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田黑土纤维素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0~20 cm土壤纤维素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有机肥与化肥配施(NPK+M)休闲地(FW)单施化肥(NPK)不施肥(CK),21~40 cm土壤NPK+MNPKFWCK处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0~20 cm为FWNPKNPK+MCK处理,21~40 cm为CKFWNPKNPK+M处理。在玉米的生育期内,土壤纤维素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在出苗后50 d(拔节期)达最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在出苗后15 d(苗期)最大。施肥有利于提高土壤纤维素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不同长残留除草剂对大豆根际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宇  赵长山  丁伟 《大豆科学》2007,26(5):781-783
研究了咪唑乙烟酸、氯嘧磺隆和异(口恶)草酮3种大豆田长残留除草剂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长残留除草剂对大豆根际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程度不同.咪唑乙烟酸、氯嘧磺隆、异(口恶)草酮施用后最初对脲酶活性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随着除草剂施用后时间的延长,咪唑乙烟酸处理土壤脲酶活性开始增强并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氯嘧磺隆处理土壤脲酶活性则逐渐恢复至正常状态;异(口恶)草酮处理土壤脲酶活性开始恢复时间最早,并且脲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的持续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3.
以吉林省公主岭市的国家黑土肥力和肥料效益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对2014年土样进行酶活性测定和分析,探讨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玉米生育期内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定位施肥处理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在玉米生育期内呈大致相同的变化规律,从苗期至拔节期上升,在拔节期出现峰值;随后下降,至灌浆期酶活性最低,收获后酶活性出现回升。蔗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与以上3种酶活略有不同,从苗期至开花期升高,开花期至收获后期呈下降趋势。在玉米相同生育期内不同施肥处理间比较,土壤中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变化规律为有机肥+化肥(NPK+1.5M1)有机肥+化肥(NPK+M2)有机肥+化肥(NPK+M1)有机肥+化肥+轮作(NPK+M1+R)化肥+秸秆还田(NPK+S)单施化肥(NPK)CK。长期有机肥配施化肥和秸秆配施化肥处理对酶活性的促进效果比氮磷钾处理明显。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施肥处理下,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施肥处理均显著增加大豆不同生育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含量、细菌数量、土壤脲酶和转化酶活性,处理间以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最高,对土壤真菌和放线菌的影响因肥料和生育时期而异;土壤脲酶活性均为有机肥+NPK>NPK>有机肥>CK;转化酶活性表现为有机肥+NPK>有机肥>NPK>CK.  相似文献   

5.
氮磷用量与施肥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在不同施肥方式和不同氮磷肥用量条件下,玉米根系和地上部的生育特征、根际脲酶和磷酸酶特征、氮磷养分吸收量。结果表明,施肥量为800 kg/hm2(种子侧下方6 cm)处理的玉米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最高,成熟期根系和地上部分的吸氮、吸磷量也最高,子粒产量也较高;各处理玉米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明显高于非根际;在肥力相对较高的土壤,减施20%~40%氮磷肥至少可以维持玉米当年的产量,施肥方式对玉米的子粒产量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6.
在常规栽培条件下,采用盆栽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土壤脲酶活性和碱解氮含量在不同施氮水平下随水稻生长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碱解氮含量增加,高氮处理的含量最高;而脲酶活性则表现为中氮处理的整体水平高于高氮处理,施氮量在0~214.65 kg/hm2的范围内,脲酶活性随着氮素水平的升高而增强,两种水稻品种相比较,弯穗型不抗倒伏的秋光对氮素的敏感程度显著高于直立穗型抗倒伏的07425。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区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脲酶及春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区试验方法,研究底肥+人工追肥、底肥+机械中耕追肥、缓释肥一次性底施3种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脲酶和春玉米光合速率、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试验点均表现为缓释肥处理0~40 cm土壤脲酶活性最高,抽雄期与灌浆期缓释肥处理均显著高于机械追肥、人工追肥处理,机械追肥、人工追肥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成熟期3个处理0~40 cm土壤脲酶差异均不显著。缓释肥处理显著增加春玉米株高、净光合速率和穂长、穗粒数,从而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与机械追肥、人工追肥相比,缓释肥处理春玉米产量分别增加22.48%和17.03%。  相似文献   

8.
