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辣椒(Capsicum annuum)属茄科辣椒属,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1],是我国人民喜食的主要蔬菜之一。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辣椒生产国与消费国,辣椒在我国蔬菜产业中为第一大产业,我国辣椒年播种面积在150万~200万hm^(2),占全国蔬菜总播种面积的8%~10%,居蔬菜首位[2,3]。其中河南省辣椒种植面积在20万hm^(2)以上,已成为我国辣椒栽培面积较大的省份[4]。近年来,河南省辣椒品种更新速度较慢,病虫害及土传病害频繁发生,影响了辣椒品种的产量及效益,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植辣椒的积极性。随着辣椒市场的不断发展,选育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辣椒新品种已成为辣椒产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成名扬  单忠 《辣椒杂志》2004,2(1):34-34
红尖辣椒是目前国内外销量最大的辣味品,但用传统的方法加工存在两个缺点:(1)辣椒粉易霉变、保存困难,霉变后辣椒色香味大为失色;(2)辣椒中辣味的利用率很低,大量的辣味仍残留在辣椒渣中。为了适应辣味食品的发展,提高辣味利用率,使产品便于保存,探讨辣椒深加工的新方法十分必要。辣椒精的开发从根本上改变了辣椒霉变的问题。提取辣椒精后的残渣,可进一步提取其他物质或合成饲料,为辣椒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使经济效益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3.
1981—1984年作者在西藏考察蔬菜资源,对当地的辣椒资源及其栽培情况进行了调查。辣椒是西藏人民喜食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但由于自然条件等因素的限制,辣椒栽培面积不大,分布不均,大部分地区生产量不足自给。 一、辣椒资源及其分布 西藏现在栽培的辣椒分为两种:木本辣椒(Capslcum frutescens L.)和一年生辣椒(Cansicum annuum L.)。 (一)木本辣椒:为多年生灌木.叶较小,十年生植株高2米,开展度1.5米左右,结实性强,果实圆锥形,长2厘米,成熟果为黄色,肉厚0.2厘米,辣味很强。未发现有什么病状.木本辣椒主要分布在藏东南海拔1500米的亚热带湿…  相似文献   

4.
鸟辣椒(C.frutescens L)是一个经济价值相当高的辣椒种,它多年生,椒果小而极辣,具有特别的风味。它的辣椒素(Capsaicin)含量相当高,很适合提取高辣度的含油树脂。印度几乎所有的鸟辣椒都是本地种,可以观察到范围很广的变异性。印度至今的辣椒育种研究主要还集中在C.annuum这个种,对C.frutescens的研究很少关注。考虑到鸟辣椒在工业用途和出口创汇方面的重要性,喀拉拉邦农业大学农学院对已收集到的一些鸟辣椒可用资源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测定它们的遗传变异性,遗传力和遗传进展量。  相似文献   

5.
以10个辣椒品系为实验材料,进行田间鉴定和室内鉴定筛选耐热品种资源。室内鉴定用热害指数、电解质渗透率(REC)、叶绿素、丙二醛(MDA)、脯氨酸(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8个指标综合评价10个辣椒品系的耐热性。结果表明:REC、MDA可以作为辣椒耐热性鉴定快速而简单的方法 ;测试的辣椒品系中最耐热的为B,A、C、D耐热性较好;Ca MBF1c基因对辣椒耐热性起正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辣椒成熟果实中辣椒红素含量的QTL定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83-58×Perennial构建的包括138个单株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作图群体,利用142个SSR标记、24个CAPS标记以及果实辣味、果柄着生方向(pun和up)2个形态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并进行了辣椒成熟果实中辣椒红素的QTL定位。生理成熟期(花后70d)辣椒果实的辣椒红素含量测定值作为QTL定位时的表型数据,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3个QTL位点,分别位于辣椒的第2、10、12条染色体上,分别解释了表型变异的7.6%、8.2%、6.5%。  相似文献   

