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研究改性蔗渣MSB、MSB-Mo、MSB-Cl对硝磺草酮降解菌HZ-2的降解能力的影响。【方法】以这3种改性蔗渣和活性炭为固定化载体,对固定化后菌制剂的降解性能进行研究。【结果】降解菌制剂培养48 h后,D600 nm均较高,表明MSB、MSB-Mo、MSB-Cl及活性炭均具备较强的固菌能力;培养3 d后,以改性蔗渣为载体的固菌制剂对LB培养基中硝磺草酮的降解率高于85%,显著优于活性炭,其中改性蔗渣MSB-Mo效果突出,降解率达96.35%。添加葡萄糖辅料7 d后,这3种改性蔗渣对土壤中硝磺草酮的降解率均高于99%。【结论】改性蔗渣MSB-Mo是固定降解菌株的最佳新型生物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2.
甘蔗品质指标的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78份粤糖系列甘蔗新品系的15个品质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甘蔗蔗糖分除与甘蔗纤维分、蔗渣纤维分没有显著相关外,与其他12个品质指标均有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性;甘蔗纤维分与出汁率、蒸煮液糖锤度、蔗渣水分、蒸煮液旋光读数、蔗渣糖度和蔗渣纤维分呈极显著相关,与其它7个蔗汁品质指标的相关性不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甘蔗蔗糖分主要受蔗汁蔗糖分、蔗汁直接转光度、蔗渣糖度的直接作用和蔗汁转光度、蔗汁重力纯度的间接作用的影响,甘蔗纤维分则主要受蔗汁直接转光度、蔗渣纤维分、出汁率、蔗渣水分的直接作用和蔗汁转光度、蒸煮液旋光读数的间接作用的影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3个品质指标可由蔗汁指标因子、蔗渣指标因子和甘蔗水分指标因子等3个主成分因子表示,其特征值累计贡献率达86.52%。  相似文献   

3.
蔗渣中密度纤维板的制备工艺参数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预备性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蔗渣中密度纤维板的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了工艺研究. 根据蔗渣中密度纤维板的特性,分折了热压温度、纤维尺寸、施胶量和液体石蜡量对蔗渣中密度纤维板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取值范围内,热压温度、纤维尺寸对蔗渣中密度纤维板物理性能的综合影响较显著,施胶量和液体石蜡量对蔗渣中密度纤维板物理性能影响较小. 因而在本试验条件下,就蔗渣中密度纤维板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而言,较佳的制备工艺参数为:温度150 ℃,纤维尺寸8 mm,施胶量w=10%,液体石蜡量w=1.0 %.  相似文献   

4.
甘蔗蔗渣不同蒸煮时间对品质指标化验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蔗蔗渣处理是甘蔗品质性状化验分析的关键一步。研究用恒温水浴锅作热源时蔗渣蒸煮液不同蒸煮时间对甘蔗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蒸煮时间对甘蔗蔗渣蒸煮液的失水量、锤度、旋光读数有极显著影响,对甘蔗蔗糖分、蔗渣蔗糖分、甘蔗纤维分和蔗渣纤维分没有显著影响、但从不同蒸煮时间的变异系数判断,蔗渣蒸煮2.0h及2.5h的试验处理变异系数较小,因此建议蔗渣蒸煮处理2.0~2.5h为宜。  相似文献   