介绍长期施肥对农田土壤磷素状况的影响,阐述土壤磷库、磷素形态、土层磷素分布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对西双版纳割胶、未割胶条件下橡胶林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对不同保护带种植方式(距瓣豆绿肥覆盖与野生杂草覆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7~12月份橡胶林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具有表层(0~20 cm)>中层(20~40 cm)和底层(40~60 cm)垂直差异.不同管理方式下橡胶林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表现为:割胶处理>未割胶处理,距瓣豆绿肥覆盖土壤>野生杂草覆盖土壤.橡胶林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全氮、全磷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覆盖方式对小麦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设置3种处理方式[玉米秸秆带状覆盖(SM)、地膜覆盖(PM)、露地(CK)],研究了秸秆带状覆盖的覆盖带(SMd)、种植带(SMu)、PM及CK小麦拔节期-蜡熟期土壤水分、温度、pH及生物学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对土壤具有调温保墒、提高pH的作用,促进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但抑制了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分别高于CK 3.50%、6.71%,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低于CK 3.70%、6.49%,其中MBC、MBN含量和MBC/MBN较CK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秸秆带状覆盖可提高土壤SCW和pH,降低土壤温度,且对SMd的影响大于SMu。SMd和SMu因为土壤水温及pH的不同导致两者间微生物特性存在差异, SMd的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较CK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提高,MBC含量和MBC/MBN分别较CK提高37.19%、27.33%; SMu土壤的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高于CK 7.58%、14.09%、10.32%,脲酶活性降低,MBC、MBN含量分别较CK提高15.26%、21.66%, MBC/MBN则低于CK13.67%。秸秆带状覆盖的降温保墒作用可能有利于增加微生物特别是真菌菌群及其活跃程度,提高小麦种植带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对促进土壤中C、N元素的转化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云南橡胶园土壤存在明显酸化、有机质下降、有效养分降低、缺素和营养失调等问题。为有效保持胶园肥力和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胶园施肥不宜单施化肥,应重施有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最好是因土对症(缺素)配方,将配方的化肥加入有机肥中制成有机混合肥施用;施肥时期应与每年产胶高峰期相配合,即秋未冬初和七八月两次施肥。  相似文献   

12.
不同土壤类型橡胶林地土壤肥力及酶活性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种不同土壤类型的橡胶林地土壤肥力及酶活性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表明:在供试土壤中,土壤养分肥力以暗红湿润铁铝土(A土类)的最高,以酸性湿润雏形土(D土类)最低;土壤酶活性以暗红湿润铁铝土(A土类)的最高,以粘化湿润富铁土(C土类)或酸性湿润雏形土(D土类)的最低,湿润富铁土(B土类)和铁质湿润雏形土(E土类)酶活性相差不大。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因子大部分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旨在探讨橡胶幼龄林下间作菠萝对水土流失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测定了顺坡种植菠萝,横坡种植菠萝和不间作(对照)条件下的径流量及土壤侵蚀量。结果表明:西双版纳雨季时,5~10月间,横坡和顺坡种植菠萝径流量均低于不间作菠萝,顺坡种植在6~9月间的径流量都高于横坡种植;6~10月间,顺坡种植和横坡种植菠萝能显著降低林间侵蚀量,横坡种植在6~9月间侵蚀量均低于顺坡种植;径流量、侵蚀量和降雨量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顺坡和横坡种植的总径流和总侵蚀量均显著减少。说明橡胶幼龄林下横坡种植菠萝可以有效减轻林地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4.
分别采用固定深度法、等效质量法和纵向拟合法对海南植胶区土壤有机碳储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海南植胶区4种不同母质分别发育而成的砖红壤土壤有机碳储量均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性,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有机碳储量逐渐降低。3种方法计算的海南植胶区4种砖红壤0~60 cm土层有机碳储量平均为47.98~59.14 Mg/hm2,远低于同气候带原始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  相似文献   

15.
