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动态     
初产母猪的饲养澳大利亚一科研机构推荐了一些有关泌乳母猪饲养管理的资料。其中包括,泌乳母猪的日粮中至少应含有13.5MJ 的消化能(DE),160g/kg 日粮或16%的粗蛋白,以及0.45g 可利用赖氨酸—相当于0.6%的赖氨酸。如果初产母猪在整个哺乳期的摄食量低于4.5~5.0kg/天的配合口粮,泌乳期间母猪的营养水平需要提高。在这种条件下,若使用通常饲养断奶仔猪或生长猪的日粮,将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莱芜黑山羊泌乳母羊(1~60泌乳日龄)营养物质消化、泌乳量和血清生化指标及其产出羔羊增重的影响。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设计参考《肉羊饲养标准》(NY/T 816—2004)。1~30泌乳日龄:消化能12.78 MJ/kg,粗蛋白质15.00%;31~60泌乳日龄:消化能13.00 M J/kg,粗蛋白质17.00%。高、低水平分别设计为标准推荐量的120%、100%。将40只分娩后的莱芜黑山羊母羊平均分为4组,各组分别饲喂高蛋白质、高能(A组),低蛋白质、高能(B组),高蛋白质、低能(C组),低蛋白质、低能(D组)饲粮。结果表明:1)A组的羔羊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D组母羊体重呈负增长现象,但变化幅度较小。1~30日龄羔羊增重速度高于31~60日龄,羔羊平均日增重以C组在1~30日龄和A组在31~60日龄最高。2)整个泌乳期A、C组的母羊泌乳总量显著高于B、D组(P0.05),各组泌乳量峰值均出现在30泌乳日龄,随后逐渐降低。3)饲粮蛋白质水平影响母羊的泌乳量及羔羊的平均日增重,饲粮能量水平的影响不如蛋白质明显。4)母羊粗蛋白质采食量、泌乳量及羔羊平均日增重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有一定相关性。总之,1~30泌乳日龄母羊饲粮消化能、粗蛋白质、干物质适宜水平分别为1.145 MJ/(kg W0.75·d)、17.67 g/(kg W0.75·d)、93.73 g/(kg W0.75·d),31~60泌乳日龄分别为1.139 MJ/(kg W0.75·d)、19.65 g/(kg W0.75·d)、90.14 g/(kg W0.75·d)。  相似文献   

3.
大白猪的特征特性与生产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9窝乳猪、9窝小猪和4窝中猪及31头母猪产仔成绩等统计分析可知,大白猪增重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断奶乳猪平均日增重为253g;小猪42d平均日增重为513g,料重比2.2:1;中猪23d为756g,料重比2.8:1。胴体瘦肉率高达60%。窝产活仔数平均10.03头,初生个体重平均1.24kg,断奶个体重平均8.97kg,母猪泌乳性能好。大白猪在内蒙古地区有较好的适应性,在杂交生产中既可用作父本,也可用作母本。  相似文献   

4.
1甜味调料在每公斤育肥猪日粮中添加0.05g糖精,可使猪的日增重提高6.4%,饲料消耗降低5%左右。在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60mg/kg的糖精,可防止母猪哺乳期发生厌食症及过度掉膘,提高泌乳率。在仔猪日粮中添加150~200mg/kg的糖精,可显著提高仔猪采食量,日  相似文献   

5.
选用两个批次四川白猪Ⅰ系初产妊娠母猪在日粮ED12.05-12.72MJ/kg,CP12.56%-13.04%营养水平条件下,观察测定其繁殖性能和体重变化,探讨初产母猪在冬季怀孕期适宜的能量需要。结果表明:平均妊娠体重139kg左右的四川白猪Ⅰ系初产母猪冬季怀孕时,妊娠前期(1-84d)日供DE26.51MJ,后期(85d-分娩)日供DE32.31MJ,全期平均日均DE28.00MJ,能够满足妊娠母猪的能量需要。母猪除维持需要外,每1kg妊娠增重耗DE20.91MJ。  相似文献   