5.
膳食纤维包括水溶性膳食纤维和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其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更重要的生理功能,可用于调节血压、降低血糖和血脂等。如何对膳食纤维进行改性以提高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已成为近年来食品工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植物中膳食纤维改性技术专利的申请趋势、申请产出国和申请人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从物理、化学、生物和联合处理4个研究方向对其技术方向和技术手段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以期为植物膳食纤维改性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不同处理甘蔗渣纤维类物质的瘤胃降解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 5头装有瘤胃瘘管的丹麦红杂交牛 ,利用尼龙袋法按 5× 5拉丁方设计分别对经不同处理的 5种甘蔗渣即质量分数为 5 % Na OH碱化处理、质量分数为 7% Na OH碱化处理、氨化处理、复合处理蔗渣和甘蔗渣原样进行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 (ADF)、酸性洗涤木质素 (ADL)、纤维素 (CEL)和半纤维素 (HC)等纤维类物质瘤胃降解率的测定及降解参数的分析 ,以综合评定不同处理蔗渣的饲用价值 .结果表明 ,5 %、7%碱化处理 ,氨化处理 ,复合处理使蔗渣 NDF的纤维综合评价指标 (FDI)分别提高 3 6.1 5 %、5 1 .2 1 %、5 .83 %、5 4.62 % ;ADF的 FDI分别提高 3 4.66%、3 3 .5 4%、0 .3 5 %、40 .60 % ;CEL的 FDI分别提高 1 3 .0 2 %、1 1 .1 6%、5 .85 %、8.3 7% ;通过降解动力学分析 ,4种处理蔗渣均可使 NDF、ADF、CEL的瘤胃可降解部分增加 ,5 %、7%碱化处理、复合处理可不同程度破坏蔗渣的纤维结构 ,减少纤维含量 ,加快纤维类物质瘤胃降解速度 ,因而 FDI显著提高 ,尤其以 7%碱化处理效果最明显 .而氨化处理不加快纤维物质的降解速度 ,对 FDI也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甘蔗能够将太阳能转换成生物分子和糖,富含营养物质(蔗糖、椰糖和糖浆)、纤维(纤维素)、饲料原料(甘蔗叶和茎尖、蔗渣、糖蜜和压滤泥浆)、可燃物质和化学品等。甘蔗的主要副产品是蔗渣、糖蜜和压滤泥浆。其它副产品如甘蔗叶、茎尖、甘蔗废屑商业价值较低。许多国家已经着手研发甘蔗副产品多种用途。他们通过发展甘蔗副产品业使甘蔗部门经济活动多样化。蔗渣产业:蔗渣是甘蔗榨糖后的纤维残留物,传统用途是做为糖厂的燃料,如今可加工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如纸浆、纸张、夹板、牛饲料和化学物品等。即使是用作燃料也可将其多余能量储存起来。随着…  相似文献   

8.
改性淀粉/聚乙烯醇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改性淀粉/聚乙烯醇(PVA)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方法]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机械力与柠檬酸、甘油的双改性制备成双改性热塑性玉米淀粉,利用双改性热塑性玉米淀粉与PVA复合成膜,制备成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薄膜,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DSC)对复合膜的结晶性和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与原淀粉/PVA复合膜以及单改性淀粉/PVA复合膜相比,双改性淀粉/PVA复合膜的结晶度有所降低,其相容性、力学性能、耐水性和热稳定性均有明显提高。室外土壤掩埋30 d后取代度为0.26的双改性热塑性淀粉/PVA复合膜的降解率约为43%,属于环境友好型材料,可用作可生物降解塑料膜。[结论]该材料的制备具有制造工艺简单、能耗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燃料乙醇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新型可再生能源之一,以木质纤维原料替代淀粉类和糖类原料生产乙醇成为全世界研究的热点。蔗渣是制糖工业的主要废弃物,因其来源广泛,纤维素含量高而成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资源。介绍了蔗渣的组成与特点及蔗渣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现状,阐述了蔗渣预处理、酶解糖化及发酵产乙醇的研究概况。蔗渣用来生产乙醇具有较好的发展前途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施用蔗渣对土壤镉赋存形态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化学反应的合成方法向蔗渣中引入巯基官能团,并进行电镜扫描和红外光谱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土壤培养试验和生物盆栽试验,研究了蔗渣和改性蔗渣对模拟镉(Cd)污染农田土壤中镉的赋存形态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该合成方法,成功地向蔗渣中引入了巯基官能团。在土壤培养试验中,有机物对土壤Cd赋存形态的转化与土壤pH的相关性不明显,但与土壤中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含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土壤中HA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各处理土壤弱酸提取态Cd含量相应减少,而土壤残余态Cd含量则逐渐增加,且巯基蔗渣的作用效果均强于未改性蔗渣。在生物盆栽试验研究中,外加5 mg·kg-1Cd显著降低了小白菜的生物量,而施用有机物料对小白菜均有显著的增产效果,研究结果同时表明蔗渣和巯基蔗渣都不同程度降低了土壤有效态Cd的含量以及小白菜地上部分的镉含量,且巯基蔗渣的作用效果较为显著。另外,小白菜地上部分镉含量与小白菜生物量呈现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有效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充分利用甘蔗渣和胶厂废水。[方法]设处理Ⅰ(物理→化学→EM菌)、处理Ⅱ(物理→化学→酵母菌)、处理Ⅲ(物理→化学→混合菌)、处理Ⅳ(化学→物理→EM菌)、处理Ⅴ(化学→物理→酵母菌)、处理Ⅵ(化学→物理→混合菌)6种处理,研究蔗渣过滤前后胶厂废水的全氮含量变化和蔗渣不同处理前后的粗灰分、粗蛋白、粗纤维含量变化。[结果]经6种处理,蔗渣过滤后胶厂废水总氮含量明显降低(近50%),蔗渣处理后粗纤维、粗灰分、粗蛋白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处理Ⅱ的粗纤维含量为最低;处理Ⅱ和处理Ⅵ的粗蛋白含量达到基本相同水平;处理Ⅲ和处理Ⅵ的粗灰分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处理。6种处理中,效果最好的是处理Ⅱ。[结论]蔗渣过滤胶厂含氮废水的生物发酵产物能满足热带地区常见牧草的营养元素要求,可开发作为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12.
环保型麻地膜保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环保型麻地膜具有强度较高,在土壤中降解性能良好,无污染的特点,是塑料地膜良好的替代产品,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保水是麻地膜覆盖作物增产的重要机理之一,研究麻地膜覆盖对田间土壤含水率变化的影响,对土壤蒸发的影响和麻地膜覆盖秋玉米的节水效果,结果表明:麻地膜覆盖能增加土壤对降雨的储蓄能力,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辅助碱性双氧水法提取甘蔗渣纤维素最优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波对甘蔗渣纤维素提取工艺和纤维素含量的影响,并优化甘蔗渣纤维素处理工艺。【方法】以甘蔗渣为原料,通过对超声波辅助碱性双氧水法处理纤维素工艺的研究,确定超声波条件下甘蔗渣纤维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用倒置显微镜研究超声波处理对甘蔗渣纤维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最优工艺参数为:超声波处理时间70min、超声功率200W、反应温度80℃、0.7%H2O2和6%NaOH的混合溶液,甘蔗渣纤维素含量在87.54%以上;与无超声辅助相比,纤维素含量提高了8.69%。【结论】利用超声辅助碱性双氧水法预处理甘蔗渣,能够提高蔗渣纤维对试剂的可及度和反应性能,极大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波对甘蔗渣纤维素提取工艺和纤维素含量的影响,并优化甘蔗渣纤维素处理工艺。【方法】以甘蔗渣为原料,通过对超声波辅助碱性双氧水法处理纤维素工艺的研究,确定超声波条件下甘蔗渣纤维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用倒置显微镜研究超声波处理对甘蔗渣纤维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最优工艺参数为:超声波处理时间70 min、超声功率200 W、反应温度80℃、0.7% H2O2和6% NaOH的混合溶液,甘蔗渣纤维素含量在87.54%以上;与无超声辅助相比,纤维素含量提高了8.69%。【结论】利用超声辅助碱性双氧水法预处理甘蔗渣,能够提高蔗渣纤维对试剂的可及度和反应性能,极大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  相似文献   