7.
辣椒红色炭疽病暴发成因及综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炭疽病是辣椒生产中常见的真菌病害,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根据症状表现和病原物的不同,将辣椒炭疽病(Capsicum anthracnose)划分为黑色炭疽病(Colletotrlchum nigrum)、红色炭疽病(Gloeosprium piperatum)、黑点炭疽病(Vermicularia capsici)3种.其中红色炭疽病发生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8.
辣椒红色素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辣椒又名番椒(capsicum annuum),系茄科植物辣椒的浆果。辣椒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一般为红色或橙黄色。成熟后的红辣椒(辛椒类)经干燥得红辣椒干。长期以来,常以辣椒作蔬菜和调味品,随  相似文献   

9.
采用盆栽的方法,辣椒3~4叶期根际施加辣椒疫霉病病原菌液后分别用清水(CK1)、NB培养基(CK2)、芽孢杆菌PBS-14菌液(T)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辣椒生长和疫病发生情况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处理组(T)辣椒生长态势明显好于对照组CK1和CK2,CK2辣椒生长态势较CK1也明显提高;处理组(T)辣椒疫病发病率显著低于CK1和CK2,说明芽孢杆菌PBS-14对辣椒具有明显的促生效果,同时对辣椒疫病有明显防治效果,盆栽防效达77.27%.  相似文献   

10.
β- 氨基丁酸诱导甜( 辣) 椒抗疫病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报道了用β- 氨基丁酸( DL-β-aminon-butyric acid, BABA) 喷雾处理辣椒叶片和茎后的诱导抗疫病作用。研究证明: 高浓度BABA ( 1 000 g/mL) 对离体辣椒疫霉病菌无抗菌活性, 用其喷雾处理辣椒的茎叶所诱导的抗疫病作用可完全控制其危害; 用BABA 诱导处理后3 d 接种辣椒疫霉病菌, 辣椒植株开始表达出较高的诱导抗性, 这种抗病作用可持续20 d 以上, 并表现出与数量抗病性相似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黄任中 《辣椒杂志》2004,2(2):36-36
红辣酱取红辣椒10kg,盐1.5kg,花椒30g,大料50g。先将辣椒洗净,晾干,再将调料粉碎,与辣椒末一并入缸密封,7d(天)后即成。腌青辣椒取青辣椒10kg,盐1.4kg,水2.5kg、大料25g、花椒30g;干生姜25g。将青辣椒洗净、晾干、扎眼、装缸;将花椒、大料、生姜装入布袋,投入盐水中煮沸3~5min(分钟)捞出,待盐水冷却后入缸。每天搅动一次,连续3~5d,约30d后即成。腌红辣椒取鲜红辣椒10kg,盐2kg,白糖500g,料酒100g。将辣椒洗净,在开水中焯5s(秒钟)迅速捞出,沥尽水,晾晒后倒进大盆,加入盐,白糖拌匀。腌24h(小时)后入缸,淋入料酒,密封贮藏,约60d后即成。豆瓣辣…  相似文献   

12.
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冬季辣椒人工去雄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辣椒(Capsicum annuum L.)为茄科辣椒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按植株形态和市场,一般分为甜椒(无辣味的辣椒)和辣椒(有辣味的辣椒)两大类型。辣椒属常异花授粉作物,通过利用两个纯合的品种或品系通过杂交产生的杂种一代在熟性、丰产性、抗病和抗逆性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杂种优势,表现为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等。辣椒杂交制种保证亲本种子质量是关键。由于海南岛北部冬季授粉季节气温较低,不利于辣椒种子生产,在海南制种一般  相似文献   

13.
冬季如果大棚不加温,早熟辣椒栽培常常遭遇低温,这将影响辣椒花的生长发育,制约辣椒的产量。夜温适宜,辣椒花朵较小。而在较低夜温条件下,辣椒花则将发育形成大子房(Ryliski,1986)。Pressman et al(1998a)报道,当夜沮从20℃降到12℃或10℃时,甜椒花的子房明显增大。在低夜温区域(28/12℃),子房各个部位的细  相似文献   

