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2.
以松仁蛋白粕为原料,采用米曲霉、黑曲霉和酵母菌及乳酸菌等多菌种进行混合发酵,然后采用低温增香调味发酵提高酱油的品质,酿造出营养安全的新型酱油产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发酵工艺进行工艺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食盐浓度16%,米曲霉与黑曲霉的比例6∶4,发酵时间40d,发酵温度40℃.此情况下,氨基酸含量达0.84g/100mL,成品酱油呈红褐色或棕红色,带有松仁特有风味,是具有保健功能的营养型酱油.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菠萝蜜种仁黄酒的酿造工艺条件,为研制新型的果味黄酒提供参考.[方法]以菠萝蜜种仁和黑糯米为原料,甜酒粉为糖化发酵剂,经糖化发酵、澄清、杀菌后制备果味型黄酒.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菠萝蜜种仁黄酒的发酵工艺条件,并探讨不同澄清方法对黄酒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菠萝蜜种仁黄酒的最佳酿造工艺条件为:熟黑糯米与菠萝蜜种仁熟粉质量比5∶1,加入总原料质量0.5%的甜酒粉,28℃下固体发酵2d后加入与总原料等量的20%无菌糖水再发酵4d,得到的黄酒经3000 r/min离心25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酿造获得的菠萝蜜种仁黄酒呈淡紫红色,半透明,具有菠萝蜜的特殊香味和黄酒的典型风格,糖度20~25 g/L,酒精度2.4%vol~2.8%vol,属于半干型低度酒.[结论]以菠萝蜜种仁和黑糯米为原料,甜酒粉为糖化发酵剂,制得的黄酒酒香协调,风味良好.该工艺发酵时间较短,在实际生产中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增加黄酒品种类型,扩大原料来源,以糯玉米为原料,采用黑曲霉3758和酿酒酵母As.1392为糖化剂和发酵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对糯玉米黄酒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为:糖化剂添加量为9%,发酵剂添加量为0.9%,发酵温度为22℃,发酵时间为19d,初始pH为5.5,此条件下酒精生成量为16.7%。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纳豆的风味和口感,提高其可食用性,通过优化纳豆芽孢杆菌与酿酒酵母混合发酵工艺,降低纳豆的氨腥味;在此基础上,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纳豆固态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纳豆固态发酵的最优条件为:混合菌种比例为3∶1,大豆含水量为60%,大豆的铺层厚度为3 cm,高温蒸煮30 min,接种量6%,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28 h,后熟1 d,此条件下,挥发性盐基氮含量降低了40.1%,纳豆激酶活力提高了39.1%,纳豆的风味和口感均得到提升,更适合我国居民食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验筛选出细菌培养基为水产下脚料发酵用菌的混合培养基。以培养液的OD值为指标,考察培养液初始pH、接种量、培养温度、转速4个因素对菌种混合培养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L9(4^3)确定菌种混合培养的最佳条件为接种量按0.2%,初始培养液的pH7,培养温度30℃,转速210r/min。 相似文献
7.
玉米黄酒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玉米碴为原料,分别选用UV-48黑曲霉和啤酒酵母为发酵菌种,通过对接种量、培养温度、pH值以及发酵周期的研究,确定以玉米为原料制作黄酒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最适接种量为糖化菌10%,酵母菌1%;最适发酵温度为15-18℃;最适pH值为4.5-5.5,最适发酵周期为16-19d。 相似文献
8.
9.
针对传统低盐固态发酵酿造酱油风味较差的问题,通过后期添加优选的嗜盐乳酸菌和耐盐酵母,进行有机酸发酵和醇酯发酵.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酱油多菌种混合阶梯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蛋白质水解完成后,浇淋盐水降温,接入1%的乳酸活化种子液,在35℃下有机酸发酵7d;有机酸发酵完毕,浇淋盐水降温,添加0.5%的鲁氏酵母种子液,15 d后按1∶1的比例加入蒙奇球拟酵母种子液,醇酯发酵35 d.在此工艺条件下酿造的酱油,无论是感官指标还是理化指标都比未添加乳酸菌、酵母菌以及仅添加乳酸菌或酵母菌发酵的酱油好,其乳酸和总酯的含量明显提高,甚至可与日本特选酱油相媲美.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沼气发酵菌种及发酵原料浓度在沼气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保证沼气正常产气。 相似文献
11.
