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鳜鱼人工养殖健康高效养殖模式,2010—2011年,扬州市江都区水产管理站在江都市渌洋湖养殖场开展了鳜鱼生态高效养殖模式试验。试验针对鳜鱼暴发性疾病严重、水质难以调控、成鱼上市集中价格偏低的问题,采取了鳜鱼生态模式放养、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调控水质、成鱼分茬  相似文献   

2.
<正>在传统的高密度土池养殖模式下,池塘水质和底质非常容易恶化,严重影响养殖动物健康生长。本文总结了养殖池塘水质判断的常用方法,并详细介绍了水质调控过程中微生态制剂和底质改良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池塘养殖以传统的土池养殖模式为主,该模式下池塘底质和水质共同构成养殖动物生长和栖息的环境空间,两者相互影响,密切相关。养殖户为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往往依靠提高养殖密度,加大饲料投喂量以获得高产,养殖密度、投饵量和用药量等外源性影响因  相似文献   

3.
正微生态制剂具有改善水产养殖环境,预防水质突变和鱼病爆发,提高水产品质量的作用。微生态制剂按照用途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养殖水体水质微生物改良剂,用于改善池塘底质和水质;另一类为养殖动物体内微生态改良剂,主要用于改善养殖动物体内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养殖水体调控等方面微生态制剂的作用逐渐被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产养殖业也  相似文献   

4.
王玉堂  吕永辉 《中国水产》2012,436(3):51-53
环境改良剂以改良养殖水域环境为目的所使用的药物,包括底质改良剂、水质改良剂和生态条件改良剂。通用名:过碳酸钠汉语拼音:Guotansuanna英文名:Sodium Percarborate本品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5.
鱼用药物大全──第三章商品鱼药和生化制品戈贤平编著王伟俊审稿第三节水质(底质)改良剂及增氧剂一、活性酵素活性酵素为一类活性微生物,它能通过特殊同化机制吸收水中氨态氮、硫化氢等有害废物,减少水体中的化学耗氧量,达到改善水质、底质环境的目的。1.特点(1...  相似文献   

6.
郑凤红  李俊勇  张洁 《河北渔业》2011,(8):59-59,63
通过对近几年底质改良剂在水产养殖的应用调查,针对其生产经营较为混乱的问题,提出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等建议,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对水产药品经营中底质改良剂的监管,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稳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鲤鱼成鱼养殖中使用微生态制剂代替药品的对照试验,可以看出定期施用水质调节剂、底质改良剂和微生态制剂能有效地控制水体中致病生物的浓度,改善水质,使鲤鱼生长有一个好的环境,同时减少鲤鱼的应激反应,提高鲤鱼的品质和产量,增强鱼的抗病力,从而使试验池的鲤鱼未发生严重疾病。而按照常规养殖,用药以后养殖鲤鱼会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从而导致养殖鱼类病害重复发生,影响养殖鱼类的生长和成活率,经济效益较差。  相似文献   

8.
信息集萃     
江苏研制成功海水虾蟹类养殖水质改良专用微生态制剂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针对海水虾蟹类养殖水质环境中污染物的特点,筛选出一种对海水养殖水质环境具有良好改良作用的修复菌,并进行了菌种放大工艺的研究,获得了海水虾蟹类养殖专用微生态水质改良剂。该水质改良剂对海水脊尾白虾  相似文献   

9.
对虾养殖过程中的水质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水质因子对养虾的影响及对虾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通常用溶解氧、pH值、氨氮、硫化氢、盐度、水色、水的味道和透明度来表示水质化学指标和物理性状。溶解氧不仅是保证对虾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生长的必需物质,又是改良水质和底质的必需物质,在对虾养殖的全过程中均应保证有充足的溶解氧,最好能保持在5mg/L以上。养殖南美白对虾底层水一般不应低于3.5mg/L,当溶解氧降到1mg/L时,南美白对虾便有浮头死亡的危险;养殖中国对虾底层水一般在短时间内不得低于4mg/L。池塘底质和水中浮游生物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溶…  相似文献   

10.
正8月份是我省气温、水温较高时期,养殖水生动物进入快速生长期,也是病害的高发季节,应严格控制投饲量,避免污染水质,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C、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等增强免疫力。同时要密切关注暴雨、台风等突发性天气预报信息,要重点做好防御台风、洪水等措施,暴雨过后,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质的变化,并适时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处理,可使用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来改善水质及底质,防止水质恶化,保  相似文献   

11.
水质恶化是水产动物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经常出现的问题,也是影响水产动物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近几年国内水产品需求的增加以及对外虾、蟹、贝类、鳗等水产品出口旺盛,我国的水产养殖面积及集约化程度均取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伴随而来的水质恶化事件也是屡见不鲜,其中以氨氮、亚硝酸盐等水化学因子浓度超标最为突出,也最为常见。目前养殖过程中用于改善养殖水体的水质改良剂以化学制剂居多,比如大分子聚合物、强氧化剂等,但其短效性的缺点限制了该类制剂的大规模应用或慎用。而良好的微生态制剂在改善水质方面则能弥补化学制剂的不足,能从源头上提高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保护及修护养殖水体水质。  相似文献   

