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养虾池塘的塘底和养殖水体常因环境变异而滋生细菌,病毒以及附生物,导致虾病发生。养殖对虾放养前的清塘及养殖过程中的水体消毒,是关系到养虾成功或失败的一项重要工作。常用于清塘和消毒的药物十几种。放养前清塘常用的有生石灰、茶麸、敌百虫、强氯精等药物。养殖期间常用的有生石灰、强氯精、二氧化氯,高锰酸钾、新洁尔灭等药物。 本文只就养虾过程中的放养前清塘及放养后的水体消毒使用药物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他们及水体消毒的目的 在养虾池塘中,从大海进入的海水,会带进鱼类、甲壳类和各种原生动物、有害细菌及病毒。鱼类是…  相似文献   

2.
野杂鱼在池塘中大量繁殖,既没有商品价值,还会与养殖鱼类争食耗氧,影响池塘养殖产量及经济效益,常用的清除方法有以下八种. 1 彻底清塘 鱼苗放养前,抽干池水,用生石灰、强氯精等药物清塘,彻底杀灭野杂鱼、螺,水生昆虫以及细菌和寄生虫等,对放养鱼苗很有好处.  相似文献   

3.
药物清塘是利用药物杀灭池中危害鱼、虾、蟹苗种的病原体、寄生虫和各种凶猛鱼、野杂鱼及其他敌害生物,避免因病害影响养殖品种正常生长发育,从而提高养殖效益。目前清塘药物品种较多,但不同品种药物作用不同。常用的清塘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茶饼、氨水、巴豆、塘克宁等。  相似文献   

4.
32 青虾培育321 亲虾池选择亲虾培育池应选择在靠近水源、排灌方便、水质优良、阳光充足的地方,面积1—2亩为宜,保持水深1—15m左右。322 亲虾池清整亲虾放养前,对池塘要彻底清整,除去过多的淤泥,整修池堤,堵塞漏洞,并用药物清池消毒,杀灭病原体和敌害生物。池塘消毒药物常用的有生石灰、漂白粉、五氯酚钠。清塘方法:干塘清塘每亩用生石灰50—75kg(带水适量加大量)或用漂白粉每亩1米水深用药15kg或五氯酚钠每亩1米水深1kg化水全池泼洒,5—7d后经测试无毒,即可放养亲虾。进水口用60—80目的筛绢双层包扎,防止有害生物随进水入池。…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虾农在养殖南美白对虾过程中获得高产,现将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的技术要点概括如下:一、养殖环境1.虾池切断病源是对虾健康养殖的第一因素。虾池底质应彻底清塘消毒,并设有贮水池。经筛网过滤后的水首先进入贮水池消毒、沉淀,再进入放养池。清塘可采用塘克宁(水深15厘米,6~8亩,用1千克);底质的消毒可采用二溴海因、溴氯海因或生石灰。2.水体优良的水体是对虾健康养殖的根本保证。优良的水体应具备如下四大指标:酸碱度pH7.8~9.0;溶氧:不低于5毫克/升;氨氮小于0.5毫克/升、亚硝酸盐0.01毫克/…  相似文献   

6.
清塘除野消毒是提高池塘养殖成活率及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在虾、蟹养殖池内要达到清除野杂鱼并维护虾、蟹的良好存活的目的。以往,广大渔农常用生石灰、巴豆、茶粕、鱼腾酮及五氯酚钠等药物清塘。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屡见弊端,例如用量大、劳动强度与成本高、清塘不彻底,特别是五氯酚钠的高残留等问  相似文献   

7.
淡水青虾的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青虾又称日本沼虾,属淡水甲壳类生物,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深受不同档次消费者的青睐。近几年来,淡水青虾的养殖以其成本低,效益好,苗种来源方便,能自然越冬等优点,在各地的水产养殖业中逐渐占有了一席之地,人工养殖的面积和产量逐年提高,既满足了消费市场的需求,又增加了生产者的收入。目前,青虾的养殖以池塘养殖为主,池塘养殖的关键是苗种的培育。为此本人简要介绍淡水青虾的苗种培育中几个主要技术。 一、除野消毒 对于养殖生物依赖生存的池塘环境,做好清塘除野消毒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清塘消毒药物常用的有生石灰、漂白粉或茶子饼。一般在五月的上、中旬即可进行清塘等准备工作,清塘时可用上述药物中的  相似文献   

8.
王月鸣 《中国水产》2009,397(1):41-41
鱼池冬季清塘常用方法是药物清塘。药物清塘是利用药物杀灭池中的病原体、寄生虫、野杂鱼及其它敌害生物。常用的清塘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海因类消毒剂等。  相似文献   

9.
“先科巨鲫”生长速度快、病害少、养殖效益显著。笔者经几年的实践,总结Ⅲ一套池塘无公害养殖“先科巨鲫”的方法,现将该技术要点陈述如下,以供参考。1.池塘准备准备混养“先科巨鲫”的池塘,在鱼苗(朝苗)投放前,务必清塘消毒。有条件放干水的池塘,先放干池水后暴晒一星期左右.然后整理堵塞好漏洞.再用40~50kg/亩的生石灰泼洒;池塘清塘消毒较常用的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  相似文献   

10.
清塘除野消毒是提高池塘养殖成活率及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在虾、蟹养殖池内要达到清除野杂鱼并维护虾、蟹的良好存活的目的。以往,广大渔农常用生石灰、巴豆、茶粕、鱼腾酮及五氯酚钠等药物清塘。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屡见弊端,例如用量大、劳动强度与成本高、清塘不彻底,特别是五氯酚钠的高残留等问  相似文献   