灵芝米酒的制作工艺与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利用灵芝菌丝体发酵液、酒曲、糯米共同发酵生产灵芝米酒的生产及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在经过处理的糯米中,接入灵芝菌丝体发酵液和1号酒曲混和发酵,至第3d加入糯米重量20%的水分,发酵1周后过滤,可得色香味美的灵芝米酒,与对照相比,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提高18.4%。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生料法酿造米酒香气单一、滋味不协调等不良现象,采用花椒籽、罗汉果、薄荷等多种原料复合的方法进行米酒酿制,为复合米酒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以感官评价与酒精度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确定生料酿造复合米酒适宜的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糯米中添加3.0%花椒籽粉、4.0%罗汉果粉、4.0%薄荷叶粉、1.0%生料酒曲及200%的纯净水,28.2℃发酵18 d,可获得感官评价88.9分、酒精度9.05% (vol)的复合米酒。此复合米酒亮白透明、酒香与植物香和谐、口感醇厚,柠檬烯与芳樟醇含量分别为5.79和3.34 mg·L-1,理化卫生指标符合《绿色食品 米酒》标准,较传统方法酿造米酒节约能源10.2%,可为实现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籼稻稻米外观品质与其它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6个籼型不育系和3个籼型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制杂交组合,考察稻米外观品质等米质性状,采用种子胚乳模型分析成对性状间的多种遗传相关。结果表明,粒长与长宽比、长宽比与直链淀粉含量、垩白面积与胶稠度、垩白面积与蛋白质指数以及垩白面积与赖氨酸指数性状间具有明显的种子直接加性相关、母体植株加性相关以及种子直接加性与母体植株加性相关,但也受制于一些显性相关分量,而粒长与粒宽、粒宽与长宽比、粒宽与垩白面积、粒宽与精米率、粒宽与直链淀粉含量、长宽比与精米率、垩白面积与蛋白质含量以及至白面积与赖氨酸/蛋白质比例的相关则以显性相关为主。对于以加性相关为主的成对性状,间接改良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不同比例笋壳与稻壳混合青贮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营养价值的影响,确定适宜的笋壳与稻壳混合青贮比例,试验设60%笋壳组(A)、70%笋壳组(B)、80%笋壳组(C)、85%笋壳组(D)及100%笋壳组(NC)共5个处理。青贮后第1、7、14、30、45天取样,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青贮过程中青贮料的干物质含量有下降趋势,但变化不显著(P>0.05);各组青贮饲料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随青贮天数的增加而显著(P<0.05)降低。在青贮过程中,各混合青贮组氨态氮/总氮均显著增高(P<0.05)。青贮第7天时,各组青贮饲料pH均显著下降(P<0.05),此后pH值缓慢变化。各混合青贮组乳酸含量在青贮第7天时显著升高(P<0.05),第14天时持续显著上升(P<0.05),此后乳酸含量基本趋于稳定,并略有降低。各混合青贮组的乙酸含量随青贮发酵时间增加逐渐升高,第7天时显著增加(P<0.05),此后持续缓慢增加。在整个青贮过程中,各组均有少量丙酸产生,处理A、B、C组无丁酸产生。青贮结束时,B组和C组氨态氮/总氮比值低,乳酸含量增加明... 相似文献
16.
水稻籼粳交育种策略的优化及育种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籼粳交育种是水稻育种取得突破的基本途径,以培育掺粳籼稻为主题,分析了籼粳交育种的多个育种策略,利用典型粳稻和采用三交(回交)方式是优先可取的方法,但存在工作量大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工作量小、能有效缩短育种时间的高效育种策略,即(籼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具有保持能力的典型粳稻品种F1//具有恢复能力的籼稻品种或恢复系"的育种策略,回顾了籼粳交育种历程及所取得的成效,并对籼粳交育种策略的进一步优化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利用酒明串珠菌(Leuconostoc oenos)31 DH 研究了苹果酸-乳酸发酵(MLF)对葡葡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蛇龙珠、赤霞珠、佳利酿和黑比诺等4 个品种酒样经M LF后,总酸、挥发酸和挥发酯等成分含量均发生显著变化,其中总酸含量分别降低21.7% ,31.3% ,35.9% 和27.8% ;挥发酸和挥发酯含量分别上升0.25~0.31 g·L- 1 和0.15~0.22 g·L- 1;风味平衡指数均达5 以上;品尝鉴定表明,经过MLF的葡萄酒口感变得柔和、润口、协调,酒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优质早籼稻新品种漳佳占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优质早籼稻品种佳禾早占做母本与优质高产中间材料特丰矮/多系1号杂交,从杂交F2代起,每代采用出糙筛选法进行优质单株选择,定向培育,育成优质早籼稻品种漳佳占。该品种高产、米质优、抗性强、后期转色好、抗倒性强,在2002~2003年福建省区试中,两年平均比对照种佳禾早占增产2.86%。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柑橘皮渣的利用率,以脐橙皮渣为原料,通过混菌发酵联合分段控温工艺生产高品质膳食纤维,即在脐橙皮渣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先接种植物乳杆菌,28 ℃发酵2 d后接种青霉菌,28 ℃继续发酵5 d后,加入1.5倍体积无菌水,45 ℃、100 r·min-1放置24 h。发酵产物中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和总膳食纤维(TDF)分别达到42.0%和90.8%以上,SDF/TDF达到46.2%,比未发酵柑橘皮渣分别提高3.08倍、50.1%和1.72倍,SDF含量及SDF/TDF比单独青霉菌恒温(28 ℃)发酵产物中对应指标分别提高33.8%和30.1%。说明混菌发酵联合分段控温工艺可显著提高脐橙皮渣中SDF含量。该工艺对蜜柑和胡柚皮渣发酵生产高品质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