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中红 《北方园艺》2011,(18):193-195
青海省藏区的蕨麻既是一种常用藏药,又是一种保健食品.现通过分析蕨麻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药理作用等,进一步认识其药用及食用价值,从而探究其开发状况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海拔蕨麻茎尖培养芽的形成和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海拔的蕨麻最适宜芽分化的生长调节剂配比情况为:生长于较低海拔的是NAA 0.5 mg/L+BA 1.0 mg/L;居中的是NAA 0.5 mg/L+KT 1.0 mg/L;较高海拔的是NAA 0.5 mg/L+BA 0.5 mg/L。从芽的长势看,3种海拔蕨麻芽的的生长均较旺盛,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西游记》里记载的唤名“草还丹”的人参果,是树上结的;而西藏、青海等地所说的人参果,却是土里长的。这种人参果本名蕨麻(Potentillaanserina),又名鹅绒委陵菜,藏语名戳玛。一、综述1、分布:这种蕨麻—人参果,产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各地,生于河岸、路旁或田野。西藏全境内均有分布,牧区最多,并遍布于青海省海拔3000多m的草原上。2、特征特性:蕨麻属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圆柱根细长多须,局部膨大,长成长圆形棕褐色块根,呈纺锤状,肉质白色。匍匐茎细长,节部生根分枝。基生叶为羽状复叶,小叶3~12对,椭圆形,绿色,背面密布白色绵毛。夏…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了蕨麻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芽的形成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以茎尖为外植体,芽诱导率最高平均可达75.3%,块根为56.5%,匍匐茎段为11.1%,叶片为0%.以NAA 0.5 mg/L BA 1.0 mg/L对茎尖诱导成芽的效果最好,而以NAA 0.5 mg/L KT 0.5 mg/L 对块根诱导成芽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蕨麻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对其地下块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蕨麻地下块根的形成膨大影响较大,高密度处理下对蕨麻单株块根的数量、块根重量及块根直径(即膨大率)均显著小于低密度处理。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蕨麻试管苗和大田实生苗根、叶形态解剖的观察比较,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蕨麻的株形呈直立状,叶色浅绿,叶形与自然条件下实生苗相似,只是叶片数少而小,叶片光滑、叶被绒毛稀少;从解剖结构看:试管苗的根与大田苗的幼根结构极为相似,根中初生木质部为四原型;叶的结构,两类苗叶肉均有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属于背腹型叶;区别在于试管苗叶的叶表无角质层,气孔突起、开口大,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比值较低。综合这些指标,说明植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是相互依存、互为统一的。  相似文献   

7.
不同采收季节蕨麻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蕨麻为试材,采用原子吸收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多种现代物理仪器方法和化学常规方法测定蕨麻块根中有效成分,研究分析了不同采收季节的蕨麻块根中的有效成分。结果表明:不同季节采收的蕨麻块根中营养成分均丰富、齐全;春季采收的蕨麻块根淀粉、多糖含量较高,鞣质含量低,适口性好,可作为保健型药材开发利用;秋季采收的蕨麻块根中多糖、鞣质、总黄酮等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可作为药用型药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蕨麻试管苗、大田苗叶片生理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叶片的蒸腾速率日变化为单峰曲线;试管苗叶片拥有较高的组织含水量及自由水含量,而束缚水含量较低;叶绿素含量与组成类似于荫生植物,叶绿素b的含量高于叶绿素a的含量,且二者的比值较大.综合这些指标说明,这是植物对不同环境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前栽培中,巢蕨的繁殖方法主要是分株繁殖,因繁殖系数较低,不便运输,限制了巢蕨栽培的发展。因此对其孢子繁殖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良好效果,具有操作简便、节省空间、成本低、繁殖量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以野生观赏植物河北峨眉蕨的孢子为材料,建立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河北峨眉蕨孢子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原叶体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6-BA 0.2 mg/L+NAA0.2 mg/L,孢子体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IAA 1.0 mg/L;最适生根培养基为MS+IBA 1.0 mg/L。  相似文献   

11.
西宁地区野生地被植物应用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西宁地区常见野生地被植物的种类及其应用现状,并提出野生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应用中所存在问题、展望以及应用前景。调查表明:西宁已开发应用的野生地被植物以毛茛科、十字花科、景天科、报春花科、马鞭草科、唇形科、忍冬科、菊科、禾本科、百合科和鸢尾科等种类为主,且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中。  相似文献   