12.
微生态制剂在凡纳滨对虾高位池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艺红 《水产养殖》2010,31(12):25-26
<正>近年来,随着生态、健康养殖的发展,微生态制剂逐渐应用于水产养殖。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微生态制剂使用方式可分为两种大类:一类是水质微生态调控剂及投入水体中用以改良水质,主要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等;另一类是体内微生态改良剂及内服以提高水生动物免疫力,应用较多的有乳酸菌、酵母菌等。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天津市水产养殖水质改良剂、底质改良剂、微生态试剂、促生长剂、杀虫剂等“非规范药品”中兽药添加情况,开展了水产养殖非规范药品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结果显示:2020年,43个样品中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磺胺甲基异噁唑、阿维菌素检出率分别为7.0%、7.0%、2.3%、2.3%,本批样品合格率为86.0%;2021年,36个样品中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的检出率均为8.3%,“非规范药品”的合格率为88.9%。  相似文献   

14.
用EM菌、高效菌、底净剂调节水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培铃  蒋焕彬 《河北渔业》2007,(1):26-28,59
将人工生产的微生态制剂EM菌、水产高效菌和底净剂引入水产养殖环境中,检测池塘水质因子变化。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EM菌、水产高效菌和底净剂等水质调节剂可以通过菌体代谢有效降低底质与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亚硝酸盐、氨氮、COD,改良底质,净化水质,通过微生物竞争作用,抑制底质及水体有害致病微生物、有害藻类的生长与繁殖,促进有益藻生长、繁殖与稳定水质。  相似文献   

15.
齐子鑫 《齐鲁渔业》2005,22(4):33-34
实践中常用的对水环境无毒、无害,而且效果明显的水质、底质改良剂分3类:一是微生态制剂;二是具有过滤、吸附、沉淀等作用的水质调节剂;三是增氧剂。下面结台实践中的使用情况,分别给以介绍。  相似文献   

16.
<正>《对虾健康养殖综合集成技术》是水产工作者和养殖从业人员在多年对虾养殖生产与试验、示范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教训的基础上取得的。下面就"放养对虾苗种健康质量检疫检测技术","养殖池塘环境修复技术"、"应用微生态制剂养殖池塘底质、水质环境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过碳酰胺、四羟甲基硫酸磷(THPS)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底质的改良效果,以沸石粉和膨润土1∶4的混合物为载体,将过碳酰胺和四羟甲基硫酸磷按不同比例投放到刺参养殖实验系统,测定底泥中COD及氨氮、硫化物和亚硝氮含量,并对不同组分底质改良剂的改良效果进行评价,筛选出最佳的底质改良剂配方。研究结果表明,过碳酰胺的浓度变化对底质环境影响较四羟甲基硫酸磷更为显著(P=0.031),过碳酰胺、四羟甲基硫酸磷及载体含量比例为15∶15∶75的底质改良剂配方对底质改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随着浙江海涂对虾养殖的快速发展,集约化程度提高,水产养殖朝着高密度、高产量方向发展.但在高强度养殖的同时,带来了养殖生态环境不良,水质下降,池塘中残饵和排泄物大量沉积等一系列问题,由此造成池塘水质和底质的恶化,导致养虾各种病毒和细菌频发,进而制约着水产业的健康发展.能让池塘底部沉积的有机废物有效地防控或充分利用,以改善生态养殖环境,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双底双高"生态养殖技术正是有助于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欧洲鳗病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②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综合治理法,改善病池环境,先以每立方米10—15克生石灰用量全池泼洒2次,3天后,运用水质快速检测盒检测池水的氨氮值及亚硝酸氮等,若发现其数据仍超标,则以每立方米50克光合细菌、50克底质改良剂的用量,将二者搅拌混和后均匀泼洒池底,连泼二次;若发现数据未超标,则以每立方米10克光合细菌、20克底质改良剂的用量,将二者混匀后全池泼洒一次。以后每隔3天以每立方水5克光合细菌的用量,全池均匀泼洒,并且减少池塘换水量。  相似文献   

20.
微生态制剂在温室甲鱼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温室养殖甲鱼过程中普遍存在投饵过剩、大量换水、频繁用药的现象,直接导致水质恶化程度日益加重、病害频发和甲鱼品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使温室甲鱼养殖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推行健康生态的养殖方式已成为趋势。微生态制剂由多种有益菌组成,无毒副作用,无药物残留,是一种绿色的水质改良剂和添加剂,可明显改善养殖生态环境,增强甲鱼抗病力,改善甲鱼品质,已被越来越多的养殖业者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