土壤团聚体和土壤有机碳是指示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探究连续多代次种植橡胶对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的影响可为了解橡胶园土壤质量演变规律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采用时空互代法在海南儋州选取成土母质、土壤类型、气候条件一致的不同代次(一代、二代和三代)的橡胶园,分层(0~20 cm、20~40 cm和40~60 cm)采集土壤样品,研究土壤团聚体、容重、孔隙度和有机碳(SOC)随种植代次及土层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第三代橡胶园土壤容重显著高于第一代和第二代橡胶园(P<0.05),而第一代橡胶园的土壤孔隙度、MWD和GMD均显著高于第三代橡胶园(P<0.05);在不同土层深度中,孔隙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2)第三代橡胶园土壤大、中团聚体占比显著低于第一代橡胶园(P<0.05),不同土层间,0~20 cm土层土壤大、中团聚体占比显著高于40~60 cm(P<0.05);相反,土壤微团聚体占比表现为第一代胶园显著低于第三代橡胶园(P<0.05),微团聚体占比随土层深度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3)第一代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第三代橡胶园(P<0.05),不同土层间,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40~60 cm土层(P<0.05);土壤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随种植代次和土层深度增加显著降低(P<0.05);不同土层中,0~20 cm土层土壤中、微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显著高于40~60 cm土层(P<0.05)。上述结果说明,连续多代次植胶后土壤出现退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主要橡胶园土壤养分限制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熙  林电  余爱  罗旸  熊静逾  华元刚 《热带作物学报》2009,30(12):1746-1751
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研究海南省红田农场、公爱农场、岛西林场、南田基地的橡胶园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1)盆栽试验巾养分亏缺顺序红田农场为:N>K>Mg>P>Zn>Mo>B>Cu>S>Ca;公爱农场为:N>P>K>Mg>S>Mo>Mn>Ca>Cu>Zn;岛西林场为:N>P>K>Mg>S>M0>Mn>Ca>Cu>Zn;南田基地为:N>Mg>P>K>S>Mo>Ca>Mn>Zn>Cu.(2)海南省橡胶园土壤普遍缺N,N均为第一限制因子,相对缺K、Mg、P、S,土壤贫瘠,应当加强土壤所缺元素的施用,才能提高土壤生产能力,从而实现橡胶的平衡施肥.(3)实验室测定结果与盆栽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同一区域内不同橡胶林对土壤容重及田间持水量的影响程度,以云南河口抗逆高产、胶木兼优和RRIM600作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容重及田间持水量进行3年调查,结果表明:(1)橡胶林土壤容重为1.09~1.37 g/cm3,相同深度土壤容重相差较小,但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土壤容重逐渐升高,表层土0~20 cm土壤容重显著低于20~40 cm土层;(2)胶木兼优、抗逆高产和RRIM600田间持水量平均值分别为36.92%、35.19%和34.90%,表现为胶木兼优>抗逆高产> RRIM600,但三者田间持水量均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降低,0~20 cm土层高于20~40 cm土层;(3)同一橡胶林下不同深度土壤之间,其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均存在非显著正相关,而相同深度土壤容重与田间持水量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研究成龄胶园条件下间作不同禾本科作物对胶园土壤养分和土壤酶的影响,为成龄胶园禾本科作物间作合理施肥和土壤培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间作3种禾本科作物的胶园为处理,以单作胶园土壤为对照,采用土壤常规分析方法分别测定土壤养分和土壤酶。结果表明:间作的3种禾本科作物对胶园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钾含量、酸性磷酸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显著降低了全磷、速效磷含量、pH值、土壤脲酶活性;显著增加了铵态氮、硝态氮(除坚尼草外)、速效钾及土壤蔗糖酶活性(除旱稻外)。这些结果说明,间作禾本科作物能提高土壤的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及速效钾含量,短时期内能提高土壤的供氮、供钾能力,但降低了土壤磷含量和土壤磷的供应能力。由此可见,在成龄胶园内进行间作,必须加强间作物施肥,以实现土壤养分收支平衡,维持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19.
在云南山地胶园,对缺氮(镁)型、缺氮钾(镁)型橡胶树开展专用肥施用效果研究。3 a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高氮(镁)型、高氮钾(镁)型橡胶树专用肥,单位面积年平均干胶增产率分别为8.63%、9.69%;年平均增产干胶70.37 、96.04 kg/hm2;减少肥料投入891、679元/ hm2,产生经济效益分别为2 298、2 600元/hm2;橡胶树茎围分别增长6.78%、10.79%;橡胶树叶片N、Mg含量增加,K、Ca含量在正常值范围内。对症施用橡胶树专用肥比常规施肥增产效果好、肥料投入少、经济效益高,改善了橡胶树叶片营养状况,促进橡胶树生长。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比法研究收获幼龄胶园间作作物香蕉和葛藤后土壤肥力的变化。结果显示,除速效N含量上升外,收获香蕉、葛藤后,胶园土壤全K、全P、全N、有机质、速效K和速效P年平均含量相比空白对照均出现下降,尤以速效磷、速效钾下降最为明显。收获香蕉后土壤pH值和含水量变化不明显,而收获葛藤后,土壤含水量和pH值均出现下降。这说明,间作作物香蕉和葛藤被收获后易导致土壤N、P、K等养分流失,土壤肥力明显下降,为防止土壤肥力退化,应做好胶园水土保持、保留地表植被、收获间作作物后及时施加有机肥和氮磷钾等无机肥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