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遗传距离     
1910年,Morgen TH提出假设:假定沿染色体长度上交换的发生具有同等的几率,那么两个基因位点间的距离可以决定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重组染色体的发生率,即重组分数。重组分数的数值将随着两位点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它是构建物理遗传图谱的基础,也是利用连锁分析将基因序列从染色体上搜寻出来的位置克隆法的基础。人们规定同一染色体上两个位点间在一百次减数分裂发生一次重  相似文献   

2.
遗传距离     
1910年,Morgen TH提出假设:假定沿染色体长度上交换的发生具有同等的几率,那么两个基因位点间的距离可以决定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重组染色体的发生率,即重组分数。重组分数的数值将随着两位点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它是构建物理遗传图谱的基础,也是利用连锁分析将基因序列从染色体上搜寻出来的位置克隆法的基础。人们规定同一染色体上两个位点间在一百次减数分裂发生一次重组的机会时,即Q=1/100时定义两位点间的相对距离为一个c M(centi morgan)。人类基因组平均遗传  相似文献   

3.
遗传距离     
<正>1910年,Morgen TH提出假设:假定沿染色体长度上交换的发生具有同等的几率,那么两个基因位点间的距离可以决定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重组染色体的发生率,即重组分数。重组分数的数值将随着两位点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它是构建物理遗传图谱的基  相似文献   

4.
遗传距离     
1910年,Morgen TH提出假设:假定沿染色体长度上交换的发生具有同等的几率,那么两个基因位点间的距离可以决定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重组染色体的发生率,即重组分数。重组分数的数值将随着两位点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它是构建物理遗传图谱的基础,也是利用连锁分析将基因序列从染色体上搜寻出来的位置克隆法的基础。人们规定同一染色体上两个位点间在一百次减数分裂发生一次重组的机会时,即Q=1/100时定义两位点间的相对距离为一个c M(centi morgan)。人类基因组平均遗传  相似文献   

5.
遗传距离     
1910年,Morgen TH提出假设:假定沿染色体长度上交换的发生具有同等的几率,那么两个基因位点间的距离可以决定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重组染色体的发生率,即重组分数。重组分数的数值将随着两位点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它是构建物理遗传图谱的基础,也是利用连锁分析将基因序列从染色  相似文献   

6.
遗传距离     
1910年,Morgen TH提出假设:假定沿染色体长度上交换的发生具有同等的几率,那么两个基因位点间的距离可以决定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重组染色体的发生率,即重组分数。重组分数的数值将随着两位点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它是构建物理遗传图谱的基础,也是利用连锁分析将基因序列从染色  相似文献   

7.
遗传距离     
1910年,Morgen TH提出假设:假定沿染色体长度上交换的发生具有同等的几率,那么两个基因位点间的距离可以决定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重组染色体的发生率,即重组分数。重组分数的数值将随着两位点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它是构建物理遗传图谱的基础,也是利用连锁分析将基因序列从染色  相似文献   

8.
遗传距离     
1910年,Morgen TH提出假设:假定沿染色体长度上交换的发生具有同等的几率,那么两个基因位点间的距离可以决定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重组染色体的发生率,即重组分数。重组分数的数值将随  相似文献   

9.
遗传距离     
1910年,Morgen TH提出假设:假定沿染色体长度上交换的发生具有同等的几率,那么两个基因位点间的距离可以决定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重组染色体的发生率,即重组分数。重组分数的数值将随  相似文献   

10.
3个STR位点在中国7个民族遗传距离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PCR技术、质量分数4%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技术,研究了D16S539,D7S820和D13S7133个STR位点在新疆锡伯族和哈萨克族中的遗传结构,结合汉族、黎族、朝鲜族、藏族和维吾尔族相同位点的相关遗传资料,应用亲缘系数和遗传距离研究了7个民族间的遗传关系,并根据遗传距离绘制遗传系统树。结果显示,汉族、朝鲜族、黎族、藏族和锡伯族为一群,而新疆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为一群。其中,汉族与朝鲜族遗传距离最近,其他依次为黎族、藏族和锡伯族。  相似文献   

11.
RAPD分析中遗传距离计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更有效地应用RAPD分析这一手段研究种群遗传变异,以广州市力康鸡场7个蛋鸡品系为材料,根据RAPD测定的结果,采用Nei、Rogerst和Hedrick的遗传距离公式计算上述7个品系彼此间的亲缘关系,同时提出新的遗传距离计算公式。结论认为Rogers的公式较适用于RAPD数据的分析,文中提出的公式跟其他距离公式存在显著相关,但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
油松优良家系数量性状遗传距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21 a生油松子代测定林中34个油松优良家系为对象,对生长和干形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性状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遗传距离聚类分析方法对油松家系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油松优良家系间在树高、胸径、材积、结实、干形和保存率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生长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胸径和材积与结实性状遗传相关也达到显著水平(P<0.05);3号家系、31号家系和16号家系主成分值较大,是生长和结实都较好的优良家系.聚类结果表明:34个油松优良家系分为6个明显类群,同一类群内家系间遗传距离小,不同类群间遗传距离大.生长量大的Ⅰ、Ⅱ、Ⅲ类家系可作为进一步遗传改良的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芝麻品种一北京霸王鞭的染色体组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芝麻染色体的组型为:2n=2x=5m+8sm(1 SAT)。染色体长度、相对长度、和臂比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6μm—3.4μm,5.16%—10.97%及1.3—60。  相似文献   

