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县花生施钼面积,由1982年的1000多亩,扩大到1983年的3.5万亩,占全县花生总面积的60%以上。根据多点调查和实收,1983年花生施钼的增产幅度为3—25%,平均每亩增产花生12斤,平均增产率为7%。全县增产花生42万斤,净增益15万余元。  相似文献   

2.
据报导,花生、大豆等豆科作物对钼的反应特别敏感。钼能促进根瘤菌的固氮活性,提高固氮能力,因而对提高花生产量、改善花生品质有较明显的效果。 今年在吉林省召开的全国钼肥生产和应用经验交流会议上。综合各地试验材料说明,在花生上施用钼肥一般可增产5—15%,最高增产达20%以上。福建省1976年多点试验,用钼酸铵拌种、浸种,花生增产10.6—19.4%;福建省同安县每亩用20克钼酸铵拌种增产16.2—17%;辽  相似文献   

3.
夏花生重施前茬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花生重施前茬肥比重施后茬肥增产十分显著。即在冬小麦,夏玉米和夏花生两年四茬作物,施肥总量相同的条件下,常规施肥的冬小麦,夏玉米和夏花生,比重施后茬花肥的分别增产8.00%、6.49%和10.48%;重施前茬粮食肥的比重施后茬花生肥的依次增产19.47%,25.04%和18.76%。粮食和花生混合总产,常规施肥和重施前茬肥,分别比重施后茬肥增产8.18%和18.63%,纯增效益分别增加8.62%和  相似文献   

4.
花生新品种     
杂选2号 是我所1959年用文登大粒墩作母本,姜格庄半蔓和伏花生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育成。 该品种经1966—1971年在我区及兄弟地区94处次鉴定,与晚熟大花生对比38处次,其中增产的25处次,平均增产26.5%,与早熟伏花生对比56处次,其中增产的37处次,平均增产17.5%。一般亩产300—400斤,高产地块  相似文献   

5.
3年盆栽试验表明,微生物调节剂是减轻或除花生连作障碍的一项经济有效的对策,可显著促进连作花生的植株生育,使连作花生的主要农艺性状达到或超过轮作花生,使连作花生的生产产量提高33.02%,荚果产量增产19.8%-55.4%,平均增产32.2%。  相似文献   

6.
花生根瘤菌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富思德”花生根瘤菌与不同氮肥水平的化肥配合施用对花生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花生根瘤菌在常规施肥50%氮肥水平上施用,依然可以提高花生的植株鲜重、根瘤数和出仁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7.7%~57.0%、4.9%~132.8%、1.4%~2.0%;(2)花生根瘤菌与化肥配合施用对花生的增产效果明显,比对照增产9.4%~21.2%。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1981年在莱西县水集镇谭彪庄村基点试用塑料地膜覆盖地面种植花生三分地,试验结果覆膜亩产806斤,比不覆膜露地栽培亩产660斤,增产206斤,增产31.2%。1982年地膜覆盖花生扩大到17.7亩,其中15.7亩平均亩产达到1262.9斤,创山东省15亩以上产量最高记录。这一年覆膜比不覆膜增产154.4斤,增产13.9%。1983年全村205亩花生,全部覆膜种植,经省、市、县、社以及广东、广西参观同志验收,平均亩产1277.7斤,比不覆膜亩产1144斤,增产133.7斤,增产11.7%,又创全省面积最大、亩产量最高的新纪录。三年平均覆膜亩产1155.5斤,比不覆膜亩产970.8斤,增产144.7斤,增产14.9%。  相似文献   

8.
1992到1997年,在29个村镇45个试验点进行了花生施用生物磷肥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花生施用生物磷肥后,出苗早,苗壮,成熟期提前,荚果饱满,花生产量显著提高,平均增产568.5kg/hm^2,增产幅度为7.0%~49.3%,平均增产15.6%。  相似文献   