15.
甘蔗渣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农业废弃物之一,它的合理开发利用对保护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制备环境友好型材料是甘蔗渣高值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甘蔗渣在材料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展望甘蔗渣高值化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我国热作废弃纤维资源丰富,其开发利用具有巨大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本文阐述近年来热作废弃纤维的综合利用现状,主要涉及饲料、肥料、功能性食品开发、制浆造纸、绿色化学品、生物质燃料开发、纳米纤维素等多个领域。对我国热作废弃纤维的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甘蔗主要品质性状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3份甘蔗品种(系)为试材,对甘蔗11个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应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对测定数据进行分析.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甘蔗纤维分与蒸煮液锤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其他品质指标关系不密切,甘蔗蔗糖分与蔗汁的糖锤度、转光度、视纯度、重力纯度、直接旋光数、转化旋光数、观测旋光度、蔗汁蔗糖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甘蔗纤维分与蔗汁转光度和重力纯度、甘蔗蔗糖分与蔗汁重力纯度和直接旋光数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蔗汁转光度、重力纯度和转化旋光数对甘蔗纤维分含量均有直接正效应,甘蔗蔗糖分受蔗汁糖锤度、转光度、重力纯度、直接旋光数、转化旋光数和观测旋光度等6个指标的影响较大;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甘蔗品质指标可用蔗汁糖分、蔗渣糖分和甘蔗成熟度3个主因子代表,其特征累计贡献率达96.14%.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甘蔗渣综合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甘蔗渣是制糖工业的主要废弃物,对甘蔗渣充分利用不仅能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还能有效缓解污染压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甘蔗渣综合利用的最新进展和现状,主要涉及生物发电、造纸、高密度板材、饲料发开、栽培基质、沼气、燃料乙醇、高性能吸附材料等领域,希望甘蔗渣综合利用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