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徐斐 《现代园艺》2014,(20):117-118
花境是园林绿地中一种特殊的种植形式。花境的应用可以使生硬的景观变得活泼,使植物更加富有生气,使意境得到更长的延伸。按植物材料,花境可分为1~2年生草本花境、宿根花卉花境、球根花卉花境、灌木花境、专类植物花境和混合花境。按设计形式,花境可分为单面花境、双面花境和对应式花境。花境可灵活应用于公园、街道和地产景观中。  相似文献   

2.
针对湛江市主要公园绿地的花境植物应用及配置模式进行了实地调查,以期了解粤西地区花境应用现状及配置特色。结果表明:目前湛江市应用于花境的植物共99种,隶属于46个科84个属;配置模式根据花境立地环境划分主要有林缘花境、路沿花境、临水花境、建筑物周围花境、草坪花境等。并对花境植物应用及花境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掌握园林花境的设计流程和方法,并合理选择花境植物是发挥花境景观优势的关键所在。文章按照花境设计的流程,阐述花境立面、平面、色彩、季相、背景等方面的设计方法,供园林花境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
花境顺应当下人们对于自然景观的偏好和追求,近些年在我国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国内对于花境及花境设计的研究多集中在发展历程、设计策略、花境种类、植物材料、园林应用、后期维护、景观评价等方面,少有对花境作品文化内涵的关注,使得花境设计及应用缺少一定的深度和创新性。以首届中国国际花境大赛的获奖作品为例,从39个花境作品中提取出5个类型的设计主题,分别是文化主题、生态主题、保健功能主题、时代主题和地域特色主题,梳理出不同的设计主题各自对应的设计元素表达方式,探讨花境设计的主题表达途径,以期为未来的花境设计作品提供一些指导。  相似文献   

5.
在简述花境应用原则的基础上,对花境的施工、养护进行概述,并以花境的工程实例对我国花境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陆慧 《花卉》2022,(14)
在园林植物造景时,为有效提升园林植物造景的艺术性与观赏性,则可以合理应用花境设计方案。通过分析园林植物造景的具体工作需求,合理开展灌木花境、宿根花卉花境、球根花卉花境、混合花境的植物配置,进而充分发挥出花境设计应用的价值与优势。本文就园林植物造景中花境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曹晓明 《现代园艺》2014,(16):115-115
从花境的内涵和形式、居住区花境设计方法原则2个方面展开讨论,并结合苏州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居住区花境设计选材与配置方法,以期为花境在地产行业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方晶晶 《花卉》2021,(10):117-118
长效型混合花境是在混合花境和四季花境的基础上提出的,通过对越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花谷段花境实践应用案例的研究,分析了长效型混合花境营造的方式和方法;结合品种、结构等这些纵向和横向指标,以期为花境设计师和爱好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综述花境理论与应用的研究进展,分析花境与其他花卉应用形式的区别,详细解析花境的分类,并总结花境在国内外的应用与发展,供当代花境营造借鉴。  相似文献   

10.
龚稷萍  陈雷 《中国园艺文摘》2013,(5):145-146,238
结合杭州地区几处色系花境实例,探讨色系花境的分类、配置,并分析色系花境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调查了2020年4月份3次大风降温天气对山东泰沂山区苹果主产县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4月5日低温冻害明显,9~12日低温冻害不明显,20~23日低温使个别地区冻害程度加剧;4月5日5~7时局部地区气温降至-6.1℃,沂水和沂源的苹果冻害严重,蒙阴稍轻,泰安、新泰和肥城基本未发生冻害;低洼地、近水地果树冻害明显高于山坡地;枝条、叶片、花瓣冻害较轻,雄蕊花药、花丝和雌蕊子房冻害较重,中心花较重边花较轻,均以子房受冻明显。在发生冻害的区域,富士品种受冻害严重,金冠、嘎拉受冻害较轻;受冻害程度晚熟品种>中熟品种>早熟品种,普通型品种>短枝型品种。  相似文献   

12.
余昌明 《现代园艺》2011,(11):92-93
花境设计在现今园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植物材料受到品种限制,无法突破时,我们可以考虑通过其他非植物材料来提升花境的设计空间。通过使用花钵、花架、小雕塑、吊盆和组合盆栽、石头等园林元素,为花境增添一份亮色,可以为花境设计提供了更多的设计元素。  相似文献   

13.
花境发展历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美仙  刘燕 《北方园艺》2008,(2):153-156
花境起源发展于英国.目前我国正掀起花境应用的热潮,对花境的发展历程进行探讨,有益于更好地应用这种花卉种植形式.现结合英国花园,以设计和历史发展的眼光,系统全面地整理分析花境的发展历程,拟从自然哲学等视角对花境的发端作进一步诠释,探讨花境的历史成因.  相似文献   

