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采种期金钱松种子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997年8月至11月期间,9次在南京林业大学树木园所采金钱松种子的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月下旬以后采集的种子出籽率、发芽率和活力最高。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为金钱松种子最适宜的采种期。  相似文献   

2.
楸树采种期与种子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不同采种期对华北落叶松种子品质的影响,采用试验的方法对华北落叶松不同采种期的球果重量、形态变化、种子产量、播种品质进行了初步测定,为合理确定华北落叶松种子的采收期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采种时间范围内,随着采种时间的延长,球果重量呈缓慢上升后又开始下降的趋势,而种子产量及品质则呈上升趋势。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华北落叶松的最佳采种期为8月下旬至9月初。  相似文献   

4.
红松适宜采种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草河口红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支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经方差分析,不同采种期的主要种子质量指标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研究结果表明:9月15日采种与8月10日相比,其千粒重、种仁重和出仁率分别提高了13.68%.56、65%和8.34%,9月15日后增加不明显;不同采种时期对种粒大小无影响;从采种效率看,9月20日采种与8月10日相比,球果鲜重降低了27.84%,种子重增加了156.92%,出种率增  相似文献   

5.
为合理确定国槐种子采收期,分别于2014年9月份到2015年2月份分8个时间段采收国槐种子,并观察测定不同时间采收种子的形态特征,吸水萌发能力,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及粗脂肪质量分数等指标。结果表明:11月中旬国槐荚果全部缢缩为念珠状,种子变至深棕色和黑色,种皮坚硬致密;种子含水量的减少主要集中在10月份;种子质量在11月15日后基本维持稳定状态;10月底到12月初硬实性种子逐渐增多,吸水萌发能力减弱,逐渐达到形态成熟;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在10月26日到12月25日基本维持稳定状态,之后出现显著下降;淀粉质量分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2月5日达到最大值;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在11月中旬前逐渐升高,之后出现明显下降最终趋于稳定;粗脂肪质量分数从10月26日到12月25日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之后出现明显下降;基于种子内含物成分的稳定和外种皮的致密程度,研究认为,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是国槐种子采收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6.
海拔和采种期对党参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生态条件和采种期对党参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可以确定党参种子生产适宜生态区域和采种期。我们以海拔为主区、采收期为副区采取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海拔和采种期对党参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海拔为1 920~2 200 m时党参采种量较高,当海拔2 200 m以上则不利于党参结种;低海拔区域1 922~2 000 m的果实成熟度高,成熟度受采集地生态条件影响明显。党参单株果实数、单株产种量随海拔升高呈增加趋势,当海拔达到2 000 m时党参单株果实数最多,为62.77个;单株产种量最高,为2.25 g。当海拔达到2 000 m、采种期为10月15日时,党参产种量最高,为481 kg/hm2。在高海拔下采种期可以适当提前至10月5日。因此,党参种子生产适宜的海拔区域为2 000~2 200 m范围的生态区,在此海拔下10月中旬是适宜的采种期。  相似文献   

