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悬挂黄板对设施蔬菜温室白粉虱控制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悬挂黄板的大小、方向、高度和密度4方面,研究了黄板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选择20 cm×25 cm的黄板、悬挂高度在高于植株顶端0~20 cm、悬挂方向为平行植株行东西方向时防治效果最好,悬挂密度在0.15~0.20块/m2能够经济有效地防治温室白粉虱。  相似文献   

2.
黄板诱杀温室白粉虱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板诱集成虫是温室白粉虱无公害防治的重要手段。通过在温室番茄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涂 抹捕虫胶诱杀白粉虱成虫量是黄油和机油的2.2倍以上;黄板放置位置应靠近后墙,在距植株边缘0.5 m处悬挂黄板的诱虫量是1.5~5m的3~23倍;悬挂高度以黄板下沿距生长点15cm为最佳,诱虫量分 别是0、30和-15的1.5-2.1倍;悬挂密度以580m2挂50块的诱虫量分别高出25块、18块的32.4% 和48.9%。试验为黄板防治温室白粉虱的设置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黄板诱杀温室白粉虱的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多组对比试验,研究了黄板颜色、大小、悬挂高度、悬挂方向、表面粘剂种类和温室内温度及一天内不同时间对诱集温室白粉虱效果的影响。在对各种因素与诱集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黄板诱杀温室白粉虱的适宜方法。为黄板诱杀温室白粉虱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不同黏着剂黄板诱杀温室白粉虱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对比试验,生态粘虫板诱杀温室白粉虱效果较好。用黄色塑料板涂上机油、猪油或花生油作为替代品诱杀该虫也有良好的作用,试验原材料来源广,操作简便,防治温室白粉虱安全无毒无污染,黄板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多组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悬挂高度、悬挂方向及不同功率的黄板和黄色诱虫灯对诱集温室白粉虱效果的影响.在对各种因素与诱集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黄色诱虫灯诱杀温室白粉虱的效果更好,为黄色诱虫灯诱杀温室白粉虱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经室内毒力测定证明:虫螨磷与氰戊菊酯(3:1)混用,共毒系数(CTC)达972.1,有显著增效作用。增效磷(SV_1)与氰戊菊酯(5:1)混用有一定增效作用(CTC=274.6)。噻嗪酮的 LC_(50)o值为0.01272ppm,毒力明显高于氰戊菊酯(LC_(50)为475.77ppm),两者混用(5:1)时 CTC 为356.2,倍硫磷与氰戊菊酯(5:1)混用 CTC 为708.4,均有明显增效作用。在农大小温室试验诱杀成虫证明用20×28.5cm~2黄板垂直挂在番茄植株顶部的支架上且黄板底边与植株顶部相平时效果最好。1987~1988两年在四季青温室番茄上对温室白粉虱的综合防治试验证明:在黄板的配合下,氰戊菊酯分别与虫螨磷和 SV_1混用,其防治效果均在84.5%以上,前一种混剂更好在91.6%以上。而喷药次数只需2~3次。单用氰戊菊酯,对成虫和卵、若虫的防治效果1987年分别为95.5%和73.5%,1988年分别为75.3%和35.9%,明显低于混剂的防效。试验还证明,黄板加上噻嗪酮,不仅用药量小(5.685有效成分 g/ha),而且其防治效果在94.8%以上。与综合防治相比,只用农药的常规防治法效...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化学药剂和黄板对番茄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好年冬乳油、3%粉虱通杀乳油、0.12%藻盖杀悬浮剂防效分别为78.03%、83.08%、92.02%,0.12%藻盖杀悬浮剂防效最好;黄板的诱集效果在番茄真叶数为11片和14片时防效最好,分别为85.0%和86.2%,真叶数在5片、8片、17片和20片防治效果不明显。在番茄同一生育期温室白粉虱种群密度过低或过高诱集效果差,密度适中时效果好,诱集率在80%左右。温室白粉虱的防治应根据番茄的生育期和种群密度的高低来决定采取化学防治和黄板诱集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9.
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性诱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利用水盆诱捕法,进行了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45盆·hm-2的密度设置性诱剂处理可有效控制二化螟的虫伤株率和水稻枯心率。1芯·盆-1处理的诱蛾量和防治效果低于2芯·盆-1处理,二者的防效分别为73.8%和80.7%,低于施药对照86.4%的防效。两个性诱剂处理的防效与施药对照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农药减量控害、不施用农药就能够达到增产增收、保证稻米优良品质的目的,2019年在扶余市得胜镇临河村进行了二化螟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示范.结果表明,安装二化螟性诱剂田块的落卵量远低于农民用农药氯虫噻虫嗪+柯朗助剂的田块,水稻枯鞘率及株防效与农民自防田无显著差别,说明安装二化螟性诱剂防治田与农民自防田都能够有效的控...  相似文献   