14.
杜中平 《中国蔬菜》2003,1(1):57-57
1985年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与乐都农业技术中心利用当地品种乐都线辣椒作母本,引进甘肃、宁夏等地10多个品种作父本进行单株杂交授粉,并从乐都线辣椒和甘肃猪大肠杂交后代中选出优良单株进行繁殖,经多代筛选至1992年性状基本稳定,定名为乐都长辣椒。1995—1997年连续3 a(年)在全国优质农产品博览会上获银质奖,1998年  相似文献   

15.
辣椒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是深受人们喜欢的一种蔬菜。分析了淮北地区辣椒生产现状,介绍了当地辣椒生产栽培技术,并推荐了几个潜力优良品种。辣椒属茄科辣椒属植物,别名有番椒、海椒、辣子,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IB-PGR)确定辣椒属有5个栽培种。  相似文献   

16.
辣椒玉米间作对病害的控制作用及其增产效应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辣椒田间(5~10行) 边行外各间作1行玉米的方法进行6种不同模式辣椒、玉米多样性种植控制辣椒疫病(Phytophthora capsici) 和玉米大斑病(Helminthosporium turcicum ) 、小斑病(Helminthosporiun maydis) 的病害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模式的辣椒、玉米间作对辣椒疫病和玉米大、小斑病的病害发生均有显著的控制效果。与单作相比, 间作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随辣椒行数的减少由35.0%逐渐增加到69.6%; 间作对玉米大、小斑病的控制效果随辣椒行数的增加由43.0%逐渐提高到69.3%。同时, 辣椒玉米间作可显著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其中, 5行辣椒间作2行玉米的复合产量和土地利用率最高, 但经济效益相对较低; 10行辣椒间作2行玉米的复合产量和土地利用率相对较低, 但经济效益最高。与单作辣椒相比, 辣椒玉米间作的总产值增加1 683~2 012元/hm2 , 增幅达10%~12%。证明利用辣椒玉米间作提高物种多样性、增强农田稳定性可达到有效控制辣椒疫病和玉米大、小斑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安狄 《中国辣椒》2001,1(2):28-28
观赏辣椒 观赏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Var.cerasiforme Bailey)为茄科.辣椒属.小灌木.作一年生栽培的观果植物。2n=24。原产美洲热带.中国已较多栽植。其株高30~60cm.直立多分枝。叶互生,长卵圆形。花白色.单生或簇生。花期6~7月,8月至冬季为观果期。果实因成熟度不同而呈绿、白、黄、红或紫色。变种有五色椒.果小而圆;朝天椒,果细长;佛手椒.果似指形。  相似文献   

18.
辣椒的深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介绍了辣椒有效成分辣椒红色素、辣椒碱的提取与分离技术,以及辣椒产品的深加工技术和辣椒的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以小果形辣椒Criollo de Morelos 334(CM334)和大果形辣椒Early Calwonder(EC)为试材,研究了在不浇水干旱胁迫开始时和胁迫期间喷施外源亚精胺(Spd)对辣椒幼苗叶片耐旱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辣椒叶片萎蔫指数(WI)、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REC)升高,而外源喷施Spd可以缓解这些生理指标的升高,且在胁迫初期喷施亚精胺会使缓解作用更加明显。EC幼苗叶片中这些生理指标均低于CM334,说明前者的耐旱性高于后者。干旱胁迫和外源喷施Spd均未对辣椒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壳寡糖诱导和白粉菌侵染的辣椒叶片防御酶系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遵义朝天椒为供试材料,用壳寡糖喷雾处理辣椒叶片后再接种辣椒白粉菌,系统地研究了壳寡糖对辣椒防御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壳寡糖喷雾处理辣椒后,辣椒叶片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较对照都有明显增加,其中PPO和PAL峰值提前(处理后接种)。试验证明,壳寡糖处理后,随着酶活性增强,辣椒的系统抗病性得到表达,二者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