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每年夏季高温天气,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地区气温较高,持续时间较长,高温超过猪的体热调节能力,引起猪发生热应激反应,造成猪采食量减少,生长缓慢或停滞,饲料转化率下降,繁殖性能降低,发病率增加,给养猪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很多研究者认为通过调整夏季热应激状态下猪的饲粮组成,提供低热增耗、营养全面的饲粮,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以补偿高温应激引起的养分摄入量的不足,可以减轻猪热应激反应,改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5.
热应激是指动物对高温环境所发生的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的总和。热应激状态影响鸡体采食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影响物质的代谢,影响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甚至导致发病或死亡。为了缓解热应激给鸡体造成的危害,过去曾采取改造鸡舍、强制通风等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热应激的影响,但投资较大,实际效果不够理想。实践证明用营养调控应激是既节约又可行的方法之一。所以,应考虑从与热应激有关的营养因素方面入手,针对热应激状态下的营养需要,适当调整饲料配方,以便有效地缓解热应激。[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饲养实践证明,普通奶牛产乳的适宜温度为10℃~15℃,黑白花奶牛产乳的最适温度为0℃~20℃,此时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奶牛产乳量高,饲料利用经济。超过适宜温度范围,奶牛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开始升高,容易引起热应激反应。此时奶牛除了加强呼吸等途径增加散热外,还通过降低采食量以减少体内产热,从而维持体温恒定。由于采食量降低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是造成奶牛生产性能下降的原因之一。研究显示,通过调整日粮组成水平.保证供给足够的营养,以补偿高温应激引起的养分摄入量的不足,不仅可以提高产奶量,还可以缓解奶牛热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7.
8.
夏季奶牛热应激及其营养调控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奶牛热应激的发生原因
奶牛是一种耐寒怕热的动物,体温调节能力有限。在诸多应激因素中,高温环境对奶牛的应激影响尤为突出。饲养实践证明,普通奶牛产乳的适宜温度为10~15℃,黑白花奶牛产乳的最适温度为0-20℃.此时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奶牛产乳量高.饲料利用经济。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15.
奶牛对热应激尤为敏感,夏天热应激给奶牛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限制了行业的发展。如何有效地缓解奶牛热应激,提高生产性能是奶牛生产者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缓解奶牛热应激的营养调控研究进行综述,系统地介绍了8类具有应用效果的营养调控技术,为奶牛生产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奶牛热应激与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热应激是导致奶牛夏季产奶性能、繁殖性能和免疫能力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夏季高温时间长,热应激作用会造成奶牛业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奶牛热应激机制及其对策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为缓解奶牛热应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营养调控、环境改善和育种途径。由于生产成本和荷斯坦品种相对耐 相似文献
17.
奶牛是耐寒不耐热的动物,它要求最适宜的外界环境温度为10℃-16℃,当环境高于或低于这个临界温度,将会对奶牛产生一系列热应激反应。在炎热的夏季,外界气温在30℃以上的时间长达3个月之久(尤其是南方地区)。在这种高温的环境下,奶牛表现食欲下降,呼吸频率加快,体温升高,产奶量和乳品质降低,生理代谢紊乱,严重影响了奶牛生产者的经济效益。据研究,当气温从25.9℃上升到28.6℃时,奶牛标准奶产量下降25.4%。因此,通过添加抗热应激饲料添加剂,进行营养调控,降低或消除夏季高温环境对奶牛的影响,对保证奶牛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热应激是指处于高温环境中的机体对热环境所作的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的总和。猪是不耐热的恒温动物,生长各阶段均有一定的适宜温度范围:哺乳母猪15~21℃;初生哺乳仔猪30~34%,随后每天下降0.5℃左右;保育仔猪21—27℃;生长猪15~24℃;育肥猪14~21℃;妊娠母猪15~24℃;种公猪15~21℃。我国南方夏季高温多雨,在养猪生产管理中如果没有做好相应的防暑降温措施,常常会造成猪只热应激,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本文主综述了猪热应激的症状、危害及夏季降低猪热应激的饲养管理要点和营养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热应激会对母猪的生产性能造成诸多不良的影响。本文综述热应激的概念及其饲料配方、维生素、药物添加剂等营养因素的调控措施,期望对养猪生产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热应激是指处于极端高温环境中的机体对热环境所做的非特异性的生理反应的总和。随着集约化高密度饲养方式的发展,热应激导致母猪繁殖力下降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