11.
三、鱼病的预防(一)消毒养殖水体近些年来,由于忽视鱼类养殖水体的清消工作,发生的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病给我国淡水养殖业带来的损失是惨重的,教训是深刻的。池塘的清整消毒主要包括修整鱼池和药物清塘。1.修整鱼池鱼类养殖水体,特别是鱼塘,经过一段时间的养鱼后,淤泥  相似文献   

12.
生石灰在水产养殖中应用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养殖的成功离不开对疾病的有效防治,对水产疾病的防治,必须从清塘消毒和池水消毒做起。而养殖户常用于清塘消毒和池水消毒药物是生石灰。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认识和评价生石灰“在水产养殖中应用。土石灰有效成分是氧化钙(CaO),易溶于水,生成熟石灰即氢氧化钙,呈碱性,pH值11-12。经过水产养殖户的长期实践,证明生石灰是水产业中用于改善水质、防治疾病必不可少的药物。具体总结、分析如下。1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1.1水体清洁作用生石灰通过中和水中酸性物质和结合作用,使悬浮胶状有机杂质、泥末胶结和吸附沉底,从而澄清…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应对人们一年四季吃鱼的需求,许多养殖户选择在冬季养鱼。但是由于冬季气温低、鱼类活动少、摄食力减弱等特点,很多养殖户疏忽冬季鱼类养殖管理,导致越冬鱼类死亡率上升,经济效益不尽如人意。下面总结了几条冬季养鱼的注意事项:1.清理池塘挖去淤泥,铲除杂草,加高加固池塘。经过改造,既增加了池塘的容水量,也改善了池塘环境。修整好的池塘要用药物清塘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生石灰、漂白粉等。2.合理放养鱼苗要消毒和免疫。鱼苗下塘时应进行药物浸泡  相似文献   

14.
技术交流     
正开春后养鱼应把好"五关"开春后随着水温的逐渐回升,鱼类活动逐步增强。及时做好养殖管理,是夺取养鱼高产的第一步,在养殖过程中要把好"五关"。1.清塘消毒关:做好池塘整修。苗种放养前10~15天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彻底杀菌消毒。2.苗种放养关:早放养早适应环境、早生长和延长生长期。同时,早放养鱼  相似文献   

15.
刘干谋 《水产养殖》2010,31(7):27-27
<正>南美白对虾的苗种放养是成虾养殖的第一道工序,示范户对苗种放养有着深刻的体会"虾苗放得好,等于养殖成功了一半。"笔者在近几年技术指导过程中,通过总结示范户的经验,认为南美白对虾的苗种放养必须掌握以下要点。1彻底清塘消毒  相似文献   

16.
北方地区热带观赏鱼的养殖主要以工厂化养殖为主,在疾病预防上应从鱼体本身、养殖水体及病原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入手,采取四消四定的预防措施,如果切实做到预防,能够有效地控制鱼病的发生。1.鱼池、养殖水体消毒鱼类放养前对水泥池进行消毒,具体用10~50毫克/升漂白粉或100毫  相似文献   

17.
吴月方 《科学养鱼》2002,(11):34-35
青虾是目前特种水产养殖业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养殖优势品种,现已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养殖。为了让养殖户在青虾养殖业上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减少亏损,笔者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青虾养殖经验,总结了池塘养殖优质青虾高产技术要点,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池塘的清整与准备1.池塘清塘时应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水草和腐殖质,修整池埂,铲除池边坡的杂草,整修好进、排水口。2.虾苗、虾种放养前必须进行严格的药物清塘、消毒。清塘时池底留下10厘米水,每亩用75~100千克生石灰,化浆趁热全池泼洒,杀灭野杂鱼及病原…  相似文献   

18.
2001年我们进行了鱼蚌混养试验,通过在蚌塘中合理搭配一些吃食性鱼类,采用鱼蚌共生,有效地利用了水体空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基本情况1.养殖池塘的选择鱼蚌混养池面积25亩,呈南北向、长方形结构,平均水深1.85米,排灌自由,由水泵提水,源头水质良好,无污染。2.清塘消毒鱼、蚌放养前一周,选择晴天,每亩用生石灰50千克,进行干池清塘消毒。鱼种、虾种放养前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网具和各种工具都要专塘使用,对草食场也要定期用漂白粉进行消毒。3.插片河蚌的挂养2001年2月份…  相似文献   

19.
1鱼苗培育1.1鱼苗培育池条件鱼苗池靠近水源,注、排水方便;池为长方形,向阳;面积667-2000m2,一养到底的池塘面积为2000-3333m2;水深,培育前期为0.5-0.7m,后期为1-1.5m;池底平坦,土质好,淤泥厚10-15cm,无草;鱼苗放养前,池塘必须经过清整、消毒,清塘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等。清塘后,在鱼苗下塘前1周左右施肥,注水  相似文献   

20.
<正>斑节对虾俗称草虾,为当前世界上三大养殖虾类品种之一,在我国南方沿海可以养两茬,生长快、适应性强、食性杂,可耐受较长时间的干露,易干活运销。随着对虾养殖的发展,环境的污染、养殖不规范、种质退化等原因,虾病趋于严重,养殖成活率下降,经济损失巨大,严重制约了斑节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一、虾病频发的原因与分析1.清塘不彻底虾苗放养前,大部分养殖户仅用漂白粉或强氯精等药物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