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玉米收获机的适应性由于我国玉米的种植范围广,各地气候条件和作物品种不同,导致种植模式、农艺要求各不相同,因而对玉米收获机的选购要求也各不相同。根据种植模式(行距、株距)而设计制造的玉米联合收割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这就需要在选购玉米联合收获机时,选择能与当地  相似文献   

2.
针对山东省夏玉米种植模式多样、种植行距不同,对要求定行距、等行距作业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造成了障碍的现状,在山东省章丘市建立试验示范基地,连续3年开展夏玉米种植技术模式试验。重点研究不同种植技术模式对玉米的产量、机械化收获的损失率和收获效率的影响。经过试验示范,研究出了一种夏玉米种植技术模式,可以在山东及周边一年两作夏玉米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
孙水 《河北农机》2016,(5):22-22
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一穴多株"种植模式在玉米的种植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玉米的产量,而且还能节省土地资源让玉米的生长更加良好。但是,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一穴多株"技术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尤其是肥料不足以及籽粒的不充实都限制了"一穴多株"种植模式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一穴多株"种植模式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范围广,年种植面积约2500万hm^2,主要分布在北方玉米区、黄淮海平原春夏玉米区和西南丘陵玉米区三大玉米生产区,其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玉米种植总面积的80%以上。随着小麦、水稻机收市场的逐渐饱和,玉米收获机将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新亮点。目前,国内玉米收获机市场上,生产企业有100多家,玉米收获机型号繁多,机手很难选择。  相似文献   

5.
地膜种植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对于提高玉米产量、推动我国玉米种植业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地膜种植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分析,以期为该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相应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为了选出适宜玉米机收最佳的玉米种植模式,彭阳县农机化推广服务中心在灌区、中部干旱带、山区玉米种植区进行了玉米种植模式试验研究,旨在通过试验完善适应于单种、套种、地膜玉米机收的种植技术模式,通过农机与农艺配套结合使农业机械化作业效率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而且也是重要的饲料原料。我国是人口大国,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粮食需求,亟需对玉米种植技术进行推广,不断提高玉米种植的整体水平,实现玉米种植产量与质量的双丰收。鉴于此,对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的方法及意义展开研究,以期进一步促进玉米种植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  相似文献   

8.
<正>一、基本情况甘肃地区属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接壤地带,气候冷凉、日照时间和积温偏低,玉米种植模式为初春播种、秋末收获、一年一熟。目前甘肃地区的玉米种植90%以上以全膜双垄沟种植技术模式为主,较普通露地种植增产30%以上。全膜双垄沟玉米种植主要特点是40cm、70cm大小垄相间、全膜覆盖、垄面集雨、垄沟种植,具有保墒蓄墒、雨水富集、就地入渗、抗旱提温、稳产增产的效果,促进了旱作农业区粮食增  相似文献   

9.
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必须为其增产增收作长远规划,本文结合扎兰屯玉米种植实际情况,阐述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及农业生产水平,提出玉米大垄双行机械化疏密种植模式,并研究该技术模式下玉米的增产效果.通过农艺与农机相融合,挖掘辽宁玉米的增产潜能,提高玉米产量,促进辽宁玉米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促进农机农艺的结合,探索玉米机械化疏密种植模式的技术优势,选取5个玉米品种进行田间试验。通过玉米植株性状信息采集和秋后取样测产,证明机械化疏密种植模式下不同玉米品种的表现均好于等距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正>玉米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全国种植面积近2500万hm2,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区。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区玉米种植方式区域差异性较大,种植行距不统一,收获工艺不同。而目前所使用的玉米收割机主流机型都要求对行收割,对玉米种植行距的要求比较高,机械与农艺之间的矛盾表现突出,严重影响了玉米收获机械在我国的推广使用。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仅为2%~3%,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13.
一、玉米生产基本情况 2010年河南省玉米种植面积4383万亩,产量1665.53万吨,其中春玉米种植面积50万亩左右,占玉米种植面积的1.1%;夏玉米种植面积4264.5万亩左右,占玉米种植面积的98.9%。河南省种植的主要玉米品种有郑单958、浚单18、浚单20、济单7号、鲁单981等。  相似文献   

14.
双株高产种植技术是新型玉米种植技术,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研究,以期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与饲料,市场需求量大,加强全程机械化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非常重要。本文对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种植要点进行总结,供广大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西南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玉米区是我国三大玉米主产区之一,常年种植面积330余万公顷,单产4300余千克/公顷,玉米机播面积不足玉米种植总面积的10%,大部分地区仍然采用人工播种,玉米机收刚开始零星示范,机械化水平小于2%,而全国玉米机播率为75%,机收率为25%。由此可见,目前我国西南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与全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17.
王凤娇 《河北农机》2024,(4):111-113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各地更加重视农作物种植技术的优化。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提升玉米产量对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我国的粮食安全也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现阶段,农业栽培技术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高产栽培技术为玉米种植产量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改变了传统玉米种植技术的单一性,有效提高了玉米的存活率,创造了更大的玉米种植效益。高产栽培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具有实际意义,要根据玉米种植区域的具体条件和环境科学合理地采用,最大限度减小玉米品种和技术产生的产量和品质差异,不断创新和总结,从而提升玉米的品质和产量。基于此,本文对高产栽培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实践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垄沟种植模式对玉米种植的过程有着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可以直接对玉米的生长与产量产生影响,例如,与传统的种植模式相比较,在玉米的株高、功能叶面积、相对叶绿素含量、干物质量、产量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提升,促进了玉米植株的健康成长。本文首先介绍了垄沟种植模式的理论基础,了解该模式的工作原理及相对优势。然后结合陕南地区的土地条件与气候条件,选择陕西省渭河流域的三级阶地作为试验地完成相关实验设计。最后,根据垄沟种植模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来分析垄沟种植模式在陕南地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伊犁州直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州直玉米种植面积7.06万hm2,玉米种植整地、耕地、播种已全部实现机械化,但玉米收获机械化程度却很低,主要靠人工收获。近年来,伊犁州  相似文献   

20.
主要对现代农业中玉米种植技术进行了研究,阐述了高产玉米种植技术,探讨了现代农业技术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