9.
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浅层咸水型盐渍化土壤,由于有效钼及有效铁含量较少,对花生采用钼拌种再根外追施硫酸亚铁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比对照增产达48%左右)。硫酸亚铁喷施浓度与花生荚果产量间存在着非线性回归关系。在1%硫酸亚铁浓度范围内,产量与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9878);但浓度超过1%以上时,则两者呈显著负相关。根外追铁的最适浓度在1%左右。稀土元素对花生也有极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0.
喷施B_9能使花生增产8%左右,生产上已广泛应用。其增产原因,近年来已从形态解剖,生理指标,养分转运等多方探讨,弄清了不少问题。我们试图从花生荚果发育的角度,了解施用B_9对花生增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喷施B_9能使花生增产8%左右。生产上已广泛应用。其增产原因,近年来已从形态解剖、生理指标、养分转运等多方探讨,弄清了不少问题。我们试图从花生荚果发育的角度,了解施用B_9对花生增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甘蔗间种豆科作物试验效果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在双定乡兴平村古浪坡进行甘蔗间种黄豆、甘蔗间种花生试验。其结果:甘蔗间种黄豆的亩产黄豆78.23公斤,原料蔗增产2.22%,每亩纯收入增收255.25元;甘蔗间种花生的亩产花生干果104.7公斤,原料蔗增产1.67%,每亩纯收入增收312.90元。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小麦、水萝卜、油菜、菠菜等3科4种作物与连作花生实行模拟轮作对连作花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水萝卜与连作花生模拟轮作,可以显著减轻或解除花生的连作障碍。小麦与连作花生模拟轮作,花生的生物产量和荚果产量较未处理的连作对照分别增产23.98%和25.10%,较轮作对照分别增产7.9%和15.0%。  相似文献   

14.
解除花生连作障碍的对策研究:Ⅰ.模拟轮作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小麦、水萝卜、油菜,菠菜等3科4种作物与连作花生实行模拟轮作对连作花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水萝卜与连作花生模拟轮作,可以显著减轻或解除花生的连作障碍。小麦与连作花生模拟轮作,花生的生物产量和荚果产量较未处理的连作对照分别增产23.98%和25.10%,较轮作对照分别增产7.9%和15.0%。  相似文献   

15.
花生叶斑病在我区发生普遍,危害严重。一般因病减产10—20%,严重达30%以上。为了有效地控制叶斑病的危害,提高花生产量,全区自1974年开始对该病进行了系统观察和试验,并开展了大面积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的防病增产效果。 一、防病效果及增产原因分析 近几年,花生叶斑病越来越重。1981年全区发病面积达338万亩,占播种面积  相似文献   

16.
地膜覆盖栽培在六十年代广东省已应用于早春旱地水稻育秧。应用于花生,我国辽宁、山东、河北、河南等省试验和大面积生产,一般能增产20—50%,花生品质亦有所提高。广东省1983—1985连续三年进行春植试验和小面积示范,三年试验全期盖膜共63个点,平均亩产485.85斤,比露地增产61.0斤,增产14.4%;出苗揭膜共51个点,平均亩产456.5斤,比露地增产38.8斤,增产9.3%。为了探讨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增  相似文献   

17.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花生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表明,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0%多·甲可湿性粉剂和壮饱安均能有效抑制花生植株生长,促进果多、果饱和产量的提高。其中,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花生地上部的控制效果较好,产量最高,增产幅度最大;壮饱安对地上部控制效果较差,但果多、果重,增产幅度较大;10%多·甲可湿性粉剂控制花生地上部生长效果较好,但增产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8.
1979—1986年,作者对呋喃丹防治花生病虫种类,施用效果及有效用药量进行了研究,结果指出:亩用药有效成分量100—150克,播种时用药盖种,防治花生根结线虫病的效果为64.42%,增产43.79%。亩用药75克,防治大黑鳃金龟甲及其蛴螬减退率为95%,保果率92%,增产83%,防治蚜虫的效果为99.97%。亩用药75克,在成熟植株、种仁及土壤内皆无残留,对人畜、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19.
粉煤灰磁化复合肥是一种新型肥料,为春对花生根瘤形成和产量的影响,在汝南县砂姜黑土上进行了试验,粉煤灰磁化肥在花生上一般用量的840kg/hm^2左右,粉煤灰磁化肥比对照增产24.5%,增产729kg/hm^2,比当地农民习惯施肥增产6.9%,增产240kg/hm^2;比等量N,P,K混合肥增产4.7%,增产165kg/hm^2,比未磁花粉煤灰复混肥增产3.3%,增产120kg/hm^2。最高产量为  相似文献   

20.
在闽南地区对5份辐射牧草兼用型花生新品系进行3 a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TJ和泉N两个品系花生秧干草产量分别比泉花7号增产12.00%和12.77%;花生产量分别比泉花7号(对照)增产13.04%和12.59%,且均达显著水平,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好,主要经济性状优良,适宜福建闽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