11.
昆虫性信息素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前,应用性信息素防治害虫已成为害虫防治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对性信息素诱捕技术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昆虫性信息素诱捕效果的影响因素、植物挥发物与昆虫性信息素的协同增效作用、利用性信息素进行虫情的预测预报等。  相似文献   

12.
昆虫性信息素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介绍了昆虫性信息素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并综述了昆虫性信息素的化学结构特征,化学通讯系统,昆虫性信息素结构测定的常规方法以及性信息素在虫情预测、诱杀防治、干扰交配防治和配合治虫等方面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5种引诱剂田间诱捕苹果蠹蛾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5种引诱剂对苹果蠹蛾在乌鲁木齐地区的消长动态进行监测。结果发现,苹果蠹蛾在乌鲁木齐地区1 a发生2代,还有一个不完整的第3代。对比进口型、聚集+性诱型、普通型、聚集型、加强型5种引诱剂的田间引诱效果,加强型引诱剂最好,整个监测期间,每个诱捕器诱捕到的雄虫总数平均为163.7头,单日最高引诱量达育每只30头;进口型引诱剂效果最差。从粘虫板和诱芯的更换周期等对引诱效果的影响来看,每10 d更换1次粘虫胶的诱捕效果好于30 d更换1次,但诱芯更换周期对引诱效果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温室白粉虱是温室内主要害虫之一。为了减少化学药剂的危害,提高产品安全性,通过丽蚜小蜂的天敌防治方法和黄板诱杀的物理防治方法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就丽蚜小蜂的最佳释放时机、释放密度、黄板悬挂高度、黄板防治效果等四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每株番茄上有0.5头温室白粉虱时,连续两次以150000头/hm2的密度释放丽蚜小蜂进行生物天敌防治,即可有效防治温室白粉虱的发生,有效率可达95.6%。同时使用黄板诱杀这一物理防治方法,也可有效减少温室内白粉虱数量,并且确定了植物顶端上方5 ̄15cm处是白粉虱较活跃的区域,因此黄板应尽可能多的覆盖这一区域,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性诱剂诱捕器的不同间隔距离对斜纹夜蛾的田间落卵量、田间幼虫数量以及成虫诱集数量的田间控害结果表明:当诱捕器的田间间隔距离为10 m时,斜纹夜蛾的田间幼虫发生量最少,控害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新型性诱粘虫板对保护地番茄蚜虫的防控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蚜虫的行为反应,运用蚜虫性信息素(+)-(4aS,7S,7aR)-荆芥内酯和(-)-(1R,4aS,7S,7aR)-荆芥醇两种物质引诱有翅成蚜,分析研究保护地蚜虫的消长规律和对天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荆芥内酯和荆芥醇体积比为1:2时诱蚜效果最佳,较普通黄板多诱杀47.86%,且优于质量分数10%的吡虫啉对蚜虫的防治效果,可达99.06%.同时分析发现性信息索粘虫板不仅不杀伤天敌,且处理区蚜虫天敌21 d后还增长了27.6%,表明性信息素粘虫板不仅能提高和完善普通牯虫板对蚜虫的防治效果,还能有效地保护天敌,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7.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Cytochrome coxidase subunit I gene)对宁夏地区粉虱进行分子鉴定。选取宁夏19个粉虱地理种群的77个样本作为试验材料,用Bioedit 7.2.5软件对COI基因序列进行读取、整合、对齐比对处理,用软件MEGA 7.0中的Kimura 2-parameter模型计算种内与种间遗传距离,并用邻接法(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用软件DNASP 5.10进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用软件Network 5.0构建单倍型网络图。结果显示,77个样本中的46个为Q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31个为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表明目前Q型烟粉虱已经传入宁夏银川市、石嘴山市、中卫市等,亟需对其危害和扩散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性诱剂诱捕器对苹果金纹细蛾的诱集作用和控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军强  马明 《西北农业学报》2017,(12):1877-1882
在甘肃陇东黄土高原区12a生红富士苹果园中,研究性诱剂诱捕器不同方位、大小、高度和密度对金纹细蛾诱集量的影响及对种群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诱捕器方位对诱集量影响显著,行间挂置诱集量是株间挂置的1.33倍。诱捕器大小对诱集量也有显著影响,口径30cm和25cm诱捕器诱集量均显著高出20cm诱捕器37.3%和35.6%,单位面积诱集量25cm诱捕器显著高于30cm诱捕器。诱捕器高度对诱集量也有显著影响,离地面1.0m和1.5m处诱捕器诱集量显著高于离地面0.5m和2.0m处,其中1.0m和1.5m处诱捕器的诱集量分别较0.5m处高40.0%和42.5%,较2.0m处诱集量高38.1%和40.5%。性诱剂对金纹细蛾危害具有显著的控制效果,每667m~2挂置3个诱捕器,全年防治效果可达7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