依次减弱。由此推断, 由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基因所调控的赤霉素GAS变化影响了苹果柱型性状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抗寒优质大苹果新品种—宁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北部寒冷地区需要抗寒大苹果。各地已培育出来的抗寒苹果新品种,其综合经济性状都不够理想。我们通过杂交选育出的宁丰,是抗寒优质大苹果新品种。1 选育经过1978年,采用常规育种方法,选耐寒、果大、味酸的东光苹果为母本,选优质、丰产的富士苹果为父本,进行杂交授粉。当年收获杂交种子,1979年春播种在内蒙古宁城县巴林果树实验场,育出杂种实生苗,1980年假植在苗圃中。1982年按1×1米株行距定植在杂种圃内,当  相似文献   

19.
提高鲜食桃的耐贮性是当前国内外桃品种改良和生产发展的主攻方向。‘霞脆’是1992年以优质、耐贮的‘雨花2号’为母本,‘77-1-6’〔(白花×桔早生)×朝霞〕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通过性状的鉴定、区试,认为该品种果实大,品种优,丰产性好,尤其是耐贮性能佳,2003年11月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1品种特征特性‘霞脆’树势健壮,树姿较开张,1年生枝阳面暗红色,背面绿色。花芽着生部位低,为1~2节,复花芽多。叶长椭圆披针形,绿色,叶面稍有皱缩;叶片长17.73厘米,宽4.84厘米,叶柄长1.1厘米;叶基楔形,叶尖渐尖;叶柄蜜腺肾形,2~4个。花蔷薇型…  相似文献   

20.
对富士×舞姿的60株3年生苹果杂种实生苗的叶面积、叶鲜重、叶片数目、节间长度、高粗比与柱型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组合中柱型类型具有较大的叶面积和叶鲜重,具有较多叶片,节间短,高粗比比值高。叶面积、叶鲜重、叶片数目、节间和高粗比可以作为普通型早期淘汰的参考指标,但不可作为中间型早期淘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