14.
花境在秦皇岛园林绿地中的应用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秦皇岛市花境资源种类及其应用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秦皇岛的花境植物共61种,隶属于26科;花境形式上,公园和小区以单面观花境为主,道路以双面观、对应式花境为主。针对秦皇岛花境植物的种类少、缺少地域特色的体现、种类结构不合理以及后期养护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引种驯化、强化地域特色,加大宿根花卉的应用比例,加强后期养护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阐述园林花卉植物的涵义、分类,分析该类植物应用的主要形式有花坛、花境、花丛与花群、花台及花池等,并对园林花卉植物在庐山风景区的应用现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芍药是中国传统名花,优良栽培品种多。现从芍药与花境关系、芍药的观赏价值、生态习性、种苗条件等方面分析芍药适合在花境中推广和应用的原因及应用前景,并提出芍药在花境中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Context

Global pollinator decline has motivated much research to underst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Among the multiple pressures threatening pollinators, habitat loss has been suggested as a key-contributing factor. While habitat destruction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immediate negative impacts, pollinators can also exhibit delayed responses over time.

Objectives

We used a trait-based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how past and current land use at both local and landscape levels impact plant and wild bee communities in grasslands through a functional lens.

Methods

We measured flower and bee morphological traits that mediate plant–bee trophic linkage in 66 grasslands. Using an extensive database of 20 years of land-use records, we tested the legacy effects of the landscape-level conversion of grassland to crop on flower and bee trait diversity.

Results

Land-use history was a strong driver of flower and bee trait diversity in grasslands. Particularly, bee trait diversity was lower in landscapes where much of the land was converted from grassland to crop long ago. Bee trait diversity was also strongly driven by plant trait diversity computed with flower traits. However, this relationship was not observed in landscapes with a long history of grassland-to-crop conversion. The effects of land-use history on bee communities were as strong as those of current land use, such as grassland or mass-flowering crop cover in the landscape.

Conclusions

Habitat loss that occurred long ago in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alte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nts and bees over time. The retention of permanent grassland sanctuaries within intensive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can offset bee decline.

  相似文献   

18.
吴越  杨华  车代弟 《北方园艺》2010,(14):121-124
近年来花境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了城市的各个场所,也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在花境景观意境营造上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会有富含景观意境和随意搭配种植2种截然相反的情况出现。针对这种情况,现结合我国现有的一些花境景观实例结合植物景观意境营造理论,探讨植物选择对于营造花境景观意境上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9.
温度对桃花器官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从形态学、组织学、细胞学水平上研究了4个昼/夜温度处理对2年生盆栽早露蟠桃化器官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桃花芽发育从外部形态到内部结构都有显著的影响。(2)温度越高,花芽发育越快,开花越早,但温度超过一定的范围,就会不同程度地抑制花芽发育,造成高温伤害。25/15℃、30/15℃处理比20/15℃处理盛花期分别提前了5d和8d;35/15℃处理绝大多数花芽露萼后不久便停止发育,不能正常开花而脱落;25/15℃处理对花的大小、花丝的长短、花药的大小、雌蕊的长度、子房的直径没有显著影响;30/15℃处理极显著的抑制了花冠、雄蕊及雌蕊的发育,开花后花药不能正常开裂散粉。(2)随着温度的升高,花粉粒发育速度加快,雄性败育趋势增加,与20/15℃处理相比,25/15℃、30/15℃处理花粉粒的数量分别减少了54%和86%;发芽率分别减少了29%和78%;瘪小花粉粒率分别增加2倍和5.8倍,35/15℃处理影响减数分裂的正确进行,造成雄性完全败育。  相似文献   

20.
以‘寒富’苹果花芽为试材,设置梯度低温(-25-、30-、35和-40℃)处理,研究顶花芽和腋花芽的呼吸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对低温的响应特点。结果表明:顶花芽呼吸速率随着温度的下降表现出先升高后显著下降再升高的趋势,在-30℃顶花芽呼吸速率降到最低点,且明显低于腋花芽,此后顶花芽的呼吸速率虽呈上升的趋势,但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腋花芽呼吸速率在低温处理的前期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在-30℃降到最低点,此后急速升高,在-35℃达到最高点后快速下降。2种类型花芽的SOD酶活性在-10~-25℃均是快速升高,此后顶花芽的SOD酶活性急剧下降并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腋花芽的SOD酶活性下降幅度较小且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顶花芽的POD酶活性变化呈升高-下降交替出现的特点,在-25℃和-35℃出现峰值;腋花芽则表现为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在-35℃达到峰值且高于顶花芽。顶花芽的CAT酶活性在低温下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25℃出现峰值;腋花芽CAT酶活性则呈升高-降低交替出现的特点,在-25℃和-35℃出现峰值。此外,腋花芽的POD和CAT酶活性升高幅度明显高于顶花芽。由此认为,腋花芽的呼吸途径活性受低温抑制的程度低于顶花芽,以及其抗氧化酶清除活性氧的能力高于顶花芽,都有利于减少低温胁迫引起的活性氧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