14.
啤洒大麦亲本材料的遗传距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50个大麦原始材料的7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距离的测定。通过对材料的主成分分析,初选了13个性状较好的亲本材料,根据材料间遗传距离大小,将50个材料分为9个类群。提出遗传距离可以作为大麦杂交亲本选配的依据是,亲本选配应当在类间距离大于平均类间距离的类群间进行,同时,也应考虑7个数量性状以外的其它重要性状。  相似文献   

15.
花生35个品种的主成分分析及遗传距离测定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根据各品种的主要成分值判断其表现特点,并从主成分值中选出最佳组合,进而选出综合性状比较理想的亲本。按遗传距离将参试品种划为8个类群,这些类群有以类型为界的明显趋势,但是遗传差异的大小则不完全依赖于类型之间。在不同的类群间进行亲本选配,可以提高育种效果,遗传距离则可以作为亲本选配的一个较理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李(Prunus salicina L.)是我国东北地区极具经济开发前景的树种,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对李进行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为李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吉林6号和龙园秋李为作图亲本,利用SSR引物对F,子代进行真实性鉴定,经多态性筛选,选出14条ISSR引物和16对SRAP引物...  相似文献   

17.
早籼稻优质品种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32个细长粒形丝苗型的华南地区早籼稻优质品种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分为5个类群。类群间差异比类群内大,水稻品质育种杂交亲本选配应在类群间进行。但在改良品种1—2个性状时,亲本之一符合育种目标,另一亲本也可不一定选用遗传距离大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RAPD分子标记水稻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用 12个水稻亲本按NCⅡ设计配组 32F1 杂种 ,以汕优 6 3为对照 ,研究播始历期、株高、穗长及产量因素等 8个性状的杂种优势。并以 12个亲本为DNA样品来源 ,通过随机引物PCR扩增基因组DNA的多态性 ,探索利用RAPD标记水稻亲本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能性。由RAPD数据计算的Nei’s遗传距离创建聚类树状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籼稻和粳稻容易被分开 ,普通粳稻又容易与光壳稻、爪哇稻分开 ,但光壳稻和爪哇稻混合聚在一起。F1 每穗总粒数的优势最强 ,中亲优势平均为 33.46 % ,竞争优势平均为 2 3.10 %。F1 播始历期、株高、穗长、有效穗 4个性状中亲优势和竞争优势均表现为粳×粳 <粳×偏粳 <粳×籼。每穗总粒数的中亲优势也表现上述趋势 ,而竞争优势则是粳×粳 <粳×籼 <粳×偏粳。全生育期、株高、穗长的中亲优势和竞争优势与遗传距离之间均达极显著相关。每穗总粒数的中亲优势与遗传距离之间达显著相关 ,而竞争优势则达极显著相关。根据聚类图发现普通粳稻亚群内杂种优势较弱 ,亚群间即生态群间的杂种优势较强 ,群间即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更强。利用光壳稻、爪哇稻选育不同生态群方向的恢复系和不育系 ,配组超强优势的杂交稻组合。  相似文献   

19.
SNP标记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山西农业科学》2017,(9):1549-1552
小麦遗传育种对于小麦产量的提高意义重大。高密度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广泛应用于小麦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和标记性状关联分析,这极大推动了小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领域的发展,并有助于阐明表型和基因型之间的复杂关系,提高了小麦的育种效率。通过综述SNP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为小麦育种提供进一步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33个糯玉米自交系遗传主成分和距离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对33个糯玉米自交系的数量性状进行遗传主成分分析,初步认为自交系遗传主成分与它的一般配合力有一定的联系,并初步提出评选糯玉米自交系优劣的遗传主成分标准。测定33个糯玉米自交系遗传距离共528个,最小为0.51,最大是11.5,2.1~6.0的占84.8%。根据遗传距离,将33个糯玉米自交系聚为17类,其类间距离大于类内距离。糯玉米自交系间遗传距离大小与地理差异、亲缘关系无必然联系,同一品种自交后代选育出的姊妹系间也可具有较大的遗传距离。糯玉米自交系间遗传距离与糯玉米杂种F#-1单株粒重平均优势指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6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