6.
全繁殖周期中合理分配母猪能量供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锡明 《养猪》2001,(3):2-5
78头长大母猪用于全繁殖周期各阶段能量分配饲养方案的研究,充分利用青粗饲料,经产母猪妊娠期给予低能高纤维日粮料),按母猪体重、背膘厚度、妊娠阶段确定每头母猪饲喂量,实行“前低后高”饲养方式,S料组估算母猪妊娠总增重50.2kg,产活仔10.5头,窝重14.24kg,泌乳期供应3种高能量浓度日粮泌乳28d平均日摄入消化能约67MJ,均使母猪泌乳性能比原场生产水平有明显提高;最佳为加猪油处理组,仔猪窝增重57.57kg,育成率96.89%,分析妊娠、泌乳日粮处理对母猪性能和全繁殖周期能量利用影响,讨论母猪体组织在保证繁殖所需能量的动态平衡中起到的重要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7.
日粮蛋白质水平对宁乡猪肥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宁乡猪早熟、易肥、蓄脂力强的种质特性和耐粗饲传统观念,结合猪遗传资源调查,设计每kg含13.16~13.33MJ消化能和以3个百分点为递增梯度粗蛋白8.39%~17.04%的4个日粮,探讨高能日粮蛋白水平提高宁乡猪的性能效应。结果表明,35~60kg体重阶段日增重可达700g以上,日粮蛋白水平对重要性状的最大效应分别为14.03%的试验Ⅱ组日增重达48.74g和17.04%的试验Ⅰ组6-7肋间膘厚、均膘厚、肥膘率分别降低4.75mm、2.61mm、2.66个百分点和瘦肉率提高1.61个百分点。同时表明,14%以上的日粮蛋白水平有利于促进宁乡猪母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探索饲粮不同赖氨酸水平下添加适宜的合成晶体氨基酸(L-赖氨酸、L-缬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及色氨酸)对冬春季洋二元杂种初产母猪哺乳期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100头长白X约克杂交初产母猪随机分成5个赖氨酸水平组(1.35%、1.25%、1.15%、1.05%、0.95%),但饲粮的净能均为9.68MJ,/kg,并且均在日粮中添加合成赖氨酸1.7kgl/t使其各组日粮的氨基酸比例一致(各组日粮中额外添加合成的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赖氨酸与蛋+胱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的比例均为100:60:75:85:19.5:65,饲粮均制粒为4.0颗粒),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饲养到35日龄断奶。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赖氨酸1.35%水平组的仔猪断奶窝重和窝增重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蛋白质水平对母猪日采食量、背膘损失及断奶后发‘睛间隔影响不显著(P〉0.05)。由结果可知.冬春季低温环境下(平均温度为15℃),洋二元杂种初产母猪哺乳期饲粮添加合成L-赖氨酸1.7kg/t和适宜L-苏氨酸、L-缬氨酸、DL-蛋氨酸、L-色氨酸饲喂粗蛋白质为21.85%(赖氨酸1.35%)颗粒饲料时洋二元杂种经产母猪哺乳期生产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五指山小型猪的泌乳性能及泌乳行为,试验测定了8头初产五指山母猪初乳(≤3d)常规成分含量、泌乳行为及第3、13、24和35d的泌乳量。结果表明:①五指山猪初乳(≤3d)中的脂肪、蛋白、乳糖和总固形物的含量分别为(6.64±0.56)%、(15.25±1.27)%、(1.99±0.15)%、(27.46±1.25)%。②随产后日龄的增加,母猪泌乳次数和泌乳持续时间逐渐减少,表现为泌乳次数第35日龄比第3和13日龄均少5.14次/d(P<0.05),且下午(12:00 ̄20:00)比晚上(20:00 ̄04:00)多1.46次(P<0.05);泌乳持续时间第24日龄显著短于第3日龄(P<0.05);日龄与日泌乳时段对泌乳次数和泌乳持续时间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③母猪分娩后0~35d的全期泌乳量和日平均泌乳量分别为31528.59g和900.82g,且第35日龄泌乳量显著高于第3和第24日龄泌乳量(P<0.05);日龄与日泌乳时段对泌乳量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35d哺乳期内每窝仔猪每克初生体重日耗乳量0.94g,若以普通肉用型猪每窝每克初生体重日耗乳量0.50 ̄0.99g为参考值,则说明五指山母猪泌乳量充足。本试验结果表明,五指山母猪分泌的初乳干物质含量高、乳糖含量低,分娩后(35d泌乳期内)泌乳量能充分满足仔猪的维持和生长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不同品种的商品猪由于产肉性能和胴体构成不同,对营养要求也有相应差异。以体重60kg为界分前、后2期。前期日粮的营养水平在消化能13.18~12.77MJ/kg,粗蛋白质16%~15%、赖氨酸0.9%~0.8%;后期分别在12.77~12.35MJ/kg、粗蛋白质14%~15%和赖氨酸0.75%~0.65%,主要是要提高能量和赖氨酸水平。提高能量水平可以提高日增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