7.
就不同树龄种子、种子不同贮藏条件和发芽时不同光照条件对梓树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冷藏比其他条件下贮藏的种子发芽率高;多年树龄的种子发芽率比短年树龄种子发芽率高,40年树种子发芽率达70%;在黑暗条件和光照条件下梓树种子都能够萌发,但在光照条件下萌发更好,最高发芽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8.
缘毛雀麦适宜采种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缘毛雀麦种子成熟过程中干物质积累动态,种子含水量,落粒率及种子活力的研究,探讨出缘毛雀玫适宜的采种期。结果表明,缘毛雀麦种子发育成熟过程中,种子干物质于“S”型曲线增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缘毛雀麦种子成熟过程中干物质积累动态、种于含水量、落粒率及种子活力等的研究,探讨出缘毛雀麦适宜的采种期。结果表明,缘毛雀麦种子发育成熟过程中,种子于物质积累呈“S”型曲线增长。种子内脱落酸含量达最高值时,种子迅速脱水,干物质积累转缓至停止,此时标志着种于达到生理成熟。其适宜的采种期是在种子含水量降至28~35%的时期。种子含水量作为牧草适宜采种期的定时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提高构树种子发芽率的方法。[方法]以构树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采种时间对构树种子发芽率特性的影响。[结果]8月份采种,种子发芽率最高,达96.3%,为构树采种的最佳时期;7月份采种,种子发芽率居中,发芽率最差的是9月份采种的构树种子,其发芽率仅为53.3%。[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构树种子发芽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梓树的播种繁殖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详细地总结了梓树的播种繁殖过程,另外,针对播种繁殖后的管理,从出苗前和出苗后两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希望对梓树的育苗生产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梓树的成分、药理、临床应用、生态价值等进行了概述,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为比较梓树露地播种育苗与大棚播种育苗的育苗效果,研究了不同播种方式对梓树播种后种子破土时间、出苗时间、出苗率以及梓树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播种育苗相比,大棚播种育苗出苗时间可提前20d左右,出苗率高出7%,幼苗植株高度高出57.2%,基茎高出35.7%,叶片数高出75.8%,而且大棚内梓树幼苗叶片较大。  相似文献   

14.
选取3种梓树属植物楸树(QS2)、滇楸(DQ72)、梓树(ZS1)的优良单株为试材,淹水胁迫30 d,排水恢复10 d,研究三者的抗涝性差异。结果显示:淹水胁迫导致QS2、DQ72和ZS1的植株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包括叶片生长速度减缓、变黄、枯萎和脱落,以及皮孔膨大、根系死亡等。试验结束时,DQ72、QS2和ZS1对照植株的成活率均为100%,而淹水植株则分别为85%、65%和0。淹水胁迫显著抑制了DQ72、QS2和ZS1的苗高与地径生长,以及茎、叶、根的生物量积累。试验结束时,DQ72、QS2和ZS1苗高的淹水变化率分别为44.12%、53.57%和72.28%,地径淹水变化率分别为51.11%、57.83%和77.55%,总生物量淹水变化率分别为55.89%、57.91%和66.64%。DQ72、QS2和ZS1的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环境CO_2浓度(C_i/C_a)、潜在水分利用效率(W_(U,E)))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可变荧光F_v、可变荧光/最大荧光(F_v/F_m)、可变荧光/初始荧光(F_v/F_o))对淹水胁迫的响应显著不同。30 d时的淹水变化率显示,DQ72的光合与叶绿素荧光系统受淹水胁迫的损伤最小,QS2次之,ZS1最大。综合分析淹水胁迫下,DQ72、QS2和ZS1的植株成活率、苗高与地径生长、生物量积累,以及叶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可以确定,DQ72的抗涝性最强,QS2居中,且与DQ72差异不显著,ZS1的抗涝性显著弱于DQ72和QS2。  相似文献   

15.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梓树果实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梓树果实为材料,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选择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总黄酮提取量为因变量,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多项式拟合,采用效应面法选取较佳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梓树果实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59%,料液比1∶44,提取时间39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梓树果实总黄酮提取量测定值为22.289 4 mg.g-1,最佳工艺验证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差-1.84%。  相似文献   

16.
采用HPLC法同时精密测定江西省吴茱萸规范化种植基地的吴茱萸果实在不同采收时期果实内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3种有效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吴茱萸果实中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在不同采收时期存在较大差异,呈现出在采收初期含量快速增加,随后开始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确定江西省吴茱萸果实的最佳采收期为8月初。  相似文献   

17.
通过沼液不同浸种时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沼液浸种能提早出苗。提高出苗率、成秧率,控制立枯病发生,促进低位分蘖的产生,增强根系活力,显著提高移栽秧苗素质,移栽后低位分蘖产生量大,有利于提高成穗率,增加有效穗和千粒重,从而提高单产2.99%~10.7%。沼液不稀释直接浸种,适宜时间为12-36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