12.
刘小利 《北方园艺》2007,(7):154-155
叙述了野生生态型观花地被植物一红花岩黄芪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观赏价值和绿化作用.并对其繁殖方法和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野生地被植物地菍的园林应用前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建国  孔凡海 《北方园艺》2010,(22):108-110
地菍是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野生地被植物,有着很大的园林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现对其园林用途进行探讨,并就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黑龙江省抗旱性强的优质野生花卉,以4种野生委陵菜为试材,通过细胞学观察、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生理指标的测定,比较研究了4种野生委陵菜属植物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4种野生委陵菜叶片的细胞结构变化一致,其中菊叶委陵菜有所不同;光合能力变化有明显差异,莓叶委陵菜的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表观光合量子传递效率(ETR)、PSⅡ的实际光合效率(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降幅最小,表明其叶片光合系统受损程度低;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趋势一致。通过隶属函数值综合分析抗旱性强弱:莓叶委陵菜>委陵菜>菊叶委陵菜>蛇莓委陵菜。  相似文献   

15.
以野生药食两用植物少花龙葵为材料,在室内水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处理浓度萘乙酸(NAA)、插条类型及插条留叶方式对少花龙葵插条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20 mg/LNAA处理下,诱导少花龙葵半叶嫩枝和半叶硬枝形成不定根的适宜浓度分别是5 mg/L和20mg/L;少花龙葵嫩枝和硬枝分别在其适宜NAA浓度处理下,均以缺叶插枝的生根效果为差;少花龙葵嫩枝在5 mg/L NAA处理下以全叶插枝的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100%;少花龙葵硬枝在10 mg/L NAA处理下半叶与全叶插枝的生根效果较为一致,生根率均为96.67%。  相似文献   

16.
亚热带地区野生草地早熟禾夏季休眠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4份草地早熟禾在亚热带地区的夏季休眠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从生长速度、生物量、草坪质量等方面综合判断,不同草地早熟禾在夏季进入休眠的时间和程度不同,其中P07和PCK进入了完全休眠,休眠时间分别在7月27日和8月6日;P03仅进行了半休眠,时间为9月5日;P06在整个夏季都未进入休眠状态;休眠期草地早熟禾主要表现为:生长速度几乎停滞,生物量出现较大幅度程度的降低,草坪质量下降严重,并且出现较大的枯黄率;相关分析表明,生长速度、生物量、草坪质量是判断草地早熟禾夏季休眠的有效指标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以鹅绒委陵菜为试材,采用人工践踏的方式研究了不同践踏强度对鹅绒委陵菜地上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践踏对鹅绒委陵菜草坪的表观质量产生较大影响,随着践踏生长期的延长,在中度和重度践踏下,致使鹅绒委陵菜草坪高度、密度、均一性和表观形质地下降;对其基株的复叶数和长度、匍匐茎的数量和长度、地上和地下生物量,随着践踏强度的加强呈下降趋势,而匍匐茎的茎粗大小不受其影响;同时鹅绒委陵菜草坪的反弹系数、滚动摩擦距离随着不同践踏强度的加强,而呈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对苦瓜独特的营养保健功效的深入认识和现代药理学对苦瓜药用价值的新发现,苦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需求量与日俱增,这使得苦瓜育种材料的获得及新品种选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此,现从苦瓜性别分化、强雌性系选育及应用、强雌性状的遗传分析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综述了苦瓜强雌性系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苦瓜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采摘于河北省邢台西郊野荒坡的酸枣为试材,在酸枣成熟之前的14d内,每隔7d,在3个时期随机摘取野生酸枣,对酸枣整体及不同组分的干重及体积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抢青对酸枣营养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采摘时间的延后,酸枣整体和果肉的质量增加,但酸枣仁、核壳的质量逐渐减少;此外,采摘越早的酸枣其霉烂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20.
在前期资源调查、引种的基础上,对已筛选出的在青海地区观赏性高、抗性强的金露梅、银露梅、红花岩黄芪、砂地柏4种野生地被植物品种在青海省江河源区、环青海湖区、柴达木盆地区,东部黄土丘陵区进行区域试验,以期确定4个品种的。结果表明:4种地被植物在5个区域内生长均表现良好。其生长量与海拔高度基本呈负相关,与年积温呈正相关。即海拔越高,年积温越低,年生长量越小;海拔越低,年积温越高,年生长量越大。在海拔低于3 740km、年均温大于0.7℃,≥10℃积温不低于103.86℃的地区均能正常生长,并能体现其观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